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讓你死諫,你怎麼真死啊? > 第32章長輩怎麼能拒絕晚輩呢?【求月票】

第32章長輩怎麼能拒絕晚輩呢?【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東宮,一間學堂內。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

朱允炆穿著一身素白孝服,端坐在凳子上,雙手恭敬地交疊在身前,背脊挺直如鬆,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是眼底深處,偶爾掠過一絲麻木和疲憊。

在他對麵,則是比他小一歲的朱允熥。

雖然同樣是穿著孝服,朱允熥的身材明顯要比朱允炆壯實。

而且,比起朱允炆的乾淨整潔,他的孝服滿是褶皺和汙漬。

這倒不是呂氏刻薄他,是他自己不在意弄臟的。

“允熥殿下!”

東宮伴讀黃子澄的聲音不高,卻帶著金石之音,瞬間刺破了學堂的寂靜:“方才老夫所講,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此句何解?又有何深意?”

朱允熥猛地一哆嗦,茫然地抬起頭:“啊?哦!回回先生”

他眼神慌亂地掃過書頁,又求助般地瞥向對麵的朱允炆。

但朱允炆卻目不斜視,仿佛沒看見自己弟弟的窘迫。

“嗯?”

黃子澄的眉頭擰成了疙瘩,戒尺在掌心輕輕敲打,發出令人心悸的“嗒、嗒”聲。

朱允熥咽了口唾沫,硬著頭皮,磕磕巴巴地開始背:“君子吃飯不求吃飽住的地方不求安逸做事要勤快說說話要小心”

他勉強把字麵意思背了出來,但語氣生硬,毫無理解。

“膚淺!”

黃子澄手中的戒尺重重敲在桌案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嚇得朱允熥一縮脖子。

“此乃聖賢修身養性、砥礪誌向之根本!豈是字麵如此粗解?!”

他目光如炬,盯著朱允熥:“殿下!老夫問你,君子為何不求飽、不求安?其深意何在?與就有道而正焉又有何關聯?!”

這一連串追問,徹底把朱允熥問懵了。

他張著嘴,眼神更加茫然無措,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讓他理解聖賢的深意?

還不如讓他去數自己房間裡的蛐蛐有多少隻!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黃子澄看著朱允熥這副朽木不可雕的模樣,痛心疾首道:“允熥殿下如此怠惰,如何對得起太子爺在天之靈?如何擔得起皇孫之責?今日若不嚴加懲戒,何以正學風?!”

說著,他舉起了手中的戒尺,指向朱允熥的掌心:“伸出手來!”

朱允熥嚇得臉色發白,求助地看向門口方向。

就在戒尺即將落下的瞬間,一個溫和而不失威嚴的聲音從門口傳來:“黃先生,且慢!”

呂氏的身影及時出現在了學堂門口。

她依舊是那身孝服,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帶著一絲不讚同的溫和笑容。

她不疾不徐的走了進來,目光首先落在朱允炆身上,見他依舊坐姿端正、神情專注,眼中閃過一絲滿意,隨即才轉向如蒙大赦的朱允熥和舉著戒尺的黃子澄。

“黃先生教導嚴謹,用心良苦,本宮心知。隻是”

呂氏看向黃子澄,語氣懇切,充滿了慈母的無奈與寬容:

“熥兒畢竟年幼,心性未定,頑劣跳脫些也是常情,聖人亦雲:循循然善誘人。黃先生乃當世名家,學問精深,更當深諳教化之道,在於因材施教,春風化雨,而非一味苛責體罰,徒增其逆反之心,反倒失了教化的本意,豈非得不償失?”

她這番話引經據典,言辭懇切,句句在理,將黃子澄的嚴苛上升到了‘失教化本意’的高度,堵得黃子澄臉色一陣青白,舉著戒尺的手僵在半空,打也不是,放也不是。

而呂氏卻不再去看黃子澄,轉而低頭對著驚魂未定、眼中已露出竊喜的朱允熥,語氣更加溫和:

“熥兒,今日課業既覺艱深,便不必強求了。聖賢之道,貴在熏陶漸染,非一日之功。”

“謝母妃教誨!”

朱允熥幾乎是歡呼出聲,哪裡還有半點剛才的惶恐。

卻聽他又訕笑道:“母妃,我適才進學的時候,聽到宮裡幾個小太監在談論,最近出了個‘豬頭肉祖師爺’,這豬頭肉好吃嗎?”

呂氏聞言,嘴角微不可查的抽動了一下,然後迅速恢複端莊溫柔的模樣,笑道:“熥兒想吃嗎?”

“想!”朱允熥毫不猶豫的答道,但話一出口,又有些害怕地試探道:“可以嗎?”

“當然可以。”

呂氏依舊滿臉笑容地道:“長輩怎麼能拒絕晚輩呢?熥兒以後想吃什麼,儘管跟母妃說!”

“母妃千歲!”

朱允熥立刻興奮地站起身,胡亂對黃子澄和朱允炆行了個禮,便像隻出籠的小鳥,頭也不回地衝出了殿門,隱約還能聽到他興奮地招呼小太監的聲音:“快!快給我也弄份豬頭肉來吃!”

……

學堂內,氣氛更加詭異。

黃子澄臉色鐵青,胸脯起伏,顯然氣得不輕,卻又礙於呂氏的身份和那番冠冕堂皇的話,發作不得。

朱允炆依舊端坐,似乎周遭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隻是,在朱允熥歡呼著衝出學堂的刹那,他那低垂的眼睫極其輕微地顫動了一下,握著書卷邊緣的手指,也因為過度用力而微微發白。

呂氏仿佛沒看到黃子澄的難堪和朱允炆的細微異樣。

她轉向黃子澄,臉上重新掛上得體的笑容:“黃先生辛苦。炆兒天資尚可,又肯用功,還望先生嚴加督導,莫要因他人之故,耽誤了進益。”

她刻意加重了‘嚴加督導’四字,目光落在朱允炆身上,充滿了期許。

“是,娘娘。”

黃子澄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鬱結,對著呂氏躬身行禮。

他看向朱允炆時,眼神重新變得嚴厲而專注:“允炆殿下,我們繼續。方才講到,敏於事而慎於言,此句與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實乃一脈相承,殿下當深思其理,身體力行”

“是,老師。”

朱允炆立刻挺直背脊,收斂心神,朗聲應答,就像剛才那場鬨劇從未發生。

呂氏則滿意地點點頭,不再多言,儀態萬方地轉身離去。

走出學堂,她的腳步在回廊下略作停頓,聽著園子深處隱約傳來的朱允熥興高采烈的嬉鬨聲,嘴角勾起一絲冰冷而篤定的弧度。

放縱,是摧毀一個人最有效、也最不露痕跡的武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