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破記錄(1 / 1)

推荐阅读:

單日5321萬,兩天破億,五天破兩億,十天破三億~

單日票房記錄,最快破億記錄,最快破兩億記錄,最快破三億記錄被一部電影連續刷新。

這事在業內已經成為傳奇,所有影視公司都用一種奇怪的目光注視著星辰娛樂。

這公司怎麼做到的?

接連推出破億作品,破兩億作品,破三億作品,現在恐怕還要推出破四億作品……

同時也暗自慶幸,幸好我們提檔了,否則和這種怪物撞在一起……

即便是桀驁如馮小鋼,也不得不承認,《環太平洋》是真的猛。

票房太嚇人了。

不過他還在安慰自己,《環太》的票房高是因為沒有對手,《集結號》《投名狀》都提檔了。

如果是自己的《集結號》獨享賀歲檔,票房肯定也差不了。

所有人都在盯著《環太平洋》的票房,看它到底什麼時候破四億。

超過大船的票房記錄仿佛已經不重要了。

按照《環太》的票房走勢,這是必然的。

大家更想知道的是,《環太》的票房終點在哪裡?

四億?

五億?

還是更多……

媒體瘋狂,觀眾瘋狂……

他們有一種親眼見證奇跡誕生的崇高感。

中影和電影局的領導有些錯愕。

他們有想過《環太》的票房會非常好,但沒想過會這麼好。

十天破三億?

要知道,一般電影,起碼都要放映一個月的,少數甚至能達到兩個月。

就在破三億的當天,《新聞聯播》播報了關於《環太平洋》的消息:國內第一部科幻電影《環太平洋》在賀歲檔上映,十天時間輕鬆拿到三億票房成績,史無前例,這代表了中國的電影市場巴拉巴拉……

30分鐘的《新聞聯播》,足足花了兩分鐘時間闡述今年的賀歲檔,而今年賀歲檔能稱為大片的隻有一部電影,就是《環太平洋》。

說實話,張辰還是低估了這時代《新聞聯播》的影響力。

從播出第二天,本來呈下降趨勢的票房再次上揚。

其實票房下降是正常現象,一般電影都是第一周最猛,後麵就走下坡路了。

雖然有了張辰的蝴蝶翅膀,這時候的影院數量遠比原始空07年的影院數量要多得多。

光是嘉禾院線,就憑空多出來近50家影院,將近500塊熒幕。

但觀影人群的數量卻沒有增加多少。

有固定觀影習慣的年輕人數量是固定的。

不過《新聞聯播》的作用就在於它可以破圈。

很多並沒有觀影習慣或者觀影需求的人,因為《新聞聯播》的推薦,都有了觀影的想法。

學校、政府機關、鐵路、各事業單位都積極的組織自己的員工集體觀影。

香港和內地的明星們紛紛曬出自己觀影的票根,並鼓勵自己的歌迷影迷支持這部電影。

一時之間,各大影院的上座率再次飆升,熱門場次幾乎場場爆滿。

張辰最近在忙什麼?

路演~

每天穿梭於各大票倉城市,北上廣深武成杭,七個票倉城市,平均一天一個,每個城市大概兩到三家電影院。

張辰已經很久沒有路演過了,自從他功成名就後就基本不路演了,路演也是主創去,他這個導演基本不參加。

無他,太累了!

可《環太》,他又重新加入路演隊伍。

這片成本太高,而且背負的東西太多。

但路演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環太》能夠保持長久的活力,除了新聞聯播的功勞外,和路演有很大關係。

每到一個地方,主創團隊都能感受到影迷們的熱情。

對《環太》的熱情,對主創的熱情,對他這個導演的熱情~

在武漢路演的時候,一名觀眾分享自己的經曆:“我這段時間8次相親,16張電影票,全部都貢獻給了《環太平洋》,我不後悔,希望你能拍出更多這樣的好電影……”

聽得張辰自己都想哭。

我們的影迷太可愛了。

“是啊是啊,我也二刷了,就衝你今天來路演,我準備三刷,還叫上我的閨蜜三刷……”

旁邊不斷有人附和,大家這才知道,原來二刷的人不少。

“看不夠,完全看不夠,我想知道續集什麼時候能上映?明年嗎?”

“明年能開機,但真正與觀眾見麵肯定要後年了。”張辰回答影迷的問題。

“我覺得《環太平洋》比《變形金剛》好看多了~”

“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類似這種拉踩的話題張辰儘量不回應。

正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有人跳出來呼籲封殺張辰,封殺《環太平洋》,對於不尊重藝人的影視公司,我們都應該堅決抵製。

唱反調的公司叫‘星勢力’,是一家彎彎的經紀公司。

張辰讓人調查了一下後才知道,對方就是朋魚宴所在的經紀公司。

又調查了一下,發現對方這幾天一直在洗白自己。

自從那天首映禮,朋魚宴的小伎倆被張辰當眾揭穿,人就丟人丟到了姥姥家,走到哪裡都好像過街老鼠一般。

媒體是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的,雖然《環太平洋》的票房大好,但仍舊有不少小報盯著朋魚宴的事報道,一副痛打落水狗的架勢。

而他的所作所為也真的不值得同情。

尤其是港媒。

黎明就算是‘湊數天王’,那也是我們香港的,不是你一個彎彎小明星想踩就可以踩的。

更何況,這個‘湊數天王’馬上就要翻紅了。

不知道黎天王在裡麵有沒有出力,反正港媒逮著朋魚宴一頓輸出,彭的名聲現在臭大街。

雙方媒體吵得不可開交。

星勢力明顯處於弱勢,乾脆就把這一切的怨氣都撒在了始作俑者——張辰身上。

如果不是張辰當眾揭穿,朋魚宴何至於此。

這才有了抵製《環太平洋》的說法。

老板陳啟銘親自下場,指責張辰不尊重藝人,同時顛倒黑白,說張辰自導自演了這一幕。

雖然相信的人不多,但的確挺惡心人。

張辰起初並不知道這事,因為這事主要是港台媒體討論的多,內地媒體報道票房盛況還來不及呢,哪顧得上這個。

後來還是路演的時候被記者問起,張辰才知道原來自己被人潑臟水了。

“他說是我自導自演?”

“嗯。”

“他還說黎明是過氣明星,演不過劉德華,唱不過張學友,跳不過郭富城?”

“對。”

“對個屁!”

真是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告訴老墨,我想吃魚了。”

媒體們聽不懂張辰的梗,張辰已經開噴了:

“對於彎彎公司和彎彎藝人的做法我非常不齒,演員咖位是跟你自身實力相關的,不是你坐在第二排就代表你有實力。

主辦方在安排座次的時候每個座位上都是有名字的,要怪就怪你不長眼睛,關公麵前耍大刀,搞小伎倆被抓著個正著。

不要說這是工作人員的失誤。

黎天王的座位是我親自安排的,不可能出錯。

而且現在都有監控,要不要我把監控發出來,看到底是誰偷偷換的座位銘牌。

我也實話告訴你,當眾揭穿讓你下不來台就是為了給黎天王出口氣。

人家隻是低調,不是過氣。

彆以為人家淡出大眾視野了就可以任憑你們隨便欺負。

我知道娛樂圈捧高踩低,但黎明可不低。

有些人說,黎明演不過劉德華,唱不過張學友,跳不過郭富城……

純屬放屁。

人家是四大天王裡第一個拿到金馬影帝的,三次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紅館連開23場演唱會,粉絲跨國追星,黃牛票炒到天價。

邁克傑克遜親自邀請他擔任韓國慈善演唱會嘉賓。

被聯合國頒發全球護照的華人巨星全世界隻有三個,黎明是其中之一。

1999年人家主動退出頒獎禮隻是為了把機會留給新人。

他是佛係,是懶得與你們計較,不是好欺負。

不知道你們哪來的勇氣,上山的人敢嘲笑下山的神。”

張辰一口氣巴拉巴拉噴了許多,媒體記者的嘴都快笑開畫了。

“你們一定很奇怪我為什麼要挺黎明,因為90年代初,是人家靠著自己的麵子籌集到350萬美元的善款,這才讓國內8000萬兒童吃上了糖丸疫苗。

這樣的人我不挺他我挺誰?

挺那些隻會耍小伎倆的卑鄙小人嗎?

那些不服氣的,你們可以去查查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受益人數最多的慈善項目發起人是誰?

是黎天王。

這樣的人才是優質偶像,才是青少年應該爭相模仿的對象。

我還就告訴你們,黎天王這個人我挺定了,他以前是天王,現在是天王,以後還是天王,誰也黑不了他,我說的!”

張辰的發言如果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本就屬於弱勢的星勢力更加潰不成軍。

不止如此,這一次張辰的嘴炮還得到了官媒的點讚。

官媒轉載了張辰其中的一句話——這樣的人才是優質偶像,才是青少年應該爭相模仿的對象。

這一刻,張辰有點理解蘇察哈爾燦的感受了——奉旨噴人!

《環太平洋》也因為這一次小小的罵戰有了一波熱度,保守估計,票房又能多一千萬。

這次張辰發誓,他絕不是故意的,但已經沒人信了。

《環太》的票房一路高歌猛進,有點類似後世的《哪吒》。

網絡上,關於《環太》的討論很有意思:

【兄弟們,我三刷了,目前票房35億,馬上就要追平大船了~】

【同誌們仍需努力,勝利就在眼前~】

【這哪是看電影啊,這根本就是升國旗,我就想看著《環太》一步一步的超越,最終超過大船,登頂電影票房第一的寶座】

【感覺《環太》已經不單單是電影了,它就像是村裡好不容易出了個大學生,砸鍋賣鐵也要供】

【是啊,全村人的希望】

當然,也不全是稱讚:

【真的搞不懂這電影有什麼好看的,情節拖遝,特效垃圾~】

【我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要增加洪荒這個角色,感覺在侮辱國寶】

【抄襲的痕跡過於嚴重,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變形金剛》~】

張辰對此表示理解,人民幣都做不到人人喜歡,更彆說一部電影了。

也有一些網友看問題的角度比較奇特:

【《鯊灘》的時候,範小胖讓我肅然起莖,《環太平洋》,範小胖讓我肅然起敬】

張辰嚴重懷疑這是範小胖自己買的通告,這家夥就喜歡搞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但不管怎樣,《環太》的熱度是真的高。

上映第十五天,《環太》票房達到37億,正式超過《泰坦尼克號》,成為國內影史第一。

許多網友歡呼,娛樂新聞都在報道,甚至連《新聞聯播》也進行了報道。

吼吼,這可是二十天內,《新聞聯播》第三次報道關於《環太平洋》的內容。

張偉平和馮小鋼說心裡不酸是假的,《英雄》和《集結號》也上過《新聞聯播》,但和《環太平洋》比起來,那就像是撿來的。

韓三坪特意打來電話,領導們很認可你這次的成績。

張辰立正,為人民服務!

超過大船,拿到華夏影史第一,目標已經達成,但票房沒有停下來,依舊在蹭蹭蹭的往上漲,眼看著奔四億去了。

張辰最初的預期就是四億,但看現在的架勢,未必會止步四億,沒準還能衝擊一下五億。

和《環太平洋》同期的電影都很慘。

大片都撤檔了,但還有一些小成本電影想要渾水摸魚,然後就全成了炮灰。

電影領域,頭部效應特彆明顯。

贏家通吃說的就是這個。

頭部吃肉,後麵的連湯都喝不到,甚至連微生物都沒有,隻能活活餓死。

《環太平洋》,現在已經不是簡單的電影了,變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影評人們給出的評價普遍都不太好:

【標準的爆米花電影,沒有任何深度~】

【特效很紮眼,但就是傻大傻大的,動作場麵很笨拙,無快感。因為曾經對此片期望很高,所以更加失望。】

【就像走進五星級飯店,上了一碗刀削麵,整臉油光的吃完,心滿意足的離開——仿佛忘了吃的隻不過是刀削麵。】

【真不知道這種機甲打怪獸的電影哪好看了?前半段無聊得都快睡著了,印象最深的隻有acific ri這首配樂了】

豆瓣上觀眾的評價與影評人完全相反:

【超有誠意的商業片,機械設定和動作設計各種帥,反正這片本來就不走此起彼伏的層次感路線,簡單粗暴直抵高潮,還可以從頭high到尾】

【根據坐在我旁邊的同事統計,香港大戰一段我一共喊了71次我操。】

【男女主最後居然沒有接吻,扣一分】

【燃!燃!燃!看完回到家腦子裡還一直回響著ost。畫麵,特效不能更棒!!!完全非機甲迷都被震撼了!香港夜戰的霓虹燈美到不行!!!】

【我以為會是日漫風,看了後發現完全不是,太燃了,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機甲文化】

【四星半,導演不加掩飾的對特攝片、怪獸片、機甲片致敬,使其達到史詩片的厚重。對有此情結的觀眾而言就像在慶祝童年。情節雖簡單浮誇,但難以置信的美工、cgi視效,機甲vs怪獸的熱血爆棚、酣暢淋漓,聲畫組合氣勢恢宏。】

此時的張辰已經累癱在沙發上,翻看著網友們的評論,心裡一片安定。

上映二十天,內地票房破四億。

北美市場的表現也不錯,華納那邊打來電話,北美觀眾普遍認為《環太平洋》是縫合了《變形金剛》+《金剛》,但並不影響他們覺得好看。

大衛·海曼告知了成績:

首周票房八千萬美元,次周直接腰斬,第三周繼續走低。

三周累計票房12億美元。

成績不錯,華納上下都很興奮。

押對了,和華夏的這家公司合作押對了。

至於第二周腰斬,這是正常現象,《變形金剛》上映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情形,北美就這個德行。

……

這章噴的爽不爽?

厚顏求個月票,我發現,我不要,你們是真不給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