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國內都有大批的電影人奔赴各種國際電影節。
戛納,柏林,威尼斯是首選。
三大的套路其實一樣,他們圈定一批導演,然後給這些導演頒獎,相當於培養成自己人。
然後這些導演有了新作品後又反哺電影節,就形成了正向循環。
不過這兩年威尼斯有點掉隊了,因為他的電影交易市場出了問題。
主要是和多倫多電影節離得太近了,就差著幾天,而多倫多電影節是靠電影交易成名的。
很多參加威尼斯的電影人反而在多倫多成交了生意,久而久之,威尼斯就不行了。
電影即是藝術,又是生意。
一次電影節,能拿獎的才有幾個,大部分的電影人過去都是為了賣片或者買片。
電影節有個好處,很多電影都是第一次亮相。
也就是說,在這裡可以撿到漏,這也是很多小片商熱衷於電影節的原因。
維恩斯坦兄弟就是靠撿漏起家的。
釜山電影節屬於次一級的電影節,它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服務亞洲市場。
不像上影節,一上來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國際電影節。
然後呢~
尷尬的一批~
張辰到達釜山,鄭長盛親自接機,還帶了一個女人過來——少女時代的林允兒。
“這位是允兒小姐,他是張導你的粉絲,聽說你要來參加電影節,非纏著我想要見一麵……”
“你好,張辰導演,我是林允兒,多多指教~”
“你好,允兒小姐不要客氣~”
一番介紹之後,林允兒很乖巧的抱住了張辰的胳膊。
鄭長盛則在一旁擠眼睛,那意思:“兄弟,我給力吧。”
給力給力!
來之前,鄭長盛問他,有沒有什麼特彆喜歡的女明星。
張辰直接報了安吉麗娜朱莉的名字。
鄭長盛:“我讓你說名字,沒讓你許願,重新說~”
“是整個韓國嗎?”
這一次鄭長盛長心眼了,怕張辰再給他搞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乾脆限定範圍:“少女時代內部~”
這次張辰說了林允兒的名字。
彆說你沒意淫過啊~
少女時代這種團體,定位就是性幻想對象。
彆不承認。
歐美其實也有差不多的,比如《變形金剛》裡的梅根·福克斯,走的都是性感風。
亞洲地區文化內斂,所以包裝的時候就改成了可愛少女,但其實本質是一樣的。
張辰也曾經是個屌絲,當然也關注過少女時代。
很多人喜歡徐賢,但他覺得林允兒才是他的菜。
果然,一下飛機,菜就上桌了。
一行人上了加長林肯,鄭長盛安排林允兒坐了副駕駛,他自己則和張辰坐在後麵。
車子啟動之後,中間的隔板升起。
“現在我們說什麼她都聽不到了~”
鄭長盛笑的很得意。
“你在韓國的這幾天,都由她來陪你,你可以對她提任何要求……”
“任何?”
“任何。如果你對她膩了,也可以跟我說,我給你安排其他人。”
張辰嘴角沁出笑意:“早聽說你們韓國女演員地位低,這也太低了吧~”
鄭長盛笑意更盛:“s公司沒什麼演藝圈的人脈,又想要進軍演藝圈,哪有那麼容易?
這次就當是對他們的麵試了,如果好的話,接下來的韓國版《極限職業》我就給他們個刷臉的機會,如果不好,那演藝圈的大門將向他們關閉。”
彆看韓流偶像在國內如火如荼,但s公司在韓國根本不入流。
他們沒什麼人脈,也拿不到什麼像樣的資源,想要進入演藝圈,就隻能用女團開道。
更何況是在希傑娛樂這種巨無霸麵前,沒有任何議價能力。
“明天的紅毯環節,你跟著《新世界》劇組一起走紅毯,如果沒有女伴的話,允兒小姐是個不錯的選擇……”
張辰點點頭,這大概算是給對方一點甜頭了吧。
到達酒店,將張辰安頓好,鄭長盛準備離開:“允兒小姐,張導這兩天的生活就交給你了,對了,張導已經答應明天的紅毯環節由你來擔當女伴……”
果然,林允兒一臉欣喜,不住的鞠躬致謝。
“那好,張導,我還有事,就先離開了,明天開幕式前,我會派車來接你。”
鄭長盛的熱情讓他想起了過呢,其實也都差不多。
鷹皇請他吃過海鮮,這次鄭長盛請他吃的是紫菜包飯,就是不知道紫菜新不新鮮。
娛樂圈說起來是個圈子,其實相當封閉。
一個女演員,無依無靠,想進入這個圈子,沒人帶,很難的。
沒有一定的門路,你連潛規則都找不到門路。
張辰想起王景跟他說過的那些,一個新人女演員進組,肯定有人會有想法。
一般都是先試探,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看你什麼態度。
你要是有那方麵的意思,那就簡單了。
稍微暗示你兩句,就自己送貨上門了。
完事還不用負任何責任。
……
張辰剛來釜山的當晚,吃了整晚的紫菜包飯。
晚上勞動,白天補覺。
然後他是被鄭長盛的電話吵醒的。
“兄弟,可還滿意否?”
“五星好評!”
“哈哈,謝謝兄弟的點讚,不過現在時間不早了,收拾一下,等一會去接你們的車就到了。”
一小時後,張辰抵達電影節現場。
釜山電影節以前在南浦洞,2004年的時候改到了海雲台的電影中心舉辦,張辰到的時候門口鋪了一條長約50米的紅毯。
電影節什麼環節最吸引人?
除了頒獎禮外,就是走紅毯環節了。
電影節可以憑此增加關注度,媒體和記者得了素材,明星們有了曝光量,讚助商家也推廣了產品。
多贏!
張辰是跟著《新世界》劇組一起走紅毯的,他是編劇兼投資人。
劇組剛一出場周圍就發了瘋:
“啊~歐巴!歐巴!”
“李政宰!李政宰~”
“黃政民我愛你~”
“崔岷植,崔歐巴~”
《新世界》團隊一登場,紅毯兩側就有影迷發出呐喊,甚至有人想要衝破封鎖。
張辰有些驚訝,他在國內也參加過紅毯儀式,但沒見過這麼瘋狂,不禁偷偷撇向旁邊的鄭長盛:“你安排的?”
後者微笑著搖搖頭:“當然不是,政民他們的人氣很高的,你是外國人,不了解,讓允兒給你好好說說~”
林允兒巴拉巴拉解釋一番,張辰總算明白過來。
韓國和國內其實差不多,演藝圈有明顯的等級劃分。
電影演員地位是最高的,下來是電視演員,歌手,愛豆,最後是搞笑藝人。
但和國內不同的是,跨界發展的很少。
演員就是演員,歌手就是歌手,大家都在各自的賽道上奔跑,很少跨界的。
究其原因,人家在自己的賽道就足夠吃飽。
國內跨界則是因為歌手很多時候根本不掙錢,想要掙錢,隻能向更高級的演員方麵轉變。
韓國演員行當雖然不用跨界,但要想混的長久,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演技。
所以他們的好演員特彆多。
這個模式其實和好萊塢是一樣的,算是成熟的商業模式。
張辰挺羨慕這邊的男演員。
韓國的男演員是真的票房號召力。
《新世界》韓國票房高達1100萬觀影人次,接近1000億韓元,換算成人民幣是61億,還入圍了釜山電影節的新浪潮環節。
最終很可能票房獎項雙豐收,難怪鄭長盛誌得意滿,還專程邀請他過來。
恐怕這次希傑娛樂賺翻了,所以才會想繼續合作《極限職業》。
一行人走完紅毯,後麵的歡呼聲更加熱烈。
是李秉憲,崔始源,文根英這些韓國本土明星出場,擁躉眾多。
一路上倒是沒什麼人和張辰打招呼,林允兒更是個小透明。
但即便如此,也把她興奮的夠嗆。
紅毯之後接受采訪,終於有人問他問題了。
“張辰導演對釜山電影節的印象如何?”
提問的是一家韓國媒體。
張辰當然要說好話了:“朝氣蓬勃。”
“張導這次來是有作品入圍嗎?”
“對,《新世界》我是編劇,也是投資方之一,提名了新浪潮,同時,我的新作《環太平洋》也是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很快大家就會看到了……”
他今天就是過來宣傳電影的,當然要提《環太平洋》。
“《新世界》的故事,您是怎麼想到的?”
《新世界》剛剛下映沒多久,在韓國的影響力非常大。
主演黃政民和李政宰直接靠這部電影提升了一個咖位。
“我一直對韓國的黑幫文化很著迷,那段時間又剛好看了《無間道》,就萌生了這個想法……”
張辰一通胡說八道。
“《新世界》是中韓合拍,您對合拍片有什麼看法?”
“韓國與中國同屬於亞洲,在文化方麵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這是優勢,我覺得中韓合拍,可能比中美合拍更加容易找到契合點……”
反正是說好話,張辰就挑好聽的說。
人家把你列為開幕影片,總要有所表示的。
幾個問題,張辰給與的全部是肯定,這讓韓國媒體非常高興。
彆看張辰不是韓國人,但他的地位擺在那呢。
華夏第一導演,還是導出過《颶風營救》這種神級作品的導演。
《颶風營救》在韓國的排放也不低,影響力巨大。
紅毯之後就是開幕式,開幕式其中的一個環節就是播放開幕影片。
有些電影節規定,開幕影片隻能放一次,比如戛納;
有些電影節則不限製,展映環節依舊可以放,但大多數因為資源限製的問題,播放的次數也不會太多。
釜山電影節和戛納一樣,開幕影片隻能播一次。
一次也夠了。
張辰相信以《環太平洋》的火爆程度,一定可以吸引媒體的注意。
……
國內
一大早,董建強的辦公室就被敲響,接著一道聲音響起:“董經理,最近關於《爆裂鼓手》的市場反應有些不對……”
“《爆裂鼓手》的反應不對?拿來我看看~”
董建強接過報表,這才發現,不對的不是票房,而是輿論。
花一分鐘看完報告,董建強的臉色愈發沉重。
“報告留給我,我回頭發給張導,讓他定奪,你這邊密切關注……”
沒多久,張辰就收到了報告的電子郵件。
都是關於《爆裂鼓手》的。
總體來說,國內觀眾對這部電影是呈肯定態度的,他們覺得這是一部勵誌片。
但國外的媒體普遍認為這是一部悲劇,理由是,劇中的男主失去了自我。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
主要是觀念的問題。
亞洲,大家普遍相信嚴師出高徒。
80後,90後的孩子上學的時候,男孩子的家長一般都會和老師說一句,孩子要是不聽話,你就往死裡打。
老師也是這麼做的。
體罰根本不是個事。
隻要出發點是好的,打就是親,罵就是愛。
那年代有句順口溜就是這麼說的,打是親,罵是愛,愛不過來用腳踹。
老師體罰學生,大家能接受。
電影裡那種老師對學生也就是言語擠兌,給了一些壓力。
這種在他們看來根本不算個事。
可歐美不是這樣的。
你一個老師敢這樣對待學生,那就是標準的反派,分分鐘讓你進監獄。
當然,在有些學校,可能直接就被學生突突了。
張辰覺得這最多算觀念衝突,不算什麼大事。
星辰娛樂的輿情小組其實也是這麼認為的,他們真正覺得嚴重的是另一點——國內文藝界對《爆裂鼓手》的評價。
很多文藝雜誌居然在討論《爆裂鼓手》。
有一些學院派電影人甚至撰稿——《寧昊終於回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張辰納悶,接著往下看,就發現是一大堆關於《爆裂鼓手》的分析。
《爆裂鼓手》小故事卻承載了大命題。
是不瘋魔不成活也好;
突破自我也好;
為了藝術的自我獻祭也好;
其實都是在展示成功光環下的黑暗麵,為了成功而漸漸失去的人性。
說的對不對,也對!
從藝術的方向分析沒有錯。
但張辰怎麼總有一種聞到了陰謀的感覺呢,這些人表麵上似乎在為寧昊重新回到藝術電影而由衷的高興,但話裡話外卻有點把寧昊架起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