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抄家前的布置(1 / 1)

推荐阅读:

朱由校看著階下跪倒一片的重臣,眼神冰冷依舊,但心中那股刻意營造的威壓,已悄然散去幾分。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震懾、認罪、剝奪其道義上的優越感。然而,打一棒子,還需給顆甜棗,馭下之道,在於恩威並施。

他緩緩開口,聲音雖依舊平靜,卻少了幾分之前的金鐵殺伐之氣,多了幾分沉穩與凝重:

“好了,都起來吧。”

眾臣聞言,心中稍安,但仍不敢起身,隻是微微抬起了頭。

朱由校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放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定調:

“爾等身為股肱之臣,輔佐朕躬,治理天下,夙夜匪懈,朕心深知。今日山西之事,固是地方巨蠹喪心病狂,欺上瞞下,然中樞失察之責,亦難辭其咎。”

他特意頓了頓,目光在方從哲、王命璿等幾位核心重臣臉上停留片刻:

“朕亦知,千裡之外,宵小之輩處心積慮,蒙蔽視聽,非朝夕之功可察。此非一人一時之過,乃積弊日久,上下勾連,盤根錯節所致。”

這番話,既點明了中樞的責任,又把主要責任歸於地方欺瞞、積弊難查,給了眾臣一個台階下。階下眾臣緊繃的心弦,終於稍稍鬆弛了一絲。

朱由校話鋒一轉,“然!國法如山,社稷為重!失察之責,不可不究!”

他目光如炬,掃視全場,聲音清晰而有力:

“內閣統籌失當,吏部選官失誤,督察院更是有失察之罪;然,念卿等履新未久,於地方積弊或未儘察,朕姑且從輕發落,罰俸三月,以為警示!

望各位銘記今日之失,日後當更儘忠職守,明察秋毫,勿使此等滔天巨蠹,再生於國朝腹心之地!”

此言一出,階下眾臣心中反而一鬆,罰俸三月,對於他們這些位高權重的大臣而言,不過是象征性的懲戒,遠好過降職、罷官甚至更重的處罰!

這無疑是皇帝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給了他們一個明確的“下不為例”的台階!

“臣等……謝陛下隆恩!臣等必當銘記聖訓,夙夜匪懈,以贖前愆!”眾臣齊聲叩謝,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感激與一絲羞愧。

朱由校微微頷首,繼續道:

“山西之事,已非尋常貪墨,乃動搖國本之通敵叛國大案!朕意已決,當以雷霆萬鈞之勢,抄家滅族,滌蕩汙濁!

然,諸獠盤踞數十年,根深蒂固,網羅密布,需謀定而後動,務求一擊必殺,不留後患,諸卿有何良策。”

首輔方從哲率先出列,沉穩奏道:“陛下聖斷!此案確係潑天巨禍,非霹靂手段無以震懾乾坤。臣以為,當務之急,在於中樞定策,密行快斷!”

內閣即刻擬旨,明發天下,痛斥晉商通敵、官員貪墨之罪,褫奪涉案官員官職爵位,可選派朝廷乾員,授權欽差全權查辦。此旨需快馬加鞭,傳檄山西及周邊,瓦解敵膽,爭取民心,孤立首惡。

臣等坐鎮中樞,協調戶部、兵部、刑部、都察院,確保糧餉、軍令、司法文書暢通無阻,全力支持前方行動。凡有涉及晉商在京產業、關聯官員,即刻秘密監控,待山西得手,同步收網。

令通政司、翰林院,準備後續公布罪證之文稿,昭告天下其罪,使民怨有所指向,防白蓮妖人借機煽動。”

兵部尚書孫承宗緊接著開口,直指要害:

“陛下,山西毗鄰九邊,穩邊為要!幸賴陛下慧眼,大同滿桂、宣府張繼先,皆忠勇可恃之將!”

請陛下親書密詔,急送滿、張二將,密令安撫其心、命其加強戒備,配合錦衣衛行動,一旦陳洪範伏誅或異動,即刻派可靠將領接管防務,彈壓不穩,穩定軍心,防止殺胡口、張家口、來遠堡生亂,確保北門無虞!

行動時,務必以朝廷明旨宣示晉商通敵之罪,昭告邊軍將士真相。對普通士卒及多數將領,當曉以大義,揭露其糧餉被克扣之實。對首惡將領,則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

山西腹地,太原、平陽、汾州重鎮及晉商老巢,周邊並無重兵,可命錦衣衛控製,公審誅殺首惡,以配合錦衣衛,控製府庫、糧倉、巨賈府邸,鎖拿首要,行動務求迅猛精準,避免波及。

畢自嚴則是拱手上前,他雖不掌軍事,但對錢糧要害洞若觀火:“陛下,晉商所控糧鹽,乃國之大計,亦是亂源。

可調戶部清吏司官員隨軍,攜帶賬冊副本,第一時間查封太原、大同、汾州、蒲州等地官倉、私倉(尤其張家鹽倉、範家糧倉等)。務必清點造冊,派兵看守,嚴防哄搶、焚毀。

查封後,可視情況,由官府開倉平糶部分陳糧,或用於賑濟當地流民,以安民心,瓦解白蓮蠱惑之基。”

朱由校聽著幾位重臣條理清晰、切中要害的建言,心中也不由暗讚:“到底是能爬到這位置的,沒一個是省油的燈!這套方案下來,山西確實亂不了。”

然而,一絲冷意在他眼底閃過。“但這套方案,怎麼看都像是想摘朕的桃子啊。”

“山西的錢糧,是朕未來幾年整軍經武、應對小冰河天災的根基,朕豈能容你們再像以前那樣,層層盤剝,中飽私囊?還有那套現成的走私網絡和草原地圖,更是重中之重。”

他可是知道,大明現有的官僚體係效率低下,貪腐成風,若按照這樣的布置,雖然可得一時之安穩,但不出二十年,遍地流民絕非虛言!

他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斬釘截鐵:

“山西巡撫吳仁度、巡按禦史、總兵張應昌、副總兵王國梁、殺虎口參將陳洪範,及涉案晉商走私諸多家族的核心人等,即刻鎖拿歸案,其家產、倉廩、賬冊,儘數查封!”

“至於如何欽差人選……”他微微一頓,目光投向一旁的督察院左都禦史王命璿,“王愛卿,都察院既有失察之責,便當戴罪立功!此案關乎國本,正需一位清直重臣,持尚方劍,總攝名義,以正視聽!”

“著愛卿為欽差大臣,總督山西查案事!”

他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如鷹隼,直視王命璿:

“此案乾係重大,情勢凶險,非尋常風憲糾劾可比!你之重任,在於:

持節坐鎮,昭示天威!以都察院左都禦史之尊,欽差大臣之銜,代表朝廷法度,震懾地方宵小;安撫輿情,疏導民怨!適時宣示朝廷除奸決心,安撫地方,疏導民怨,瓦解妖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