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劉欣(1 / 1)

推荐阅读:

“王朝的興衰,偶爾可以從皇帝的子嗣中看出些痕跡來。”

上帝置酒雲端之上,

同身邊的朋友們一同俯瞰著下方——

那位統治天下,駕馭中原萬民的皇帝,

一點也不為自己至今無子而感到擔憂。

他仍舊保持著自己的放縱和寬和,在天災連連的時節裡,帶著親信和愛妃出去巡遊,欣賞許多地方的山水美景。

剛剛來到中原,並被上帝撿選入席的夏文王對此很有經驗。

畢竟在趙氏夏朝覆滅的前夕,

不論東西,在位的皇帝都沒有子嗣長成。

再加上有夏玄宗這樣前明後昏的子孫,

他便有感而發:

“王朝由一家一姓所建立,權柄操持於一人之手。”

“如果掌握著權柄的帝王不思進取,那天下崩壞起來,就顯得非常迅速。”

“當然!”

“即便君主賢明,若其無有子嗣,也難以引來他人追隨。”

群臣“貨與帝王家”,自是要求個富貴綿延,蔭庇子孫的。

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背景下,

父子傳承,起碼還能顧戀一下舊情;

若是轉換了世係……

那可就說不定了。

“這樣說的話,周室的傳承十分穩定呢!”

何博聽了他的話,忽然想起周天子們來。

“即便到了姬延的時候,也能保證每一任天子的父親,都是天子呢!”

即便有幾次兄終弟及,

但弟弟到底也是父親的兒子,自己的兄弟。

這傳承跟姬周八百年的國祚對比起來,還是十分有序的。

“所以劉驁死去以後,應該會讓自己的兄弟中山王做皇帝吧?”

旁邊的秦武王也想起自家的經曆,頗為誠懇的說道。

大漢的中山王,

原始於劉啟的兒子劉勝。

這位在後世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在生前已經顯露出了自己的不凡——

他立誌於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開枝散葉中去,

所以當他去世之後,

不算女兒,隻看兒子的數量,也已突破了一百二十人。

可以說,

“劉”能夠從春秋戰國時排不上號的姓氏,發展成為如今這枝繁葉茂的模樣,劉勝是付出了許多精氣的。

可惜,

即便子嗣眾多,血脈繁衍的到處都是,

中山國最終還是倒在了推恩令的軟刀子割肉下。

當中山懷王劉修咽氣時,

劉勝的中山國,便因為這位中山王沒有自己的子嗣,隻有一大堆侄子,從而除國去爵了。

之後,

漢宣帝劉詢冊封自己的第五子劉竟為新的中山王,但其也因無子而除國。

如今在位,冠以中山王名號的,

已經變成了漢元帝劉奭的第三子劉興。

按照禮法來說,

他是劉驁如今最親近的兄弟,

也是宗室中的長者,

是許多人眼中,最有可能繼承皇帝之位的人。

“這可不一定!”

何博笑道,“劉驁這位大漢天子,可不像他父親那樣,是個重視禮法和倫理的人呢!”

於是眾人想起劉驁做過的事情,

又通過雲端,見到他一左一右,懷抱著兩位美人,登上山嶺遊樂,便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

隻有人間的褒成侯、孔子後裔、大漢禦史大夫孔光堅定的認為,

按照禮法和前例,就應該是劉興繼位。

他對自己的弟子說:

“類似的事情,在商朝有過許多次記載!”

“周武王病重的時候,即便有自己的子嗣,也拉著周公的手,表達了自己想要傳位給他的意思。”

“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兄弟間的親昵嗎?”

王莽隻是笑著附和他的話,隨後又跟老師一同發出對大漢未來的憂慮。

等到伴隨天子出遊返回長安後,

王莽去探望自己生病的叔父。

跟大漢已逝丞相同名同姓,

從自己兄長手中繼承了大司馬之位的王商,正躺在美人的懷裡,麵色紅潤,一點也看不出病重的樣子。

他見到王莽過來,還十分親切的同他打招呼:“回來了?”

“正好,我服用了你先前收集來的良藥,眼下感覺好了不少!”

王莽就說,“叔父是國家棟梁,也是我們這些晚輩的依靠,一定要多保重身體!”

王商笑道,“這個你且安心,等我恢複了健康,還要繼續輔佐天子。遮庇王氏呢!”

王莽聽了,露出期待且孺慕的眼神看著王商,隨後衣不解帶,一刻不停的照顧起了對方。

他還對王商說:“我父親離開的太早,依賴著幾位叔伯的照顧,才得以成長到今天這樣的地步。”

“還請允許我像照顧父親一樣來照顧您,好感受一下父子間應有的情誼。”

王商對此很是感動。

他在私下跟人感慨道,“大哥王鳳去世的時候,巨君也是這樣服侍他的。”

“現在他仍舊不嫌辛勞,對我多加體貼,可見其心坦誠,其質純樸!”

“這比我的兒子還要孝順啊!”

是故,

王商竟然上書請求皇帝,將自己的戶邑分一些給王莽。

左右對富有無比,將宅邸修建的比皇宮還要華美豔麗的王商來說,

區區食邑,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分給自己的侄兒,還能體現自己這位叔父的慈愛之心,向天下人展示王氏上下和睦的家風。

他還對王莽說,“你放心,淳於長隻是一個貪財好色之徒,我不會重用他的!”

淳於長,

是王氏的“外戚”,

是當今太後王政君的外甥,

多年以前,通過討好王鳳,已經登上了朝堂,成為皇帝的近臣。

而在同輩之中,

他也是王莽絕對的對手!

畢竟淳於長在攀附上皇帝寵愛的趙氏姐妹,並在趙飛燕成為新皇後這件事中,貢獻了不小的力量後,便得到了來自後宮的支援。

皇帝尊重自己的母親,親近自己的幾位舅舅,

可也舍不得讓自己的真愛們傷心。

所以他既賜給王氏權勢,

也大力提拔著淳於長,

希望這些跟自己有關係的親人,

能夠像趙氏姐妹一樣,溫順的依在自己懷裡,儘心的輔佐朝政。

但橫行霸道已久的王氏,

又怎麼可能接受彆人過來,跟自己平起平坐呢!

“你且多多的去收集淳於長的把柄,屆時他有什麼,你就能有什麼!”

王商漲著病態紅潤的臉,聲音洪亮的對王莽說道。

王莽順從的應下,又服侍著他躺下休息。

隨後退出去,

王莽又遇見另一位叔父王根。

知道王商的吩咐後,王根也拍著王莽的肩膀,“好好做,王氏的基業,以後一定會是你的!”

王莽不敢應下,露出惶恐謙卑的神色,並不斷稱讚起自己叔父們的美德。

“有您們這樣的珠玉在前,我又憑什麼散發出螢蟲之光呢?”

王根聽到在年輕一輩中極具美名的王莽這樣讚揚自己,臉上便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他沒有再扯著王莽說什麼,隻撫摸著自己的胡須走去了其他院落,同美姬歌女們享樂起來。

王莽目送他離去,然後才轉身回到自己家中。

他閉著眼睛,回想了一番孔光和王商這些人的話,還有中山王劉興,以及定陶王劉欣和皇帝的關係……

最後,

他叫來信任的人,“去準備一些禮物,為定陶王送去。”

親信沒有詢問緣由,當即應下,轉身就走,沒有絲毫的停留。

王莽眯著眼睛,袖子裡的手捏了起來:

不知道這把,

他能不能賭對!

而遠在定陶的劉欣收到來自長安的禮物後,滿心疑惑的去尋找祖母的幫助。

他的父親早逝,

其祖母傅氏以其母僅為妾室,而且性格柔懦恭謹,難以養育出英武雄壯的子嗣為由,將之強行帶離母親丁姬的身邊,收到自己的宮院中撫養。

傅氏,

是漢元帝劉奭的妃子,

其在後宮之時,曾受到過先帝的寵愛。

而為了她,

向來尊禮守法的元帝,甚至還設立了“昭儀”這個後妃之中,僅次於皇後的新位階,使她位同丞相、爵比諸侯。

在對自己的嫡長子劉驁感到失望時,元帝還在私下動過立傅氏之子劉康為太子的念頭。

可惜,

他到底不像景帝那樣偏心決然,劉康雖有才能,卻也不如武帝卓越,所以元帝沒有將這件事落實。

沒能讓兒子當上皇帝,自己坐上太後的傅氏,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她向來機謹,富有才識,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在被元帝納入宮中後,她便有意效仿當年的武帝之母王太後,展現自己的能力,結好前朝後宮的人,為自己和兒子奪取皇帝的寵愛。

奈何元帝的性格一向優柔寡斷,這讓傅氏在模仿前人的成功之路上,迎來了失敗。

好在兜兜轉轉,

她的孫子又有了坐皇位的機會!

元帝隻有三個兒子,

長子劉驁繼位,

次子就是她生下的劉康,

三子則是婕妤馮氏所生的劉興。

論說這般關係,

隻要擊敗劉興,獲得皇帝的認可,那便萬事無憂了!

“這是王莽在向你示好!”

“他是天下有名的賢人,還出身外戚王氏。”

“有了他的幫助,你做儲君的機會,肯定會大大增加!”

傅氏對著自己年輕的孫兒說道,“你快去準備些豐厚的禮物,回贈王莽,向他表明你的親近和意向。”

“皇帝年歲日益增長,偏偏諸位先帝的壽數,大多隻有四十出頭!”

“你不能有所遲疑,使得失去這樣的機會!”

劉欣不敢質疑祖母的要求,隻乖順的按照她的意思去做。

等到禮物送出去,

他才小心翼翼的詢問這個在自己印象中,一直強勢有威望的祖母:

“我真的可以當皇帝嗎?”

“中山王比我年長,也更同皇帝親近……皇帝會舍棄自己的弟弟,讓我這個侄兒繼位嗎?”

傅氏彎著自己雖然年老,但仍舊清澈有神的雙眼,告訴自己的孫兒:

“如果你父親還活著,那可能爭不過劉興。”

“但他死了!”

“他死了,你就有超過劉興的可能!”

傅氏激動的站起來,並用手裡的拐杖,跺著地板,發出碰碰的聲音。

劉欣有些恐懼祖母的情緒。

他不知道,

為什麼說起早逝的兒子,她竟然會流露出這樣的神態。

好在傅氏很快收斂了神色,還安撫起了孫兒:

“逝者已矣,即便心裡再悲痛,也是沒有用的。”

“我作為他的母親,你作為他的兒子,都是要向前看,向前走的。”

“如果你以後登上帝位,心裡還想念著父親,就給他更加美好高貴的追諡吧!”

劉欣點了點頭。

“那好!”傅氏滿意的笑了起來,“接下來,你應該去讀書了!”

“無論如何,皇帝會喜歡懂事的孩子。”

“隻要你按照製度,體貼沒有子嗣的皇帝,他肯定同意過繼你作為自己的兒子!”

“可是父親的祭祀……”

劉欣想著,若自己去給皇帝劉驁當了兒子,那他親爹劉康該怎麼辦?

傅氏當即怒斥他,“天子的位置在朝你招手,你竟然還這樣猶豫不決!”

“你父親的祭祀暫且放到一邊,等成就大事之後再做商議即可!”

劉欣便不敢再問。

他對著祖母行了禮,隨後退出宮院,去認真的學習起來。

而在中山國那邊,

劉興也正在跟自己的母親談話。

他有些期待的說,“長安有消息傳來……有很多臣子上書,請求皇帝從宗室中為大漢選擇繼承人。”

“我……我應該是有可能的!”

但他的母親馮媛卻歎了一聲,“怕是不容易啊!”

劉興神色一滯,不解的詢問母親,“為什麼這樣說呢?”

“宗室之中,難道還有比我的血統,更加親近皇帝的人嗎?”

“定陶王可以。”

“但他是侄兒啊!”

劉興頭上的霧水更加濃鬱了,“侄兒哪能比得上弟弟?”

馮媛又是一歎,“你忘了自己同皇帝的關係了?”

你們的確是兄弟,

卻也是曾經的,實打實的競爭對手啊!

馮媛搖了搖頭,想起了當年的事情——

元帝是一個多情的人。

他從自己的父母身上見到了愛情,便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那樣美好的感情。

但就像他治理國家一樣,

說著禮法神聖不可侵犯,卻總忍不住的放縱,隨即後悔、改正、再放縱。

明明確立了太子,

卻還疼愛其他的皇子;

明明擁有的皇後,

卻還要設立“昭儀”。

最後搞來搞去,

他所希望的真情沒有得到,

他的國家也在後代手中,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在元帝不曾注意到的後宮暗流之中,

王政君為了確保兒子的位置穩固,不知道做出了多少努力。

昭儀傅氏為了讓兒子成功上位,也不知道做出了多少努力。

至於自己,

雖有淡泊的心意,可到底還是因為救駕的功勞,得到了元帝的敬愛,成為了後宮中,傅氏和王政君的攻擊對象……

想來皇帝劉驁在那段時間中,過得也不容易。

顧慮著父親,

他在許多人麵前,對自己的兩個弟弟表示出友愛的模樣。

可在私底下呢?

他做皇帝,已經很多年了。

他受到萬民敬仰,遠離煩惱憂愁,已經很多年了!

他實在沒必要再做什麼偽裝,擺什麼兄友弟恭的姿態了!

“你不必為此多做什麼。”

“隻要保持自己本分就好了!”

最後,

馮媛隻能這樣囑咐兒子。

劉興還是不明白母親話語中的意思。

但他是個老實的人,

沒有足夠的才能,也沒有足夠的心眼。

他隻知道,母親肯定不會害自己。

於是他“哦”了一聲,有些遺憾的想:

我怕是真的跟皇位無緣了,

這可真是遺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