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棄獎大軍(1 / 1)

推荐阅读:

路易·菲利普這一手著實把英國人惡心的不輕,其實就在不久之前英國考慮到和法蘭西第二帝國的關係,並不打算邀請奧爾良家族參加。

結果是路易·菲利普哭著喊著要參加萬國工業博覽會,基佐更是拿出了相當大的誠意,史密斯專員才將阿爾薩斯洛林公爵領列入了邀請名單。

結果便有了今天這一幕,約翰·羅素在心中已經殺了路易·菲利普一千次,他真沒想到世上居然真有人能做出如此厚顏無恥之事。

最關鍵的是阿爾薩斯洛林公爵領幾乎未獲得任何獎項,僅有幾個可有可無的安慰獎,路易·菲利普卻搞得滿城風雨,甚至還要花錢登報,搞得好像他們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一般。

此等行為隻能說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阿爾薩斯洛林公爵領和英國幾乎沒有利益往來,約翰·羅素空有一身怨氣也無處發泄。

不過他的厄運還遠不止此,由於丹麥首相拉蒙德稱病,弗雷德裡克七世隻好去找其他人頂缸。

很不幸整個丹麥政府的高層沒有一個人願意背鍋,眼看著一群說著丹麥語的丹麥人拿著用丹麥語寫成的旗幟冒充德意誌民族主義者整天在大街上亂逛,弗雷德裡克七世真是醉了。

弗雷德裡克七世合上窗簾說道。

“我懷疑那些賤民在愚弄我。”

丹麥政府的高層都陷入了沉默,他們實在不知該如何形容這位君主,更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的問話。

“你們誰有辦法把這些煩人的家夥趕回家裡去?”

依舊沒人回答,沒人能回答,更沒人敢回答。

弗雷德裡克七世並不殘暴,但足夠昏庸,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做什麼,沒人會願意主動背這口黑鍋。

畢竟就算主動背下這口黑鍋也不會得到弗雷德裡克七世的賞識,反而會被其嘲笑,甚至當成傻子。

“你們怎麼都不說話?啞巴了嗎?”

弗雷德裡克七世狠狠跺著手杖,依舊沒人回答。

“你你們”

弗雷德裡克七世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

“陛下,您下令驅散人群吧。把軍隊調進城來。結束這場鬨劇!”

一名年輕官員忍無可忍地說道,他已經受夠了國王和大臣們的相互推脫,議會和國王扯皮,外麵那些人中固然有真正的民族主義者。

但更多的則是被煽動起來的無知民眾,借機生事的流氓地痞,深諳政治流量的投機者,以及自以為是的蠢貨。

“您瘋了嗎,先生?”

“我沒瘋!”

“把他送去醫院進行治療。”

幾名侍衛衝進來將年輕人抬了出去,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外麵的聲浪越來越大,甚至有人已經開始焚燒起了丹麥國旗。

丹麥君臣在鼻觀口,口觀心的一陣沉默之後,弗雷德裡克七世終於開口了。

“我的座右銘是‘人民的愛,我的力量’。我決定遵從人民的聲音。”

“陛下,英明。”

大臣們的回答十分敷衍,其實他們早就知道這種結果,不過讓國王自己說出來他們就不需要再背鍋了。

丹麥高層將心思都花在了如何免責上麵,身在倫敦的丹麥參展商們隻得到了一份模棱兩可的命令。

不過這是民族的時代,更是一個瘋狂的時代。

棄獎!必須棄獎!英國人的獎章,哪有民眾的擁護有價值?

其實英國一直以來都在嘗試修複與丹麥的關係,畢竟丹麥一方麵扼守著波羅的海的咽喉,另一方麵又是非自願加入德意誌邦聯的成員國。

無論是出於瓦解德意誌邦聯的目的,還是為了提防俄國,丹麥都是英國的重要棋子。

所以英國人在丹麥內部扶植了大量親英派,但讓約翰·羅素失望的是這些親英派高官到頭來居然都派不上一點用場。

丹麥也加入棄獎大軍不僅僅是在打英國人的臉,更是在選邊站隊

約翰·羅素和一眾英國高官已經腦補出了丹麥與奧地利和俄國狼狽為奸的樣子。

很快威廉三世也頂不住壓力宣布棄獎,荷蘭全國上下舉國歡騰,荷蘭的德意誌民族主義又強大了一分,荷蘭的德意誌人也就又多了一些

英國人的心情就不那麼美麗了,在他們看來因為近幾年荷蘭變得強大之後,所以荷蘭人才開始翻起了舊賬。

這讓英國感到了不安,荷蘭、丹麥都是英國的世仇,但曆史上英國早已瓦解了兩國複仇的可能,甚至還從丹麥手中剝離了挪威,在荷蘭手中剝離了比利時。

然而此時這些世仇找到了一個新的靠山,即德意誌邦聯

毫無疑問在此時英國政府的心目中德意誌民族已經形成,並且已經成為了一個整體。

維也納,霍夫堡宮。

弗蘭茨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看來奧地利帝國的空調還是不太完善,沒法直接調節溫度,隻能靠降低功率來慢慢調節。

比利時的情況比較特殊,以利奧波德一世和英國王室的關係,注定了他不可能直接反對英國。

但好在比利時是一個民主國家,在利奧波德一世和比利時議會的共同努力下認定棄獎和領獎都屬於參展商的個人行為與國家無關。

雖說同樣是踢皮球,但不得不承認利奧波德一世就顯得更有水平。

比利時的參展商們出於各自不同的立場考慮,做出的判斷自然也各有不同。紡織業大亨利芬·鮑溫斯選擇接受英國人頒發的獎項,並將其裝裱在了他的辦公室之中。

科隆納鋼鐵和班德布拉班特華夫餅公司則是選擇了棄獎,原因很簡單他們的主要市場份額都在德意誌地區,而英國人則處處對他們設限。

德意誌地區諸國大多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剩下最難做的就是普魯士。俾斯麥本來想學奧地利人,但奧地利人的做法,他不敢學,學了怕是要把英國人得罪死。

其他國家的做法對於普魯士王國來說參考價值也不大,除非普魯士打算一條路走到黑。

俾斯麥還真這麼考慮過,但現在英國人態度不明,實力也不明,而俄奧關係又過於密切,這讓普魯士想要明牌站隊也變得十分困難。

此時普魯士王國上到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下到普通外交官都一籌莫展。

這確實是個難題,不過俾斯麥知道自己不能和其他碌碌無為之輩一般,否則普魯士就真完蛋了。

想要既不得罪英國,又能滿足民族主義者的虛榮心,談何容易?

隻要稍有不慎,一個民族罪人的頭銜是跑不了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