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玄孫萬曆,我,正統明君 > 第6章 權宦斡旋,急務特辦

第6章 權宦斡旋,急務特辦(1 / 1)

推荐阅读:

王振這一開口,在場眾臣工的目光,探究的、審慎的、期待的、戒備的……便齊齊落在他的身上。

就連一直神色冷硬、寸步不讓的於謙,此刻也側目冷冷瞥了他一眼。

隻是在他的眼神裡充滿了毫不掩飾的蔑視。

王振恍若未見,眼皮依舊低垂,臉上那恭敬謙卑的笑容紋絲不動,聲音卻愈發懇切溫和。

“陛下憂心河南黎庶,太皇太後慈恩浩蕩,老奴瞧著亦是心急如焚!於大人所言,字字泣血,黃河水患,關乎數十萬生靈,確如燎原之火,刻不容緩!”

王振巧妙的先將水患的急迫性高高托起,堵住了所有質疑程序的聲音,還不動聲色地又給於謙戴了頂高帽。

接著他話鋒隨即又轉:“然則,楊閣老所慮,亦是老成謀國之道。朝廷法度,譬如宮禁之金水橋,”

他微微側身,示意殿外方向,“一石一木皆有規製,尺寸不可亂,根基不可移。若因急務而廢弛,非但失儀,更恐動搖國本,令天下胥吏效尤,後患無窮!”

他的這番話將規矩更是抬到了“國本”的高度,廳內幾位老成持重的朝臣紛紛頷首認同,就連楊士奇緊繃的麵色也緩和些許。

王振再次抬首,先在朱祁鎮那張努力維持懵懂好奇的小臉上掠過,又在依舊麵色沉凝的於謙身上稍作停留,這才慢條斯理地道出自己的核心方案。

“老奴愚鈍,倒思得一策,惶恐之至,還請陛下與列位大人示下。”

他故意停頓,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朱祁鎮心念電轉,來了來了!

節點大師登場了。

我就知道你老王在這場合,肯定不甘人後的。

好,隨你願,這次朕就給你做回捧哏。

朱祁鎮麵上立馬流露出孩童般的急切與依賴,小手興奮地揮舞道:“王先生快說!”

見小皇帝如此反應,王振心底掠過一絲掌控全局的篤定,他把腰彎得更低。

“陛下憂心如焚,於大人一刻也等不得,不如……”他的聲音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擔當。

“今日便請楊閣老並戶、工、兵三位堂官辛苦辛苦,就在這文淵閣偏廳,把該議的章程:錢糧幾何、物料何來、民夫何征、勘合何發,而且連同於大人赴任所需的勘合告身,當場議定!票擬嘛……加急寫!內閣值房的中書舍人全調過來!至於太皇太後那邊……”

他再次停頓,目光投向朱祁鎮,露出個“您放心”的笑容。

“老奴親自去慈寧宮,回稟老祖宗,陳說河南危急、陛下憂心、臣工戮力之情!並請老祖宗明發敕諭、關防的懿旨!想必老祖宗慈悲為懷,體恤下情,定會允準!司禮監的印……”

他腰板一挺,聲音斬釘截鐵,“待內閣票擬、老祖宗懿旨一到,奴婢親自盯著,火速用印!今日事,今日畢!絕不讓陛下憂心過夜!”

高!實在是高!

聽完王振的方案,朱祁鎮內心已拍案叫絕。

這老王八蛋,好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肯定於謙急迫性,安撫實乾派情緒。

強調法度重要性,給足內閣麵子,穩住守舊派。

提出“集中辦公”方案,承諾最高效率,解決實際問題。

最關鍵的是,主動包攬最難的“說服太皇太後”環節!

風險他擔,壓力他頂!功勞……自然也該是他領!

王振啊王振,你真不愧權宦之名!

平衡各方,借勢用力,危機公關堪稱教科書級彆!

此舉既賣了於謙人情,又在楊士奇處彰顯能力,還在滿朝文武前露了臉麵,更在朕的麵前刷足了好感!

一魚多吃,雀食牛比!

內閣堂倌們的眉頭此刻也都鬆開了幾分。

王振這方案雖然還是有點“特事特辦”的味道,但至少沒把祖宗法度徹底掀翻,麵子上勉強糊得過去。

最關鍵的是,最難搞定的太皇太後環節,他自己主動包圓了!

此刻老首輔楊士奇心裡那點抗拒已消了大半。

他微微頷首道:“王公公此議……老成謀國,兼顧急緩,老臣附議。”

楊士齊轉身又深深看了於謙一眼,帶著決斷和提醒道:“陛下聖慮,王公公此議老成。然則,廷益,你此番提督河務,乃是以都察院右僉都禦史之身之身行專差之責,此係權宜,敕書、關防及‘便宜行事’之權細則,待諸事議定後即行補發。

“你明日先行,抵達開封後,當以穩住大局、安撫流民為首要,具體工役調度,待朝廷後續旨意及錢糧到位再行展開,切不可魯莽興工,空耗民力!”

楊士齊這是代表內閣點了頭。

聽完節點調度,於謙緊繃如弓弦的臉色也緩和了一絲。

他雖極度厭惡與王振這閹宦合作,更不滿流程被“施舍”,但也知道這已是能爭取到的極限速度。

朱祁鎮看了一眼身邊王振那“忠勤體國”的模樣,麵上綻放出撥雲見日的笑容,小手一拍榻沿:“好!王先生這法子好!就這麼辦!”

他看向於謙,努力顯得很聖明:“於卿,你看如何?今日議定,加急辦理!你……明日可要出警,解民倒懸!”

於謙喉結滾動了一下,壓下心中那點對“流程繁冗”近乎本能的鄙夷,深吸一口氣,鄭重抱拳:“陛下恩典!臣……遵旨!明日卯時,臣必出京!”

朱祁鎮滿意地點頭,小手一揮,頗有氣勢:“楊先生,諸位卿家,都聽見了?今日辛苦,就在文淵閣議吧!朕……嗯,朕身弱年幼,又受了風寒,現倦怠得很,先回宮歇著了。

“你們議定之後,讓王先生來報朕一聲就行!”

話音未落,他哧溜一下從短榻上滑下來,眼疾手快地把小幾上最後兩顆糖漬梅子精準掃進小荷包。

也不等侍衛女官反應,邁開兩條小短腿,裹著貂裘像隻過冬的鬆鼠般,“噠噠噠”地跑得飛快,轉眼就消失在暖閣門外。

文淵閣內,瞬間陷入一種微妙的寂靜。

群臣看著空了的禦座,麵麵相覷,一股難以言喻的滯澀感在廳中彌漫。

不是,你這小子還沒親政呢?

唉,對皇帝的逾製不滿歸不滿,但活總歸要乾。

楊士奇看著小不點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

再看看旁邊一臉滿足的王振,又瞅瞅渾身寫著“趕緊乾活彆廢話”的於謙。

老首輔心裡那點疑慮隻能被暫時壓下。

國事如爐,容不得置氣。

楊士奇擱下朱筆,目光掃過神色各異的諸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定力:“事急從權,諸公辛苦,就在偏廳議決吧。”

宰執之責的本能,終究是壓過了對“規矩”的執念。

文淵閣偏廳被迅速清空、征用。

幾張紫檀案幾被內侍匆忙拚合,戶部的錢糧冊、工部的物料單、兵部的勘合文書如同戰時的輿圖,鋪滿了臨時拚湊的“沙盤”。

被緊急召來的戶、工、兵三部的司官郎中們袍服未整,便皆已肅立案前等調。

數名主事、書吏更是埋首其間,筆走如飛。

墨跡未乾的題本、貼黃、會票散落其上,空氣裡滿溢著墨臭、汗味與一種被逼出來的冷酷的專注。

就這麼著,得力於大明閣臣整體優秀的業務素質。

這大明朝有史以來的第一場“特事特辦”現場會,很快便被支棱了起來。

乾清宮暖閣內,朱祁鎮翹著小腳丫躺在軟榻上,美滋滋地啃著糖漬梅子,心裡的小算盤正打得劈啪響。

於謙這步棋,總算推出去了!老王這稀泥,和得恰到好處!嘖,當領導嘛,有時候就得學會……借力打力,坐山觀虎鬥!

讓能乾的於謙去乾活,讓會來事的王振去扛雷,自己嘛,躲在後麵吃梅子,多好!

而且頭一次見老王對政務如此賣力,看來河南那攤子渾水肯定跟這老閹脫不開乾係。

就是不知道,老王主動去啃太皇太後那塊硬骨頭……是真忠心呢,還是另有所圖?

不管了!反正黃河的鍋有人背了,流程的鎖也被老王暫時撬開了!爽!

老王啊老王,你這把“好刀”,朕就先用著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