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二十九章南楚王

第二百二十九章南楚王(1 / 1)

推荐阅读:

大戰初罷,湘水之畔,臨湘城外。

遠處丘陵與高山起伏,近處荊州士卒打掃戰場。烏鴉順著血腥味而來,在天空上盤算,嘎嘎叫著不停,或有停留樹梢上,窺視著河灘上的陳軍屍體。

劉備穿著濕漉漉的靴子踩在冰冷的水田中,常年在荊南生活的他已是習慣了刺入骨髓的寒冷。

巡視戰場半圈,見無潰散之敵,劉備便尋了個乾淨的地坐下,說道:“長沙雖說生冷,但人煙卻比桂陽多。有長沙以為基業,後續將能觀望南郡。”

李嚴貼心奉上新靴,說道:“天氣寒冷,主公宜換新靴,以免著涼受寒。”

李嚴,字正方,南陽郡人,少為郡職吏,以才乾著稱。

袁術主荊州,李嚴因投效進仕有法,於是便以郡吏之身出拜縣長,由是得以入仕。

轉任湘南縣長時,奉劉備在起兵北伐。及劉備下零陵、桂陽時,李嚴看出袁術不得人心,而劉備漸有席卷荊州南之勢,於是便遣人投效。

時袁術調發大軍北伐,劉備便集合大軍北上,在李嚴的帶路下,一路殺至臨湘,並在今日逼袁奐出兵,擊敗並斬殺袁奐。

李嚴憑借自身的軍事、政治之能,贏得了劉備器重。此番斬殺袁奐,便是出自李嚴的計策。袁奐本欲據臨湘而固守,李嚴獻計突襲益陽,切斷臨湘與外界的交流。為了不陷入包圍,袁奐無奈之下,率兵出城與劉備交手,最終被劉備所斬殺。

有晉身之功,李嚴最終被劉備拜為軍師中郎將,賦予整頓軍紀及出謀劃策之職。

見李嚴持乾淨靴子,劉備深歎李嚴為人細心,說道:“此是為下人之事,非正方應為之事。”

李嚴笑道:“主公為君,嚴為臣下。主公身軀貴如千金,臣下理應愛護,豈能非本職之事而不愛之。”

劉備暗自點了點頭,以為李嚴忠心可用。

趁著劉備換靴子,李嚴慶賀說道:“長沙在冊民籍多達六萬餘戶,為南楚諸郡之盛行。今主公取下長沙,下武陵郡,趁袁術被擒,陳國動蕩之際,北取江陵為治,合南楚四郡戶籍,民能有百萬之眾,彼時能成楚王之業。”

三楚分為南楚、東楚與西楚。漢、淮之間的沛、陳、汝南、南郡為西楚;彭城以東的東海、吳、廣陵為東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為南楚。故項羽以彭城立基,便自稱西楚霸王。

望著諸水之中的臨湘城,劉備歎息說道:“袁術憑家世而定基立業,強盛時極長江上下。而今雖說衰弱,但甲士仍有十萬。我以為袁術縱不敵張虞,亦能與之鏖戰數歲。然誰能料袁術一朝被擒,令世人所嗤笑外,更令我深憂張虞啊!”

漢末以來,群雄並立,張虞起兵於代,西征李傕,北討公孫,遠安隴右,東平袁紹,今在南擒袁術,幾乎將橫掃天下諸侯。

劉備從河朔流離至南楚,可以說是見過不少諸侯。而今中原諸侯皆被張虞所敗,讓劉備除了敬佩之外就隻有敬佩。

當然了,劉備非甘願放棄之人,他雖敬佩、深憂張虞,但他卻也敢與之較量!

李嚴沉吟少許,說道:“昔主公聯絡孫策、曹操以討袁術,而今張虞幾有中國,不如與曹、孫二家再聯合禦敵。孫氏欲取漢中,巴蜀又為大江上遊;主公如能有南楚,則據大江中遊。而曹操坐擁江左與淮南,則守大江下遊,三家將能共禦強寇!”

“大江猶如天塹,唐人縱善弓馬,戶籍為南土數倍。然三家憑舟舸為牆,足以阻唐人於江、漢以北。而若能據敵,主公再與二家徐徐北伐,或能成就一番大業。”

劉備微微頷首,李嚴的合縱之策不錯。

因壽春小朝廷緣故,他與曹操的關係保持不錯,畢竟二者皆樹漢旗。巴蜀之孫氏之前雖有聯絡,但隨著孫堅的戰死,孫策上位之後不再東出,他與孫氏的關係稍有冷落。但在共同利益之下,二家恢複使者聯絡,絕非什麼問題。

“那今可要遣使與曹操聯絡?”劉備問道。

“不!”

李嚴沉吟說道:“天子以壽春為治,而壽春又毗鄰豫州。與主公相比,曹操應是最憂張虞,故不如等候曹操使者。今主公之重在於開疆擴土,在張虞大軍至江漢之時,率兵奪取南郡與武陵。”

頓了頓,李嚴強調說道:“江陵如下,主公需東平江夏,北取襄樊。襄樊隔漢水而立,如能修繕一番,使其成為堅固之城,則主公便能以南楚一隅之地以抗中原強兵。”

“時北方稍安,主公遣將南下,一報士燮背盟之仇,二為利儘南海。時主公坐擁二州之地,縱不能北伐中原,但與曹操、孫策二人齊心,則能三家共據強敵,成霸王之業。”

李嚴雖說腹有甲鱗,貪戀權勢,但才能絕不能忽略。他作為南陽人,深諳荊州地理,在極端條件下,為劉備謀劃出一片基業。即東聯曹操,西和孫策,北守襄樊,南擴交嶺。

當然了,戰略歸戰略,能否實現便是個大問題。

如曆史上,周瑜、甘寧、魯肅三人皆欲行窮儘長江,南北分治的對峙思想,然三人最終都失敗了。周瑜破南郡,但卻死於箭傷;甘寧不得重用,碌碌而為一將;魯肅從南北分立,改為三家鼎立。

而今李嚴希望劉備成就他所規劃的王霸之業,有兩大難題。其一,破江陵,取南郡;其二,下襄樊與夏口。破江陵或能寄希望於趁陳國動亂之時奪取,而後者襄樊、夏口,勢必要與張虞、黃祖交手。

當然了,困難是困難,關鍵是劉備至少有目標而執行。

劉備麵露喜色,笑道:“正方所言實為高見,今與袁奐作戰多時,先入臨湘休整,再率兵征江陵。”

李嚴沉吟少許,說道:“主公於南楚根基稍弱,今後欲以此而據唐人,需與本地大族結親。時得民心以強壯,拔賢士而委能,方可令南楚不生動亂。”

劉備若有所思,說道:“我今膝下無子,可收假子以為子,再娶大族之女為妻,以此或能讓南楚大族歸心。”

“一切以主公為主!”李嚴作揖道。

“今不為下臨湘而喜,而是為得正方輔佐而喜。”劉備扶起李嚴,雙手緊握道:“君不棄我,我便絕不棄君!”

在君臣表以感情之時,簡雍卻不合時宜前來。

“主公,大事不好了!”

簡雍快步前來,急聲說道:“據長沙郡吏所說,袁術被張虞所擒,陳國上下決意舉國歸降。今已遣使拜謁張虞,或張虞大軍不日將至宛城。”

“什麼!”

聞言,劉備神情驚變,說道:“陳人怎如此速降,張虞如至宛城,則荊州恐會大變。”

緩了緩,劉備看向李嚴,問道:“正方有何見解?”

李嚴深呼吸了下,說道:“陳人既已向張虞乞降,那便需與之搶奪時間。今主公不妨留人守臨湘,明日順湘水至洞庭湖,再轉至大江,逆流直取江陵。儘量在張虞益兵之前,奪取江陵城。”

“武陵郡呢?”簡雍問道。

“武陵郡在大江南,有舟舸水師為阻,便能斷絕南北聯絡。彼時我軍先有江陵,武陵郡遣將征討便能下之。”李嚴說道。

劉備緊握劍柄,沉聲說道:“留雲長坐鎮長沙,明日大軍隨我前往江陵。”

“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