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
天幕下方,李建成聽到這段話,驟然神色劇變!!
他立刻坐直,凝神聆聽。
終於……要講到李世民是如何反敗為勝的關鍵時刻了!
他究竟如何成了皇帝?
……
侯君集見太子語氣懇切,才開口講述當年的往事。
那時的隱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實力並不弱。
玄武門一役能成,實屬凶險中的僥幸之勝!
當年李世民麾下僅有八百將士,而對比之下——
東宮的李建成則牢控京都,掌握三千長林勁旅,實力天差地彆。
玄武門事變之所以能奏效,最核心的一環,就是把握住太上皇李淵這一關鍵!
因此,在籌謀階段,便將動手的地點選在了太極宮。
如此一來,李建成部署在京的部隊與東宮近衛,皆無法進入宮中馳援,自然形同虛設。
最終,秦王陣營在太極宮內斬殺隱太子與李元吉之親信,才穩操勝券。
李承乾聽後,眼中頓時亮起,由衷讚道:
“此計高妙!”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侯君集緩緩補充道:
“此策乃房玄齡所定。”
彼時玄武門之亂,李承乾不過七齡孩童。
隻記得隱約有喧嘩動亂,卻不明緣由細節。
更不知父皇如何憑區區八百人登頂權位。
玄武門事,乃皇族不願示人的隱痛,唯有侯君集這等親曆其事者才知全貌。
如今李承乾欲效仿其父舊計,自然得洞悉當年之策是如何布局。
這也是他特意邀侯君集前來的緣由。
天幕之下。
各人神色,紛紛異樣。
李建成更是心緒難平,手指不自覺地在衣角打轉。
玄武門變故?
莫非二弟正是在那一日下手對付他們兄弟?
他身邊不過區區八百兵馬,竟也敢向我與四弟出招?!
這家夥果然膽識過人,不愧是那個二弟。
他緊盯著頭頂上的畫麵,隻盼著侯君集能多泄露些關於玄武門那日的隱秘細節。
隻要他掌握了二弟的布局手段——
此劫,便可提前布防、加以瓦解!
二弟啊……
我手握天象所示,天命加身!
最終的勝負,你注定不敵我!!
……
而始皇和漢武帝劉徹,皆未得知後世之事。
他們聽得格外專注,神色凝重。
一股異樣的好奇心,在心底悄然滋長。
這情緒,被稱作——窺秘的欲望。
“玄武門政變?竟是弑兄奪權?”
“………”
儘管天幕的畫麵透露的信息還不完整,但足夠他們分析出許多端倪。
這位日後的唐太宗,似並非順位繼承皇位。
他那時甚至還非儲君!
始皇心中掀起一絲震動。
此人膽魄驚人,竟敢下此重手。
這,已可稱為篡權奪位之舉。
一般來說,奪位之人必被千夫所指——
可李世民的名聲卻似不壞。
那明朝天子竟將他與我、漢武並稱千古帝王!
這便說明——
大唐皇帝,實乃人中龍鳳。
劉徹此刻的想法,和始皇如出一轍。
明明是強行登基之路,卻依然贏得後世極高讚譽。
看來此人治國之功,定是無出其右。
功績若能蓋過過往,瑕疵也可被寬恕。
劉徹也對這位大唐皇帝,愈發心生興趣。
敢做如此之事,絕非凡俗之輩。
倒也算有趣……
而朱元璋和朱棣兩人身處唐之後——
對這段曆史再熟不過,連具體過程都了然於胸。
不過他們並未開口評論,隻靜靜觀望。
……
天幕畫麵轉動。
在李承乾誠懇提問下,侯君集繼續道出更多玄武門之事。
“那是六月初三,咱們不過八百人,如何擋住宮中數千人馬,全憑房公計謀。”
“策略之一,便是先挾持太上皇!”
當初密議中,房玄齡建議,必須迅速進入皇城,才可將京中軍力與齊王兵分割開來。
關鍵之處,便在李建成與李元吉動身前,控製住太上皇李淵!
如此,便能製止內衛妄動。
李承乾不禁稱道:
“動一發而製全局,妙策!”
杜如晦則自知李世民的心思。
要知太上皇心意已定,不會立他為儲君,唯有先發製人,方可保命奪位!
“貞觀肇始,實賴房玄齡和杜如晦的智慧。”
侯君集雖為武將,對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位文士亦是由衷敬佩。
李承乾與侯君集暢談甚歡。
忽而,他問出一句頗為敏感之語:
“侯將軍,傳言那日,父皇親手弓弦射殺我大伯?”
侯君集憶起當日晨曦中那驚心一幕。
“沒錯,陛下弓法無雙,死於其箭下者數以千計,隱太子亦不過其中一人。”
李承乾聞言點頭:
“關鍵時刻,豈能手軟!”
“若有人圖謀本太子性命,我亦不會留情!”
侯君集目光凝重:
“難不成有人對殿下起了殺心?”
李承乾低聲回道:
“自然是魏王!”
侯君集皺眉愈深。
“陛下偏愛魏王,朝中早有風言風語,可這並不代表……”
李承乾搖頭否定。
“若非欲立魏王,何來此偏?!”
“魏王若被冊為太子,我必被罷黜,若我反抗,定有流血的災禍!”
“若侯將軍願助我,又有何懼?”
隨即,李承乾拋出誘餌。
“將軍在朝所居之位,與功勳實不相配。”
“我若即皇位,當封將軍為三公之太尉,享無上榮耀!”
侯君集眯眼凝視李承乾,心中頗多思緒起伏。
“太子殿下此語,意欲何為?”
李承乾笑道:
“即位,便是登基稱帝。”
侯君集立刻神色肅然:
“當今天子尚在,殿下何談登基?”
李承乾望向他,眼神沉穩如水。
“那便請父皇為太上皇,仿我祖父舊例。”
此言一出,侯君集卻是啞然失笑。
看來太子殿下尚不知陛下的可怕之處。
可我們這些人卻明白得很啊!
你以為那“天策上將”的封號,是靠太上皇賞賜得來的嗎?
你真的清楚,你將麵對的,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李承乾見他笑,眉宇之間多了幾分自信。
“太子登基,理所當然,誰敢反對?”
侯君集卻搖頭,含笑說道:
“殿下雖尊貴,卻還是很稚嫩。”
李承乾卻滿麵自信。
“侯將軍放心,我已和叔父漢王聯手。”
“他將為我鼎力相助!”
此話一出,侯君集神情頓變:
“你這是想造反不成?!”
李承乾輕笑一聲:
“造反?我這是正名而起!”
“太子承嗣大統,理所應當,何來造反之說?”
侯君集沉默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