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可笑!
見蘇建設置若罔聞,隻顧做菜,
馬華急了。
他早已打聽清楚,師父傻柱雖被關,但四合院的易中海正設法營救。
若他在此期間,裝傻充愣,表現忠誠,維護傻柱,
待傻柱出獄,定會傾囊相授廚藝。
故而昨日故意未將菜炒熟。
再者,附近廠子的廚師他已摸清,無人願跳槽。
楊廠長尋人替代無望,他的底氣正源於此。
蘇建設的出現卻讓他慌亂。
但馬華尚存理智,連忙提議:
“楊廠長,不如讓我與蘇建設比試,若他廚藝勝我,我便讓位!”
“若不勝,便請勿讓他進入後廚,如何?”
聞此,楊廠長與眾人大笑,你菜都炒不熟,還想比試?
哪家女子手藝不比你強!
然眾人未曾見識過蘇建設真本事,馬華此舉正中下懷。
李副廠長在一旁附和說:
“老楊,蘇建設畢竟是個新人,不妨讓他們比試一下,也好看看後廚同誌們的近期進步嘛!”
李勝果真是個能坐上副廠長位置的人,他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把蘇建設和馬華的矛盾轉化成了內部競爭。
楊廠長聽後並未反駁,而是故作深沉地點頭:“也好,我倒要看看傻柱這徒弟學到了師傅幾成功力!”
蘇建設點頭應允,心想不論是馬華還是傻柱,他都不懼。況且,此時正好可以借機裁掉一兩個人以儆效尤。馬華如此挑釁,不正把刀遞到了自己手上嗎?
想到傻柱出來後,發現仇人成了上司,徒弟又被開除的情景,蘇建設不禁咂舌。
他隨意選了塊嫩豆腐和一些調料,放在案板上準備起來。而馬華則開始料理一隻雞。
“蘇建設,雖然傻柱一直藏著掖著不讓我學譚家菜,但我還是偷學到了一兩道!”馬華心中暗想,“你一個鄉下來的廚子,我倒要看看你拿什麼跟我鬥!”
馬華學著傻柱的樣子處理那隻雞,但動作笨拙,像幼兒揮舞大刀,還差點傷到自己,看得楊廠長和李副廠長直皺眉頭。
再看蘇建設這邊,則讓人心曠神怡。雖然天氣寒冷,豆腐微微發硬,但他手起刀落,一片片豆腐精準落入碟中,動作流暢如舞蹈,令人讚歎。
楊廠長和郭一平看得連連點頭,周圍的食堂師傅和小工也都看呆了。
瞧這刀法,若非曆經十數載磨礪,斷難達到如此境界,連食堂舊時的名廚傻柱亦有所不及!
蘇建設年紀看似不大,卻技藝驚人。
“小蘇這刀工,精準無比,每一刀都恰到好處!”
“哎呀,蘇建設的刀法比我車床操作還穩當,之前還藏著掖著,下次打飯時我倒要瞧瞧他手法還穩不穩!”
至於馬華,明眼人一望便知,這場較量他早已敗下陣來。
單看蘇建設這刀工,他的廚藝又能差到哪裡去?
、熱鍋、倒油、下料……
蘇建設每一步操作都從容不迫。
隨著他最後一勺完美收尾,一盤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便呈現在楊廠長等人眼前。
“小蘇啊,這麻婆豆腐,我做夢也沒想到能做得如此完美!”楊廠長讚不絕口,隨即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品嘗起來。
李勝副廠長與郭一平亦是迅速出手,夾起豆腐就往嘴裡送,全然不顧燙嘴。
而馬華,早已急得滿頭大汗,菜品尚未熟透,僅在刀工處理材料上便耗費了大量時間,更彆提肉菜需更長烹飪時間。
此刻,他已被人遺忘。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蘇建設的麻婆豆腐所吸引。
“太過癮了,這是我吃過最美味的麻婆豆腐!”
“咳咳,廠長,您可彆仗勢欺人,這豆腐得像我這樣細細品嘗……哎,您怎麼還搶啊!”
不過三分鐘,蘇建設烹製的麻婆豆腐便被一搶而空,隻剩下一個空盤。
郭一平嘿嘿一笑,不知從何處掏出個半塊饅頭。
他用饅頭將盤底殘留的豆腐擦拭得一乾二淨,直至盤子亮得能映出倒影,省去了清洗的麻煩。
楊廠長意猶未儘地放下筷子,對蘇建設說道:“小蘇,真沒想到你有這等手藝!這麻婆豆腐做得太絕了。”
麵對誇讚,蘇建設本應謙遜,但他誌不在掌勺,而在食堂主任之位。實力,即廚技,才是關鍵。
“廠長,麻婆豆腐隻是我拿手菜之一,用料簡單,便於檢驗實力。其他八大菜係我都有所了解,譚家菜也知道一二。”
譚家菜!楊廠長聞言一愣,記得原廚子傻柱似乎也擅長此菜。
此時,正忙著燉雞的馬華不樂意了。他眼看即將大功告成,展示自己的廚藝,卻被蘇建設一盤普通的麻婆豆腐搶了風頭。
“你胡說!我師傅的譚家菜是不傳之秘,在四九城也是數一數二的!”
“你一個鄉下來的懂什麼?”馬華滿臉不服,怒斥蘇建設。
這話讓楊廠長和李勝副廠長臉色不悅,給他機會卻不知收斂?
但馬華已怒火中燒,這些話是他尚存的理智所言。
“蘇建設,你要是不來,大廚之位就是我的!”
眾人聞言不屑,就憑你?
楊廠長沉默,審視著蘇建設,比起馬華,他更想知道蘇建設的真實水平。
在川菜的世界裡,僅掌握麻婆豆腐遠遠不夠。
若能讓貴賓品嘗到正宗的川菜,此次合同定能順利簽署。
望著麵前近乎失控,用言語猛烈攻擊自己的馬華,蘇建設含笑搖頭。
在宗師級的廚藝標準下,
馬華的廚藝如同孩童揮舞大刀,稚嫩且不合時宜。
蘇建設緩緩講述譚家菜的曆史:“譚家菜源自清末,由譚宗浚老先生創立,他身為京城翰林,對食材挑選極為嚴苛,用料精準,工藝精細,火候到家,口味純正。”
隨後,他徑直走到馬華操作的灶台前。
望著馬華做菜留下的狼藉,蘇建設再次搖頭。
“譚家菜鹹甜適中,南北皆宜,調料更是注重原汁原味……看來你所學並不正宗,用料與手法皆屬拙劣!”
在一旁觀察蘇建設的楊廠長眼神閃爍,他對譚家菜確有了解,這可是廠裡廚子的拿手好菜。
蘇建設所言與譚家菜的特征完全吻合,甚至有些細節他之前未曾知曉。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你怎麼會知道譚家菜?!”
“這是我師父的秘密傳授,外人不可能知曉!”
“假的!這一切都是假的!你在說謊!”
馬華如遭重擊,喃喃自語,無法接受自己尚未精通的譚家菜已廣為人知。
在他看來,蘇建設不過是個鄉野廚子,否則怎會在紮鋼廠工作這麼久?
但蘇建設怎會錯過這個樹立威信的機會?
“你正在做的,應是譚家菜中的黃燜吧?”
蘇建設邊觀察邊點評,
“可惜從一開始就錯了,無論是選雞還是用料,均未遵循譚家菜的傳統。僅憑香味便可斷定,此菜最大的敗筆在於選用了鐵鍋燜製。”
談及此事,蘇建設有些無奈。
他甚至沒有心思去批評眼前的馬華。
哪有用鐵鍋燜肉的廚子?
這不是胡鬨嘛!
“難道你師傅傻柱沒教你,燜肉得用陶罐嗎?”
此言一出,
原本怒不可遏的馬華仿佛被一盆冷水澆滅,怒火瞬間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臉委屈。
“傻柱……師傅他隻教了我切菜,這是我第一次掌勺……”
馬華越說越沒了自信,頭也低了下去,不敢直視蘇建設和楊廠長。
蘇建設聞言頗感意外,不禁吐槽道:
“收個徒弟卻不教做菜?那要這徒弟何用,當苦力嗎?”
但隨即,蘇建設便釋然了,心中恍然。
“想來,以傻柱的人品和當下的風氣,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也並非不可能。”
見氣氛一時變得尷尬,
楊廠長突然咳嗽了幾聲,打破了沉默。
“咳咳,小蘇啊,你也看到了,咱們食堂現在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既然你有如此高超的廚藝,那就應該挺身而出,帶領食堂更上一層樓。”
“你也看到了,食堂的現狀確實不容樂觀,馬華也難以擔當大任,所以我想暫時聘請你擔任食堂的大廚,你覺得如何?”
楊廠長的話語頗為委婉,臨末還不忘許下些許承諾。
“當然,你的工資會在原有基礎上有所增加,至於能否轉正,還需領導們商議後再定。”
這話一出,
原本以為隻是帶蘇建設來走個過場的郭一平,頓時愣住了。
“蘇建設……這就直接成大廚了?”
但回想起剛才所吃的麻婆豆腐,郭一平還是非常認可的。
就連一旁的馬華也覺得,大廚之位非蘇建設莫屬。
然而就在這時,
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突然響起。
“廠長,我覺得我不適合當食堂的大廚。”
楊廠長和自以為能吃到佳肴的郭一平均感驚訝。
郭一平迅速回神,輕推旁邊的蘇建設,低聲道:“建設,彆犯傻,大廚這職位多少人夢寐以求,你這是在做什麼?快向廠長道歉,咱們這事就揭過,我還盼著你的手藝呢!”
蘇建設未理睬郭一平,繼續說道:“楊廠長,您也看到了,大廚傻柱一旦缺席,紮鋼廠食堂便會大受影響!”
楊廠長雖不明蘇建設意圖,但仍點頭讚同,因為廠內好廚師稀缺,一直是他的心病。就如最近馬華做菜未熟一事,工人們紛紛抱怨,要求解決。
蘇建設接著說:“因此,我想改革食堂,消除這些弊端!”
“改革?”楊廠長聞言一愣,身為廠長,他怎會不懂蘇建設之意,這是要向他求官啊!但他並不急躁,決定聽聽蘇建設的計劃。
蘇建設確實顯得胸有成竹:“對,改革!我的計劃是,在原有食堂模式外,新建一個部門,專門培養優秀廚師!”
在部門的督導與培育之下,廚師技藝得以顯著提升,如此一來,咱們廠的工人便能安心愉悅地用餐,進而滿懷地投身於建設之中!
蘇建設言辭懇切,目光始終落在楊廠長身上,靜候其安排。
蘇建設從無意擠占現任食堂主任之位。職位稀缺,若無能排擠他人,食堂主任之位恐遙遙無期,甚至可能僅得副職。
新設部門雖成敗未卜,但對後廚人員影響甚大。試問食堂眾人,誰不渴望廚藝精進?
以馬華為例,切墩多年,偷學之菜仍做不精,實為可悲。至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蘇建設並不在意。其廚藝已至宗師之境,除非能培養出大宗師級,否則所到之處,自有飯吃,待遇無憂。
新建部門,傳授廚藝?
原本旁觀的切墩師傅與幫手們聞此,欣喜萬分。
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天大喜訊。試問在場之人,誰願一生切墩,無緣大廚之位?
“廠長,您就答應吧!如此,我們廚藝提升,食堂飯菜既美味又安心,工人吃得滿意,廠裡效益定會大增!”
“是啊,廠長,您也看到了,工人們對飲食要求極高。若不答應,難以滿足需求啊!”
“廠長!廠長!以前傻住時從不教我們做飯,才有諸多失誤。若我們學會,定不會再有問題,您也能省心。”
“廠長,您就答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