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媽今天有些上火了,現在啥都在漲價,而且漲得簡直看不到儘頭了,三天兩頭又漲了,……”
“米,麵,肉,蛋,菜,鹽,全部都在漲,一兩周就要漲一次,白糖和肥皂洗衣粉都買不到了,……”
“還有百貨商店裡的縫紉機,洗衣機,連鐵鍋都漲了兩塊,本來說去買一台縫紉機的,結果可倒好,比上個月又漲了十五塊,而且還沒貨,聽說下個月還要漲,……”
曹文秀一邊洗碗,一邊嘮叨:“所有人都瘋了,隻要能買到就去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張建川這才想起還想還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前幾天去買鹵肉,好像也漲了兩角錢,自己還沒有反應過來,應該是豬肉漲了,連帶著鹵肉也漲了。
“你爸現在……”曹文秀猛然住口,沒有再說下去。
張建川卻裝作不知道。
老爹前年挨了處分,小車班長也被撤了,會不會影響到大哥的進廠之事,還真不好說。
不過據大哥說,好像老爹還在和那個女人暗中有往來,不過做得很隱秘了。
母親從來沒有在大哥和自己麵前說過此事,但是父親工資是被降級了卻是不爭的事實,瞞不過人。
對這種事情,張建國張建川兩兄弟都無可奈何,父母都從未在人麵前提起過,他們兄弟倆似乎也沒有資格去問這樁事兒,隻能裝傻。
老爹的工資降了一截對家中的影響還是不小的,也幸虧張建川現在去派出所當聯防了,不用家裡錢,時不時還能補貼一二,所以家裡情況才沒受多大影響。
看母親的神色,老爹多半還和那個女人有瓜葛,這讓張建川也很無語。
都說吃一塹長一智,老爹都栽了這麼大一個筋鬥了,怎麼就還不思悔改呢?
那女人味道就那麼不一樣,讓老爹甘之如飴還是食髓知味了?
但想想當初自己和童婭的瘋魔,張建川又覺得這還真不好說,難道自己這副德行還真的體到老爹的了?
可老爹都五十的人了,你身體吃得消麼?
張建川裝作不明白,曹文秀也扯開話題:“你婆婆說摔了一跤,躺在床上起不了身了,住了大半個月的醫院,你大爸來信雖然沒說啥,但話裡話外也說老三有意見,你爸又寄了六百塊錢回去才算堵住你三爸的嘴,……”
老爹在家裡排行老二,老家在嘉州那邊,大爸和三爸都在那邊,大家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
婆婆住在大爸家裡,基本上就是大爸三爸在管,平時逢年過節老爹還是要寄點錢回去,婆婆腿摔傷了,肯定要表示一下。
隻是家裡現在這副情形也委實不好過。
老媽是代課教師,收入低,比自己當聯防也高不了多少,一個月各種補貼津貼加完也就七十元出頭,這還是二十年教齡的情況下。
老爹當小車班長時收入還不錯,但愛了處分降級之後收入應該是降了一截,估計一個月也就一百五六,張建川也從來沒問過。
一個月兩百多塊錢的收入要撐起這個家,委實不易。
尤其是外婆外公還在鄉裡跟著舅舅們,身體還算康健,幾個舅舅總體來說還算靠譜,沒那麼多事兒,但每年還是多少得拿回去一些表示表示。
如果老爹還要在那個女人身上花錢,那這家就有點兒搖搖欲墜的感覺了。
六百塊錢張建川估計也相當於家裡小半積蓄了。
當兵剛回來的時候就聽母親說起過家裡錢不經花,每個月想存五十塊錢都難,張建川估摸家裡邊積蓄頂天也就是一千多塊錢。
這還是大哥和自己高中畢業,自己當兵之後家裡負擔減輕的情況下存下來的,之前怕是一分錢都存不下的。
不存錢是不行的,大哥都馬上二十五了,就算是晚婚晚育,也就是兩三年後就要麵對的事情。
大哥就算明年能進廠,可進廠青工收入低得可憐,靠他一兩年的積攢想要結婚純屬癡心妄想。
要結婚的話,先不考慮房子的事兒,三轉一響現在都不時興了,得四大件。
電視機!
洗衣機!
冰箱!
收錄機!
甚至還有要求更高的。
和自己當初當兵之前的情形相比,簡直瘋了!
比如電視機得十八寸彩電,那些家庭條件好的甚至還有要求搭配一台日本錄像機的。
這幾樣,按照最低標準,電視機國產的,金星,牡丹,長虹,哪怕是十四寸的。
洗衣機,威力、小天鵝或者荷花。
冰箱,一般是阿裡斯頓九兄弟或者東方齊洛瓦。
收錄機日本的最好,當然燕舞也說得過去。
就這幾樣加起來起碼也是三四千,這還沒有算什麼捷克式家具和三十六隻腳所用花銷。
雖說這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男方娶媳婦肯定是要承擔大頭的。
張建川想想如果大哥想要娶周家女兒,先不說行不行,周鐵棍就算同意,隻怕這四大件和家具都夠張家喝一壺了。
母親現在就已經開始攢錢了,但兩三年裡能攢多少?
想到這裡張建川都覺得頭疼,估摸著最終母親還得要求自己每月也得要交一二十元錢作為家中積蓄,為大哥日後結婚做準備。
都難。
“媽,不行我這退伍回來還有三百多塊錢,你先拿著……”
張建川撓撓腦袋。
“哼,不差你那點兒錢,你自個兒管你自己就好。”曹文秀歎了一口氣,“你哥能早點兒進廠上班就好了,一家人掙錢,再怎麼也要好得多,就是不知道你爸說的明年廠裡招工你哥能不能進廠。”
“媽,你拿著吧,反正這錢放在我這裡也沒啥用,我吃住都在派出所裡,每個月幾十塊錢工資夠用了。”張建川堅持道,他知道現在家裡也不好過。
曹文秀深看了一眼小兒子,點點頭:“先放在你那兒吧,你一個大男人了,萬一有啥事兒要急用呢?你哥明年能進廠就好了,……”
“媽,隔壁812、815廠招工難道就不招我們廠裡的?我記得原來好像有過協議,可以相互交換名額啊,……”
張建川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問道。
“沒聽說,就算是要招那人家廠裡一樣要優先解決他們自己子弟,什麼時候輪得到咱們廠裡子弟?”曹文秀搖頭,根本不看好這種事兒。
前幾年的確有過,但是那都是市裡邊統一協調,但這幾年各廠子弟就業都困難,自然就再沒有人提起過了,各掃門前雪吧。
月票,二分段賞,追讀,書評章評段評,一樣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