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1 / 1)

推荐阅读:

英國人自然不可能競爭得過早有預謀的法國人,但英國方麵也並不想搞什麼競標,他們反對的是修建蘇伊士鐵路本身。

畢竟埃及可是英國的勢力範圍,這相當於在太歲頭上動土。然而英國人所謂的勢力範圍隻是他們自己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至於埃及,在失去了默罕默德·阿裡和易卜拉欣兩位君主之後已經完全成為了一盤散沙,阿巴斯一世根本就沒有勇氣和列強對抗。

埃及政府已經在實際上淪為了列強統治埃及的工具,至於埃及人本身的反抗精神極弱,麵對外來的統治者他們都不敢反抗,更彆說反抗列強了。

阿巴斯一世也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會千方百計地討好列強。

英國固然可怕,但在埃及附近列強們更可怕。

於是乎在英國的抗議聲中蘇伊士鐵路計劃落地了,約翰·羅素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雖說法國的地位一直在下降,但也是英國此時在歐洲大陸上唯一派的上用場的盟友,總不能指望葡萄牙和歐洲列強作戰吧。

英國國會內部一片喊打喊殺的聲音,很多議員都叫囂著要向埃及增兵和法國開戰。約翰·羅素揉了揉額頭,陸戰真不是英國所擅長,尤其是麵對歐洲最精銳的法國陸軍。

除此之外,法國畢竟是地中海國家距離埃及較近,投送兵力的效率要遠高於英國。更何況現在的英國需要儘力避免戰爭,尤其是這種毫無意義的戰爭。

最終約翰·羅素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奧斯曼帝國,托普卡帕宮。

謝夫凱芙紮太後和穆罕默德·穆拉德五世正一臉懵逼地聽著斯特拉特福子爵的講述。

理論上講此時埃及依然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埃及帕夏也隻是奧斯曼蘇丹的封臣。

於是乎英國政府直接把皮球踢給了這對孤兒寡母,希望她們拿個辦法出來解決。

這可是有點難為人了,謝夫凱芙紮太後可不敢把列強們怎麼樣,她要真有那個能力奧斯曼帝國也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而穆拉德五世是一個標準的拿破侖腦殘粉,他聽說拿破侖三世如此硬氣地在英國人的頭上動土,他的胸中不由得豪氣頓生。

如果不是謝夫凱芙紮太後攔著,穆拉德五世高低要和拿破侖三世聯手對抗英國人。

其實斯特拉特福子爵也覺得這樣很蠢,但上司的命令還是要聽的。不過他可不會指望奧斯曼帝國真的能為英國出頭,奧斯曼人如果真和列強開戰,那他才是真要擔心的。

所以在例行公事之後斯特拉特福子爵便離開了,到了此時謝夫凱芙紮太後才長出了一口氣。

“英國人真是越來越靠不住了。”

“母後,英國佬是想讓我們做他們的刀。他們隻是在利用我們,並不是真心想當我們的盟友。”

謝夫凱芙紮太後一把將穆拉德五世摟進懷裡。

“傻孩子,哪有什麼盟友。各國之間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你要快點長大,奧斯曼帝國的未來就靠你了。”

不過奧斯曼帝國也不是毫無表示,象征性地向蘇伊士鐵路征收了一筆稅款,每年約合十萬法郎。

路易·拿破侖自然是十分高興地交了這筆錢,並且在法國的報紙上大肆宣傳。

法國的商人倒是第一時間就行動了起來,蘇伊士鐵路的主要價值就在蘇伊士運河建成之前為其輸送人員和物資。

其實之前法國人也有類似的計劃,隻不過在英國人的百般阻撓之下被迫選擇了放棄。

雖說法國國內的鐵路都沒修完,但蘇伊士鐵路在法國國內還是掀起了不小的熱潮,一度成為巴黎看漲率最高的股票。

另一方麵奧地利帝國也沒閒著,立刻推翻了英國人的計劃開始全麵擴建。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奧地利帝國決定從四處同時開啟工程,分彆是:

最北段的塞得港。在這裡擴建港口,並挖掘航道。

中段大苦湖區。連接運河,同時調整水位差。

南段小苦湖區。這是整個運河的最難點,因為這裡是真正的沙漠,對施工者來說和地獄無異,曆史上這段工程至少埋葬了五萬埃及人。

最南端,蘇伊士灣。這裡的任務也很艱巨,因為沒有基礎,所以要造一座全新的港口,除了運河以外,岸邊的礁石也是個大麻煩。

好在埃及方麵提供的人力非常充足,弗蘭茨可以毫無顧忌地開啟這項浩大的工程。正如前文所說,作為外來戶,其實埃及政府並不在乎埃及人的死活,所以直接提供了三十萬勞工。

那為什麼不多提供一些呢?一方麵是埃及人口實在有限,另一方麵則是埃及政府的控製力太弱。

這是在列強的幫助下才能調度三十萬勞工,彆看曆史上埃及政府動員了三十萬、五十萬、一百五十五萬的,實際上同時參與施工的就那麼三、四萬人。

不過這一次可是多國聯合修建,埃及政府再想隨便派點人出來糊弄差事可是不行。

當然這幾十萬人的吃穿,以及工具的費用都有蘇伊士運河公司和埃及政府承擔。

弗蘭茨對此可毫不在意,畢竟東非就在隔壁,此時奧地利帝國的棉紡業也十分發達,工具製造業更是冠絕全球。

反正是左手出,右手進,蘇伊士運河花費的越多,弗蘭茨越開心,總之奧地利帝國並不吃虧。

但埃及政府可就頭疼了,根據協定,他們除了要出人、出地,還要承擔綜合費用的10。

10這個比例聽上去不是很高,但問題是取消了煙酒專賣製度之後埃及政府真沒錢。

阿巴斯一世又隻是個隻會內鬥的君主,他停止了自己父親和祖父的現代化改革,表麵上節省了資金,但實際上他把這些資本全部消耗在了無用的事情上,比如那一馬圈價值連城的阿拉伯馬。

阿巴斯一世的短時讓埃及的糧食80依賴於進口,種植的棉花、煙草都是經濟作物,但卻被英國人夥同歐洲列強壓低了收購價格導致其並沒有賺到什麼錢,反而因世界糧食價格的波動而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說道債務就不得不提法國人和英國人了,他們早就準備好了貸款協議就等著埃及政府在上麵簽字。

阿巴斯一世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對列強的軟弱,比起他敢於愚弄歐洲諸國的祖父,他實在差遠了。

之前英國人要在埃及修鐵路,阿巴斯一世甚至還給英國人提供了一筆費用。現在法國人要修鐵路,他也是選擇了主動入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