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裡啪啦、劈裡啪啦……”
附近傳來一陣的鞭炮的響聲。
就在林清家的新宅院的大門口,有一輛馬車停著,還有四名騎士護衛著這輛馬車。
而在馬車前,站著一位少女,在月色下,格外地顯得亭亭玉立。
一名丫鬟模樣的女子走過來對少女輕聲說道:“小姐,不進去嗎?”
“不……不了,”這名少女說道。
這名少女臉上帶著紗巾,但即便帶著紗巾,要是林清在這裡,便一定能認出,這少女正就是自己的小櫻姐。
少女隻是說了“不了”,便沒有再說什麼了,其實她在心裡麵說了,——“我怕我進去了,我就出不來了”
她這麼想的意思是,她怕她進去後,麵對林薑氏、林清他們,她便再難以出來了,之所以怕出不來,是她不想忘記初心了,她想以後可以幫助到林清,也能和他長久在一起,所以現在不能進去。
就看著這座新宅院的大門,過了好一會,就在這時,聽到了院子裡放爆竹的聲音了:“劈裡啪啦、劈裡啪啦……~~”
直到爆竹聲消失了後,又過了一會,王櫻才低聲對那丫鬟說道:
“我們走吧。”
隨後她上了馬車,馬車夫一甩馬鞭,車馬便駛動了,向著村頭的方向駛去。
宅子裡,一家人放過爆竹後,然後開始吃餃子。
一家人吃過了餃子後,便準備去睡覺了,不過現在睡覺早上還要早起的,下林村這邊的風俗,是早上早早起,然後到村子裡各家各戶拜年。
每家每戶都這樣。
不過有的人家愛熱鬨,親朋或鄰居在這除夕之夜,聚在一塊一起守歲,大家聊天談笑、或博戲直到第二天早上。
有這守一整夜歲的,但各家不同,但大部分都是守到第二天的淩晨零點,然後放爆竹。
林清的父母、爺爺都去睡覺了,林清則是回到自己的書房,現在宅子大了,自然有自己獨立的書房了,不用像老宅裡那樣擠在堂屋裡。
林清到了書房裡,坐在書桌前,他準備寫《凡人修仙傳》第四卷的章節了。
凡人修仙傳這本書出來後,可以說是大賣,《凡人修仙傳》剛開始本來隻印了三千冊,但是一個月內,光重印就過了一倍,可以說“墨香書鋪”靠這本書絕對是大賺了。
而賺了錢後,書鋪就又找上林清,讓林清寫下麵的“卷”,林清也不想丟掉這掙錢的門路。——目前林清想要來錢,還就是要寫《凡人修仙傳》了。
這次書鋪可以說誠意滿滿,和林清直接談妥了第二卷的價款,是兩百兩銀。
至於第三卷、第四卷等等,那得等看看第二卷的銷量怎樣,才能決定到時怎麼給稿酬價格。
而不出意外的,第二卷也是大賣,於是書鋪子又找到林清,給了林清第三卷的稿酬,是整整兩百五十兩了。
不用說第三卷也是大賣,年前,又找到林清,說第四卷的稿酬價款,是給三百兩銀。
可以說林清靠寫書賺銀子都快賺到手軟了;每一月都大幾百兩銀子的進項。
林清將稿紙鋪在書桌上,抬眼瞥了一眼桌角,那裡放著一本詩集,叫做《林子明詩集》。
這林子明就是林清了,這“子明”,正就是周夫子給林清起的“字”,古代人,尤其是讀書人都是有“字”,這在華夏有著約三千年的傳統,直到到了民國時,那些讀書人、文化人也都有“字”。
“子明”,寓意是:增長智慧、明達事理。
《林子明詩集》是在“張廣發事件”後的半個月後交給“墨香書鋪”交給它付梓的。
林清看了眼那本《林子明詩集》後,也就收回了眼光,開始繼續寫《凡人修仙傳》第四卷。
並不是說這一夜他不困,而是這除夕團圓之夜,家裡沒有“小櫻姐”,他又十分地想念她,所以也是睡不著,乾脆到書房寫書了。
這麼一寫就寫了半夜,直到外麵傳來了公雞的打鳴聲。
林清才揉揉發酸的胳膊,他看了看他寫的稿子,差不多有三千多字的稿子了,這還是寫的快的,主要這筆不得勁,是毛筆,要是換成鋼筆或自來水筆,那肯定更快,更彆說現代的用電腦打字了。
林清揉著手腕從書房內走出來,來到了堂屋,堂屋中有一根鬆脂大燭,這時經過幾個小時的燃燒,已經快燃完了,林清趕忙又換了一根大燭,——林清這邊風俗,就是在除夕之夜,要保持室內是明亮的,所以得點燃一根大燭,讓他燃亮一夜。
不過為什麼要讓它亮一夜,林清也不知道,這是這邊的傳統。
換完了燭後,林清看了看天色,覺得不早了,得叫起他們起床了。
於是林清先走到父母的房間門外,衝著裡麵喊道:
“爹、娘,起床吧,一會還要去各家串門拜年呢!”
聽林清外麵這麼一喊,林阿大先是帶著睡意的說話:
“哦,我和你娘這就起來。”
林清應了一聲,隨後走到爺爺的房間,又是叫爺爺起床,爺爺也應了一聲,說這就起了。
然後林清就走到廚房,開始做飯。
昨天晚上就包好了今天的餃子了,林清把灶燒著,這時林清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這古代是沒有蜂窩煤的,自己要是把蜂窩煤給搞出來,想必也很有賺頭吧?”
他雖然是文科生,但自小是在鄉下長大的,那自製的蜂窩煤還是見過的,好上手、也好學,他也是會的。
他這麼想想,然後還是作罷,左右他現在又不缺銀錢,況且說,他現在發明了蜂窩煤,這生意要想做大了,自己恐怕也攏不住。
這個世道可不是上一世時的那個法治社會。
這世道要是哪個官員、強豪,眼紅你這買賣,很快你這買賣就易手了;是自己的確和陳銘關係不錯,陳銘在兩個月前從代縣令已經正式升級為了衛輝的縣令了,可是即便自己有他做後台,但這後台還是有些小。
畢竟“蜂窩煤”這要出來,它是新事物,前期自己肯定要壟斷經營,一壟斷經營那肯定要大賺。
但是那些眼紅這生意的人,光大人物,在這衛輝府城就有比陳銘大的有的是。
那麼話說回來,保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