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在台上的那位江南士子又說話了,“如此,這既是中秋詩會,當然以中秋之日為詩題來作詩了,柳兄,你可否先把你的詞寫下來,好讓這些北方的士子文人好好瞧瞧什麼是真正的好詞!”
又有兩名江南士子這時捧哏道:“好,說得好啊!”
前者說的那位“柳兄”,那自然正就是那位享譽江南的江南第一才子柳冠庭了。
而下麵這時卻有一個淡淡的聲音道:“我還是先彆作詞了,你們是知道的,我的詞一出來,那些北地士子們,哪個還敢上來寫詩作詞的?那豈不是大掃了大家的興致?”
這話一出口,頓時那些江南幾位文人才子們,一個個都哈哈大笑,有人說道:“是極、是極,柳兄的詞一出,他們還不得嚇得屁滾尿流、狼狽而逃呢,哈哈哈……”
聽得這些江南的文人這麼輕慢侮辱他們北地的士子文人,頓時就令得這些北地的士子文人們,一個個的都漲紅了臉,有的人甚至發出了冷哼之聲。
但惱怒歸惱怒,但是還是沒有人敢於站出來,站在柳冠庭的麵前,去捋虎須的。
而也就在這時,陡地一道突兀的聲音在場中響起:“我看江南的文人才子們是不是高興的過早了?”
甫一聽這一句話,登時在場的所有的人都朝著那話聲地看去。
那些江南士子們一個個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的射過去,而那些北地的士子們,也都朝著那之前說話的地方看去。
周夫子周泰籍著這滿場地的燈火,這些燈火將這滿場地照的是那叫個猶如白晝!
他打眼瞧去,隻見一個人正坐於場地的角落中,正在拿著一隻茶壺,正在往一隻茶杯中倒著茶水。
“是他?”他心下驚聲道。
原來那道身影不是彆人,正就是衛輝縣的縣丞陳銘。
此時陳銘並沒有穿著官服,這詩會本也沒有四處派發請柬,隻是把那“豪言”放出去後,自然地就引來了不少的衛輝士人才子相來這瑾園了!
這時在場的有幾名衛輝的士子如周泰一樣,也都看出來了那倒茶水之人是誰了,但是除了震驚、驚訝外,倒也沒有人說出陳銘的身份來。
周泰此時心下大驚,暗暗忖道:“沒想到縣丞大人竟然也做的一手好詞嗎?——不然如何敢在柳冠庭麵前,放出如此大言?”
他不由得心下下意識地就為陳銘擔憂起來,他怕陳銘因為受不得江南士子的激,所以才這般放出“狂”言來的。
如果陳銘真有那詩詞才名,怎麼之前怎麼毫未聽說過?
他心下已經漸漸篤定,陳銘怕就是受不得激,所以出此言語,為了討回北地士子們的一些顏麵。
“哎,還是年輕啊~,”周夫子心裡喟歎道,“年輕人就是受不得激,可是殊不知,你若受不得這激,接下來,怕是更要受更多的辱呢!”
周夫子想到這裡,不由閉上了眼睛,似是不忍看將要發生的局麵。
這時大家都看到了陳銘在倒茶,此時在緩緩的飲茶,一名江南的文人才子忍不住道:
“好大的口氣,敢在柳兄麵前炸刺?”
又有一人道:“他怕是不知道柳兄的名頭、‘柳詞’的名頭!”
又有人續道:“是極是極,他們這種窮鄉僻府,恐怕還不知道柳兄的鼎鼎大名呢!倒是自己個把臉伸出來,等著被柳兄打臉呢!”
而這時那淡淡的聲音發話了:“諸位莫要捧煞小弟,小弟的詞怕是入不得人家的眼呢!”
柳冠庭這話一出,登時那些江南的文人士子們,一個個都哈哈大笑,紛紛說道:
“那得要多好的詞,才敢在柳兄詞麵前狂犬吠日?”
“就是,柳兄的詞,不說在江南,就是整個大燕,有誰能敵?莫非這位兄台,想要藐視整個大燕的文采?——連柳兄都不放在眼裡,那得做出什麼詞來,才可說出這樣的蠢話?”
“或許,他以為天下詩詞才氣共十鬥,他獨占八鬥?而天下諸文人才子,隻能配得二鬥?”
“哈哈哈,甫之兄,你這笑話一點都不好笑哈哈哈哈……”
而就在這時,一道帶著柔軟語氣好聽的女聲響了起來:
“既然那位兄台的意思,他能做出好詞,那不如聽聽他的詞是什麼,也觀一觀這北地的才氣。”
一聽到這聲音,所有人都看向那聲源地。
見是在這瑾園從後園通往前院的路上,靠近場地的位置,此時正嫋嫋婷婷的站著一位如花的漂亮女子。
——這女子正就是江南名妓,蘇小小。
顯然蘇小小剛才在台上歌舞畢,去後院換衣服了,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在這裡了。
蘇小小這麼說了,江南那邊的士子自然很給麵子。
隻見一個瘦臉英俊青年走過去,來到蘇小小麵前,對蘇小小拱手一禮,然後說道:
“小小姑娘說的極是,”
這人正就是江南第一才子柳冠庭,他這時便就看向在角落坐著的那陳銘道:“這位兄台,可以把你的中秋詩詞寫出來了。”
陳銘這時道:“我這裡確有一首中秋好詞!我現在可以念出來~”
這句話說完,陳銘便站起來,從場地的角落走到了中間,他朗聲吟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彆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陳銘吟罷全詞,閉上眼睛,久久回味不已。
而在陳銘吟罷此詞後,場地中靜!靜的落針可聞!與此同時,還有不同人的倒吸冷氣的聲音。
直到過了許久,才有人發出聲音,隻是這聲音帶著陣陣的顫音:“可有誰……有誰將這首詞寫出來?我、我想再看一遍。”
眾人聽到這聲音,都看過去,是柳冠庭發出的聲音,於是一個他的同伴、同是江南的士子這時候回答他說道:
“冠庭,我把這首詞抄錄了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