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去管場內場外都打得火熱的美國佬,巴西和秘魯帶來了橡膠和奎寧,不過那個價格依然讓人咋舌。
事實上由於有了聖安第斯聯盟,南美諸國控製橡膠和奎寧的價格之後利潤有了顯著提升。
所以在此時南美諸國都硬氣的很,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英法都在嘗試種植奎寧和橡膠,甚至英國人在奎寧種植方麵已經有了一些小突破。
此外巴西人還帶來了很多種珍稀植物和木材,木材會被做成各種家具,而那些珍惜植物究竟能做什麼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價格完全是看有沒有需求。
當奧爾加以妝點花園為名要將這些珍惜植物全部包下之後,巴西和秘魯的參展商沒有任何遲疑,當即便簽訂了契約。
其實奧地利帝國已經先後向南美洲派出了多支探險隊,其中有官方組織的,也有民間自發成立的。
畢竟追求財富、追求刺激、探索未知一直都是人類的天性。
不過弗蘭茨隻能說這些人的探索成果十分有限,而且其中夾雜著大量騙子和投機者。
僅僅是關於不老不死的傳聞就有數十個,甚至奧地利帝國內部有不少貴族和商人已經動心,並為此付諸行動。
弗蘭茨對此則是完全視而不見,這群人整日裡追求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也總好過他們整天研究如何與弗蘭茨鬥智鬥勇。
至於巴西人和秘魯人帶來的所謂珍稀植物,其中大多數奧地利帝國已經有了樣本,不過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競爭,弗蘭茨派去的植物專家們還是打算將其包圓。
同時也是為了獨占研究資源,科學無國界?但學者可是有圈子的!科學界內部的競爭和傾軋一直都存在,甚至比外界想象的更加殘酷。
這一世也有些不同,清朝也派人參加了萬國工業博覽會,而非隻有徐榮村和他的湖州繅絲。
這些人出發的時候太平天國運動還沒有爆發,所以依然是一副天朝上國的做派,特意挑選了一個坐北朝南的展台。
不過清朝的展品實在沒有什麼心意,依舊是絲綢、瓷器、茶葉,還有一些古玩和字畫。
幾名清朝官員不時發出不屑地冷哼聲,他們對整個會場內的產品都不感興趣,隻是將辮子盤在脖子上喝茶。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後的評獎環節,清朝的各種獎項直接拿到手軟。
與之同樣離譜的還有暹羅的盔甲和達荷美王國的標槍,如果弗蘭茨在這裡一定會懷疑那些裝備是不是振金做的才能獲此殊榮。
然而現實是這些所謂的獎項更像是按國家關係分配的,最終英國狂攬半數大獎,法國、美國緊隨其後,奧地利帝國雖然擺爛,但依然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其餘小國也各有獎項進賬,隻不過德意誌邦聯的那些小國對此卻相當不滿。
“憑什麼我們獲得的獎項和毛利人差不多?”
盧森堡的代表馬特羅拍著評委會的桌子大聲嚷道。
“這是評委們的一致意見。您帶來的東西確實不少,但卻不代表一定優秀。”
評委會接待冷漠地回複。
“什麼意思?你說我們的鐘表機械,比不上那些草繩嗎?”
馬特羅怒不可遏地說道。
“那是馬達巴卡,是工藝品。”
那位接待平靜地指出了馬特羅的錯誤。
“那也是草!”
“但馬達巴卡上寄宿了卓越的工藝和匠人極致的技術,比您帶來的鐘表、機械更符合大會的主題。
而且您已經獲得了大會的銀獎”
那位接待依舊是不慌不忙地說道,畢竟這種情況他麵對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甚至搞得他都對德意誌地區的人有偏見了。
不過好在每次他都能搪塞過去,然而這一次盧森堡的參展商馬特羅卻直接將那枚銀質獎章丟在了地上,並狠狠補了一腳。
“去你的銀獎!德意誌的工藝技術世界第一!”
“把這個瘋子趕出去!”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插曲,很大程度上就是德意誌地區的民族意識正在膨脹。
不隻是盧森堡,還有諸多德意誌邦聯內的小國覺得自己遭到不公的對待,紛紛毅然棄獎。
這種做法不光是搞得英國人有些下不來台,連帶著德意誌邦聯中的大國,以及那些與德意誌邦聯聯係不是那麼緊密的國家也很難做。
奧地利、普魯士、荷蘭、丹麥、比利時、阿爾薩斯洛林公爵領全都是這種情況。
荷蘭、丹麥、阿爾薩斯洛林公爵領這些地區的德意誌人本就不太安生,如果再給他們找到借口,那怕是要悲劇重演。
這其中最難做的就是荷蘭了,由於這個時代荷蘭人和德意誌人本就沒什麼明確界限,所以大家的立場也十分靈活。
荷蘭的民族主義者可以在兩個民族之間無縫切換,做什麼人有利,那麼自己就是什麼人。
在1848年荷蘭民族主義遭受重創,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變成了德意誌民族主義者。
荷蘭政府又是典型的弱勢政府,荷蘭國王威廉三世更是幾經波折把自己搞成了弱勢國王,國民對這個大搞荷蘭民族主義,然後又光速投敵的國王實在沒有任何好感。
如果不是德意誌邦聯的支持,威廉三世恐怕早就被憤怒的民眾趕下台了。
由於距離英國最近,荷蘭人也是最先收到了消息。大量民族主義者走上街頭要求棄獎支持兄弟國家,但威廉三世和荷蘭高層又不想放棄到手的榮譽,更不想與英國交惡。
通常來說這個時候國家的政府會選擇先等等,等熱度降一降再冷處理。
然而在這個民族的時代,但凡是與民族沾上關係的事情都會使人瘋狂,瘋狂程度則視民族強弱而定。
此時的德意誌民族無疑十分強大,憤怒的民眾直接衝進了市政廳,包圍了鹿特丹王宮,甚至唱起了《德意誌之歌》。
這讓正躲在奧地利帝國使館中的威廉三世和其親信不由得瑟瑟發抖,因為奧地利帝國官員和士兵們或是在與之合唱,或是一臉莊嚴肅穆,甚至有人直接敬起了軍禮。
有人覺得這就是奧地利帝國的陰謀,其實這就有些冤枉好人了。
奧地利帝國本身是不支持任何民族主義的,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德意誌民族主義,任何宣揚民族主義的人和團體都會遭到打壓。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