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退稅我退了一萬一,爽歪歪~」
「每年3月份退稅的時候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感覺像是撿錢了一樣,突然得到一筆飛來橫財。」
「好不容易熬到退稅的日子開開心心的點進個稅,結果補了998,含恨離場。」
「能被補稅也是一件好事,這說明你的工資高。哪像我連補稅的資格都沒有。」
「那我豈不是更慘?我連5000的起征點都沒到。」
「彆說了,彆說了,實習大學生在線上班,工資1500,命比黃連苦。o﹏o。 」
……
退稅???
竟然還有退稅!!!
萬朝觀眾直接一整個震驚住了。
紛紛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錯了?朝廷把民眾的稅收收繳上去之後,發現工資不足反而還會多交少補,沒有私吞而是把多餘的稅收退還給民眾!?
這簡直不可思議!
擱他們朝代,不是被充公了,就是被哪個官員給私吞了。
至於退還老百姓?想什麼呢,今年沒給你加稅就不錯了!
大明。
朱元璋看著天上的光幕。
自言自語。
“奢侈品稅的目的在於調節貧富差異,促進社會公平……
嗯,奢侈品稅,這個稅收有意思,隻針對富人收的稅收款項嗎?”
明朝建立之初,由於常年和蒙元打仗,又和之前的各路起義軍爭相,朝廷的日子算得上是入不敷出,加上很多的錢都跑到了從元朝留存下來的奸商手裡,國庫裡的錢幾乎分文沒有。
作為皇帝,朱元璋又氣又惱,實在想從這些富商的手上搞點錢出來。
而這奢侈品稅不就是個好理由嗎?
富豪的特點是什麼?
就是寧願花更多的錢也不願意用次等品啊!
“傳朕旨意,以後在明朝境內的所有珠寶、首飾、地契、烏木等等……凡是單一價格超過百兩的,都要上繳價格的一成稅收給朝廷!超過千兩的上繳兩成,超過萬兩的上繳三成!”
“但有知情不繳者,斬!知情舉報者,賞!”
“……是。”
台下眾臣的回複聲遲緩了一些,甚至略帶不滿。
這下子他們以後買賣那些名貴字畫古董可都得防著點彆人了。
朱元璋剛剛吩咐完,身旁,朱棣突然開口。
“爹,兒臣也想到一個能夠增加朝廷稅收的方法。”
“你?你能有什麼增加朝廷稅收的辦法?”
朱元璋側目,麵帶不悅,自從這小子當了明成祖之後,朱元璋真的是怎麼看他怎麼不爽。
朱棣先問了他一個問題:
“爹,您知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這麼一個能大肆掠財。
令窮人望而止步,富人卻流連忘返的地方?”
“?是什麼地方?”
朱元璋被他問的一頭霧水。
他現在是皇帝,都已經是社會階層的頂層了。
可一時之間還真想不到朱棣所說的那個地方是什麼地方?
“青樓!”
“什……!?”朱元璋愣了一下,剛想生氣卻又忍了下來。
等待朱棣繼續說下去。
“爹,青樓的客棧幾乎每天都人滿為患,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極其暴利的行業。
由於青樓女子出身貧寒,大多都是簽了賣身契的,所以就算她們辛苦的工作可實際上賺到的錢大部分也都不歸她們,而是被青樓的幕後老板給收走了。
隻能靠微薄的收入一點一點的積累,贖身,既然這青樓的行業能夠靠著此方法賺到那麼多的黑心錢,那麼我們為何就不向他們征收高額的稅收呢?”
“……”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之中,在思考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經曆了一番冥思苦想後,朱元璋點了點頭:
“棣兒的這個辦法確實不錯,這青樓的確是一個極其暴利的行業!
搜刮天下財富卻不將此財富用之於民,朕不收他們的稅,簡直天理難容!!!”
聽到這。
朱棣露出一抹淡笑。
自己的提議能被老爹的采納令他很開心。
但下一秒。
他就被朱元璋的迷之操作搞懵了。
“朕不但要對青樓收稅!朕還要親自開一家屬於朝廷的青樓!
這錢,不能隻讓那些卑鄙的富商賺了!”
“???”
朱棣張大了嘴巴。
他有想過自己的老爹貪財。
但沒想過會這麼貪財呀!?
而場下,原本寂靜無聲的百官在聽到朱元璋要開一家青樓之後,眼前一亮。
已經開始期待什麼時候能去光顧了。
……
“乘客您好,您的目的地已到達。”
“下車請注意左後方來車。”
現代時空中,正在刷著手機的劉斌忽然聽到了一句蘿卜快跑的語音提示。
回過神來。
退出視頻軟件。
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走了出去。
回到自己的出租屋,把在超市裡買的零食飲料放到了桌子上,然後,便把自己丟到了床上。
累了。
沒有了再繼續刷視頻的興趣,直接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隨著他的閉眼,
古代天幕也在這時熄屏。
並且消失的無影無蹤,如果不是眾人的記憶還在,他們或許還會以為那隻是一場幻夢。
而憑借著這些記憶,受到後世知識的傳播,各朝各代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一些朝代開始發生變革,一些朝代開始模仿後世造物,製造出了更多實用且方便的發明。
……
……
……
大明,時間是天幕消失後的一個月。
某一處遠離城鎮的村落村頭,正聚集著一群從來沒有見過後世生活的百姓。
那直播現代生活的時空天幕,並不是在每一個時空,每一個地方都存在。
有些天幕隻是出現在了一些朝代的主要城市裡。
這就導致一些居住在偏遠山村的古代觀眾並沒有見過現代人的生活。
隻能聽一個曾去城裡,恰好看過天幕的人講述他那一日的所見所聞。
那是一名年紀才二十出頭的黑漢。
他坐在村頭的樹樁下,周圍圍滿了人。
明明皮膚黝黑,可此時卻麵色紅潤,大聲講述著他那天所看到的新鮮事物:
“先說好啊,俺可不是跟你們吹噓啊。那後世的老百姓,他們生活的可老好了,餐餐都能夠吃到肉,頓頓都能有大米飯。”
“那他們豈不是個個都是地主老爺嗎?”
“地主老爺?我呸,你這簡直就是侮辱他們!
隔壁村劉財主人家裡娶兒媳,一桌才幾個菜呀?你猜後人吃的是什麼?”
黑漢拋出一個詢問。
周圍人麵麵相覷,撓頭,不知所措。
其中一人試探著說道:“4個菜,一個湯?”
“4個菜一個湯,那是人家天天吃的,人家辦席麵,什麼7個碟8個碗,好酒好肉隨便吃,什麼澆汁魚,貴妃鴨,豬手扣肉,紅燒蝦,大盤雞啊的,全都擺在桌上,二十個葷菜裡麵才能夠看到一盤青菜!
關鍵是我聽後人說,那盤青菜還是席上最早被吃光的。
為什麼啊?
解膩!”
解膩,多麼陌生的一個詞。
他們這些貧苦百姓仿佛都已經忘了上一次吃肉是什麼時候。
更彆說能靠吃肉吃到膩了。
黑漢:“而且他們出門在外,靠的也不是什麼騎馬,更不是什麼轎子。
他們出門的時候能夠用一種叫……叫什麼手機的東西,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盒子,跟你們說啊,那東西老神奇了,隻要用手指在上麵隨便摁幾下,就能夠把一輛車子叫到你麵前。把你送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而且那車子還是會自己走的,根本不需要馬拉!”
聽到黑漢的講述,周圍的村民都情不自禁的冒出了一些疑惑的表情。
“這麼邪乎?車子沒馬拉也沒人抬,就能走得動路?”
黑漢雙手叉腰:“嘿,你還彆不信,那可是我親眼見到的!”
“而且更離譜的還在後麵呢,他們的車不但會自己動,而且他們的樓還建得老高老高了,有那——————麼高!”
黑漢說這話時忽然站起,站到了樹樁上麵,踮起腳尖,左手高高抬起。
遠遠高出了周圍人大半個身高。
卻發現。
這根本無法比喻出後世高樓大廈的震撼。
於是他手指起了村西邊的群山。
“看見那邊的山了沒,他們的樓就建得有那麼高……不對,比那還高!李白的詩聽說過沒?就是張秀才整天在自家院子裡念的那個什麼‘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他們的樓就那麼高!
好似金箍棒一樣,都能夠捅到天上去!”
周圍之人,聽得一個個都張大了嘴巴。
“真的假的,我聽說京城裡的樓都才三四層高而已,幾百層的樓那不能摸到天宮去?”
“那他們要怎麼爬上去?這麼高,得花多少力氣?”
“才不要花力氣呢!”黑漢繼續吹噓著,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氣,畢竟作為一個平民百姓,能夠用第一人稱吹牛逼的機會,可不多。
“我跟你們講,他們上下樓根本不需要什麼樓梯,都是要進一個什麼什麼叫電梯的房間,你隻要進去,然後點上一個寫了樓層數的按鈕再出來的時候,沒一會兒不需要走一步,爬一節樓梯,就能夠到達你想要去的樓了。”
“還有啊,還有啊……”
黑漢繼續把更多的後世生活講述給了周圍的人聽,什麼能夠在冬天裡麵種出西瓜,長江裡建起水壩,買東西不用付銀子,隻要用手機掃一個黑白相間的碼……
眾人聽著他的描述,時不時的露出震驚與不可思議的神情。
對於親眼目睹後世生活的欲望,變得更加向往、強烈了。
而就在這時,不知為何,他們頭頂的天空忽然電閃的。
剛剛還晴空萬裡的天空忽然裂開了一道口子,而且越來越大,一塊巨大的屏幕從天空裂縫中緩緩現出……
這突如其來的天地異象,驚嚇到了在場眾人,紛紛慌了神。
隻有曾經經曆過的黑漢知道那是什麼。
“大家不要怕,這東西就是我跟你們說的仙鏡,我在城裡的時候就是通過這個觀察到後世的世界的,……唉唉,你們看,它亮了!”
……
……
……
劉斌從睡夢中醒來。
睜開眼的第一時間便摸索起了放在床頭邊充電的手機。
拔掉充電頭,再看了看時間。
11:01。
一覺睡到快中午了。
劉斌趕緊坐直了身體,並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下筋骨覺得沒問題後走下了床。
下床的第一時間,他便感覺到了饑餓,於是便拖著剛睡醒乏力的身子來到了廚房,打開冰箱,發現裡麵空蕩蕩的並沒有什麼吃的。
關上。
轉過頭,瞧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電飯煲,打開,將鍋拿出,然後再打開了身旁的米桶,從裡麵用一個“紅牛”罐子舀了一罐放進電飯煲裡。
……
看到他這番操作的萬朝古人頓時好奇了起來。
“他這是要做飯嗎?”
“淘米?可是這要去哪淘啊?沒記得他們家附近有井啊?”
這時候古人才想起來他們在後世的時空裡,好像從來都沒有見過有“水井”這種東西。
如果沒有井的話,那他們平日裡的生活用水都是從哪裡來的?
大河他們倒是看到過有一條,可那條河距離他住的地方好像有點遠吧?
挑水來回也未免太耗費時間了。
在古人好奇的目光中,隻見劉斌轉身,來到一處台子前,對著一個有著彎折金屬管的旋鈕,一擰,嘩啦啦的水流傾斜而出。
劉斌接水,開始淘起了米。
“!”
那些從來沒有見識過現代生活的古人直接驚了。
隨便一擰,鐵管裡居然就能夠衝出水來?
這東西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他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是因為這鐵管的另外一端連接著河流或者水井的關係。
那個旋鈕應該是一個開關,隻需要輕輕擰動一下就能夠把裡麵儲存的水流釋放出來。
可問題是水的流動從來都是由高往低的,還從來沒聽說過有低住高處流的水。
如果這個鐵管真的是連通著那一條河流,那它又是怎麼做到在這高台鐵管中逆流而上,噴湧而出的呢?
許多不明原因。
繼續觀察劉斌的動作,見他淘完米後就將鍋放進電飯煲裡,插上插頭,點擊模式“煮飯開始”。
“煮……飯?”
“這就開始煮起飯來了?難道說這個圓又不夠圓方又不夠方的桶,就是後世專門用來煮飯的鍋嗎?”
“不用柴火的煮飯方式,這還是我第1次聽說呢。”
“不止煮飯,看到鍋上麵的那幾個按鈕還有‘煲湯’‘煮粥’‘蒸煮’‘蛋糕’幾個選項呢,該不會也都是全自動的吧,都不需要人看著。”
“應該是的,你看他點了煮飯按鈕之後就不管了,……咦他這是在乾嘛?乾嘛往刷子裡麵擠……牙膏?他這是要刷牙啊?”
“看來早起刷牙的習慣他們也繼承了呢,而且還進化出了比我們更便利的牙膏來刷牙。”
中國人刷牙的曆史源遠流長,在春秋時期,當時的古人用鹽水漱口來清潔牙齒。
等到了秦漢時期,又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刷牙方式——“晨嚼齒木”,百姓將楊柳枝的一端咬開,使其成為刷狀,然後蘸取鹽粒來清潔牙齒。
到了唐朝,中藥刷牙逐漸興起,一些家境富裕的百姓會將中藥材製成粉末,然後用手指或柳枝沾取這些粉末來刷牙,進一步豐富了口腔清潔的方式。
到宋朝,口腔清潔更是有了明顯發展,不僅出現了專門製作和售賣的牙粉,還發明了用骨、角、竹、木等材料植上馬尾毛製作而成的簡陋牙刷。
……
等刷完了牙,洗好了臉。
劉斌便拿起房門鑰匙和一袋昨天買的零食餅乾,對付兩口。
出門,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