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火光映天。
遼王府內卻寂靜無聲,輪流值守,各自安眠。
打仗固然要打仗。
但該休息還是得休息。
精神頭養好了,才能爆發出足夠的戰鬥力!
次日天剛亮,秦風便已醒來,開始用飯。
王府內肉食不缺,此時是戰時,更是煮起了大鍋飯。
不論身份高低貴賤,吃的完全都一樣。
隻有將飯吃飽了,才有力氣繼續乾仗!
與此同時,也有親兵前來。
“王爺,昨天收攏了八百降卒,如今被卸了兵甲,全關在秦王府內,當如何處置?”
秦風聽此,也歎息一聲。
自己這人手終究是少。
一共才九百人,昨日又損傷了六十多人。
要看管這八百人,至少得分出去二三十人才行。
“給他們清粥,告訴他們是最先投降的,都能活命,若是再生亂,不單自己要死,就連他們的家人也難逃。”
秦風囑咐了句。
這群兵丁,大多都是有家眷的。
而隻要將名字記錄下來,就不怕他們出亂子。
至於給清粥,也算是安穩降卒之心的作用。
給了吃的,讓他們放心。
而且清粥肯定吃不飽,吃不飽基本就不會讓他們有多少力氣作戰,也能降低他們重新生事兒。
總之。
先給這群降卒們全穩定住了再說!
“屬下遵命。”
親兵下去後,很快又有親兵前來。
“王爺,我們收攏了附近所有馬匹,共得馬匹三百二十六匹,馬甲九十具,該如何分配。”
這三百多匹馬匹。
大多都是三王王府內的馬匹。
秦風等人平日裡出行儀仗之類的,畢竟也用得上馬匹。
若非有了車輛,其實三王府內有的馬匹數量肯定更多。
畢竟出行都得靠馬。
但此時再說這些,也沒用了。
“分五十匹給寧王,二百匹連帶所有馬甲給本王親衛,剩下的留在這。”
秦風覺得這沒什麼好說的。
九百人,如今可戰人數八百多。
甲士數量倒是增多了不少,畢竟昨日有繳獲。
至於今日分兵,秦風帶走二百六十甲士。
秦棣則帶走五十人,親自前往皇城各城門處傳令,命令他們死守皇城,不可放任何一人出城。
哪怕是城門是叛軍。
怕也會執行這個命令。
畢竟指不定就有叛軍的家眷,就住在內城裡。
總之。
一定要將這個亂子,控製在皇宮內。
剩下的五百人,則留守在這王府裡。
畢竟這裡都是家眷。
“老六,隻帶兩百六十人,真的行嗎?”
秦樉終究還是有些擔心。
如今敵軍的數量,肯定少不了了。
而且打的還是遼王造反平叛的名號。
如此一來,又不知道有多少士兵被蒙蔽裹挾了。
以至於叛軍究竟有多少人,根本不詳。
但從能分出數千人包圍遼王府來看。
敵人的數量肯定不少。
秦風就帶走兩百六十人,秦樉如何能安心?
“二哥儘管放心,有這二百多人就夠了。”
“玄武門的羽林衛完全可信,我過去了,必然能聽我號令。”
慶皇的羽林衛。
是禦林軍的旗下的衛所。
平日裡主要負責保衛慶皇安全,駐紮在宮城的北麵,也就是玄武門的外麵。
而當年在北伐時。
秦風帶兵救下的,也就是這批人。
隻要做的不是謀害慶皇的事兒,這羽林衛必然遵從秦風號令。
甚至說句不客氣的話。
除了慶皇之外。
這些戍衛宮城的兵馬,最聽的反而就是秦風的話。
秦棣自然也清楚這點。
“二哥就放心吧,就算老六真的反了,父皇那羽林衛裡有一半怕是也會跟著老六。”
“哪怕駐紮紫金山的禦林軍,恐怕也會跟著老六。”
秦樉聽此,則有些尷尬。
但秦王也清楚。
當年北伐時,秦風救下了苦戰的禦林軍,如今願意聽老六的話,那基本上是必然的事兒。
彆說禦林軍。
那二十萬西軍,如今最聽的,不也是老六的話?
就不說這些遠的。
就說自己身邊的幾百親衛……
老六的話,比自己還好使……
要知道。
這可是自己的親衛!
正兒八經的秦王親衛!
卻更聽遼王的話。
這正常嗎……
好在。
秦樉也不太在意這個,畢竟身邊這些親衛中,也有不少是當年跟他一起守過嘉峪關的。
這些親衛,對秦樉是敬畏。
而對老六,那就完全是單方麵的崇拜了。
完全沒法比。
況且,秦風作戰經驗更加豐富,這種局麵之下,肯定得聽秦風的。
吃完了飯,兵卒也已準備完畢。
王府內的車輛以及戰馬,也已準備完畢。
遼王座駕的車門更是被徹底打開。
秦風直接坐進了座駕內。
雖說座駕並不太方便作戰。
但座駕的防禦強度還是足夠的!
除了座駕之外,還有四輛運兵車,以及二百匹戰馬。
運兵車在玄武門外,當做戰車用應當沒問題。
隻不過這車輛進不去宮城內。
到時候進入宮城,還得用重甲騎兵。
秦風望了一眼自己的大旗,最後坐到車內,揮了揮手。
“走吧。”
車輛當即沿著宮城周圍的筒子河,也就是皇宮的護城河外圍,一路向北而去。
在路上,自然也瞧見了被兵圍住的東宮,此時仍舊處於戰鬥中。
“王爺,叛軍派兵前來盯著我們,要去救援東宮嗎?”
“不用。”
東宮的衛兵,忠心上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且戰鬥力以及裝備,恐怕比皇宮裡還好一些!
畢竟當年是給大哥配置的。
而且這些叛軍,打的很敷衍,看起來更像是想要控製住東宮。
而且秦風知曉。
昨天晚上秦雄英去見馬後了,還沒等回東宮,亂子就起來了,此時應當在父皇或者母後的身邊。
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沿著那朱紅色的宮牆一路向北。
這條道路,曾是秦風等人拜見馬後的道路。
可此時路上卻能瞧見叛軍遊蕩在一些關鍵路口處。
應當是圍堵皇宮出來信使的。
隻不過規模很小,在瞧見秦風的大旗之後,遠遠的就躲了起來。
直到秦風率兵過去後,過了許久,才敢重新回到所在路口處。
不等太陽出來,秦風便已率兵抵達了皇城北麵。
也瞧見了那大火未滅的羽林右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