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天幕中浮現出一道人影。
那身影仿佛和黑暗融為一體,看不清麵容。
也無法辨認輪廓,仿佛整個人都陷入了絕望的深淵。
而伴隨著畫麵出現的,是一道低沉的旁白。
【他是西漢的末代儲君,一生都被幽禁在恐懼與壓迫之中。】
【年僅五歲便被囚禁,無法正常成長,長大後甚至連畜生都分不清。】
【他,就是最不幸的皇太子——劉嬰。】
【劉嬰,誕生於公元5年,是漢宣帝的玄孫,父親為廣戚侯劉顯。】
【當時,漢平帝駕崩,而把持朝政的是外戚王莽。】
【王莽雖然早有稱帝的野心,但當時時機未到。】
【於是打算再扶持一個年幼的皇室後代登基,好方便掌控大權。】
【因為漢平帝無嗣,王莽在宗室中挑選了年紀最小、背景最弱的劉嬰來做“傀儡皇帝”。】
【由於劉嬰尚在繈褓,不能理事。】
【所以王莽以皇太子的名義暫代政務,等他長大再正式繼位。】
【期間,王莽稱呼劉嬰為“孺子”,他從未真正成為皇帝,史稱“漢孺子”。】
【就在劉嬰被立為儲君時,王莽“偶然”獻上刻有“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八字石碑予王太後。】
【王政君明知有異,卻無能為力,最終授王莽攝政之權,權力至上。】
【此後,西漢實際操控者便是王莽,他距稱帝隻差一步之遙。】
【宦海風波引發了大批宗親與朝臣的不滿,數十名大臣憤而辭職歸隱。】
【東郡太守瞿義甚至揭竿而起,另立劉信為天子,對抗王莽專政。】
【麵對叛亂,王莽不敢輕敵,白天祈天求命,晚上抱著劉嬰入眠,口口聲聲說等孩子成年後,便功成身退。】
【可口頭謙辭背後,是瘋狂鎮壓叛軍的鐵血手段。】
【最終,起義被撲滅,王莽自認為應天順命,遂於翌年稱帝,改國號為“新”。】
【立國超過兩個世紀的西漢王朝,就此落幕!】
【王莽登基後,為了彰顯仁政,並未誅殺劉嬰,反而封他為“安定公”。】
【但這份“仁慈”,其實是一場牢籠。劉嬰被軟禁在長安,斷絕一切與外界的聯係。】
【連照料他的乳母,都不許與他說話。】
【因此,劉嬰長大後語無倫次,認不得牲畜,形似愚人,心智嚴重滯後。】
【待王莽政權崩塌,起義軍攻入都城,將劉嬰迎出,擁立為帝。】
【這一舉動惹惱了已稱帝的劉玄,立刻派李鬆、蘇茂征討。】
【劉嬰兵敗被擒,結局極為淒慘。】
【…………】
這段不長不短的視頻,詳細勾勒出“漢孺子劉嬰”悲慘至極的一生。
他不像普通亡國之君荒唐昏庸,也不似悲情英雄力挽狂瀾卻徒勞無功。
劉嬰甚至無法被視作“皇帝”。
他更像是被豢養的玩偶,自始至終沒機會掌握自己的命運。
……
大秦!
始皇帝發出一連串“嘖嘖”的歎息聲,目光複雜:
和這位“孺子”相比,當年的子嬰,至少還算有尊嚴。
雖說他最終不得不開門獻印,但至少大秦亡得不算狼狽。
“身為儲君,居然被養得連牲畜都認不出來——”
“怎一個‘慘’字了得!”
“這……便是漢室的結局麼?”
始皇心中忽而平衡了不少。
站在他身邊的扶蘇也長歎一聲。
劉嬰的遭遇,令人扼腕。
若說西漢滅亡與誰相關,劉嬰怕是無從擔責。
從繈褓到死亡,他不過是一顆棋子,被權臣操控,從未擁有真正的選擇。
他連一個“正常人”都算不上,何談做皇帝?
說到底,這江山的斷裂,還得怪那些在他之前的漢朝皇帝們。
……
漢高祖時期!
劉邦默默看完視頻,神情複雜。
“哎……哀哉、哀哉。”
他沒有大發雷霆,也沒像彆人一樣怒目圓睜。
後代子孫,自有他們的劫數。
天命如此,強求不得。
就像他自己,四十七歲還在村口看人鬥狗。
五十四歲,卻坐上了天子之位!
“這鍋,真不能讓那孩子背。”
“問題是前麵那幫當皇帝的,乾什麼去了?”
“屍位素餐,全是廢物。”
“該亡!”
他對劉嬰這個被害者毫無怨言。
反而生出幾分憐憫與同情。
從出生起便任人擺布,甚至連個“人樣”都沒活過一回……
真是讓人心碎!
此時他注意到始皇發來的彈幕:
【堂堂的皇太子,天子的繼位者,卻被養成了豬狗一般。】
【真是可歎!】
【這就是大漢嗎……】
劉邦嘴角一抽,冷笑著回敬道:
【我大漢好歹還傳了兩百年呢!】
【你大秦兩代就完蛋了,也配說風涼話?】
這種嘴炮攻擊,對劉邦而言不過是小菜一碟,連情緒波動都沒有。
他所做出的評價,簡直連村口的老黃狗都不如。
與此同時,始皇帝看著劉邦的回複,氣得雙拳緊握,額頭上的青筋突起如蛇般蜿蜒。
他忍不住再次強調:
【三世!】
【朕說的是三世!】
這話讓劉邦笑得更開懷了。
【哎呦,是嗎?那又怎樣?】
【子嬰可從未登基稱帝。】
這下始皇帝的臉色更難看了,額頭上的青筋幾乎要爆開。
【子嬰雖無帝號,然實為秦王之尊!】
劉邦看了這句,笑得更是樂不可支。
【你嬴政再怎麼嘴硬,史官們也不認你所謂的“三世”。】
【天下人皆知,你大秦不過傳了兩代!】
【二世就是二世,史書明明白白寫著呢!】
這番話說得就像公式套用一樣,一板一眼,精準打擊。
始皇帝的呼吸也開始變得急促紊亂。
旁邊的扶蘇一看不對勁,立刻高聲呼喚太醫前來。
“簡直無法無天!”
“竟敢這般侮辱我漢家宗親,真是找死!”
不同於劉邦的嬉笑淡然,漢武帝劉徹的臉色卻是一片鐵青,氣得肝膽俱裂。
他是極要顏麵的。
彆人打他子孫的臉,就是打他的臉!
“區區王莽,一個外戚罷了,竟敢把太子當牲畜一樣豢養。”
“該死!他千刀萬剮都不解恨!”
劉徹怒火中燒,恨不得親手把王莽碎屍萬段。
“父皇息怒,切莫傷身。”
“這皆是百年之後之事,何須為此動怒。”
“若父皇與兒臣能勵精圖治,或可改變未來命數。”
“豈不快哉?”
太子劉據在一旁勸慰父皇。
聽得此言,劉徹才慢慢平複情緒。
他縱然暴怒,可隔著百年歲月,也無法對王莽如何。
“太子所言甚是。”
他冷哼一聲。
“皆因外戚專政釀此禍端。”
“你我父子,應當引以為鑒,嚴防這種隱患,不讓子孫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