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國時代係統 > 第152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

第152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1 / 1)

推荐阅读:

待諸位重臣懷著各異的心思退出暖閣,殿內隻剩下朱由校與幾名心腹內侍。

炭火依舊劈啪作響,卻驅不散那股凝重的餘韻。

朱由校並未立刻起身,他沉默片刻,目光轉向侍立在一旁、如同陰影般安靜的魏忠賢。

“魏大伴”朱由校的聲音低沉,

“方才朕覽錦衣衛密報,吳蒼在奏報殺虎口參將通虜逆案時,提及一事……”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看向魏忠賢:“奏報中說,捉拿那通敵叛國的參將時,竟有蒙古騎兵參與阻撓?”

魏忠賢聞言,立刻趨前一步,躬身垂首:

“回皇爺,奴婢正要稟報此事。吳同知密報確鑿無誤,據錦衣衛安插在邊鎮及口外的探子回報,此次參與阻撓擒拿逆將的蒙古騎兵,並非散兵遊勇,而是來自土默特部的多羅土蠻部。”

他語速平穩,卻清晰地勾勒出草原的勢力輪廓:

“多羅土蠻部乃土默特部強支,驍勇善戰,素來與關內晉商、邊鎮將吏暗通款曲,走私貨物,牟取暴利。此番出手,顯係為庇護其走私網絡,阻撓朝廷清剿逆黨!”

魏忠賢微微抬頭:“更可慮者,據錦衣衛外情司探得,此番行動背後,似有察哈爾部小股遊騎的影子。雖未直接出手,但其默許甚至暗中縱容之意,昭然若揭!”

他總結道,聲音帶著一絲憂慮:

“皇爺,草原形勢,今非昔比。自林丹汗繼位以來,野心勃勃,意欲重振黃金家族聲威,一統漠南諸部,其兵鋒西指,已迫得土默特部東遷避禍,惶惶不安!且雖與建虜努爾哈赤不睦,然對我大明亦非真心臣服。

此番察哈爾部小股勢力暗中窺伺,或為試探朝廷反應,或欲借機挑動邊釁,從中漁利。

而多羅土蠻等部,身處夾縫,為求自保,或已暗中向林丹汗輸誠,或欲借其勢以自重。此次殺虎口之事,便是明證!若不早圖,恐成北疆大患!”

朱由校聽完,眼神愈發深邃,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禦案。

“哼!”他冷哼一聲,聲音帶著凜冽的殺意,“晉商通虜,邊將資敵,如今連蒙古諸部也敢插手我大明內務,阻撓朝廷擒拿逆賊!真當朕的刀鋒不利嗎?”

他收回目光,看向魏忠賢,語氣不容置疑:

“傳朕口諭給吳蒼:殺虎口涉案人等,但凡參與此次行動的部落,一個都不要放過,給朕調查清楚其部落營地所在。此部落既敢公然助逆,便是自絕於大明!”

“時值隆冬,草原苦寒,牲畜羸弱,部落聚居越冬,雖不利於行軍,卻正是犁庭掃穴的絕佳時機!命禁衛軍總兵王國軍,若其營地靠近邊牆,易於奔襲,且防備鬆懈……”

(王國軍這個名字,大家反應太出戲,就改為王毅)

朱由校眼中寒芒爆射:

“則即刻出塞,以雷霆萬鈞之勢,踏破其營!焚其帳篷,驅其牛羊!斬其敢於持刀者,懸首轅門!既敢伸爪,朕便斷其爪牙!滅其部眾!以儆效尤!”

朕要讓草原上的這些個部落知道,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

“再傳諭九邊,嚴加戒備,整飭邊備!凡有蒙古部落膽敢借機叩邊生事,或庇護逆黨殘餘者,可相機剿撫!務必將此風壓下去!”

“奴婢遵旨!”魏忠賢肅然領命。

文華殿內,方從哲、李邦華、畢自嚴等人剛帶著一身凝重氣息踏入值房,孫承宗、王在晉等幾位重臣便聞訊匆匆趕來。

“元輔大人,”孫承宗看著方從哲緊鎖的眉頭和眾人疲憊的神色,關切地問道,“陛下今日召見,所議何事?怎地諸位麵色如此凝重?”

方從哲長歎一聲,還未開口,一旁的畢自嚴已忍不住,帶著一絲複雜的情緒將今日暖閣中的奏對一一道出:

“陛下今日乾綱獨斷,連下數道旨意:宗室改製,廢除世爵,編入民籍;廢除萬曆三十八年《優免新例》,天下田畝一體納糧;統一國朝貨幣,文武百官俸祿,以洪武舊製為基,翻增三倍,實發銀元!”

“什麼?”王在晉聞言,如同被一道驚雷劈中,整個人猛地從座位上彈起!

他撚著胡須的手僵在半空,眼睛瞪得溜圓,臉上血色瞬間褪去,嘴唇哆嗦了幾下,才從喉嚨裡擠出難以置信的聲音:

“宗室改製?廢除優免?俸祿……俸祿還翻三倍?陛下……陛下這是……這是要……”

他“這是”了半天,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這石破天驚的舉措。

殿內一時陷入死寂,隻餘幾位部堂麵麵相覷,消化著這石破天驚的消息。

良久,孫承宗才緩緩開口,打破了沉默,他撚著胡須,眉頭緊鎖,語氣深沉:

“陛下所思所慮,實乃雄主之誌!大明立國二百餘載,沉屙積弊,已入膏肓。宗室祿米,已成國庫難以承受之重負;優免之政,更是蛀空稅基、盤剝小民、滋生特權之淵藪!陛下欲除此弊,乃撥亂反正、重振乾坤之舉。”

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絲痛惜與無奈:“昔日我等身陷黨爭泥淖,雖有革除舊弊之心,卻無……無陛下這般乾綱獨斷之魄力,更無調和鼎鼐、破除萬難之手段。以致積弊日深,終至今日!”

他看向眾人,目光凝重:“宗室改製,雖觸動藩王宗親,然自永樂靖難削藩以來,宗室早已無兵無權,徒有尊榮祿米。陛下施以雷霆手段,輔以‘宗勳衛’等新途,雖有怨言,尚可彈壓,不足動搖國本。”

“然這優免廢除……”孫承宗的聲音帶著深深的憂慮,“此策直指天下士紳、官宦、生員之根本!其涉及之廣,牽連之深,遠非宗室可比!”

“北至九邊,南抵海疆,凡有功名田產者,皆受其惠!驟然廢除,無異於奪其口中之食,斷其安身之基!若處置不當,激起士林嘩變,豪右串聯,地方動蕩,甚至……甚至釀成民亂,亦非危言聳聽!”

王在晉也是感慨道:“陛下明定‘五年之期’,想必正是慮及於此,實乃老成謀國之策。”

“正是此理!”徐光啟接口道“元輔、孫部堂所言極是。優免廢除,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操之過急。本官以為,當分輕重緩急,擇地先行試點,積累經驗,再行推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