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炒黃金(1 / 1)

推荐阅读:

“回到香港的感覺真好啊!有兩個貌美如花的妻子,有一堆聽話懂事的孩子,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從日本回到香港,陳光良在乾德道的彆墅感歎起來。

而嚴人美、蔣梅英一左一右,迎著他回家,給與家庭至高的地位。

嚴人美在一旁,笑著說道:“我們的陳先生,大家以為都裝著‘賺錢’,哪裡知道,陳先生最重視家庭。”

這話不假!

在外人看來,陳光良的產業那麼多,那麼大,一定是恨不得二十四小時工作。

陳光良很自信的說道:“賺錢對我來說,輕而易舉,又豈會占我太多的精力。多陪陪家人,自然是很重要的。”

蔣梅英也說道:“孩子們太喜歡黏著你了,最近天天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

陳光良得意的說道:“所以說,我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他平常每天工作八小時,一周工作52小時,極少加班。而在應酬上,是不參加不必要的應酬,更多的時間去陪家人。

三人談笑風生的走進彆墅,孩子們還在上學,倒也沒有打擾。

“正好,我們去泳池洗個澡,紓解一下旅途的疲乏。”

兩女臉上露出一絲微紅,雖然一年前,一龍二鳳成為事實,但兩女還是以各種理由予以常規性的拒絕,隻是偶爾小小的瘋狂一把。

此時正值上午10點,孩子們又都去上學了,這個男人又在日本憋了一陣子,沒道理等會放過機會。

很快,三人來到泳池裡。

此時的香港,吃水都還是個問題,但陳光良的泳池裡,卻有著不少自來水。

沒辦法,讓窮人節約一些,富人自然應該多消費,不然富人該如何將財富分給窮人一些呢?

兩女的泳衣雖然保守,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開放了,雪白的大長腿一覽無遺,哪怕是生了多個孩子,兩女也依舊擁有少女的氣質。

這些年來,歲月似乎很少在她們身上留下痕跡,35歲的蔣梅英、33歲的嚴人美,怎麼看也就二十歲出頭,若是扮演個大學生,絕對毫無差評。

夫妻間結婚舊了,也未必就沒有激情,隻要感情好,依舊是天天做新郎。當然,時不時的來點刺激,那自然是一種浪漫。

嚴人美端正美麗,蔣梅英古典性感,都是民國一等一的美人,結果都被陳光良娶了,不知道羨慕多少人。更重要的是,兩人都出身大家閨秀,背景也是有的。

陳光良能娶這兩位妻子,靠的並不是財富,而且兩女也不可能因為財富委身於人,說到底是陳光良的身上有一種人格魅力。

這也可能是一種‘穿越掛’,畢竟古代皇帝都搞不定的事情,他能搞定。

“你們倆先去臥室,準備準備,我馬上來找你們!”

嚴人美先是嚴肅的說道:“又糟蹋我們不是”

陳光良厚著臉皮的說道:“老夫老妻,有時候也需要來點不一樣的,我這在外憋了十天,我怕你們一個人承受不住。”

蔣梅英挽著嚴人美的胳膊,說道:“姐姐,你看他的眼光,要吃人一樣,我看今天就答應他算了。”

嚴人美啐道:“就你什麼事情依著他”

話雖如此,卻已經朝著裡麵走去。

陳光良搓搓手,今日是有福了。

到了11月。

小蔣先生在滬市的‘打虎行動’失敗,不過他也為國民政府搜刮黃金114.6萬餘兩,美鈔3452萬餘元,港幣1100萬元,銀元369萬餘元,銀子96萬餘兩。

之所以說是‘失敗’,是因為滬市最大的‘走~私集團’——揚子公司的老板孔令侃,在宋三姐和總司令的乾預下,無罪被釋放。

故媒體都說,這次所謂的‘打虎行動’,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搜刮行動’而已。

也因此,國民政府的統治區經濟,徹底糜爛起來,金圓券貶值的速度,已經用秒來形容。

可能你在買賣交易的時候,金圓券已經貶值很多,所以很多商家乾脆關門,拒絕出售商品。

在這種情況下,加劇了內地的富人流向香港,不僅僅再是戰爭形勢的變化,更是國民政府內部統治也出現問題。

黃金,成為此時華人最看重的保值工具之一,故滬市、粵省、香港的黃金價格一路飆升,和海外的價格形成巨大的差價。

例如,香港的一兩黃金已經高達430港幣每兩,差不多是美國黃金的兩倍多價格。

而美國是35美金一盎司的黃金,應該是世界上比較便宜的地區,正因為這個‘布雷頓森林體係’,會然美國的黃金逐步流向其他的國家。

當然,此時還沒有那種苗頭,畢竟這個體係才剛剛建立。

辦公室裡,陳光良和一眾金融顧問,在討論香港黃金的問題。

張樹年就提出自己的看法:“香港的金銀業貿易場,黃金價格嚴重和海外脫節,按照美國製定的相關法規,屬於法外之地。我想,後續的相關國際組織,必然要對香港政府施壓!”

陳光良很平靜的說道:“那你覺得,黃金是會繼續上漲,還是反之下跌?”

張樹年說道:“繼續上漲的可能性很多,現在來港的江浙滬商人,已經陸續加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炒金,再加上國內的行情導致黃金成為保值工具。我擔憂的是,香港政府可能迫於壓力,會取消或者限製金銀業貿易場。”

有些道理,如果香港的黃金一直很高,那麼相當於在破壞美國建立的‘戰後金融體係’,肯定會對英國和香港施壓的。

陳光良很快說道:“無妨,我推測九九金炒不成,九四、九五金總歸可以的。將黃金重新鑄造一下,便可以規避那種的可能性,所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不會被取消。”

不過他心裡也有一種想法,那就是香港黃金一旦上了500港幣每兩,他準備先套現個三萬兩試試。畢竟他的盤子太大,如果從金銀業貿易場套現,不太可能漲到前世的600、700港幣每兩黃金以上。

他一共有17萬兩出頭的黃金,需要在明年9月前全部套現。

套現的港幣,還需要兌換成美元,因為明年英鎊要貶值30,港幣自然也會跟著貶值。

例如目前1美金等於4港幣,但明年9月後,1美金差不多是5港幣出頭,這個彙率加上微小的波動,一直維持到80年代的初期,

葉熙明說道:“說不定,香港的黃金上了500港幣每兩,這個壓力也還能頂住。關鍵的地方在於,粵籍炒金客以奧門為基地,從海外進口黃金,再走私至香港,趁機高價套現。那群滬市來的炒金客,真是一點都不知道。”

事實上,如果不是老板讓調查,他們也不知道——粵籍炒金客已經形成一個個團夥性質,顯然是利用滬籍炒金客的不熟悉環境,來準備打贏這場戰爭。

陳光良很穩定的說道:“讓他們去炒,我們穩坐釣魚台,最近撤出前麵炒金的資金,我們不再做期貨。”

“好的”

實際上,平安銀行在金銀業貿易場的黃金期貨,更多是障眼法,交易活躍,但輸贏極低。

陳光良真正的目標是,套現黃金現貨而已。

恒生銀行。

何善衡找來何添等人,說道:“最近申請黃金要申請勤一點,滬市越來越多的有錢人樂在金銀業貿易場,他們對炒金和持金樂在其中,行情是越來越好了。”

眾人大喜!

大家隻知道,他們和澳門的羅保、何賢合作,可以擁有穩定的貨源,而且這個貨源的價格很理想。

何添點點頭,說道:“好,我一般都是2000、3000的申請,後續我頻率高一些。隻是我聽說平安銀行也在炒黃金,陳光良可是炒黃金的高手,你有沒有把握控製這個市場?”

梁銶琚等人也關心問題,他們可是知道,陳光良在三十年代初,就有‘上海灘標金大王’的美譽,更有滬市最大的‘投機者’影響力。

何善衡笑道:“他的本事再大,沒有奧門這個根據地,就很難從香港進出口黃金,所以這是我們粵人的地盤,他如何能鬥得過我們。對了,潮汕幫也在從奧門進口黃金,他們是一股很不錯的力量,我已經聯絡盤古銀行的陳弼臣、廖創興銀行的廖寶珊等潮汕幫,準備聯合起來,哄抬金價,誘滬市人落入圈套,然後趁高套現。僅此一招,我們就處於不敗之地。”

何添點點頭,說道:“滬人人地生疏,不諳行情,倒是我們粵人的一個好機會。戰後,香港來個陳光良,讓我們粵商黯然失色,也該我們扳回一城了。”

“對”

陳光良的實力,讓很多人都感到很驚歎——航運、貿易、金融、地產、工業、電影等產業,幾乎每一個行業都是華資巨無霸。

哈同的養子之二——大衛·喬治·哈同和羅弼·維多·哈同,兄弟倆來到香港後,也很快發現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奧妙。

大衛·喬治·哈同對弟弟說道:“維多,我覺得我們應該轉移部分資產來香港,但金錢如果不投資,就會貶值。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來香港炒黃金。”

羅弼·維多·哈同疑問道:“炒黃金?我覺得投資地產更穩當。”

“nonono,你想想要是國民政府失敗了,那香港會穩定嗎?”

“應該不會穩定”

“所以說,地產是搬不走的,但黃金卻可以搬走。所以很多華人都會需要更多的黃金,屆時黃金將漲得更高。所以我已經在開始在香港囤積黃金,以後我們再售出,兌換成美元和英鎊,屆時說不定我們還能回歐洲做個貴族當當。”

羅弼·維多·哈同眼前一亮,當即說道:“好,我們就在香港炒黃金。”

此時的哈同案,曆經16年時間,終於在去年達成和解。

具體分配方案是:

將遺產中尚存的金銀珠寶估價後,88分給大衛·喬治·哈同和羅弼·維多·哈同,12分給羅氏兄弟;

大衛·喬治·哈同分得土地260多市畝,占總數的583,房屋15萬多平方米,占總數的482包括除羅弼·維多·哈同以外的其他外籍養子女分配數在內;

羅弼·維多·哈同分得土地60餘市畝,占總數的133,房屋5萬多平方米,占總數的137;

羅友蘭等分得土地70餘市畝,占總數的17,房屋6萬平方米,占總數的19;

姬覺彌等其他人分得餘下的土地50餘市畝,房屋47萬平方米。

土地和物業中,很多都還有抵押,因為當年根據英國遺產稅法的規定,哈同留下的巨額財產需繳納1700萬元的遺產稅。羅迦陵一下拿不出這麼多現金,無奈之下隻好將地處市中心的16處房地產作抵押,貸款1800萬元繳納稅金。這筆貸款年息65厘,約定期限為10年,但直到羅迦陵去世也沒有還清。

當然,哈同後人分成兩派:外籍、華夏籍。

外籍後人中,大衛·喬治·哈同和羅弼·維多·哈同分到最多的財富,現在他們決定在香港炒黃金。

華夏籍後人們,則沒有打算移民。

命運就是如此巧妙的安排,等待哈同的後人,自然是

中旬。

位於花園道1號的‘平安銀行’新總部大廈,舉行了隆重的動工典禮,陳光良邀請了不少香港的名流前來觀禮,而最重要的人物便是此時的港督葛量洪。

現場,紛紛向陳光良表示祝賀,也在心中感歎——香港最大華資銀行的實力強勁。

這個新平安銀行大廈,連同地皮在內,預計總投資是800萬港幣,相當於200萬美金,實屬相當的奢侈。

新大廈高度為15層,超過東亞銀行的14層、彙豐銀行的13層,成為香港最高的商業大廈。

而葛量洪在發表演講中,以陳光良投資‘平安銀行新大廈’一事為例,強調了香港在英國,統治下的前景非常優越等等,順勢將陳光良立為向英國靠近的商業人物,以此吸引華人的態度。

對此,陳光良並不會表示什麼,畢竟他現在不參與華夏兩方勢力的陣營,那麼倒向西方也很正常。

將來隻要陳光良家族足夠強大,那麼自然可以受到最好的待遇。就好比前世的董浩雲家族,五十年代幫著台島和美國運輸軍用物資,其長子不一樣位極人臣。

這年頭,隻有‘利益’是真的!

隨後的酒會,陳光良也和大家一一打招呼,可謂風光無限。

他強大,但是彆人對他毫無辦法。

曆史上的強大人物,最後轟然倒塌時,一般都是自身內部發生問題。而陳氏家族的內部,未來七八十年,都將在陳光良的掌控中,自然不會有問題。

至於更長時間,家族畢竟已經那麼長了,已經不是他操心的事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