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 第375章 窮人、普通人、富人

第375章 窮人、普通人、富人(1 / 1)

推荐阅读:

50年代的第一個春節,即將到來。

但很顯然,此時的香港大街小巷是隨處可見的‘難民’,生活的艱難,大抵如此。

此時的‘難民們’最渴望的是得到一份工作,哪怕薪水隻有最低的三十港幣,也有人願意去做。

深水埗的一處‘樂施會’救濟處。

這裡正在‘放飯’,難民們端著碗,攜家帶口的正在排隊,他們的表情都是屬於比較麻木的,每天隻能在各救濟處等待‘放飯’,吃完就找個角落無所事事。

華夏人是勤勞的,絕不是想做‘無所事事’的人,而是現在香港的工作真的很難找。

“識字的、懂技術的,可以來這邊登記一下,有合適的工作就可以上工了!”

兩名‘樂施會’的工作人員,放開嗓子的喊了幾句,立即引起難民們的簇擁。

真的能找到工作?

那可是太好了!

“姓名哪裡人士以前做過什麼識字嗎?”

“高淩豐,番禺人,以前是做建築的,會木工、瓦工,最擅長的是木匠的活,認得幾個大字,不多!”

“嗯,清水灣那邊要建個電影城,正好缺人,你去按照這個地址上門,看人家要不要你!”

“好的,謝謝”

高淩豐燃起了希望,回頭連忙找到妻兒,彙報這個好消息。

妻子一聽,高興的說道:“真的,那真是太好了,以你的手藝,肯定能留下來。”

高淩豐看著妻子,以及一對兒女,擔憂的說道:“就是不知道,這個工地方不方便家屬居住。”

妻子堅強的說道:“不方便我就在附近搭個棚子,總比現在一分錢賺不到的好。”

高淩豐一下子有底氣起來,說道:“對,隻要能賺到錢,我什麼苦都可以吃。”

事實上,當高淩豐找到‘時代影城’的籌建處時,一切顧慮都已經不存在。

清水灣的時代影城工地,周圍多的是可以搭建棚戶區,家屬都可以安劄;而高淩豐是建築上的技術工種,每個月薪水可暫時達到70元,勉強可以養活一家人;更重要的是,家屬也可以打一些零工,孩子可以互相照顧。

“總算安頓下來”

“是啊,那個負責人真的好說話呢!”

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在這個家庭蕩漾起來。

而此時的陳光良,也正帶著‘保利建築’陸元台一行人,以及時代影業莊鑄九、陸涵章一行人,正在視察清水灣的100萬平方尺土地。

這些土地是以‘山地’為主,想要建築,就必須移山劈石,工程量不小。

“這個工程馬上準備啟動,我主要也是考慮到兩個方麵:第一,現在香港閒置人員劇增,這個工地啟動,可以解決不少人的上工問題;第二,香港的環境穩定下來,時代影視城也確實可以考慮動工了。”

眾人突然明白,老板最在意的是第一條,因為時代影業根本不缺片場,北角園明山、九龍灣的片場,都是可以用的。

莊鑄九此時得意的說道:“時代影視城的規劃,是由陳先生一手負責。整體分為兩部份,一部分是影視基地——有六座攝影棚、四幢員工宿舍大樓、一座行政大樓、三個員工食堂可容納2000人,屆時這裡將成為亞洲的‘荷裡活(好萊塢)’。另外一部分‘仿古建築群’,不僅可以作為拍攝景點,而且還能對外開放旅遊時代影視城還有一座酒店,可供遊客和公司選擇。”

談及‘時代影視城’,眾人無不佩服陳光良的規劃和魄力。

其實,就是在這清水灣開辟一個‘獨立的城市’,整個開發期為8年時間,一旦開發竣工,整個清水灣都將成為高檔住宅區。

隻可惜港府不傻,不會現在把清水灣的那些土地拿出來出售或拍賣。

此時。

香港政府規定,住宅建築不能超過五層。

好在清水灣的‘時代影城’占地麵積超過160畝,相當的規模龐大,所以建築物也沒有必要超過五層。

當然,由於工期有八年時間(邊建邊投入使用),後續還是可以修建一幢高層行政樓的,酒店也是那個時候修建高層。

陳光良隨後說道:“時代影城,是時代影業的一個重要性投資,也標誌著我們時代影業的製片業務,要逐漸更加的重視質量、商業化。這幾年,大家都在追求數量,認為拍攝出來,拿到東南亞就能賺大錢。但我這個人知道,人都是有審美疲勞的,看多了垃圾電影,遲早有一天徹底就放棄我們香港電影了。所以,莊先生、陸經理,你們要重視這個問題啊!”

他總是會在關鍵時刻,乾預某一件事,不讓這家企業一頭紮進淤泥。

這幾年,‘快餐電影’在東南亞賺了不少錢,但這個‘快餐電影’能持續多久,陳光良心中有數;再過五年時間,粗糙爛製的電影,肯定就不會有人買單。

所以有些事情,要提前糾正。

“是,陳先生”

眾人紛紛接受,也佩服這位老板總是在關鍵的時刻,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事實上,時代影業的全局工作,是由莊鑄九負責;製片、發行的業務,則是陸涵章負責;這些年,還家人很多優秀的管理層。

看似陳光良一年都未必召開幾次會議、到公司幾趟,但對時代影業的整體發展,一切都是陳光良說了算。

期間,陸涵章也是在陳光良麵前,說道:“老板,現在的香港電影,是左右的派彆之爭,非常的厲害”

在這一時期的香港電影,確實左、右之爭非常厲害,而且左的電影很有市場。

陳光良說道:“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我們可以公開張榜,高價收購劇本。另外一方麵,給我挖人,高價挖人,還有請胡蝶、阮玲玉出來拍拍電影,總之我們這個右,不僅要右到底,而且還要商業化電影。以後,我們每年要生產25部國語和15部粵語,但核心是‘賺錢的電影’。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就是票房毒藥!拍電影就是為賺錢,就是做生意,要我們拍藝術品,我不如捐款給香港藝術中心和多做慈善。”

老板的論調,影響著整個企業的發展,莊鑄九、陸涵章等人,紛紛牢記這種綱領。

陸涵章這個行業的老人,一直是跟緊陳光良的論調,此時也信心十足的說道:“好,我們一定牢記老板今天的話。”

事實上,莊鑄九這些年也真正的鑽研電影,所以他把握全局時,對製片也有很大的分量。

2月10日,星期五。

今天距離除夕,還有一周時間,新豐紡織不僅為工人發了‘薪水加年終利是’,而且還發了‘大米和油’。

整個荃灣的新豐工業園區,都沉浸在喜悅當中。

白班的工人下班後,一般分為三波:

管理層和技術人員,有巴士接送至九龍,然後他們自行回到家裡;

老職工或雙職工家庭或部分管理和技術人員,可以步行至廠區的宿舍區,這裡有後世香港‘公屋’式的員工宿舍。

最後就是普通職工,工廠不會安排住宿,因為條件不夠(工齡、技術是關鍵)。

“師父,要不要我幫你拎回家呀?”

幾個紡織女工,圍在一個女工的周圍,打趣起來。

叫做阿梅的紡織熟練工,說道:“去去,我等我男人一起,你們湊什麼熱鬨!”

她是戰後調到香港的‘滬籍紡織工人’,因為她紡織的技術好,所以是一些紡織工人的‘師父’,這也是香港紡織業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滬籍管理層、技術人員、紡織熟練工的到來。

阿梅到港後,其滬籍丈夫也來到香港,做行政方麵的工作。夫妻倆雖然不是管理層和技術工人,但也屬於新豐紡織的‘中堅力量’,所以分配了廠區的宿舍。

“阿梅”

“‘師娘’來了,拜拜師父”

一眾女工調侃一番,然後笑著離開,她們手中也各自拎著三十斤大米和1斤豆油,包裡自然還有兩個月的薪水(一個月是年終利是),開開心心的回家。

她們的薪資隻有50元,但已經是非常滿足,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給家裡一些補助;更不要說,新豐紡織在三個節日(端午、中秋、春節)都會發生活物質,年終還有兩個月的薪水(至少入職半年)。

事實上,目前香港的薪水在30~100港幣,很多工廠普遍就給30、40,最大限度的壓榨工人;新豐紡織給的薪資,已經算是比較高的,主要是‘三節’和‘年終利是’及‘優惠購物資’等福利,那就超過外麵的工廠很多了。

‘師娘’阿寶笑著說道:“你的這些徒弟啊,真是嘴上不饒人!”

阿梅將自己的一包五十斤大米,給丈夫阿寶,隨即說道:“那你就好好努力,爭取做個管理層,她們就不敢亂講了。現在你和我工資一樣,都是80港幣一個月,她們才不會把你當回事!”

阿寶扛起兩袋大米,足足一百斤,壓低聲音的說道:“馬上就是管理層了”

阿梅眼睛放大,驚喜的說道:“真的?”

“應該八九不離十,王經理找我談過話。”

“太好了,走,回家慶祝一下。”

此時的香港,100港幣的薪水,警察、小學老師這樣的公職人員可以拿到,當然很多私企的職員,薪水能更高,一切都要靠能力說話。

回到宿舍,阿寶和阿梅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此時交給鄰居在召開,也是職工家屬,每月給點錢就行。

“發年貨了,新豐紡織對大家實在太好了!”

“可不是嘛,其它工廠的工人,一個人就隻能養活一個人;新豐紡織的工人,一人可以養活兩個人了!”

“就說這個員工宿舍,外麵租一間,一個月要三四十港幣呢!而新豐紡織的工人滿三年,或者雙職工滿2年,就可以免費入住。”

一眾鄰居的優越感十足,對新豐紡織的福利待遇,也是非常滿意,畢竟有對比就能感受到。

“房子不僅免費住,我們還能買到便宜的大米、油、肉類、衣服等生活物資,真是太幸福了!”

“可不是,聽說廠區的那個物資售賣處(環球貿易),就是陳先生的另外一個產業,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商;而衣服,我們自己廠就在生產,給我們便宜的很。”

談及這些,大家也是很滿足。

殊不知,他們賺的錢,很快又循環到‘陳氏家族’的手中。

當然,他們至少生活的還不錯。

阿寶和阿梅接了孩子,回到自己的家裡,這就是一個單間,一共是220平方尺,廚房和衛生間是一層共用的。這已經是雙職工家屬的待遇!

一些單職工,220平方尺還擠在‘四人間’裡,想家屬入住,就得按工齡和技術等級,來確定是否有資格,或者補錢。

開了個葷腥,阿寶、阿梅一家三口坐下來,他們雙職工家庭,一周開葷三四天都沒有問題,畢竟園區的肉類也比外麵便宜。

“這個月,我們發了320,我打算存個200元,廠裡發了米油,生活成本也降低了。”吃飯時,阿梅算起賬來。

此時的阿寶,也意氣風發的說道:“記得,要存平安銀行。以後我當了管理層,工資也會上調的,然後每個月都能存錢,說不定這幾年還再要一個孩子。”

“淨想美事,等你當官了再說。”

他們隻是普通的工人,但幸好是在新豐紡織,或者說是在陳氏企業,福利待遇是香港最好的私企。

粵籍的許世傑,是新豐紡織的中層管理,主要負責從廠區裝貨,然後卡車運輸至碼頭的倉庫,再裝船出口至海外。

新豐紡織的產品,90出口海外,所以工作每天很繁忙。

今天,許世傑安排好工作,終於不用加班,可以美滋滋的回家。

他居住的是公寓,也就是長江地產開發的‘合租房’,實際上也是公屋形勢,330平方尺一個戶型,有獨立衛生間,但廚房是公用的。

許世傑的妻子,早已經煮好飯菜,見他回來,高興的說道:“當家的,今天發年貨了呀?”

隻見許世傑不僅拿回米油,而且還有肉類,一看就是大豐收。

“發了,東西還挺多呢!而且,今天我還發了工資和年終獎,三個月的薪水,1500港幣。”

“我的天呢,發財呢,當家的真厲害!”

摟著一對兒女,許世傑心中也是美滋滋的。抗戰時期,他就作為本地人,加入了新豐紡織,從普通職員做起走,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中層管理。

他記得最深刻的是,當初香港淪陷,新豐紡織也沒有忘記他們,並提供著一些生活上的補助。所以在戰後,他第一時間重新歸隊,替公司做事。

吃飯時,許妻好奇的問道:“當家的,你們公司的管理高層和高級技術人員,是不是都住一層樓。”

他們現在住的房子,一層有四戶,共用廚房。不用出房租,由新豐紡織公司租賃長江地產的房子,再免費給管理層居住。

許世傑說道:“肯定的,不過也沒有多少人有這個福利待遇,你又不是不知道,外麵的住房有多緊張。哪怕是我們這樣的房子,頂手費就要2000到3000,租金要五六十。所以,你知足吧!”

許妻不服氣的說道:“我們怎麼就不能住,現在我們每年可以存個3000,你工資要是再漲一些,說不定我們以後能自己買房了。你怎麼也是新豐紡織的中層管理,是吧?”

許世傑一聽,還真就心動了,說道:“你說的是,我工資肯定會漲的,公司對我們很好。現在買房可以分層分期,說不定哪天我們真能買得起。但話說回來,現在香港能買得起房子的,哪個不是有錢人,能租一層居住的,那也是有錢人。就是我們這樣的居住條件,都比很多做生意的有錢人好。”

330平方尺,隔成兩間房子和一個衛生間,他們兩個大人和兩個孩子居住,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