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時期!
朱元璋看完後,連連點頭稱讚。
“真乃奇才,文武雙全,實為佐國棟梁!”
“若非有此人,劉禪豈能堅持那麼久?”
諸葛武侯之名,曆代傳頌,忠臣之典範!
朱元璋雖有劉伯溫這等謀士,但他仍認為比起孔明,差了半籌。
至於劉禪……
他是否愚鈍不重要,結局擺在那裡。
蜀漢終究覆滅。
……
永樂時期!
朱棣也不吝讚譽。
“此人若在本朝,必為輔國重臣。”
連南方蠻夷孟獲,都被其征服,可見非凡。
忽而,他提起了於謙。
前些時於謙上奏一折,令朱棣大為驚異。
年紀已高,竟還能得此棟梁之才,實屬幸運。
若後代子孫懂得重用此人,大明自可延續百年。
“隻是,我大明的末代皇帝,會是誰呢?”
朱棣眼望天幕,神情複雜。
大位已傳至其子孫手中,若無變故,日後亡國之君,大概就是他的血脈了吧……
【魏國最後的一位皇帝——曹奐!】
【曹奐,字景明,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末代皇帝。】
【作為魏武帝曹操的孫子、燕王曹宇的兒子,他承襲魏明帝曹叡的宗廟祭祀。】
【在甘露五年,曹髦在街頭被刺殺身亡,司馬昭與朝中重臣商議後,決定扶立曹奐繼位。】
【同年,曹奐正式即帝位,改元景元。】
【曹奐執政之際,軍政實權已全數落入司馬家之手。】
【一年後,司馬炎篡國自立,創立晉朝,至此魏政徹底覆滅。】
【曹奐退位後,被尊為陳留王,保有優厚待遇,壽終正寢。】
【………】
大魏的盛衰猶如煙雲,興起迅疾,落幕更是突然。
關於這位末代天子的記述,在天幕上僅是驚鴻一瞥——
但卻已足以震撼眾多觀者的內心。
……
曹魏時期!
第一個被觸動的,自然是曹操本人。
對於曹氏能創立大魏王朝,他並不意外。
而他之所以被稱魏武帝,顯然是後代子孫的追尊。
眼下他可未曾有稱帝的心思。
雖然這段視頻極短,但傳達出的信息卻令人心驚。
當街刺殺天子——曹髦竟遭如此命運?
誰竟膽敢公然弑君?
此等行徑,堪稱千古之恥!
而掌控朝局者,赫然是司馬氏。
還能是誰?定是那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這個老狐狸……”
曹操眼神淩厲,殺意浮現。
他早已察覺司馬懿有梟雄之姿,不甘人下。
可司馬懿才乾過人,不用他則是可惜。
因此曹操一直謹慎地用其之才,而不予以實權。
沒想到終究未能壓住他的野心。
大魏,終究落到了司馬家族手中。
……
另一邊,皇宮中。
劉協正捧著醫書,悠閒地看著天幕畫麵。
他嘴角揚起一抹嘲諷之笑。
吃瓜若是自己的,自然心頭如刀割;
可若是他人被揭短,這滋味當真是美妙非常。
“哈哈哈……”
“你曹操當初架空朕,把朕玩弄於股掌之中。”
“可你曹家的後代,終究也躲不過命運的輪回。”
“天道有輪回,報應終會來臨。”
……
蜀漢時期!
劉備、諸葛亮等人也同樣凝視天幕。
一時間眾人感慨萬千。
曹操雖是亂世雄傑,可誰料到他親手奠基的魏國,最終卻被他人摘果而去。
“主公。”
“這天幕之事傳出,曹魏內部勢必動蕩。”
“這或將成為我們伐魏的關鍵良機。”
諸葛亮瞬間明悟,低聲說道。
天幕雖然展示的是未來,可未來之象也足以動搖當下格局。
若魏國因此內亂,正是蜀漢出兵之機。
聯吳攻魏,或可一舉定乾坤!
“孔明之言甚善。”
劉備深思後點頭讚同。
司馬氏篡魏之事,曆代帝王無不耳聞。
而最令後人震怒的,便是那起震驚世人的當街弑君。
“曹髦雖非雄才,倒也血氣方剛。”
“寧為破竹,拒當傀儡,為大魏保住最後一絲顏麵。”
“可惜司馬昭,當街殺君,名節儘毀。”
老朱冷哼一聲。
如此暴行,自然為司馬家背上千古罵名。
“昔日司馬懿違誓洛水。”
“今日司馬昭再弑其君。”
“這司馬一門,注定背負‘不忠不義’之惡名。”
朱標歎息連連。
“當街弑君,晉室哪能長久?”
李世民輕歎一聲。
“之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皆是晉禍根本。”
李承乾偷偷掃了父皇一眼,心中暗笑:
父皇你說得高尚,可玄武門那日,
你對你大哥,可比司馬昭還乾脆利落呢。
也不知大唐未來,會不會也因你而生巨變……
天幕繼續說道。
【西晉最後的皇帝——司馬鄴!】
【他堪稱最為淒慘的亡國之君。】
【登基以來饑寒交迫,亡國之後更是飽受侮辱,最終死於屈辱之中。】
【司馬鄴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孫子,晉懷帝司馬熾被殺後,他即位為帝。】
【當時長安破敗,西晉宗室與士族早已南逃。】
【城中不過百餘戶居民,朝廷簡陋無比,連官銜都隻能刻於桑木牌上標記。】
【皇帝與百官常以野菜果腹,衣食困頓。】
【當漢趙攻入長安,皇帝劉聰對司馬鄴百般侮辱:牽馬、行酒、端便器,無所不用其極。】
【最終仍不肯罷休,竟將他毒死。】
【………】
若論諸朝末代皇帝之悲慘,西晉的司馬鄴,恐怕無人能及。
前朝那些亡國皇帝,多數還能保住性命,得以善終。
唯獨司馬鄴,不僅遭人羞辱——
最終更被人下毒奪命。
……
曹魏時期!
曹操望著關於司馬鄴的畫麵,冷聲一笑。
司馬氏篡國篡得理直氣壯,甚至連皇帝都敢明目張膽地殺害。
今日這等下場,不過是咎由自取!
……
北宋!
趙匡胤看著天幕中的片段,不住地搖頭歎息。
“司馬一族破誓失信,還公然殺君,壞風敗俗,豈有好果可吃?”
“之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都是他們種下的惡果。”
“這司馬鄴雖貴為天子,卻落得如此境地,實在令人唏噓!”
趙光義在旁附和:“皇帝連一點尊嚴都沒了,不如一死了之。”
“你看那曹髦,雖被奪權,卻依舊選擇抗爭,哪怕付出生命,也為大魏保住了最後的尊嚴。”
趙匡胤輕輕頷首。
“我大宋皇帝,縱然國滅,也絕不會被如此羞辱。”
趙光義笑著說道:“皇兄不必擔憂。”
“後人自會繼承皇兄之誌,收複失地,重整山河。”
“絕不會像晉朝末帝那般丟人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