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著兒子的聲音,心中卻沒有如視頻中那般愕然無言。
這些時日,他也曾反複檢討過自己的決策。
確實,對魏王的偏重,未免過火,但他自有考量。
“我偏重魏王,是因為他聰穎,身上也有你母後的影子。”
“他主持編輯《括地誌》,正合我推行文治之道。”
李世民鐘情魏王,理由繁多。
最根本的,自然是魏王是長孫皇後所出。
李世民對承乾、青雀、稚奴三人,情感各異。
承乾日趨散漫,稚奴尚且年幼。
所以他更多心血,傾注在李泰身上。
“可我扶持青雀,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他成為你成長的壓力。”
“我希望你能因競爭而奮發。”
“而你,卻讓我大失所望。”
“………”
李世民終將心中盤算道出。
曆朝曆代,沒有哪位太子能穩握權柄無人製衡。
朝政講究平衡,太子自然也不例外。
魏王李泰,就是用來激勵太子的“砥石”。
換句話說——他是試煉太子的那把磨刀。
李承乾應在李泰壓力下越發鋒芒畢露。
可他這幾年,卻逐步走向頹廢。
李世民對太子的失望,也正源於此。
“我請諸多名師教你,日日敦促,而你卻荒於嬉遊。”
“寵侍僮仆,學胡人飲宴作樂……這是太子的行為?”
李世民的目光冷厲,語氣如刀般直指李承乾。
他重掌談話主動權。
太極宮中的氣氛,發生了徹底逆轉。
這時輪到李承乾無法反駁了。
原來寵愛魏王,隻為激勵自己奮進。
太子的確該有所鉗製。
而自己這幾年的確是有些過於放縱了。
“這……”
李承乾本是信念堅定。
如今卻一時語塞,難以辯駁。
……
現代,李陽家中。
“總算完工了。”
電腦前,李陽長長舒了口氣,臉上浮現一絲成就感。
下一個針對李承乾的魔改視頻,終於剪輯完畢!
他盯著畫麵裡的一幀幀視頻,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也不知李世民看到這東西,會是什麼反應……”
“會不會直接被氣暈過去?”
李陽輕輕撫著下巴。
其實這個視頻原本可以從多個角度剪輯。
可他需要情緒反饋值!
隻有那些能牽動人情緒的劇情,才能讓他收獲更多價值。
也因此——
李陽在剪輯時,選取了最誇張最刺激的表現手法。
隻是現在,他有些擔心——
李世民的心理承受力夠不夠?
好歹是一代天子,承壓能力不至於這麼弱吧?
李陽心裡暗自揣測。
……
太極宮內。
李世民見李承乾沉默不語,語氣不由得緩和幾分。
“我知你這些年心頭鬱結,言語無門。”
“自從你母後去世,你也便無人可傾訴。”
“你之所以感到親切,僅僅因為他勾起了你對母後的回憶罷了。”
“可你身為儲君,怎能做出這種舉動?一旦流傳開來,難免會引發無數非議。”
“你仔細想想,這樣做是否妥當?”
此時的李世民,不再是那位掌控天下的皇帝。
而更像是一位慈愛的父親,正試圖將迷途的兒子引回正軌。
沒有怒斥的語調,也沒有咄咄逼人的眼神。
隻有那份細膩的柔情。
李承乾除了默然點頭,彆無他法:
“父皇……言之有理。”
李承乾低聲回應,昔日的自尊也隻得暫時擱置。
“承乾,到我這邊來坐。”
李世民溫聲喚道。
李承乾遲疑片刻,終究還是緩步走到父皇身旁。
李世民看著他,臉上浮現出柔和的笑意。
“你是大唐儲君,更是朕的骨肉。”
“朕不願看到你誤入歧途。”
“若你真走到這一步,那也定是為父失責。”
“我隻願我們父子之間,無需隱瞞,無需猜忌,開誠布公。”
“………”
李世民展現出的這份真摯父愛,令李承乾心中泛起漣漪。
他憶起往昔——父皇曾是那樣疼愛他。
每當他生病,父皇總是請高僧道士來祈福。
更親授政務之道,毫無保留。
那段溫情的時光……又回來了。
若非事出無奈,誰願起兵謀逆?
李承乾的內心深處,其實始終敬愛著自己的父皇。
“父皇——!”
李承乾眼中浮現淚光,聲音微顫。
“承乾——!!”
李世民緊握著他的手,語氣滿含深意。
“你是個好孩子。”
“這些年,朝政紛繁,我疏於關注你。”
“你有過失,我這做父皇的,也難辭其咎。”
李世民的聲音低沉而感慨。
“是兒臣……愧對父皇的厚望。”
李承乾眼眶泛紅,語帶哽咽。
他萬萬沒想到,父皇在觀看天幕之後,竟會流露出這樣的情緒。
這也正好觸碰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若是父皇早些如此開誠布公,或許自己根本不會走上謀逆之路!
此刻。
感受著掌中傳來的暖意。
李承乾那早已動搖的謀反之意,徹底化作虛無。
他所在意的,從來不是太子的尊位。
而是父皇是否能一視同仁地看待自己!
“你雖患足疾,卻並無大礙。”
“我不會因此質疑你做太子的資格。”
“自古未有雙足有疾者登基稱帝,但你為何不能開此先例?”
李世民鼓勵地望著李承乾,說出了振奮人心的話。
在先前“太極殿爭執”的視頻中,他已看清了承乾的心結所在。
今日之談,他正是因勢利導,撥雲見日!
畢竟是自己血脈至親的兒子。
父與子之間,怎會沒有溝通的可能?
“兒臣銘記父皇教導。”
李承乾內心翻湧,神色更加動容。
腿疾一直是他心頭的痛。
世上未聞體殘者稱帝,他也因此心存自卑。
而李世民的這番話,無疑是極大的肯定與安慰。
從未有人做到的事情,難道未來就沒有可能?
或許,他李承乾就能成為第一個!
父皇,終究還是疼愛自己的。
“承乾啊,父子之間應當坦率無隔。”
“你若有什麼心結,都可儘數吐露。”
“這裡隻有你我二人,毋須顧慮。”
“今時今日,我們非是君臣,而是父子。”
“你母後去世後,咱們已久未如此交談。”
“………”
李承乾垂下頭。
他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