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 第823章 奢侈品行業的投資

第823章 奢侈品行業的投資(1 / 1)

推荐阅读:

“i汽車?你要整個汽車品牌?”撒切爾驚訝問道。

楊文東點點頭道:“對,我總不可能隻要一個工廠吧?”

“這”撒切爾頓時猶豫起來,道:“i也是英國的一個知名汽車品牌,讓外資收購,這件事不是我能夠單獨決定的。”

“我知道,所以我提前與您說一聲,您這邊能夠同意,那我會走正式商業流程,然後向英國政府提出申請。”楊文東正式說道。

汽車行業,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這種企業的收購,必然是需要經過國家層麵同意的,哪怕這家汽車公司已經很爛了。

“我這邊,也需要考慮一下。”撒切爾也被突然襲擊了,自然也不好當場作出承諾。

楊文東道:“我明白。”

撒切爾又問:“你與利蘭汽車管理層溝通了沒?”

“還沒有,如果您這邊不同意,那我也沒必要與利蘭溝通了。”楊文東笑道:“歐洲的汽車還是有一些其他的品牌的,我或許也會考慮一下。”

“看來你是想進軍汽車行業了。”撒切爾也算是明白了過來:“那你有把握在收購i汽車之後,救活這家公司嗎?”

楊文東道:“100的把握我不敢說,但一半把握還是有的,首相女士您可能不知道,我在亞洲多個國家,一共有著差不多800家汽車銷售中心,售賣全球的各種品牌,日本的多家汽車品牌也與我的銷售公司有合作;

一旦我收購了i汽車,那便可以將汽車送到亞洲市場,我有著銷售與售後渠道,加上傳媒也有一定的關係,那至少,是可以為i的出口做出一定的成績。”

在六七十年代,楊文東便開始在東南亞布局各種渠道,分彆是電影、零售以及汽車銷售中心;

核心的目的,就是掌握足夠的渠道,甚至美國的百思買,也是這個目的;

汽車產業,想直接參與製造是很難的,哪怕有錢也不行,但參與終端零售,砸錢就可以,且早期的東南亞地價便宜,自己購買物業成本很低;

如今東南亞經濟發展,不說售賣汽車,就是地皮都賺的盆滿缽滿當然,電影院線與零售其實也一樣;

而靠著差不多800家汽車零售中心,就是日本豐田、本田這些巨頭,也得給三分麵子了,畢竟這麼多門店,傾斜性的銷售,都會對任何汽車品牌造成不小的影響。

“真的?800家?”撒切爾也是眼神一亮;

800家門店,一個月平均賣一兩台,這一年就是1萬多台了,對於英國的汽車行業來說,年銷一萬多已經算是不錯的數據了;

英國汽車產業與德國日本這些不一樣的,因為早年競爭不過,隻能內部封鎖市場,十幾年前還能靠著各個聯邦活的滋潤,但各個殖民地獨立之後,英國的產品就再也沒有優勢,最終隻能在自己家裡玩

一個小小的英國市場,卻有那麼多汽車品牌,又很難做出口,那自然衰敗了。

楊文東又道:“對,而且不僅僅如此,我的資本,很快就會在歐洲、美國購買或者新建汽車銷售中心,美國那邊已經在談了,可能會接手300多家,歐洲這邊,明年也會開始大規模投資。”

跟百思買一樣,他是準備靠著雄厚的資本,先逐步的掌控渠道,那樣也能長期分享汽車行業的利潤且如果自己做汽車的話,有了足夠的渠道,也更方便擴張。

“如果這樣的話,那能不能與利蘭汽車合作?”撒切爾是真的心動了。

她上台之後,麵對的經濟問題非常多,其中最爛之一的就是這個利蘭集團。

這個整合了英國所有汽車品牌的綜合企業,因為長期巨額虧損,在1975年的時候,被國有化了,

而從7578年,英國政府一共注資10億英鎊,卻也無能為力,去年一共虧損12億英鎊,這筆錢隻能由政府承擔。

這也成為了她的一個巨大心病,因為沒辦法甩掉,整個利蘭,帶動了前前後後幾十萬人的就業,就算虧損,也得政府買單,不然她的位置可能都不保

但如果能夠增大利蘭公司的出口,那不說扭虧為盈,至少可以減少一點政府的巨額補貼,也能夠讓整個產業鏈運轉起來,挽救一下失業率;

她也沒想到,楊文東居然在亞洲有這個資源,甚至還準備全力投入汽車零售產業,這可真的是一個救星啊,

“這個,恐怕很難,利蘭汽車本身的問題,是自身技術不行。”楊文東搖頭道:“以我的渠道,能夠扶持一家已經是極限了,再多也是無能為力的;”

利蘭汽車,是1968年成立的,當時的英國汽車產業已經爛透了,在自己國內一個狹小的市場內競爭,最終誰也吃不飽,於是就整合在了一起,然後控製英國政府提高汽車進口關稅,想在英國內部玩壟斷;

可英國民眾也不是傻子,他們寧可不買車,也不高價買垃圾車;

而最重要的一點,歐共體成立之後,英國被迫需要開放本國市場,這就給了利蘭汽車最後一擊,它也隻能徹底擺爛了。

一年虧損幾億美元,楊文東也救不了,他也隻能從中挑選一個勉強還行、適合自己未來規劃的i進行投資;

實際上,利蘭旗下還是有未來不少知名企業的,比如捷豹、路虎、名爵等等,但原先曆史上這些企業能夠活下來,也是因為被其他國家大型汽車公司給收購,然後注入大量技術及資金,才救活的

而還有很多利蘭旗下的產業,也同樣被外資車企收購,投入巨額資源,結果虧損嚴重,最終倒閉;

從概率上來說,投資英國汽車產業,虧的多賺的少;

要不是知曉未來內地有著很好的機會,且自己也會重投資全球各地的汽車零售中心,那他也是不會投資英國汽車的。

撒切爾想了想道:“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不試一下怎麼知道不行呢?”

“首相女士,汽車可不是其他產品,測試一下的成本也是極高的,資源方麵,我目前頂多隻能照顧利蘭一個品牌的汽車。”楊文東說道。

前世的內地,是很多汽車品牌的主要市場,但也有一些國際品牌沒有進入,比如克萊斯勒、菲亞特等等;

其中克萊斯勒沒有進入內地市場的原因有特殊情況,但菲亞特卻是正常的,之所以沒有進入,是因為汽車這種產品,推廣的成本極高;

越是昂貴的商品,買家會越在意品牌,比如家電,正常人就不會買雜牌的,那汽車就更不要說了。

在任何一個地方,一個品牌的宣傳,都是需要砸入巨額資金進行宣傳的,即使楊文東在東南亞掌握銷售渠道,但也得在傳媒上投入不小的資源,才可能替i打開一點市場,而再加一個其他汽車品牌,幾乎是做不到的,資源不夠、汽車銷售中心也頂多向一款車傾斜資源。

而蘭利就是一個大雜牌,還不像大眾豐田,隻有一個車標;且蘭利的質量技術,也是真的不行,身為付不起的阿鬥,也是有原因的,楊文東可不敢隨意瞎折騰汽車,這玩意出事會要人命的。

撒切爾也明白了楊文東的意思,點頭道:“我明白了,這的確有些讓你為難了,但我也是希望能夠有一些機會。”

“現在說這些還太早了,或許以後有機會,但,合作也是有前提的。”楊文東隱晦的提醒道;

如果自己能夠收購迷你汽車,那一切好談雖然大概率他也不會同意幫助整個蘭利,頂多路虎、捷豹之中選擇一款合適的,額外幫一把;

但如果沒收購成功,那自己的汽車銷售資源必然一分也不會幫的,自己安安心心的賣豐田本田大眾甚至美國三大汽車不更香嗎?至少在質量技術上,這些大品牌沒什麼大問題,自己也安心很多。

“嗯”撒切爾也理解了,隨即道:“楊先生,這件事涉及很大,短時間內估計不會成功,你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我也先告訴你這一點。”

楊文東點頭道:“我明白,這一點,我也有心理準備。”

i汽車現在再怎麼拉跨,也是一家年銷量45萬輛的汽車,在英國有著超過5000的直接就業崗位,又是汽車這種特殊產業,自己又是外資;

想收購這樣的企業,流程必然是非常繁瑣的,英國上下議會可能還不一定都同意,這就又會有所扯皮;

所以自己也是刻意提前通知撒切爾,希望她能夠儘早推動這件事,哪怕花個一兩年時間,隻要能夠在80年代初成功就行了,自己的主要核心目的,還是為了內地市場;

i、或者說蘭利的汽車之所以不行,主要也是因為目前用的還是60年代的技術,早期因為市場穩固而不思進取,後來被德國法國美國甚至日本汽車摁在地上摩擦;

但60年代的汽車技術卻非常適合國內,反而最新技術,國內可能掌握不了

原先曆史上,80年代國內引進的桑塔納,其實也是大眾在60年代的汽車技術。

他倒也沒想過成為內地的大眾,但能夠分一杯羹,也是不錯的,i這種省油的小型車,倒也是適合缺油的內地,彆看內地如今是石油出口國,但國內其實也很缺油,因為石油是外彙的主要來源。

英國的市場之中,除了汽車行業,也還有其他的一些領域合適投資,不過事情得一步一步來,自己先搞定汽車再說;

除了汽車,其他行業大部分都是區域性的壟斷企業,類似曾經英資在香港的產業,這些產業,他這個外資想獲得,也不容易,且撒切爾剛剛上台,即使想改革,也不會那麼快,所以等到i收購到手後,再逐步圖謀其他。

後續,楊文東在英國又待了幾天,也在撒切爾助理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些英國現任政府的不少官員,包括負責工業的大臣,未來自己與其接觸應該不會少,畢竟,他不可能什麼事都找撒切爾,人家怎麼著也是首相了,頂多與自己商討一些大事,其他細節還是得與英國官員溝通的;

官麵上的話,楊文東也說了不少,什麼以後會加大對英國的投資等等但這群鬼佬還試圖讓楊文東移民英國,這一點,他自然也不同意,哪怕i收購不了,他也不會答應,綠卡什麼的他也不要,就是擔心以後可能會被全球征稅。

英國的事情,他留下一個團隊負責跟蹤,自己則是乘坐私人飛機,來到了意大利威尼斯;

“水城”之名,還是很大的;

前世去過意大利威尼斯的都知道,其實隻是虛有其名,垃圾到處都是,馬路邊上多少人隨地小便(公共場所2歐元收費)、小偷也遍地都是

不過在70年代,相對來說,意大利乃至整個歐美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掠奪了全球幾百年,現在經濟還是可以的,哪怕碰到了石油危機,也比其他洲強多了;

6月23日,楊文東休息的酒店會議室內,來了一名約40歲的中年男子;

“楊生,這是您之前讓我查的資料,您請看。”中年男子遞過去資料後,並介紹道:“如今意大利的奢侈品公司有很多,這些就是名單;

不過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非上市公司,如果我們想收購,就隻能一家一家去談了,能不能成功,我也不敢打包票。”

“能成功就好,不能成功就算了。”楊文東點點頭,隨即一支筆在文件上劃了幾個圈,道:“我劃的這幾家公司,你重點與他們談判,看看能不能入股,不管是資金還是其他方麵的資源需求,我都可以儘量滿足。”

歐洲的奢侈品行業,是全球幾乎獨一無二的存在,即使是經濟更強大的老美,奢侈品拍拍也玩不過歐洲。

其中以法國與意大利為最,這次來意大利,就是為了這個目的,70年代末,未來的一些奢侈品巨頭,現在還都規模不大,正是適合投資的好時機。

s:求月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