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帝國和墨西哥條約續簽到1950年的事情在歐洲範圍內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雖說塔桑·安納買了熱度,不過絕大多數歐洲人對於墨西哥的關注度十分有限。
相比之下美國,南北雙方的互噴更能吸引歐洲人的注意。這裡的互噴是真正意義上的互噴口水,甚至到深處還拳腳相向。
南北雙方為了應對這種特殊情況紛紛挑選了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來補充新鮮血液,林肯便不幸被南方拳王湯姆·海爾一拳打掉了下巴。
要知道這時候使用的可是裸拳,裸拳的威力完全不是拳套能相比的。如果這位拳王再過去補上兩拳,那麼林肯很有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成為美國總統。
不過一旁的另一名年輕議員撲倒了正要上前的拳王湯姆·海爾,即便如此林肯也受了相當嚴重的傷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得不靠流食和牛奶充饑。
相比民間冷淡,英法還是對奧地利帝國的行為進行了口誅筆伐。
奧地利帝國的行為直接導致英法加大了在殖民活動上的投入,甭管能不能發展,有沒有潛力,總之先占了再說。
英法的行為又刺激到了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丹麥等國,就連威廉四世也宣稱要開啟殖民活動
不過弗蘭茨倒不是很擔心,畢竟他已經把容易占領且不容易和其他列強發生衝突的地區占領完了。
更多的殖民地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畢竟貪多嚼不爛。而且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弗蘭茨能將現有的殖民地開發出來,他都覺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畢竟從零到一可並不容易,剩下的就看其他國家豬腦袋打成狗腦袋就好。
打輸的必然積累仇怨,打贏的也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畢竟殖民地的前期投入可是很驚人的。
而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沒有做好殖民非洲的準備,除了北非地區,僅僅是瘧疾就能擊退大英帝國,更彆說其他蝦兵蟹將了。
錢再好,有命拿才行。
1851年,5月1日。
英國,倫敦。
倫敦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儘,人們便已來到海德公園前翹首以盼這場盛會。
一座巨大的建築終於揭開了它神秘的麵紗,水晶宮由3300根鑄鐵柱、2300根鐵梁,以及近三十萬塊玻璃組成。
整個水晶宮長563米,寬124米,拱頂高度39米,平均高度20米,占比麵積74萬平方米,相當於十個足球場的大小。
整個水晶宮的長寬高占地麵積都是有講究的,英國人既然要造奇觀就必然要搞個歐洲第一。
此時巨大的水晶宮正反射著太陽的光芒,點亮了整個倫敦。
然而這在來觀禮的雨果等人眼裡卻是巨大的光汙染,很多外國名流都不得不眯起眼睛、
有人會稱其為“光彩奪目”,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則是“嘩眾取寵”,可無論嘴上怎麼說水晶宮都太刺眼了,放眼望去真如一座水晶鑄成的宮殿一般,讓人既愛又恨。
愛的是它的美麗、特彆,以及奇思妙想,恨的是它不是自己國家的奇觀。
然而這座水晶宮給人的震憾卻遠不及原時空,因為就在萬國工業博覽會開幕的前一天奧地利帝國給人的震憾更加巨大。
雖說是萬國工業博覽會,但實際上參展的隻有二十五個國家,以及十五個殖民地。
這是後世學術界的共識,然而根據早期的曆史文件記載,英國官方公布的參展國隻有十個,即:
英國、美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比利時、瑞典、挪威、丹麥、瑞士。
當時的英國對主權和“文明”十分看重,並不會給予其他國家所謂的人文關懷。
不過這依然是此時倫敦最大的熱鬨,每天都有外國使節的船隻到港。
他們很想看一看那些可憐的下等人和野蠻人到底長什麼樣子,畢竟隻是聽英國政府的宣傳,並未親眼見過。
所以碼頭上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每次有外國的船隻靠岸,總會引來一片噓聲。有些人也會潑灑一些花瓣,但更多的人扔的是石頭和爛番茄。
不過卻見不到那種下流手勢,以及那個在現代世界上使用頻率最高的英語詞彙。
因為在維多利亞時代這是英國國家、社會、宗教的底線所在,任何在公開場合做這些事情的人將會迎來真正的社會性死亡。
首先使用者將會被憲兵逮捕,然後遭受罰款、監禁、鞭打等一係列套餐。社區教會和國家部門會將其加入黑名單,如果公職和教職會被直接開除。
總之維多利亞時代是極度虔誠和道德保守的時代,很多事情與現在都有著天壤之彆,哪怕是流浪漢和幫派成員,很多人到死都不會說這些話。
另一方麵英國上流社會的紳士們則要禮貌得多,他們會向停靠在倫敦港的外國人脫帽致意,甚至還有可能會用法語說一句“歡迎來到倫敦”。
不幸的是今天海上泛起了薄霧,然而就在人們議論會不會有新的樂子時一聲汽笛的長鳴,打破了原有的氣氛。
一隻巨大的鋼鐵巨獸衝出了薄霧,烏黑的金屬就如同怪獸身上的鱗甲一般泛著冰冷的光澤。
九米高的船舷如同三層小樓一般,這讓岸邊露台上的人不得不仰望。再加上其巨大的體型,瞬間讓人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高聳的煙囪讓人們懷疑,它是不是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尖頂還要高。
這艘巨艦的長度更是周圍船隻的四到五倍,此時已經有人因驚嚇過度而昏倒了。
不過更多的人是驚訝,無與倫比的驚訝,他們張大的嘴巴裡甚至能塞進兩個雞蛋,甚至有裝卸工人因為太過驚訝而失足落水。
良久,終於有人開口說道。
“上帝啊!那是什麼鬼東西!”
這時候人們才好像如夢方醒一般,紛紛指著眼前這艘巨艦詢問起來。
“今天,這個時候應該是奧地利帝國的船,‘卡爾·奧古斯都’號”
然而隨著巨艦緩緩靠近,巨大的轟鳴聲讓人們聽不清其他隻能勉強聽清“奧地利帝國”這個詞彙。
“它怎麼沒有明輪?”
“奧地利人果然會使用巫術”
“快讓開!快讓開!”引航船上老船長一麵猛敲著三角鐵,一麵怒吼著“都不想活了?快靠邊去!”
平日裡那些小船的船主總是喜歡互嗆兩句,然而此時在這龐然巨物麵前他們恨不得跳水將自己的船推走,一個個都逃也似地遠離了航道的中心。
當巨艦終於駛入航道,巨大的船體幾乎擠滿了整個水域,河道中的水位似乎都為之上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