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被戳破的拉克希米·葩依又變得失落起來。安娜隻好抱著拉克希米·葩依又安慰起來。
“我錯了。我錯了。你們印度有十萬億人口。”
聽著安娜違心的話,拉克希米·葩依更傷心了。
“你不能留在維也納嗎?你不是總抱怨章西又熱、又悶、又潮,還到處都是蚊子。”
拉克希米·葩依搖了搖頭。
“維也納哪裡不好嗎?”
安娜關心地問道。
“哪裡都好。但它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印度。”
這一次安娜沒有再勸拉克希米·葩依,她聽說過那位科學家的故事,曾有一位學者麵對奧地利帝國高薪、誠意的招攬說道。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
安娜也很佩服這樣的人,而且作為朋友她也已經儘力了。
女孩子們的娛樂總是讓人那麼難以理解,拉克希米·葩依對自己的刺繡水平非常自信,隻不過這種技術在奧地利帝國的縫紉機麵前顯得相當乏力。
拉克希米·葩依也不是兩手空空,她帶來了很多時下印度最流行的服飾,上麵亮晶晶的裝飾還是很吸引女孩子的注意。
皇家女子學院,這種女孩子的聚集地自然不可能少了衣飾,很快一群女孩子便嘰嘰喳喳地開始了試穿環節。
如果是平日裡,哪怕是再華麗的服飾,對這些大小姐們來說誘惑力也很有限,更不會做出有違體麵的事情。
但人類這種生物一旦形成集體,智商就會變得極不穩定。
另一方麵則是安娜喜歡,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從焉”。安娜作為弗蘭茨唯一的妹妹,哈布斯堡家族的小公主,她的身份哪怕放眼整個歐洲也是堪稱尊貴至極。
有安娜帶頭,其他女孩子也不得不做一些違心的事情。
新衣服、新發型這些對於女孩子們都很重要,各種換裝環節書中就不詳細寫了。
女孩子們玩的都很開心,不過拉克希米·葩依卻越發有些傷感,她覺得自己好弱小、好普通。
曾經在章西拉克希米·葩依的侍從們都算得上家族的驕傲,自己更是天驕中的天驕。
隻是在維也納她覺得自己的光環消失了,沒人會因為她的才華和能力投來或是嫉妒或是羨慕的目光,因為她太弱太普通了。
其實拉克希米·葩依有些妄自菲薄了,她確實很特彆,很有能力。
之所以在維也納皇家女子學院中顯得很弱、很無知,主要是能接觸到安娜的人要麼是背景極為深厚的豪門貴女,要麼就真是天賦異稟的奇女子。
而且奧地利帝國的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弗蘭茨搞的模範學校,師資力量各方麵絕對是此時世界頂尖水平。
再有就是國家之間的差距,奧地利帝國的科技水平不是章西土邦能相提並論的,哪怕是換成整個印度也不行,雙方的科技差距太大。
綜上所述的因素疊加在一起,才造就了雙方的巨大差距。如果拉克希米·葩依真能跨越這道鴻溝,那絕不隻是天賦異稟那麼簡單,通常來說我們都會用逆天來形容這種才能。
也就是安娜,如果換成了弗蘭茨,他才不會在乎拉克希米·葩依的這種矯情。
拉克希米·葩依其實一直沒有放棄甘加達爾·拉奧交給她的任務,隻不過弗蘭茨不接招,而奧爾加也是有一定原則的人。
起初拉克希米·葩依還能通過安娜見到弗蘭茨和奧爾加,但次數多了以後她連機會都失去了。
隨著章西王公又一封信的到來,拉克希米·葩依隻能考慮最後的手段,其實她本來想讓自己的侍女們代勞的。
隻不過她們連見弗蘭茨的機會都沒有
當盛裝打扮的拉克希米·葩依捧著那所謂的國書來覲見弗蘭茨的時候,弗蘭茨感到十二分的無奈。
打開那封所謂的國書,甘加達爾·拉奧的無恥更是躍然紙上。
弗蘭茨一把將那封國書丟進了垃圾桶,但很快又被拉克希米·葩依撿了回來。
弗蘭茨隻能無奈地說道。
“你知道上麵都寫的什麼嗎?”
拉克希米·葩依麵無表情地回答。
“知道。”
“你知道上麵寫的都是什麼東西,還傻乎乎地跑過來。你不覺得很蠢嗎?這樣的人有什麼值得效忠的?”
拉克希米·葩依沒有回答。
“你可以留在這裡,我可以保證把你家人安然無恙接到奧地利。之後你可以選擇做安娜的侍女,你應該知道在這個國家能作為安娜的侍女已經是一種殊榮。
如果你不喜歡待在奧地利,我也可以送你去非洲,賜予你一座莊園”
這一次拉克希米·葩依打斷了弗蘭茨的話。
“這個忙,你幫還是不幫。”
“既然你心意已決,那我也沒什麼好勸的了。”
弗蘭茨在其背後刻下了“和諧友愛”四個大字。
雖說是這一筆無恥的交易,但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卻是有利無害。對章西和甘加達爾·拉奧也是不錯的選擇,反正犧牲的不過是一點微不足道的東西而已。
連續操勞多日的弗蘭茨正享受著難得的清閒,突然法國大使來訪的消息打破了他的寧靜。
因為這一次來的是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法國的外交部長,弗蘭茨覺得值得重視的對手。
弗蘭茨覺得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與自己是同類,同屬幕後之人。拿破侖三世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都要歸功於這位拿破侖的私生子。
而且法國人沉寂了這麼久也該有動作了,弗蘭茨也想看看法國人究竟想做些什麼。
此時的法國與曆史上不同,弗蘭茨將法國分成了三份,拿破侖三世想要靠法國自身就實現國力反超根本不現實。
在弗蘭茨主導的新維也納體係之下,法國想要重新統一非要打一場歐洲大戰不可。
此時的奧地利帝國手握巨大優勢,但弗蘭茨也喪失了作為穿越者的優勢,他無法再靠曆史預判法國的操作,所以他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精神。
此時的法國依然是高傲的高盧雄雞,即便是打到屍山血海也不服輸的硬漢民族。
法國的民族主義和複仇主義正在隨法國國力的逐漸恢複而恢複,在不久的將來,雙方之間一場大戰是在所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