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此去直上青雲路 > 第 137 章 不知所蹤的贓款

第 137 章 不知所蹤的贓款(1 / 1)

推荐阅读:

李瑜皺了皺眉沒有說話,隻讓人加快了手裡的動作。

戶部的老司吏們精明又刻板,立刻熟練地指揮著人手開始清點。

可隨著庫房被打開,李瑜才知道剛剛錢益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隻見沉重的樟木箱子被禁軍們一個個地抬出來,箱蓋掀開後露出的卻並非預想中的金銀珠寶。

而是一袋袋、一罐罐碼放得整整齊齊的……

胡椒!

“李大人。”

隻見一個戶部司吏聲音都變了調,語氣裡帶著難以置信:

“下官等人已經將庫房清點完畢,共抄出上等胡椒八百斤有餘,另有蘇木、檀香等香料數十擔,金銀現錢……不足千兩,古董字畫……也隻有寥寥數件。”

至於杜衡送給錢益的那些古畫,也早就不翼而飛不知去了何處。

“胡椒?”

李瑜看著麵前的香料,人在無語的時候真的會笑。

“這算什麼?胡椒尚書嗎?”

這玩意兒在大雍雖然堪比黃金,可是但堂堂吏部天官,國之重臣,庫房裡不藏金銀,卻堆滿胡椒?

而且這也沒多少啊,看來錢益肯定另有藏錢之地。

杜衡的府中倒是查出金葉子一千二百七十片,重九十七兩,金磚四十二塊,重五百斤。

古玩贗品無數,銀票九萬八千兩,城南書肆、墨坊乾股契書……

“子璿。”吳景誠走了過來:“那些考生在刑部交代,他們便是在這些書肆墨坊,和暗中之人搭上線的。”

杜衡身份擺在這裡,那些考生自然都不知道背後之人是杜衡。

包括這些乾股上的名字啥的,寫的都是杜衡小舅子的名字。

李瑜皺著眉頭思索著,在錢益家並沒有查到足夠定罪的金銀,人家好歹也是吏部的天官。

若是沒有鐵證的話,他提拔過的那些門生是不會服氣的,還會議論皇帝就是心眼小和興安舊臣過不去。

“這書肆墨坊隻是幌子,他們是靠著這些小錢掙背後的大錢,所以錢益與杜衡的交易場所何處?錢家的贓款又去了哪裡?”

杜衡這裡的賬本顯示,他們是以古畫為由交換的利益,但是他在錢益家裡沒有找到那些古畫,也沒有找到金銀……

李瑜想到蕭家在京城的銀號,銀號和現代的銀行差不多,你可以將錢存進銀號之內,人家會給你一個票根。

你隻需要拿著票根,就能去銀號換取相應的銀錢。

吳景誠摸著下巴,猜測道:“你說這古畫會不會就是票根,可是錢家也沒有搜到什麼古畫啊。”

“子璿,你說會不會,這錢益把錢都拿去換胡椒了?”

胡椒二十兩白銀一斤,那也有一萬六千兩白銀了。

李瑜翻了個白眼:“胡椒雖然價貴,卻不是普通人能夠買得起的,更何況錢益怎麼可能為了這點錢晚節不保呢?”

俗話說得好,三年清知縣,都能賺得十萬雪花銀。

然而錢益這位吏部尚書,在官場摸爬滾打了整整十五年,卻僅僅因為一萬多兩白銀的誘惑,便做出晚節不保之事?

誰信啊?

吳景誠手足無措:“那怎麼辦?”

他明白就算這就是真相,朝堂上那些人也不會相信的。

必須要一個震驚天地的利益,朝堂上那些人才會相信是錢益貪汙,而不是覺得皇帝要血洗興安舊臣而惶恐不安,從而引起朝廷動蕩。

李瑜拿起錢益家裡,那所剩不多的古畫歎了口氣。

“我去蕭家的銀號探探路,看看這裡頭到底有什麼門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