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數學學報發布的最新期刊,所收錄論文的水平也會大幅度拔高。
甚至不誇張講,整體基本上和數學領域頂刊沒有什麼差彆。
讓人不由得期待等數學界四大頂刊編委會,看到他們根本沒有當成競爭對手的數學學報,突然發行這樣一期質量的論文期刊。
會是怎樣一種心情。
上午徐源也看到了他手中論文的作者,從不同的外貌膚色判斷。
顯然來自全球各個地區。
而其中最大的特點是,年齡上普遍都不算高。
基本以數學博士為主。
不過徐源卻沒有任何輕視,哪怕自己在數學界已經算非常出名,但還是主動介紹了自己的身份。
主要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他們都會是數學學報核心的合作對象。
畢竟徐源早已看過這些論文,很多都能稱得上比較優秀。
說明眼前這些人在數學上還是有天賦的。
將來也未嘗不會成為數學家。
若能認可數學學報,並與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那麼數學學報的影響力肯定會飛速上漲。
暫時將這些念頭壓在心裡,隨即徐源也不再繼續耽擱時間。
正式開始對眾人的指導。
要知道徐源在教學上也非常擅長,否則當初也不會隻是給寢室幾個人補習,後麵愣是演變成連高年級學長都要來聽的公開課。
隻能說他的講解是已經對問題進行了剖析,使得他人能很快理解並融會貫通。
事實證明儘管有段時間沒有講課,他的功底依舊沒有絲毫下降。
麵對不同國家的數學博士,他熟練使用英文或者普通話進行指導講解。
很多人選擇給這場數學交流大會投稿,主要是因為對自己的論文感到不滿意,認為存在改進空間,卻又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
需要接受彆人的點撥指導。
剛好能有機會和數學界風頭正盛的數學家交流,那肯定說什麼都要試試。
而最終的結果也是相當令人滿意,僅僅聽了徐源的幾句指點便突然茅塞頓開。
直接當場拿起筆演算起來,對論文中公式等方麵的不足進行優化。
以至於才剛過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現場這些數學博士臉上便堆滿了激動笑容。
無比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選擇。
徐源對自己的成果自然也很滿意,正當他準備繼續接著指導論文時,眼前卻走過來了一道熟悉身影。
剛要開口耳旁已經傳來對方的聲音:“徐教授,我終於有機會又見到你了。”
“戴師兄。”徐源有些驚喜。
對於眼前這人他並不陌生,對方正是中文大學數學係丘誠桐的學生戴達。
當初他代表箐華數學院,赴港和中文大學數學係舉辦交流活動時,足足在那裡待了很多天。
在這些天裡,他除了跟著丘誠桐教授學習,最熟悉的便是戴達。
後麵丘誠桐接受箐華邀請,加入箐華高等研究院。
戴達畢業後則選擇了留校。
因為各方麵的原因,徐源對他的近況了解的並不是多麼清楚。
沒想到對方竟也參加了這場交流大會,並且還投稿了篇論文被篩選後到了他手裡。
戴達聽到徐源下意識喊自己師兄,臉上先是很快浮現出一抹驚喜,隨即又反應過來連忙抬手說道:
“徐教授還是直接喊我名字吧,這次我可是來虛心請教問題的。”
將戴達的這句話聽進耳中,徐源抬起視線看向對方臉上也堆出了笑容。
衝其點點頭後又詢問道:“這次大會上,丘教授也會對投稿論文進行指導,你怎麼沒選丘教授請教。”算是好奇隨口問了句。
聞言戴達倒也沒有賣關子,直接如實回答:“其實我這次除了請教問題,還是以粉絲的身份來要簽名和合影來了。”說著已經不知道從哪裡掏出來一個筆記本。
徐源聽完這番話也是哭笑不得,不過想想自己如今確實成了很多人的偶像。
另外戴達和丘誠桐畢竟是師生關係,真想請教隨時都能發郵件。
確實沒必要特意參加交流大會投稿。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源便也不再去想這件事。
但他並沒有立刻滿足戴達的簽名請求,而是拿出了那份論文打印稿說:
“咱們還是先講正事吧,你的這篇論文可是給我了不小的驚喜。”
……
……
就這樣。
接下來的幾天隨著大會順利進行,被徐源指導的數學博士有些已經完成了論文修改。
並且得到徐源的認可。
簡單來說,便是這些論文可以隨時發表。
對此心情最為高興的無疑是馬智明,以及數學學報的其他編委。
畢竟這個時候已經可以徹底放下心來,短時間內不用再為數學學報的論文發愁。
能夠以高水平的論文穩固期刊權威,把之前發表哥德巴赫猜想證明論文,帶來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全部吃下並穩固住。
這樣就算後麵的論文質量有所下降,也能在國際數學界徹底站穩腳跟。
可以慢慢經營發展,逐步增加自己的影響力,直至躋身進數學領域頂刊的水平。
也就在大會圓滿落幕的當天,馬智明便滿臉喜色的找到徐源。
“這場數學交流大會能有這麼好的影響,說實話之前根本沒有想到。”
“我們不但接收了一批高水平論文,關鍵還讓很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學者,對數學學報有了全新認知。”
“大家都已經做好審核海外投稿的準備了。”
馬智明來到徐源辦公室坐下後,立刻便滔滔不絕的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明明都已經是快要退休的年齡,又為數學交流大會前前後後忙活這麼長時間,還能這麼有激情絲毫不感覺疲憊著實令人驚訝。
但這也恰恰說明,最近馬智明和其他編委確實非常開心高興。
在這種情況下,徐源也隻好趕緊給馬智明倒了杯水遞過去。
並在旁邊沙發坐下後,點頭附和道:“這次接收到的論文水平確實很高,很多都已經達到了數學頂刊發表的論文質量。”對馬智明的興奮非常理解。
提出接收指導論文,主要是稍微提升下數學學報的論文水平。
畢竟總不能依舊靠國內這些人投稿。
而實際情況卻比預料的好很多,沒想到海外有那麼多學者願意投稿。
馬智明聽到徐源這樣說,臉上的笑容頓時又變得燦爛了些。
端起麵前水杯潤了下嗓子,這才繼續往下講。
“針對這些優秀論文,我和其他編委商議後,打算增發一期數學學報。”
“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的?”
他既然講出了具體的做法,顯然是有著明確計劃準備這樣做。
但在執行之前,他還是選擇向徐源詢問,聽從徐源給出的意見。
可見對徐源的重視程度。
當然徐源畢竟也是數學學報編委,對這種事肯定要參與進討論。
聽完馬智明的話,稍作思考徐源便有了決定。
下秒點點頭道:“我覺得可以增發。”
“首先我們目前接收的論文數量確實多,另外也剛好讓國際上的其他數學期刊看看,咱們數學學報究竟有沒有資格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
徐源這句話無疑是說到了馬智明心裡,當即一拍大腿直接把事情定下來。
“你說的對,期刊增發的事我馬上準備。”
說完也顧不上和徐源再多講,隨即便風風火火的起身離開。
顯然是要回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和其他編委商議增發期刊的具體事項。
——
不得不說數學學報的影響力提升後,各方麵的運轉也越來越符合頂刊的標準。
起碼在效率上相比之前有了明顯提升。
在做出增發一期期刊的決定後,剛到六月中旬傳統意義上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數學學報便正式發行了最新的一期期刊。
可能是因為上次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數學學報已經被很多國際數學家熟知。
甚至不少高校還特意訂閱了這份期刊,最新期刊發行後用不了幾天,紙質期刊便會送到學校裡麵。
因此很多人也都第一時間查看了這份期刊,在看到裡麵論文的質量後,第一反應便是感到非常驚訝。
上一期的數學學報期刊,雖說有著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論文,但裡麵的其餘論文質量並不算好,甚至要求嚴格些說成灌水都不為過。
反倒是最新一期,整體水平都不低於其他頂刊。
前後之間的反差,到使得大家對數學學報的印象更加深刻。
有些數學教授甚至都在課堂上進行推薦,讓自己的學生去查看學習。
而就在數學學報在數學界的影響力,正處於上漲期且非常穩定時,數學年刊這邊也終於有人坐不住感覺到了競爭壓力。
畢竟數學學報背後還有著徐源,繼續發展若成為第五大數學頂刊還算能接受,可如果將其中一個頂刊的位置給頂下來,那局麵可就顯得比較尷尬了。
為此霍爾特儘管不把數學學報當競爭對手,也不得不召開編委會會議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