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現在的事業有些散,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一個電視機產品。
關鍵電視機的研發,還是控在了四九城這邊。
這對於婁曉娥來說,其實也是一個事關於她能否蛻變成蝴蝶的問題。
婁曉娥對很多事都有思考。
她現在主要的事業,還是以商貿為主。
她在港島設立的研究中心,這些年雖然研發出了一些小產品。
港島人因為她的財富,以及她手中的慈善事業,給了她一個電器大王的名頭。
但婁曉娥知曉,那隻不過是港島社會的自娛自樂。
港島有沒有某一行業的絕對巨頭,有,比如航運業的包家。
在婁曉娥的認知裡,這一家的優勢與劣勢同樣明顯。
首先就是這家隻掌管運輸,這樣他家公司運營層的精力,可以隻思考航運的問題。
每年新增多少條船,開發出多少新航線。
這就是這家公司要思考的。
這幾年隨著全球貿易的繁榮,包家的生意,做得是風生水起。
但短板也就在這,包家的航運業沒有護城河。
雖然個人在財力與資源上,很難達到包家的高度。
但航運業從來就不是一個個體商人能玩長的賽道。
婁曉娥玩的是代入遊戲,也就是把她代入她認識的那些港島大佬。
想著自家生意,如果到達了對方的高度,那麼在商業戰略的設定上,她該如何選擇。
當她代入包家的時候,卻是發現,能選擇的方向很少。
現在世界商貿經濟好,所以海運業可以吃的盆滿缽滿。
生意好壞,總歸是周期性的東西。
而包家的航運生意,上下遊,他都沒占,也占不了。
讓包家這個時候,去各個主要貨物中轉站,買下幾個港口。
這點他家就做不到。
資源開采,碼頭經營,這兩個上下遊要是不能占到一個,那航運業上麵,就不能真正的站穩腳跟。
要是轉型發展彆的行業,風險又過於大了。
雖然可能風光一時,但也有可能是兩頭不能兼顧。
與之相反的是huo家,這幾年他家動靜不怎麼大,好像他家從事的每一個行業,都受到了後來之人的挑戰。
但人家的生意觸角,已然紮進了港島的血脈裡。
港島的方方麵麵,都有著他家的影子存在。
並且以港島為基石,與世界各國的生意,做的看上去好像不驚豔,但人家穩啊。
也就是這家已經完成了商業布局。
並且因為跟四九城關係都好,所以婁曉娥跟huo家關係也是不錯。
在huo先生籌辦的遊艇會裡,婁曉娥混了個榮譽副會長的頭銜。
當然目前來說,這是因為huo先生加入不了洋鬼子的遊艇會,所以拉了一幫有錢人,自娛自樂。
但也不可否認,天天與港島最優秀的一批商人廝混在一起。
這對婁曉娥的眼界提高,相當有幫助。
所以現在婁曉娥才能思考到,產業規劃的問題。
任何一個商人,想要成為商業巨頭,那麼主要的發展方向,也就是拳頭產品肯定得有。
光靠一點小家電,還有那些她現在依然在燒錢的電子遊戲行業,想著在市場上擁有立足之地,並且擁有自己的護城河,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人心總歸是不知足的,以前的婁曉娥,隻想著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裡。
後來婁家敗了,她媽靠著內地低廉的製造成本,掙到了她兒時無法想象的財富。
就是現在,譚雅麗看上去是半退休狀態,但她每年錢也不少掙。
但說白了,那個行業也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準入門坎太低了。
說不定什麼時候,譚雅麗的生意就會被更低價的商品搶光市場。
譚雅麗也不在乎,反正她掙的那些錢,已經夠她大外孫們花了。
婁曉娥現在的產業,其實也跟譚雅麗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就是憑借著內地低廉的製造成本,在外麵打市場。
核心技術,她是一項沒有。
說白了,現在的婁曉娥就隻是個二道販子的商人。
不算什麼企業家。
這也是她的短板。
想要改變這一切,婁曉娥就得選個行業深耕下去。
現在何雨柱給她發的這封電報,可以說是點到了婁曉娥的心裡,這才是她最高興的原因。
何雨柱在電報裡提出了一個概念,“整體廚房解決方案”,一聽就是相當高大上的東西。
從廚具,餐具,到廚房該有的各種櫃子等玩意,可以作為一個整體來做。
這在目前的世界上來說,還是一個新潮流。
這並不是說,請設計師畫個圖紙,然後拿著各個牌子的廚房用具,往裡麵填湊就行。
而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全,營銷出整體品牌這個概念。
要是能成功把打造廚房,就得選擇“何太”廚房用具這個概念,植入中產階級的潛意識裡,那她家這個生意,能做上幾十年。
這就是她家生意的護城河。
改開後,特彆是新世紀前後,咱們內地家裝市場,也陷入過品牌怪圈。
同樣是一個水龍頭,國內產的幾十塊錢,可要是漢斯家產的,可能就賣到幾千塊。
還有那些合頁,門鎖,包括塗料油漆。
逼的咱們自家的企業沒辦法,隻能去外麵注冊一個洋牌子,然後原本幾塊幾十的東西,就可以漲價十多倍營銷出去了。
關鍵大部分家庭還就認這個。
彆的不說,就是瓷磚方麵。
這個也是最無腦的一件事了。
明擺著人類有史幾千年,都是洋鬼子拿咱們家的瓷器當成了奢侈品。
可是後來國內的裝修市場,要是不起個洋文名字,根本就沒人選購。
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智商稅。
在商言商,婁曉娥也想掙普通人的這些智商稅。
有錢乾嘛不掙?
忙忙碌碌,時間飛快。
“婁總,塑料花廠的“木”總請求拜訪。”正當婁曉娥閉關幾天,想著從哪開始她的事業版圖的時候,前台給她打來有人求見的電話。
對於現在的婁曉娥來說,她現在手裡有錢,而且大把的銀行求著她貸款。
所以想要布局一個廚房用具雛形生產鏈並不是什麼難事。
有些電器,可以購買專利,進行研發。
而一些沒有專利的東西,她是直接買了幾個小廠。
比如說碗具,五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