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軍怯弱,不及我軍悍勇,廝殺立功,以取富貴。”
“莫慌!賊軍膽怯如鼠,殺之如殺雞”
“殺!”
丹陽軍首次衝陣不破,引兵稍撤後,唐軍將校趁著空隙鼓舞士氣。而唐軍兵卒剛剛經曆與丹陽軍的廝殺,對敵寇實力水平了然,故今眾人心中豪氣頓生,信心十足。
少許,丹陽軍列陣稍整,便見陳卒高聲壯膽,在軍官的指揮下,端平長矛,複衝唐軍方陣。
幾乎一瞬間,兩軍步卒複而交兵,慘烈的喊殺聲不絕於耳。
見唐軍旗幟不動,在中軍坐鎮的張遼終於可以稍稍放下心。
廝殺之前,眾將信心十足,一半是源自唐卒的驍勇善戰,另一半是為了鼓舞士氣。但具體戰事何如,沒人敢保證取勝,尤其是大王及最精銳的護國軍不在。
畢竟陳軍兵力乃己方兵馬數量的近兩倍,且陳卒列以方陣,陣型寬度不廣,反而縱深厚實,非常利於輪番進攻。而今隻要抗住第二輪廝殺,敵軍士氣便會泄掉大半。
念及於此,張遼與荀攸簡要探討了下,亮出了騎卒出動的信號。
軍令下達,趙雲、柯比各率唐騎出動,他們的攻擊目標是擊敗陳軍騎卒及襲擾敵軍側翼。
“咚咚咚……”
鼓手重重敲響戰鼓。
卻見兩翼唐騎各三千騎,今如雙龍出海,遙相呼應。諸騎催馬,甲葉鏗鏘,弓如彎月,煙塵繚繞。
兩軍之間不足二裡,唐騎轉瞬將至陳軍陣前。
陳軍因騎卒少之緣故,將騎卒集中使用。見唐軍兩翼並出騎軍,統領騎卒的黃忠立即上前截擊左翼的唐騎,僅留數百騎駐於右翼。
“嗖!”
“嗖!”
左翼唐騎呼嘯掠過,箭矢速射飛出,迎擊的陳騎慢一步,射術又不及唐騎,僅一個照麵,不少頭排陳騎紛紛落馬,引起陳騎內部的騷亂。
唐騎之善射,格鬥技巧之豐富,軍馬之品量,兵甲之堅固,非陳騎所能比。
早期,張虞麾下的騎卒由代地武士並少數胡人所組成;及至並州時期,張虞針對步騎大擴軍,漢、烏桓、匈奴、鮮卑皆被招募入唐騎,彼時漢人為陷騎,胡人為輕騎。
兼並關中時期,張虞吞並了關西漢、羌軍隊,大量舊漢騎士並入唐騎,讓唐軍在質量與數量上有飛躍性的發展。
及下隴右時期,涼州叛軍舊部被張虞所征服,善於格鬥的隴騎大大豐富了唐騎的戰術。至破河北時期,張虞招降公孫、袁紹舊部,儼然坐擁天下最精良的騎卒。
至於精騎有考核標準,唐軍內部有‘三箭’、‘三槍’之考核。三箭者,五十步近射,三箭需中靶心;三槍者,雙手操槍奔刺,三槍需皆中敵首。
接頭的遊騎騎射而撤,後續持槊騎卒趁著陳騎前排騎士死傷而混亂時,驅馬直衝陳騎,氣勢洶洶地將陳騎衝散。之後遊騎兩翼包抄,捉對與陳騎廝殺。
“殺!”
體格魁梧的陳騎追擊唐騎,而唐騎操持弓箭,回首彎弓便射,陳騎猝不及防,臉頰中箭,慘叫了聲,捂著臉摔於地上。
格鬥之技不用多說,唐騎幾乎碾壓陳騎。唐騎能夠雙手不持韁繩,依靠下身操控馬匹,而陳騎騎術缺乏,做不到持槍格鬥,僅能勉強持刀砍殺。
一寸長,一寸強。長矛在馬上個格鬥的優勢,豈是環首刀所能比。故陳騎與唐騎稍微接觸,陳騎便猶如小兒搏成人,死傷大幅度上升,呈現一片倒的局麵。
唐騎驍勇的表現,瞧著黃忠目呲欲裂。之前三千精騎中伏,彼時他尚以為唐騎有伏擊之優勢,而今正麵廝殺,可見陳騎非唐騎之敵。
黃忠雖有萬人敵之勇,卻不能匹敵眾人,由是深陷唐騎的圍殺,然憑勇武砍殺幾名唐騎,在親騎的掩護下突出包圍圈。之後,黃忠驅馬稍離唐騎,為了拖住唐騎,儘可能率騎與之騎射。
趙雲不斷指揮唐騎圍追堵截陳騎,欲將黃忠所領騎卒趕出戰場。
在陳騎苦苦支撐下,另一翼的唐騎在柯比的統禦下,嘗試環陣突擊。
唐騎以五十人為一隊,尋找陳軍的薄弱突襲。陳卒則是放槊列林,持弓以迎唐騎。
步射箭矢百步,而唐騎非至三十步不能射,故常見唐騎忽出佯進,又驟而撤走,儘量與挑撥陳卒。
反複幾次,因每次唐騎人少,又無具體進攻,故陳軍為了節省箭矢,漸漸不在百步而放弓。
今時,卻見柯比領十餘甲騎佯動,來來回回挑撥陳卒。而陳卒似乎看透柯比目的,便沒有開弓射騎。
在猶豫的瞬間,柯比撲捉到陳騎的懈怠,忽率甲騎衝至陣前。
戰馬急馳的速度太快,隻聽見馬蹄聲響。領頭三名唐騎快如閃電,便奔至陣前,馬槊急刺,驟有三名軍士倒地。
其餘唐騎貼麵近射,頃刻數名陳卒仰頭便亡。
柯比更是驍勇,趁一人轉身後撤之時,一手擒住陳卒所持令旗,猛地將令旗搶了過來。
見柯比貼陣搶旗,眾陳卒先是一驚,再持槊齊刺。然槊到之時,柯比已策馬抽身離至數步外。而在弓弩手開弓時,柯比率甲騎已至五十步以外,箭矢難傷唐騎之分毫。
“哈哈!”
柯比囂張而豪笑,大聲道:“南人,鼠輩爾!!”
十餘騎掠陣,殺傷數人並奪一令旗而走,令陳卒無不驚駭,陣中一片寂靜。
反觀唐騎陣中,柯比策馬向屬下展示陳旗,由是令眾人士氣大振作。
騎兵衝鋒的速度非步卒所能比,騎卒憑借機動性可以壓製步卒。利用屢次挑撥,可令步卒疲憊,而後憑陷騎擊潰。
“萬勝!”
“威武!”
眾騎呐喊一番,情緒頓時高漲。
而有了柯比的帶動,效仿柯比者眾多,卻見一勇騎率數騎挑逗,先是引誘陳卒的放箭,再是率騎衝擊,貼麵騎射掠陣,射死或射傷數人。
柯比複之又來,先是挑撥陳軍步卒,再是複而衝之。
“賊將又來了!”
之前被攻擊過的小方陣,人人瞪大眼睛,不由自主握緊長矛。
然衝至一箭之地時,柯比忽撥馬首,斜掠向他處。
“嗖嗖!”
唐騎射中數人,及步弓回擊時,又撥馬撤走。
陳卒奈何不了柯比,眾卒無不氣餒。而有軍官催促駐隊的騎卒,然陳騎自知非唐騎之敵,竟拒絕出戰,差點沒把張勳氣死。
陳卒的無可奈何,助長了唐騎的銳氣,十餘隊唐騎順著陳軍側翼反複挑撥。陳卒步射,唐騎便撤;中途換箭,換隊另衝。
“鼠輩!”
唐騎紛紛囂張挑釁,令陳卒氣悶難消。甚至有兵卒一見唐騎挑撥,便開箭射之。步弓射動靶,而騎弓射不動靶,故唐騎不僅能閃避,反而還能多中陳軍步卒。
在挑撥十餘次,柯比所率騎卒在沒有陷陣的情況下,卻已嚴重打擊了陳卒的士氣。
挫傷士氣後,柯比沒有趁勢陷陣,而是為了令陳卒疲憊,將三千騎卒分成三部,故意輪番派出騎卒盯陣,並始終保持一部千人可戰鬥的規模。
在唐騎廝殺之餘,今唐軍步卒再次擊退了丹陽卒的衝擊,並對其造成大量殺傷。
二次衝陣失敗,陳卒不得已後撤整軍,並填補新的軍士,準備第三輪的衝鋒。而唐軍步卒趁機休息更替,以避免因疲勞而被敵卒所破
“張將軍,柯比遣騎問,敵軍側翼微動,能否大舉入掠?”候騎問道。
張遼看向荀攸,問道:“先生之見?”
荀攸捋須搖頭,說道:“今具裝甲騎未至,憑柯比所領騎卒,恐不足以破敵。況陳軍兵卒眾多,非須臾所能破,故不妨暫觀戰,等候大王兵馬。”
“大王如舉大兵至,則敵軍必慌之!”
“善!”
張遼吩咐說道:“依荀軍師之見,讓柯比襲擾敵軍側翼,等候大王兵馬。”
“諾!”
在唐、陳兩軍鏖戰之時,張虞所領護國軍其實剛至戰場,今在右翼的十裡外休息。護國軍除許褚外,高順、馬超二將各領步騎,人數約有七千人。
“大王,我軍正與敵軍廝殺,趙雲率騎戰左翼,柯比率騎掠右翼。敵騎兵少,僅在左翼有備,正與趙雲廝殺。而右翼無陳騎,今柯比分隊入掠,以疲陳軍步卒。”步祿狐突利說道。
“柯比入掠情況何如?”張虞問道。
“無人可擋,我軍士氣大漲,而敵卒衰之。”步祿狐突利說道。
“好!”
張虞揚鞭前指,沉聲說道:“高順聽令,命你部上馬行至敵陣二裡外列陣,以重卒鑿陣破敵。”
“馬超何在?”
“末將在!”
張虞說道:“至二裡外,率騎列裝甲胄,以備衝鋒廝殺。”
“諾!”
望著前行的兵馬,張虞眼睛微眯,透露出殺機,今日他必一役而覆袁術。
時近午時,在唐、陳兩軍廝殺的右翼,一支步騎徐徐覆於原野上,吞沒了枯黃的草木,旌旗高舉如林,甲胄鏗鏘作響,猶如浪潮連綿而來。
步卒持步槊,配長弓,懸刀斧,身披鐵甲,而非布麵甲。上千精騎騎著高大的涼州馬,握矛懸刀,背箭掛壺,身上著一層布麵甲,而另一副魚鱗鐵甲由副馬背負。
軍陣中,眾人簇擁兩杆大纛,一書為‘唐’,另一書為‘張’。
在大纛下,張虞勒馬止步時,眾人齊停腳步,遙望遼闊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