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 > 第93章 可惜天下大勢已傾,縱有雄才,也難改命!!

第93章 可惜天下大勢已傾,縱有雄才,也難改命!!(1 / 1)

推荐阅读:

始皇沉沉的點頭。

這一刻,他終於挺直了腰杆。

而漢高祖劉邦則靜靜望著天幕,思緒卻飄回當年。

他灰頭土臉地走到鹹陽城下,

子嬰率群臣文武俯首相迎。

那一瞬,他心潮起伏。

曾為布衣的他,竟受秦王降!

時勢造人,命數如此!

他本想放過子嬰,

可惜項羽殺心太重,終究未能如願。

“子嬰……雖敗猶榮。”

“若非生不逢時,他應當有一番作為。”

……

另一邊,漢獻帝劉協滿目哀傷。

他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

子嬰、自己——不都是任人操控的傀儡?

隻不過子嬰短命,而他苟活更久罷了。

但這種生存,又有何意義?

“列祖列宗,劉協愧對你們!”

他低頭,拭去眼角淚水。

……

蜀漢時期!

劉備更是滿眼熱淚。

當劉邦手捧傳國玉璽,那一刻,

他仿佛親見先祖登臨帝位。

劉邦一統天下,立漢開基,後又有武帝劉徹開疆拓土,盛世無雙!

劉備心中激蕩萬分。

“大漢之光,我輩當繼之!”

他暗暗立誓,要肩負起中興漢室的使命!

其他皇帝,雖未如劉氏諸王感慨萬千,但對子嬰的命運,也略有惋惜。

“可惜了……”

“若秦二世為扶蘇,或許一切都不同。”

劉徹淡淡道:

“子嬰雖短暫登位,仍能一舉除趙高,實屬難得。”

但他話鋒一轉:

“可惜天下大勢已傾,縱有雄才,也難改命。”

李世民附和:

“子嬰有勇有謀,但已無法挽回敗局。”

李承乾也搖頭歎息:

“他能做的,隻是讓大秦體麵謝幕罷了。”

……

洪武時期!

朱元璋氣得捶桌怒吼:

“一個閹奴竟妄想登基為帝?!”

“簡直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朱標在旁輕咳提醒:

“父皇,他並非閹人。”

“趙高乃非閹宦官,甚至還有女兒。”

原來東漢之前,宦官尚有未閹之流,趙高就是其中一類。

“哼!那他更該死!”

朱元璋咬牙切齒,

“遺詔都敢篡改,連皇帝都敢逼死!”

“我朱家後人記住了——祖訓裡一定得寫上一條:

永不得重用宦官!”

永樂時期!

在得到了老朱的首肯之後,朱棣心情愉悅,氣勢如虹。

他雙手插在腰後,語氣中滿是警惕:

“皇帝若是昏庸,便容易讓像趙高這種奸佞把控朝綱。”

“以後我們朱家的江山,絕不能重蹈覆轍。”

“聽明白了嗎?”

金豆子與狂妄居士不約而同地把視線投向他們的大哥——朱高熾。

聽清了嗎?!

朱高熾苦笑一聲,略帶無奈地回應:

“皇帝若不賢,自然會讓權閹趁虛而入。”

“不過,那些貼身宦官也不全是禍害,有時候”

他原本想舉例說明,想說一說有功勳的宦官。

畢竟並非所有太監都心術不正,比如馬保——

這人少年時就服侍朱棣身側,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被賜名鄭和。

此後他奉命督造寶船,七下西洋,聲震四海,傳揚國威。

可朱棣卻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彆和我講這些虛的。”

“我隻認一個理——用宦官,一定得三思而後行。”

“………”

見狀,朱高熾隻能一聲歎息地搖了搖頭。

父皇啊,您說得一套套的,聽著都義正詞嚴。

可咱們東廠,不還是您親手創立的?

您自己說說看?

……

嘉靖時期!

身披道袍的嘉靖望著天幕中的視頻,神情淡然,波瀾不驚。

若要談宦官,大明絕對是繞不開的典範。

那些跋扈專權的太監們,說到底——

還得從他們老朱家的開山祖宗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一錘定音,廢除了丞相這個職位。

自此,國家大小事務全堆到皇帝身上。

一個人哪怕鐵骨鋼筋,也抗不住啊!

於是成祖朱棣乾脆設了內閣。

本是為了分擔政務、減輕皇帝負擔。

到明宣宗朱瞻基手上,公務繁重到無法親批奏章——

遂將批紅的權力移交給司禮監中的秉筆太監。

再往後,到“門天子”時,司禮監的掌印與秉筆職責開始分離。

前者掌章奏印信,後者掌筆墨批紅,逐漸演變出“內相”製衡“外相”內閣的格局。

嘉靖這一代,這種安排已成為常規操作。

他甚至比朝中那些官員,更信任這些貼身太監。

宦官專政的局麵,根源早在朱元璋那裡就埋下了伏筆。

……

康熙時期!

“子嬰終究是個可惜的人物。”

康熙望著畫麵緩緩開口,語氣低沉。

“能手刃趙高,也算有膽有謀。”

“可惜,也挽救不了大秦的命運。”

“趙高雖除,大勢已去,秦朝注定走到儘頭。”

曆代王朝都不乏趙高這類把持朝政的權宦。

尤其明朝後期,宦官當政、弊政叢生,幾乎成了常態。

但到了清代,卻極少聽說宦官掌權的情況。

這得益於清廷施行的高壓製度。

不僅控製宦官人數,還大幅削減其權力。

宦官不再能左右政局。

康熙更是設下了“內監敢議政者,斬”的鐵律。

其實朱元璋當年也有類似製度。

他初設司禮監時,就在宮門上掛鐵牌告誡:“內臣不得乾政,違者斬”。

但朱家的後代們啊,終究還是沒把朱元璋那番警示的話當回事。

太“孝順”了,簡直忠誠得不像話。

反倒是清朝那邊,對祖宗定下的規矩——

那叫一個執拗,簡直到了刻在骨子裡的地步。

若是大明的子孫們真能聽老朱那句“宦官不得乾政”的鐵律——

大概也不至於讓那些“權宦”在朝中攪風攪雨了。

緊接著——

天幕上出現了下一個被點名的亡國君主。

【西漢末代皇太子——劉嬰!!】

對漢朝的曆史,劉邦、劉徹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

他們都知道,漢朝一共分成了前後兩個階段,稱為“西漢”和“東漢”。

劉邦白蛇起義,推翻秦政,開創大漢基業。

可後來卻被王莽篡權,這位外戚一腳將整個漢朝斬為兩段,讓“西漢”從此走入終章。

至於是天道輪回,還是偶然的宿命,恐怕誰也說不清。

看到這個標題,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立刻來了精神。

這可是自家漢朝的末代皇室成員啊!

不對,更精確地說——

這是他們漢朝“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亡國皇帝!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