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文字的力量(1 / 1)

推荐阅读:

深夜,劉運生披著中山裝和劉一民聊了很久,除了剛開始聊了幾句目前劉一民正在創作的小說外,劉運生很知趣的沒有繼續聊下去。心裡麵很想看看劉一民寫好的手稿,但還是忍住了。

隻看了第一頁,對題材討論了幾下,淺嘗輒止。他知道如果自己要求的話,劉一民會給他看。

作為作家,他知道,有一種事情最不能乾,那就是偷同行的稿子。他可以忍受自己是一個小作家,但決不允許自己成為小偷。如果看了,又怕自己忍不住,乾脆就不看了。

“一民,我知道你行事光明磊落,且又沒有體會到人的陰暗麵。像這類手稿的東西,可千萬收好。咱們這群人,讀了書又拿筆寫幾篇文章,往往自詡清高傲骨,但也是平常人,也有私利,利令智昏的事情也有人做的出來。”劉運生交代道。

接著兩人聊了聊目前文壇上的文學創作走向,尤其是關於十年間的文學作品越來越多。劉運生也想從這方麵入手進行創作,詢問劉一民的建議。

“題材很重要,老劉你這個想法對,如果為了發表的話,當然是可以的。最近有不少的作品我也看了,往往是對一點的批評變成了廣泛的批評,本來是正常的批評又變成了誇張的批評。

直麵苦難,揭露苦難是對的,但落筆往往是曲解加誇大。我看你以往的文章,偏向現實主義,且以農村視角敘事居多,我覺得不妨從這片土地找靈感。”

劉一民的話讓劉運生皺著眉頭沉思了起來,本想反駁,但也覺得說的很對。想了半天,還是沒鋝清頭緒。隻能晃了晃腦袋,起身說道:“一民,你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見解,就算你考不上大學,像你這樣的人也留不在文化館。

在鋪天蓋地的討論聲中,還能保持自己的清醒,這才是真正的作家能做到的。我回去好好想一想,你也早點休息。”

最近《文彙報》上發表了盧心華的《傷痕》,在全國各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傷痕文學”這個詞,也開始逐漸出現在報紙上,逐漸將批判十年期間的文學都稱呼為“傷痕文學”。

劉一民看了看,隻覺得寫的太過。他覺得,一切的批評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

想到這裡,又翻開桌子上的草稿,準備將最新的一個情節補齊再睡覺。

《高考1977》是一部關於1977年恢複高考後,一群知青通過考大學回城的故事。現在國家剛剛恢複高考,是全國矚目的大事情。今年高考,國家和《人民日報》都經常下達最新的通知和評論,每一次都能引起社會的討論。

可以說,高考這件事情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都能跳到全國人民的神經上。

這個時候寫《高考1977》,可謂是正當時。

這部片子的背景是東北林場,那裡的知青生活跟豫省的相比,更加艱難。這群來自天南海北的知青在東北紮根,每天喊著戰天鬥地的口號。

忽然一則高考恢複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林場,農場瞬間沸騰了。他們沉寂許久的內心開始悸動,他們知道這是他們回城的為數不多的機會。

片子開始,農場裡,知青裡麵的先進分子、林場革委會主任老遲的愛將潘誌友,忽然跟成分不好的女知青陳瓊談起了戀愛。老遲對潘誌友寄予了厚望,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

但他沒有通過強硬的手段,而是通過推薦陳瓊上大學讓兩人分開。就在這時,陳瓊的父親陳甫德偷偷跑到了知青點附近,他為了彌補對女兒的虧欠來到這裡偷偷幫知青補習功課。

老遲看著知青們一個個因為參加高考,不僅對生產不積極,也逐漸不再像以前那樣服從命令。於是動用了一切手段,阻止他們考大學。

知青要參加高考,必須他蓋章。老遲手裡麵的公章,就像是一座大山,壓得知青們喘不過氣來。

知青和老遲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最終在知青的怒火中,老遲不得不妥協。而老遲也醒悟了過來,為自己荒唐的舉動感到懊惱。

最後老遲積極幫助知青高考,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高考的時候,老遲親自送他們去考場。他坐在外麵,緊張地期待著這些知青能夠考試成功。

彆的知青奮力答題,隻有潘誌友答滿了試卷,卻沒有交上去,他選擇留在農場。

想留下的最終會留下,不想留下的永遠無法強求。

當然,劉一民並不會全部照抄,他會對裡麵進行改編。故事的背景改在豫南的農場,桐柏山山區有很多的知青,是一個好的取材地點。

《高考1977》本質上也是知青文學,他不是知青,他是農民。所以故事的主體也要稍微進行改變,像他這樣的農民也是參加高考的主體。

增加了一個農村青年李天易的角色,跟知青同齡的年輕人。以潘誌友為首的這群知青剛來的時候,不但抱怨農場的環境,還經常跟附近的社員發生衝突,甚至有一些知青會去偷社員家的雞。

農場革委會主任老遲對李天易這個小夥子很滿意,於是讓他配合自己改造這些知青的思想。久而久之,李天易跟這些知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天易對生活的樂觀精神感染著這群知青,知青們在城裡的所見所聞也令李天易向往不已。

當得知高考恢複後,他們相約一起考大學。

知青潘誌友和陳瓊的愛情,劉一民也沒有刪除,愛情好是個寶貴的東西,讀者也愛看。

另外他沒有將筆墨過多的放在老遲阻止大家上學的情節上,而是放在了老遲支持大家上學,鼓勵大家複習的情節上。當知青因為複習而感到挫敗時,老遲還以自己的革命經曆鼓舞大家。

這讓大家意識到,老遲在強硬嚴厲的外表下,也不過是一個慈祥的老人,而且還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老人。

他力求在寫實的基礎上,做到積極向上,不使風格過於壓抑。在貧窮和艱難的生活中,給大家帶來樂觀前行的力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