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日本行(1 / 1)

推荐阅读:

9月。

夏高翔僅是被喊到總司令處問詢,在交出120萬美金的外彙和金後,算是過關。

這裡麵不僅僅是平安銀行主動配合的關係,也是總司令不希望——陳光良在香港那邊,倒向另外一邊。哪怕是中立,也比倒向另外一邊的好,畢竟陳光良還是華商領頭羊。

滬市平安銀行,會議室。

夏高翔主持會議,他現在是平安銀行在內地的總經理,負責內地全部事務。

而在內地的所有平安銀行管理層,基本都將家人安置在香港,大家對老板陳光良處於一種絕對的信任狀態。

“各位,今天是我們的閉會議,大家請絕對保密。”

“明白”

隨後,夏高翔說道:“根據老板的分析,國政府還有一年的壽命,滬市大概也會在那個時候jf。在這段時間,凡是希望提前去香港的,都可以提出申請,那邊會給與安排。老板說了,那邊有房子,有平安銀行的崗位,有一切保障。至於願意留在滬市的,薪資都會加三成,以美元為標準且,老板隨時有能力接大家撤出。”

在場的十幾位管理層,此時並不顯得很意外,老板向來對這些事情很敏感,預測百分百的準確。

隨後,副總經理秦伯厚笑著說道:“大家都很輕鬆,公司的保障非常好,所以我認為應該沒有幾個人急著去香港。我們老板有船,完全能有實力隨時撤出,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最後一班崗,接下來,彙兌業務會很忙的。”

“對,沒有什麼好擔憂的,1941年那麼危險,老板也將我們所有人連同家屬接到了大後方。”

夏高翔大家意統一,便說道:“好,既然如此,那接下來安排我們的工作。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金圓券貶值速度,隻會超過法幣,所以我們儘可能在黑市兌換外彙、金、大洋這樣的保值產品。其次,是新豐紡織、香格裡拉飯店的經營照舊,直到和我們一起最後撤出,也包括和環球貿易等兄弟企業的合作。最後,彙兌業務,我們隻做無險的操作,提高傭金比例。”

幫一些想移居香港的富人,快速完成套現和兌換外幣,然後轉移至香港。

這個環節,平安銀行不會持金圓券,會提前想辦法兌換。畢竟,絕大多數人不會想到金圓券貶值那麼快,黑市上很多都做這種炒賣業務。

“好”

會議過後,平安銀行繼續運轉起來,未來一年業務還是可觀的,更重要的是,很多客戶去了香港,依舊會繼續信任平安銀行。

這是香港平安銀行發展的一次契機。

得知滬市平安銀行的情況後,陳光良也是鬆一口氣。

據說這一次浙省實業銀行的李銘,就被國民政府給扣押起來,說是浙省實業銀行擁有500萬美金和黃金,但是拒不上交。而陳光甫等人,也紛紛被請到總統府,被總司令敲打,勸大家交出外彙。

滬市市長吳國幀去為李銘求情,聲稱浙實銀行的總資產也不到200萬,何來的500萬美金外彙?

結果,總司令便僅是訓誡了李銘一頓,便給放了出來。

可見內地的商業,已經完全屬於‘管控階段’,當然商人也是‘真奸商’,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香港,大家還是有著各種手段的。

國民政府的政策,雖然很硬,但能讓人鑽到空子。前世,據說總計有五億美金的財富流入香港,這是助力香港發展起來的重要因素之一。

“哥”

陳光聰、楊小虎,兩人來到陳光良的辦公室,恭恭敬敬喊道。

“沙發上坐,有點事給你們講!”

“嗯”

隨後,三兄弟坐在沙發上,助理給大家倒上茶,便離開辦公室。

“小虎,你跟我多久了?”

楊小虎也多了幾分成熟穩重,說道:“我沒有姐夫肯用工讀書,所以18歲就出來工作,跟了哥已經12年時間。”

陳光良靠在沙發上,感歎的說道:“你也三十歲了啊!”

楊小虎看了看哥,想說:“感覺我的年齡還比你大,哥你怎麼不會老?”

不過,他自然不會問出口。

隨後陳光良說道:“你這些年的表現,我看在心上,是時候該獨立創業了。你有沒有想好自己準備做什麼?”

楊小虎一聽,知道哥不希望他繼續留在環球貿易,便說道:“我想做航運,買一艘千噸的二手船,跑跑jf區、日本、香港的貿易。”

談起這個生意,環球航運的全體職員當初合夥買進的一艘船,如今不僅賺回2艘船,而且還可以分紅一次,利潤確實大。

“行,環球貿易的股權不要退,繼續享受分紅。我再給你80萬港幣,你自己想辦法去買船。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做航運,要沉得住氣,當然適當的冒險也無可是非,但要見好就收。”

楊小虎點點頭,說道:“嗯,我記下哥的話。不過,我能不能從環球航運要幾個人,不用老員工,就熟悉這個航線的職員就行。”

陳光良說道:“你自己去談”

“好的”

這個表弟,五歲就和陳光良認識,九歲就接受陳光良的培養,也算是比較親的一個弟弟。

此次獨立出去,陳光良是希望他也能自己創業,不說將來成為香港的大富翁,至少也可以成為個小富豪。

楊小虎很聰明,找了一個很賺錢的貿易線路,雖然風險有點大,但如果跑個一兩趟,就已經賺回本了。

以後如果他要做航運,難免可能涉及到‘朝戰’的風險運輸,畢竟有時候冒險一兩趟也是值得的。

這樣發展,楊小虎將來說不定也可以成為香港的一個‘中等船東’,七八十年代就身家過億。

就好比前世包宇剛的親弟弟,也是一位船東一樣。

隨後,陳光良對陳光聰說道:“我們暫時不分家,不過你得準備入英國籍,以後我們在航運上,才方便發展。”

目前,陳光聰替陳光良打理著環球航運,讓陳光良省了不少功夫,隻需要抓大局的工資,輕鬆不少。

陳光聰沒有猶豫的說道:“我入籍英國,很簡單的,晚點我去考察一下。”

“嗯,環球航運暫時不做擴張,畢竟一旦內地戰爭結束,沿海的貿易就會減少。找時機,我們再購入船隻。”

“我明白”

目前的環球航運,擁有四艘萬噸‘自由輪’,一艘5000噸、一艘3000噸,一艘2700噸,兩艘1200噸的船隻。

等到明年上半年,基本上也是賺回本了,相當於戰後賺了260萬美金左右。

此次讓親弟弟入籍英國,自然也是以後方便投資一些,就好比前世的包宇剛是英國籍、曹光彪的長子是英國籍一樣,大家其實都是為了做生意方便。

9月中旬,陳光良率領屬下抵達日本東京,做商業的考察。

雖然戰爭已經過去三年時間,但東京給人的印象是——一片廢墟,糧食緊張,每一個西方人身後,都會跟著一大群乞討的人群。

這樣的場景,恐怕會讓所有來日本的‘外國人’心想——日本還有希望嗎?恐怕連‘太上皇’麥肯阿瑟五星級上將,都不是很有信心。

合和拉鏈的總經理王飛朝,在一旁說道:“日本整個國家都患了炮彈休克症,毫無生氣,像一具死屍。雖然已經有不少銀行來日本開展業務,例如彙豐銀行,但所有的外國銀行都不敢貸款給日本人,大家認為錢貸出,就像給患絕症的人買幾片鎮痛劑,無濟於事。”

王飛朝作為合和拉鏈的總經理,最近兩年在‘陳氏工業帝國’中的地位,是水漲船高,躋身陳光良最器重的工業管理人才。

這是因為合和拉鏈陸續投資高達120萬美金,擁有34台自動排米機,近千名職工,其產品更是銷往整個亞洲,形成絕對壟斷的趨勢。

他已經來日本考察過兩次,故比較熟悉這邊的環境。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不過我們的目光不能短視,美國軍隊駐紮在這個國家,就不可能放棄日本的發展,畢竟這是美國在遠東的重要基地。更何況,我們東方人並不愚蠢,反而在很多地方優於西方人,所以日本的發展潛力,還是有的。我們現在是商人,要以商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國際。”

眾人點點頭,實際上大家看到日本人這麼慘,心中的仇恨也就淡下來。

陳光良的第一站,是來到日立機械的總部,會見了日立機械的社長小島原二。

日立,是日本的一家綜合性大集團,1910年便已經創立。但此時的日立機械株式社,不過是一家戰後毫無生氣的機械公司,毫無前景可言的企業。

但陳光良卻主動找上門,是因為他知道日本還是有技術,而且國內很多機械設備處於閒置狀態。

一見麵,小島原二便帶人躬身歡迎道:“陳先生,歡迎您來到日本考察!”

此時,根本看不出曾經侵略者的樣子。

不過陳光良此次也不是來找優越感的,所以說道:“小島社長,希望我們這次能有好的合作。”

“當然”

隨後,小島原二先帶領大家考察了日立機械,雖然戰爭的痕跡很大,但機械設備確實遠比華夏先進的多。

回到會議室後,雙方就合作展開討論。

經過一年的短暫研發,合和拉鏈對‘自動排米機’有一定的研究,並也對‘自動衝米機’、‘自動衝鎖機’提出一些構想。

但畢竟沒有響應的機械設備,所以很難進一步研發出來。

於是,合和拉鏈決定和日本日立機械合作,對美國的‘自動排米機’進行仿製和研發,下一步並研發自動衝米機,自動衝鎖頭機器。

雙方需要認真討論的是,陳光良提出由雙方共同研製,所以三種機械要有‘5年的獨家供貨期’,而且合和拉鏈願意出一筆研發費用。

小島原二一聽對方願意出一筆研發費用,且能保證一定的采購,當即說道:“我們願意和合和拉鏈合作”

條件很不錯,對方的研發費用,讓他們有業務可以做;且對方還將美國自動排米機運了一台來日本,供研發。一旦研發成功,對方的采購數量也非常客觀。

陳光良說道:“我相信我們東方人的智慧,是優於西方人的,所以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陳先生,我們晚上為你們準備了宴會。”

“好”

談判比較順利,當然前麵雙方已經接觸過一次,陳光良來就是定下來的。

雖然和日立機械廠達成合作協議,但陳光良並沒有放鬆對日本拉鏈產業的警惕,所以他前期讓合和拉鏈的日本負責人葛兆明,調查了一個叫做‘吉田忠雄’的日本拉鏈商人。

結果表明,吉田忠雄這位前世的ykk拉鏈創始人,雖然這一世被合和拉鏈打壓,但依舊沒有放棄尋求去購買自動排米機的想法。

隻不過,受限各種原因,吉田忠雄短時間裡,是不可能得到貸款,還有他的本金實在太少了。

於是,陳光良乾脆將吉田忠雄請到合和拉鏈的日本辦事處。

“吉田先生,聽說你一直沒有放棄對進口自動排米機,莫非你覺得擁有了那個機器,就可以打敗我們香港拉鏈廠商嘛?”

吉田忠雄恭敬而不失鬥誌的說道:“陳先生,香港的拉鏈產業不過是第一時間進口了自動排米機,其餘的優勢我沒有看見。所以我相信,我們日本拉鏈產業會奪回自己的市場的。”

陳光良當即說道:“我們已經和一家機械廠建立合作關係,對自動排米機、自動衝米機、自動鎖頭機器進行全方位的研發和生產。我們合和拉鏈還對這個產業進行大力的投資和研發,我相信日本是不可能威脅到我們的地位。”

吉田忠雄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這個華夏的商人如此有遠見,要知道此時拉鏈產業並不算真正的普及到大眾市場。

“既然如此,陳先生找我是為什麼?”

“哈哈”陳光良笑道:“我欣賞吉田先生對拉鏈產業的指著,願意和你合作,在日本投資拉鏈工廠,主要針對日本的市場。”

如果能把吉田忠雄綁定在自己的戰車,固然要分出一部分蛋糕,但至少也是高枕無憂。

吉田忠雄再次非常意外,隨後說道:“可惜,我的本金很少!”

陳光良說道:“我們可以提供四台自動排米機,占股50;吉田先生以未來的受益,逐步償還給我們,也占股50。”

做兩手打算,一邊和日立機械建立一個‘五年獨家供貨’,一邊綁定吉田忠雄在日本建廠。

吉田忠雄又不是穿越者,自然看不出這個合作有什麼問題,他心中已經是怦然心動。

不過他說道:“我要擁有這家合作企業的主要管理權”

很有野心。

不過,陳光良還是爽快的答應:“可以”

畢竟一旦朝戰開啟,香港的拉鏈根本不能供應給美國,因為貿易封鎖。但日本拉鏈廠生產的,卻可以。

很快,大家商量了細節,合和拉鏈為了穩定日本的市場,給了吉田忠雄很好的合作待遇。

而吉田忠雄一旦加入這個合作,也很難抽身離開,未來這家合資企業——ykk拉鏈,就算成為世界拉鏈第一,那也有合和拉鏈的50股權。

當然,陳光良還是希望和吉田忠雄建立比較信任的關係,畢竟有時候不分蛋糕出去,就很難賺到最大的利潤。

陳光良在日本的最後一站,是在日本銀座購入兩幅商業舊樓,價格非常的感人。

兩座商業舊樓,以後可以建一流的商廈,每一座都相當於將來的大企業在銀座的招牌。

當然,短時間不可能去開發,畢竟日本經濟至少也得五十年代中後期才算真正發展起來。

而這兩座物業,自然也以長江地產的名義持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