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見證中國科幻電影的誕生》
《中國人必看的是十部科幻片之一》
《【環太平洋】帶給中國電影的反思》
《誰說中國人拍不出科幻片的?》
最近這段時間,隻要雜誌報紙用類似的主題做封麵,普遍賣的都好,海報則是暴風赤紅或者洪荒的賣的最快~
女明星裡,範小胖現在是獨一檔,呼聲最高。
之前她是全國唯一的三億電影女主角,現在則是全國唯一的四億電影女主角。
票房成績屬於追都追不上的那種,代言和廣告費用更是直接翻了一倍,說她現在是全中國最賺錢的女明星也說得過去。
如果把廣告代言比作戰場的話,範小胖的情況完全可以套用《葉問》的一句台詞:我能打十個!
《環太》還沒下映呢,她已經接到了好多部戲的邀約,而且都是大導演的作品。
馮小鋼的《非誠勿擾》邀請他做女主角。
程龍的《新宿事件》同樣邀請他做女主角。
陳詩人的《梅蘭芳》同樣邀請他做女主角,同時還邀請了黎天王做男主。
但範小胖還在猶豫,張辰對她的定位很清晰,她不算打女,但的確是動作片女明星,和一般的女明星定位完全不同。
其實她也可以走傳統女明星路線的,就是美豔,《畫皮》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飾演的狐妖被譽為史上最美狐妖。
這稱號誰評出來的?
肯定是男人啊。
誰讓她長著一張禍國殃民的臉呢。
這些戲她都想接,可接了必定惹張辰不快。
大小王她還是分得清的。
正好這段時間在各地路演,範小胖決定找個機會問問張辰,聽聽他的意見。
……
香港,徐科看了《環太平洋》後第一個公開表態:
“《環太平洋》是華夏電影的裡程碑作品,張辰導演對科幻片的精準把握讓我動容,他已經很準確的把握到了好萊塢科幻片的脈搏,更加偉大的是,張導願意公開他的拍攝筆記……”
徐科對張辰所謂的《科幻片避坑指南》充滿了興趣,恨不得借來一觀。
他一直都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
但張辰說了,要等他整理完畢後才會公布出來。
等的人心焦。
徐科發聲之後,其他的電影人也陸續發聲:
張藝謀:這樣的電影我承認自己拍不出來~
江文:張辰的電影已經和我們的電影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程龍:我一直都知道他是一個電影天才,但不和他合作,你永遠不知道他能天才到什麼地步~
馮小鋼:四億的確是個了不起的成績,但和獨占賀歲檔有很大關係,《集結號》還28億呢,如果獨占賀歲檔的話,未必就比《環太平洋》差了……
陳凱哥:歡迎大家關注我的新作品《梅蘭芳》……
有佩服,有恭喜,有不忿,有妒忌……
《環太平洋》,北美那邊和國內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口碑可謂毀譽參半。
好評是:
【機甲很有特點,美國機甲明顯是參考橄欖球運動做做的造型,俄國機甲就是傻大個,中國機甲像個俠客~】
【頂級特效、獨特的導演美學、對經典怪獸片的情懷致敬~】
差評則是:
【劇情太簡單了,簡單到我一句話就能概括完】
【故事完全沒有任何深度】
【就像劣質假冒的《變形金剛》】
【那個蠢女人飛到太空才想起來,哦,我還有一把劍,你特麼早乾嘛去了!】
彆說,罵的還挺有道理的。
bug當然有,任何電影要挑bug都能挑出來。
但張辰不能接受的是有人說這電影沒深度。
大片要什麼深度?
還要和《變形金剛》對比?
《變形金剛》有深度?
然後,一個梗突然把《環太》帶火了。
原因是電影裡有個劇情,暴風赤紅將開菊獸ko後,本來都已經準備走了,在範小胖的要求下,又專程回來補了一炮。
傑森·斯坦森問為什麼,範小胖的解釋是‘斬草須除根’~
這下直接引起了美國關於華夏文化的大討論。
有人專門在推特上提問,為什麼中國人熱彆喜歡強調斬草除根?
一位對華夏文化有研究的美國教授留言回複:
【因為他們有特殊的複仇文化,他們的古諺語有一句是這麼說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意思是說有仇就必須報,多長時間都可以等……】
一位在中國留學的美國留學生回複:
【這點我深有體會,我看過他們的曆史書,特彆記仇。他們的曆史書中,4000年的列強史一筆帶過,100年的屈辱史分上下兩冊,相信我,得罪誰也不要得罪華夏人~】
【哦天啊,我今天剛剛罵了一名華裔,我是不是應該馬上去跟他道歉?】
【是的,相信我,兄弟,立刻,馬上,晚了我怕他會像電影裡的範那樣衝著你的腦袋來一槍~】
又一位自認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的歐洲網友留言:
【我專門研究過中國文化,他們的確有這樣的諺語,而且他們的曆史上真的是這麼做的,很多真實事件,並且,他們報仇喜歡滅人滿門……】
立馬有人驚呼:
【天啊,為什麼不是找人角鬥?而是exterate an entire faily,這和那些殺人狂有什麼區彆?】
下麵馬上有中國留學生不樂意了,本來看的津津有味的,你非要拿我們和殺人狂類比,必須解釋:
【區彆還是很大的,中國文化中的斬草除根是這樣的:
磨好刀,去仇家那裡,殺乾淨,然後神色如常,去仇家的兒子家再殺乾淨,一路上對無關的路人秋毫無犯。
美國殺人狂的行為則類似於,我今天不開心了,我去幼兒園大開殺戒。】
接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站出來替自己的文化辯解:
【我們執著於斬草除根,是因為祖先告訴我們,冤冤相報何時了】
【危險,就要將它掐死在萌芽之中】
【伍子胥當年就是沒斬乾淨,跑了,回頭國都給你滅了,嘎了都得挖出來鞭屍。】
【準噶爾成為地名之前是一個大部落。】
【中國人最在乎團圓,所以對待仇人,也要幫他們團團圓圓。】
【我可以在監獄見我兒子,但不能給我兒子上墳】
這個梗不知道怎麼的流傳到了國內,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討論:
【我說我要統治世界,你隻會覺得我不自量力,而不會覺得我的想法有問題】
【你以為中國56個民族當初是因為愛與和平才在一起的嗎】
【我可以愧疚一輩子,但是不能提心吊膽一輩子】
【如果滅人滿門的時候發現有個小女孩,那一定嘶有個小男孩藏起來了,小女孩是出來吸引你注意力的,切記再仔細找找】
【給小孩一顆糖和一把刀讓他選擇
如果他選擇刀,此子殺心太重,不可留;
如果他選擇糖,此子城府太深,不可留;
如果他兩個都不選,此子對我恨之入骨,不可留;
如果他兩個都選,此子貪得無厭,不可留;】
網絡上吵的再熱鬨也掩飾不了《環太平洋》主創陣容太弱的短板。
一個一線都沒有。
導演張辰,隻有一部《颶風營救》還算拿得出手,剩下的演員包括範小胖,都沒什麼知名度。
所以華納製訂的宣發策略就是蹭流量,蹭《變形金剛》的流量,蹭各種大導演的流量,所以才會有首映禮上大導演們對電影的評價……
估計華納方麵沒少花錢。
再就是吹特效:《環太平洋》不在電影院裡觀看,你會後悔的~
蹭流量是很有效的手段,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尤其是《變形金剛》的粉絲們。
【就憑《環太平洋》也配和《變形金剛》相提並論?】
【《環太平洋》完全就是偽劣假冒的《變形金剛》】
【機甲不夠智能,機甲的穿戴還需要人工的參與,太low了~】
但也有網友為之辯解的:
【《變形金剛》太假了,那麼大的機器人一點分量都沒有,靈活的身姿讓我感覺像是塑料做的,相比之下,《環太平洋》就真實許多~】
【電影的細節誠意滿滿,連怪獸身上的虱子都有設計~】
華納方麵立馬放出資料,怪獸身上的虱子是以大王具巨蟲為原型設計出來的,內部搭載了4v電機驅動。
……
國內,因為《環太》的火爆,星辰樂園也跟著火了。
位於昌平的星辰樂園一票難求,看了電影的觀眾被電影情節震撼,都想去星辰樂園體驗一把。
樂園裡,《環太平洋》相關項目平均排隊兩小時以上,這還是樂園嚴格控製了入園人流的結果。
根據c區政府統計,12月份以來,昌平的外來人口增長達到了恐怖的1300。
年輕人來星辰樂園遊玩,順帶著促進周邊的餐飲,住宿,娛樂等一係列消費。
各地政府看到這種情況,紛紛聯係張辰的公司,希望將星辰樂園引進到自己所在的城市。
劉道強陸續接待了多地專程過來洽談的政府人員,已經在思考第二家樂園的選址問題。
另一個上熱門的則是黎天王。
張辰的一番霸氣宣言直接將黎天王送上了新聞頭條,更彆說還有官媒的背書。
黎明以往的那些事都被翻了出來。
搜狐網的動作是最快的,他們直接以一篇《黎明,你的事發了》為題,引爆了內地輿論。
這標題,張辰看了都得豎個大拇指。
搜狐網,你是懂新聞的。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黎明的善人善舉:
用三年時間,開演唱會,求富豪,甚至不惜放下麵子表演危險節目,隻為籌款。
最終用籌到的350萬美元善款給8000萬中國兒童購買了骨髓灰質炎糖丸……
隻這一項,就夠他封神的了。
黎天王,你瞞的我們好苦!
有人翻出了黎天王年輕時的照片,被亮瞎雙眼!
白古級彆的,妥妥的華人第一序列。
就和大家第一次見到林青霞年輕時的照片一樣,難以自信!
許多人知道林青霞都是通過《新龍門客棧》,大家都覺得林青霞言過其實,名聲那麼大,但長的也就那麼回事。
但人家是54年的,《新龍門客棧》進入內地的時候是90年代,那時候她已經40了。
年輕時的林青霞長這樣,夠不夠靚?
嘉禾和星辰娛樂根本沒有怎麼帶節奏,媒體就開始自發炒作。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要不說人家是優質偶像呢,這樣的人不當偶像什麼人能當偶像?
另外三大天王被挨個拉出來批判,會唱歌怎麼啦,會跳舞怎麼啦,會耍帥怎麼啦,你們有人家的人品嗎?
都不需要特彆炒作,隻要把他做過的那些事羅列出來,就能秒的其他人渣都不剩。
黎明慌了,趕忙站出來澄清,我做這些不是為了宣傳。
炒作也不能這麼炒啊,我還得做人呢。
張辰為此特意發了一篇博客:
黎天王,我知道你做這些不是為了宣傳,要是為了宣傳,也不可能默默無聞幾十年,更被認為是好欺負的‘湊數天王’。
但做好事,就應該宣傳,應該讓人知道,這種事,論跡不論心的。
不管做好事的人出於什麼目的,做了就比沒做強。
這世上當然有聖人,但更多的是普通人。
普通人圖名也圖利,但隻要做了,就比不做強。
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接濟天下。
蜘蛛俠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我宣布,為雪災捐款1000萬,略儘綿薄之力。
張辰現在,越來越把博客當做微博來用了。
每次也不多寫,一兩百個字,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就罷。
這次的捐款當然不是拍腦袋決定的,事實上,他想了很久。
《環太平洋》二十天破四億,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
他是全行業的紅人,但也是全行業的公敵。
現在的他,等於站在風口浪尖上。
偏偏他是白手起家,身後沒人。
現在沒事,不等於以後也沒事。
張辰曾經想過,現在之所以沒事,大概率是因為人家還沒注意到自己,又或者電影行業的盤子太小,人家壓根就看不上。
但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這塊肥肉終歸會被人惦記。
什麼時候電影行業的盤子足夠大了?
其實很好判斷,你看阿裡之流的資本什麼時候進場就知道了。
張辰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在資本入場之前,儘量給自己身上套足夠多的護身符,同時悄悄壯大自己。
隻要護身符夠多,就沒有人能明著針對自己。
當然,也得放著被碰瓷,東哥不就損失慘重嘛!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