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山熊龐大的屍體橫陳在溪澗旁,濃重的血腥味在崖底濕冷的空氣中彌漫,引來幾隻禿鷲在極高處盤旋,發出貪婪的嘶鳴,卻懾於下方一人一鷹殘留的冰冷殺意,遲遲不敢落下。
冷鷹盤坐在一塊相對乾淨的岩石上,左臂用堅韌的獸筋和削直的樹枝做了簡單的固定。化罡境的內力在體內奔湧,精純而凝練的“驚鴻”寒氣自主流轉,絲絲縷縷地滲透、壓製著左臂粉碎般的劇痛和胸腹間翻騰的氣血。雖然傷勢沉重,但那股新生的力量感,如同冰層下洶湧的暗流,支撐著他冰冷的意誌。
墨羽落在不遠處的岩石上,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天空,警惕著任何可能的威脅。它偶爾會低頭梳理一下漆黑如墨的翎羽,姿態間已流露出天空霸主的從容。
一場生死搏殺,掃清了崖底最後的威脅,也徹底穩固了冷鷹化罡境的修為。他緩緩睜開眼,目光不再是單純的冰冷,更添了一份曆經血火淬煉後的沉凝與洞悉。他望向那個庇護了他五年、改變了他命運的幽深洞穴入口。
是時候了。
他需要更鋒利的爪牙,需要更明確的方向。石壁上的傳承雖好,但終究是殘缺的指引。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洞穴深處,有他需要的東西。
“墨羽,守在此處。”冷鷹低聲道,聲音因傷勢而略顯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墨羽發出一聲短促的鳴叫,振翅飛起,盤旋在洞穴入口上方的高空,銳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燈般掃視著下方,履行著警戒的職責。
冷鷹深吸一口氣,忍著傷痛站起身,提起那柄染著熊血、劍尖寒罡雖散卻鋒芒更盛的骨木劍胚——孤鷹劍。他一步步走向洞穴深處,腳步比五年前沉穩了太多,也輕盈了太多。
洞內的空氣比入口處更加凝滯、乾燥,帶著一股塵封已久的歲月氣息。深入數十丈後,光線徹底消失,隻剩下徹底的黑暗。但這對如今的冷鷹而言,已非障礙。初步覺醒的“鷹之瞳”在黑暗中視物雖不及白晝清晰,卻也足以分辨路徑和障礙。
他小心翼翼,精神高度集中。化罡境的感知力遠超從前,他能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極其微弱卻凝而不散的威壓,如同沉睡猛獸的呼吸,雖無形,卻讓人心生敬畏。這威壓的源頭,就在洞穴的最深處。
終於,他來到了洞穴的儘頭。
這裡比想象中開闊一些,像一個小小的石室。正中央,一方天然形成的平整石台之上,一個身影靜靜地盤膝而坐。
那是一具骸骨。
曆經漫長歲月,血肉早已消弭,隻留下晶瑩如玉、散發著淡淡瑩潤光澤的骨架。骸骨保持著五心朝天的姿勢,脊柱挺直如槍,頭顱微抬,空洞的眼窩“望”著洞穴的穹頂,仿佛在凝視著某種永恒的虛空。一股難以言喻的孤高、寂寥、卻又蘊含著磅礴力量的氣息,從這具骸骨上彌漫開來。那無形的威壓源頭,正是此處!
孤鴻客!
冷鷹心頭劇震,肅然起敬。他停下腳步,對著石台上的骸骨,緩緩地、無比莊重地行下三跪九叩之大禮!額頭觸碰冰冷的地麵,發出沉悶的聲響。沒有言語,但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感激與敬重。
授藝之恩,如同再造!若非這石壁上的傳承,他早已是崖底的一具枯骨,何談複仇?
禮畢,冷鷹緩緩起身。目光落在骸骨旁。
一柄劍,無鞘,靜靜地橫放在骸骨盤坐的腿骨之上。
劍長三尺有餘,劍身狹長筆直,通體呈現出一種內斂的、如同古潭深水般的暗沉青色,黯淡無光,甚至布滿了細密的、如同蛛網般的裂紋,仿佛隨時都會碎裂。然而,當冷鷹的目光觸及劍身時,卻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撲麵而來!那並非“驚鴻”內力的冰寒,而是一種沉澱了無儘歲月、曆經無數殺伐、早已內斂到極致的鋒銳與孤寂!
劍柄古樸,沒有任何裝飾,隻在末端刻著兩個細小的古篆:“孤鴻”。
石台靠近冷鷹這一側的邊緣,還刻著幾行字跡,筆鋒依舊淩厲,卻透著一股看破紅塵的淡然:
“劍名‘孤鴻’,隨吾沉寂。有緣得之,莫負其鋒。”
孤鴻劍!
冷鷹的心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動。他伸出手,帶著十二分的敬意,小心翼翼地握住了那布滿裂紋的暗青色劍柄。
入手冰涼刺骨!一股難以形容的沉重感傳來,仿佛握住的不是一柄劍,而是一段凝固的歲月、一座沉寂的山嶽!然而,就在他握緊劍柄的刹那,一直緊貼胸口佩戴的那半塊玉佩,驟然傳來一陣清晰的溫熱!這溫熱感並非療傷,而是如同遇到了故交舊識,帶著一種奇異的共鳴!
嗡!
布滿裂紋的暗青色劍身,竟隨著玉佩的溫熱共鳴,極其微弱地亮了一下!劍身上那些蛛網般的裂紋中,仿佛有極其細微的、冰藍色的流光一閃而逝!一股微弱卻精純無比、與冷鷹體內“驚鴻”內力同源卻更加深邃浩瀚的寒意,順著劍柄流入他的掌心,與他丹田的寒罡產生了一絲微妙的呼應!
這劍,與《驚鴻掠影訣》同源!甚至,與這神秘的玉佩,也有著某種未知的聯係!
冷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他鄭重地將這柄布滿裂紋卻沉重異常的“孤鴻劍”拿起。入手沉重,遠勝他自製的骨木劍胚數倍,但劍身的平衡感卻妙到巔毫。他嘗試著將一絲化罡境的“驚鴻”內力注入劍身。
嗤!
劍身裂紋中瞬間亮起一道細若發絲、卻凝練無比的淡青色寒芒!劍尖處,罡氣吞吐,寒意刺骨,竟比他用骨木劍胚催發的寒罡更加凝聚、更加鋒銳!雖然劍身裂紋依舊,仿佛限製了它真正的威力,但其鋒芒,已遠非骨木劍胚可比!
“好劍!”冷鷹眼中精光一閃。此劍雖殘,卻正合他“孤鷹”之名!他將自製的骨木劍胚小心收起(作為備用和紀念),將“孤鴻劍”鄭重地係在腰間獸皮帶上。
接著,他的目光落在骸骨的懷中。那裡,似乎藏著東西。
他再次躬身行禮,然後極其小心地探手,從骸骨交疊的臂骨下方,取出兩樣物品。
一卷觸手堅韌、帶著奇特韌性的暗褐色獸皮。
一本薄薄的、以某種不知名絲線裝訂的紙質冊子。
冷鷹首先展開那卷獸皮。上麵繪製著精細的地圖!地圖中心區域標注著“棲霞嶺”,清晰地畫出了斷魂崖的位置,以及一條蜿蜒曲折、極其隱秘的、通往崖頂的路徑,旁邊標注著三個小字:“隱龍徑”。地圖還延伸出去,標注了棲霞嶺附近的山川河流、城鎮位置,其中“金陵”二字清晰可見!地圖邊緣還有一些奇特的符號標記,冷鷹暫時不明其意,但牢牢記住。
這是離開這絕地的希望!冷鷹握著地圖的手微微用力。
他壓下激動,翻開那本薄冊。冊子紙張泛黃,字跡是熟悉的、屬於孤鴻客的淩厲風格。開篇並非武功秘籍,而是一些零散的隨筆:
《驚鴻掠影訣》後期心得:提及“驚鴻”內力至寒至速的特性可進一步淬煉雙目,有望成就“洞虛之瞳”(鷹之瞳的更高境界);“掠影”身法練至化境,可短距禦風,踏雪無痕;“孤鷹十三擊”重意不重形,需在殺戮中磨礪真意,十三擊並非終點,可演化無窮。
江湖見聞:“大胤承平日久,內裡已朽。天威府鷹犬日盛,鉗製江湖,然力有不逮。幽冥教隱於九地,其誌不小,所圖甚大,異族或有勾連…惜乎,吾倦矣。”
“隱龍徑”詳解:詳細描述了那條隱秘出崖路徑的各個險要節點、可利用的地形、以及最重要的——對輕功境界的最低要求:“掠影需達‘踏虛’之境,可借力縱躍如登天梯,方有七成把握。”旁邊還畫著“登霄訣”的簡單圖譜和運氣法門。
幽冥教!異族勾連!孤鴻客果然也注意到了這個組織!冷鷹眼中寒芒暴漲,忠伯臨終的“幽冥”二字如同鬼火在心底燃燒。這印證了他的猜測,也指明了複仇的方向!
最後幾頁,則是一些關於如何在野外辨識方向、尋找水源、處理傷勢的實用技巧,以及對一些罕見毒物、草藥的簡單描述,顯然是孤鴻客行走江湖的經驗之談,對此刻的冷鷹極為有用。
合上冊子,冷鷹久久不語。手中這兩樣東西,地圖是脫困的鑰匙,筆記是前行的指引和寶貴的經驗。孤鴻客的遺澤,如同黑暗中的星火,為他照亮了前路。
他再次對著孤鴻客的遺骸深深一躬,將獸皮地圖和筆記冊子小心貼身收好。
離開的準備,刻不容緩!
目標:
1墨羽訓練:墨羽是天空的眼睛,必須強化其高空偵察、遠距離鎖定目標(尤其是人形目標)、以及傳遞信息的能力。冷鷹開始利用獸皮製作小型的、密封的竹筒,訓練墨羽抓取和投遞。
2物資儲備:鞣製裂山熊皮,製作更保暖、耐磨的衣物和鬥篷;搓製堅韌的樹皮繩索;大量熏製熊肉,製作耐儲存的肉脯;收集曬乾的止血、化瘀、解毒草藥。
3功法鞏固與突破:首要任務是穩固化罡境修為,加速左臂傷勢恢複(玉佩配合內力)。全力精研“掠影身法”,尤其是“登霄訣”!這是離開“隱龍徑”的關鍵!同時繼續參悟“孤鷹十三擊”真意,適應“孤鴻劍”的重量與特性。
4身份轉變:“淩雲”已死。他走到寒潭邊,借著水麵倒影,看著裡麵那個麵容冷峻如岩石、眼神銳利如鷹隼、渾身散發著生人勿近寒意的青年。他撫摸著腰間布滿裂紋卻蘊含恐怖鋒芒的孤鴻劍,又抬頭看向正在高空盤旋、神駿非凡的墨羽。
“從今往後,世間再無淩雲。”冰冷的聲音在寒潭邊回蕩,帶著斬斷過往的決絕。
“唯有冷鷹。”
崖底的風,卷起枯葉,掠過寒潭水麵,蕩開一圈圈漣漪,倒映著孤高的人影與翱翔的黑鷹。
斷魂五年,孤鴻遺澤。
前路雖險,星火已燃。
複仇的孤鷹,即將掙脫樊籠,攜著墨羽的驚鴻之影,撲向那血色彌漫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