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胖子的動作很快。三天後,當南方第一批平抑糧船抵達青州府碼頭的消息傳來,整個府城的糧價應聲暴跌,如同雪崩!那些囤積居奇的大糧商們措手不及,捶胸頓足,虧得哭爹喊娘。
而錢得祿錢胖子,早已在林逸的指點下,不僅在高位拋掉了大部分存糧(雖然虧了點小錢,但保住了大部分本錢),更是在糧價暴跌的恐慌中,以極低的價格悄悄吃進了一批品質尚可的陳糧。這一拋一收,時間差打得精準無比,不僅沒虧,反而小賺了一筆!更讓他對林逸奉若神明。
“林先生!神了!真神了!”錢胖子激動地找到林逸(按約定在車店外偏僻處),遞上一個沉甸甸的小布袋,裡麵是白花花的二十兩銀子。“先生六成,這是十二兩!錢某說話算話!先生真乃諸葛再世啊!”
林逸掂了掂銀子,入手微沉。這是他穿越以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他沒有推辭,坦然收下:“錢掌櫃信守承諾,乃商道楷模。些許薄利,不足掛齒,日後或還有合作之機。” 他表現得雲淡風輕,仿佛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錢胖子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千恩萬謝地走了。
另一邊,“胡記龍馬精神逍遙丸”在林逸指點下,請了幾個真·落魄書生(每人一天兩頓飽飯加十個銅板)在茶館“現身說法”,效果拔群。那些囊中羞澀的學子、熬夜算賬的賬房,紛紛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購買。雖然那藥丸屁用沒有,但“心理安慰劑效應”加上林逸精心炮製的“宮廷秘方”、“讀書人專屬”故事加持,銷量竟真的翻了幾番!胡老頭樂得合不攏嘴,也按約送來了五兩銀子。
林逸懷揣著十七兩巨款(十二兩加五兩),腰杆終於挺直了幾分。他沒急著揮霍,而是首先置辦了一身體麵的細棉布長衫(雖非綢緞,但乾淨整潔),又在城西相對安靜、但也魚龍混雜的“平安裡”租了個帶小院、有獨立廚房的單間,總算告彆了大車店的馬糞味。
他深諳“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無論是糧價風波還是“逍遙丸”的營銷,他都把自己藏在幕後,推到前台的,是錢胖子對“高人”的敬畏和胡老頭對“故事”的迷信。他林逸,在旁人眼中,不過是一個時來運轉、被“貴人”偶然提攜了一下,或者走了狗屎運撞上糧價波動的普通窮書生。偶爾有人打聽,他也隻推說“偶遇一遊方道人”、“聽牙行朋友閒談”,語焉不詳,絕不居功。
但他並未閒著。安頓下來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小心翼翼地從袖袋深處,摸出了那片陪伴他穿越、又在地牢裡成為他精神慰藉的——黑陶片。
陶片不大,約莫嬰兒巴掌大小,邊緣被磨得光滑,顯然常被摩挲。一麵粗糙,另一麵卻刻著極其古怪的紋路:既非文字,也非圖畫,像是一團糾纏扭曲的線,又似某種抽象化的蟲形圖騰。線條古樸詭異,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邪異氣息。林逸曾無數次在黑暗中用手指描摹過它,卻始終不得其解。
“青蚨引路……財源廣進……”悅來客棧胖掌櫃的嘀咕,守衛拷問隔壁老哥時聲嘶力竭的“青蚨在哪?名單在哪!”,以及“青蚨會”這個神秘組織的傳說,再次浮上心頭。
這片黑陶片,會是“青蚨”嗎?是信物?是鑰匙?還是催命符?
林逸眼神凝重。他換了身不起眼的舊衣,將陶片貼身藏好,來到府城最大的“恒通當鋪”。他沒直接當,隻是在櫃台前徘徊,假裝看些死當的舊物,目光卻銳利地掃過當鋪掌櫃。當鋪掌櫃是個精瘦的老者,山羊胡,眼珠渾濁卻偶爾閃過精光。
林逸裝作不經意地將黑陶片露出一角,剛好能讓掌櫃看到那詭異的紋路。掌櫃起初沒在意,但當那扭曲的線形圖騰落入眼中時,他渾濁的眼球猛地一縮!雖然瞬間恢複了平靜,但那一閃而過的震驚和忌憚,沒能逃過林逸的眼睛!
掌櫃不動聲色地低下頭,繼續撥弄算盤,但手指的節奏明顯亂了。他甚至沒有再看林逸第二眼。
林逸心中了然。他立刻收起陶片,轉身就走,毫不留戀。這反應,已經說明了一切!這黑陶片,絕非尋常之物,它關聯著一個龐大而危險的秘密組織——“青蚨會”!自己卷入的漩渦,遠比想象中更深!鄭元吉、趙相爺的威脅還在明處,而這“青蚨會”,如同潛藏在深水下的巨鱷,更加神秘莫測!
林逸需要更加謹慎他明白,自己這點小錢和小聰明,在真正的巨鱷麵前不堪一擊。
他需要更深的根基,更穩的財源,更強的自保之力——當然,還是要躲在彆人後麵。
機會很快又來了。一次在茶館“收集信息”時,他聽到幾個小商人唉聲歎氣。原來朝廷新頒了“榷茶令”,對茶引(茶葉專賣許可證)管製極嚴,小茶商難以生存。但與此同時,北方遊牧部落對中原的茶葉、鹽鐵需求極大,走私利潤驚人。府城地下,就存在著一條隱秘的茶馬走私通道,由幾股地頭蛇勢力把持,競爭激烈,時常火並。
林逸對走私沒興趣,風險太高。但他敏銳地捕捉到了另一個點:競爭激烈?那麼,他們一定需要一個“潤滑劑”,一個能減少摩擦、提高效率、甚至……幫他們“優化”路線的“第三方”!
他想起了現代物流的“信息平台”和“第三方仲裁”。
幾天後,府城最混亂的碼頭區邊緣,一個不起眼的、連招牌都沒有的破舊小茶棚悄然開張。老板是一個瘸腿的、沉默寡言的老兵,叫老耿(林逸在車店認識的,為人忠厚,因傷退役,生活無著)。茶棚隻賣最劣質的粗茶,價格低廉。但很快,一些形跡可疑、帶著風塵和煞氣的人開始在這裡“偶遇”。他們發現,在這個簡陋的茶棚裡,隻要付出極少的茶錢,就能“不經意”地從老耿口中,“聽”到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
比如,某條隱秘小路最近官差查得嚴,巡邏時間有變;比如,河對岸的某個部落頭人最近急需一批磚茶,出價很高;再比如,城西“黑虎幫”和城南“過江龍”的人馬在某處狹路相逢,差點動手,最後是茶棚老板“恰好”路過,說了句“和氣生財,莫誤了正事”,雙方竟真就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