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二十章 黃雀亦在後

第二十章 黃雀亦在後(1 / 1)

推荐阅读:

當然,無論完顏亮與張中彥這對君臣是如何勾心鬥角,戰爭的爆發卻不是任何人能夠阻止的。

十月一日,隨著秋收徹底結束,吳璘率先出擊,宋軍沿著隴右崎嶇的山道,直撲原州。

在真正曆史上,原州之戰結局不太好,老將姚仲被完顏璋在這裡打得大敗,僅僅將領就陣亡了三十餘人,也極大挫敗了宋軍的信心。

可如今由於世界線發生了變化,不僅僅是完顏璋沒來關西,姚仲更是早早就受了傷,回到西川養病去了。

去年宋軍試探性的進攻了一下原州,卻因為後續兵馬接應不上,而小敗了一場,並沒有傷筋動骨。

而原州之所以這般重要,就是因為此地胡河、陽水、蒲川河三條涇河支流流過,堪稱隴右北部地區的交通樞紐,隻要占領此地,進可攻退可守,就算攻不進關中,也可以固守,保證隴右的戰果。

此時由李師顏率領兩萬五千宋軍主力,正向著原州猛攻,一日直接就在內應的配合下,拔了平安寨、新城寨、西壕寨三處營寨,自西北向著原州包去。

金軍同樣不甘示弱,徒單合喜率領兩萬大軍出兵,卻沒有管李師顏,而是直接向西翻山越嶺,作勢去攻打德順軍。

這種一切攻勢轉換家的行動直接把李師顏整懵了,他果斷派遣惠逢率領六千兵馬,越過平安寨,試圖阻攔徒單合喜。

但是誰知道徒單合喜乃是虛晃一槍。

他分出了一些兵馬,在新城寨附近埋伏了惠逢,隨後趁著惠逢麾下六千兵馬混亂之際,親率騎兵從側翼攻殺。

如果不是吳璘親率一萬兵馬為後續趕來支援,說不得惠逢就會戰死在這裡。

隨著李師顏率軍南下,與吳璘合兵一處,雙方大軍又成了對峙之勢。

如今的形勢雖然是宋軍在原州占優,但因為涇州金軍還沒有動作,所以最終勝負如何,依舊是未知數。

然而宋軍不知道的是,鎮守涇州的威果軍不是不想出動,而是因為他們在之前與宋軍的戰鬥中已經損失了大量的兵馬,現在成建製的謀克不過四十個,屬實是傷筋動骨了。

更何況威果軍此時士氣低落,如果強行驅動他們廝殺,不僅不能破敵,甚至有可能將全軍士氣都帶的崩潰掉。

現在雙方主力大軍在原州僵持住了,所以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偏師的方向。

十月初三,吳挺繞過隴州,抵達了鳳翔府的邊界五裡坡。

“水!”吳挺下令麾下軍士用一刻鐘時間換馬,歇息,咕咚咚灌了兩口涼水之後,方才抹著嘴巴說道:“軍使派遣出去了嗎?”

一名參謀軍事喘著粗氣說道:“已經派出去了,按照之前約好的,此時張從進那廝就應該來到五裡坡了。咱們的軍使如果機靈的話,一會兒就會帶著張從進來到郎君麵前。”

吳挺驅馬到了一處山坡上,遙遙眺望。

過了五裡坡之後,向東南行進三十裡就是寶雞,也就是陳倉。

而陳倉以東,就是廣闊的關中平原了。

隻要過了陳倉,那吳挺麾下這一千精騎外加五千騎馬步兵就算是鷹飛天空,虎入山林,根本無法阻擋了。

現在的關鍵就是張從進麾下那支漢兒軍了。

“將軍,將所有的寶都押到張從進身上,是不是有些過於魯莽了?”參謀軍事左右看看,隨後低聲對吳挺說道:“五郎君,在下不是非要在此時動搖軍心,而是心中越來越慌。”

“李九,你怎麼說?”

“節度信任張中彥是一碼事,但讓咱們信任張從進則是另一碼事了,這中間隔著好幾層呢。”喚作李九的參謀軍事繼續低聲說道:“就算張中彥與咱們同心同德,難道張從進就跟咱們同心同德嗎?”

因為張中彥與吳璘的交通屬於機密中的機密,也因此,除了有數的幾名大將,其餘人誰都不知道。

李九雖然是吳挺的心腹,卻也隻是統製直屬的參謀軍事罷了,根本無權參與高階的軍事會議。

他也隻是在出發之前方才知曉此事的,憋了一肚子的問題,此時終於能問出來了。

吳挺瞥了一眼對方:“李九,你以為我不慌嗎?父親將決勝負的一手給了我,相當於將關西局勢的安危也托付給了我,我身上的擔子如何之重,你可曉得?”

雖然吳挺沒有正麵回答問題,但李九還是胡亂點頭:“五郎君說的對。”

眼見李九如此行狀,吳挺也隻能歎了口氣,對李九交底:“原本父親還想要仔細勘磨一番張中彥,最好明年春耕之後,一切都妥當了,再與金賊決戰。可誰成想西賊竟然入寇了……”

說到這裡,李九也恍然大悟。

李九年輕,並不是雖然祖輩是逃難到川蜀的關西人,但到了他這一輩,早就對西夏沒有了切身感受。

就比如現在,越南入侵中國,與日本再次入侵中國,國人的反應肯定不會一樣的。

而吳璘為代表的老關西人,對於西夏的入侵同樣是反應激烈。

這可不是任得敬自立為楚國,向宋國稱臣之後,協助宋軍進攻金國。

而是任得敬作為國相,帶著西夏皇帝李仁孝禦駕親征來吞並關西。

這是從根子上完全不同的兩個政治事件。

若不是還有一些戰略上的清醒眼光,吳璘為代表的老關西人,說不得已經放下金軍不管,直接回身收拾西夏去了。

吳挺隻是淺淺的點了一句,隨後就看到幾十名騎兵打著一麵張字大旗,從東南方向沿著邢水飛速馳來。

為首的一名昂藏騎士親自驅馬離近之後,朗聲說道:“我乃張從進,誰是吳挺,出來見我!”

雖然張從進的言語十分不客氣,但吳挺知道如今時間緊迫,不是撕扯這些小事的時候,直接帶著親衛打馬向前:“張總管,我就是吳挺,你可有信物?”

張從進上下打量了一番吳挺,對於這名最近聲名鵲起的大將如此年輕而感到詫異,不過這種詫異的心情隻是維持了一小會兒,他就從懷中掏出兩封信件晃了晃,隨之攤手。

“你的信物呢?”

吳挺從懷中掏出一枚腰牌,隨手扔給了張從進。

張從進接過腰牌之後,隻是簡單的掃了一眼,就看出這是自家叔父常用之物,隨即一邊將腰牌塞回到懷裡,一邊將書信遞了過去。

吳挺接過書信掃了幾眼之後,同樣將其塞到懷裡,對著張從進扯開嘴巴笑道:“張總管,可還有其餘安排?”

張從進搖頭:“事不宜遲,現在就跟我一起走!長安空虛,可以一鼓而下!”

吳挺卻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正色說道:“不忙,還有兩件事要說清楚。你們威勇軍隨我一起來嗎?”

張從進沒有撒謊,果斷搖頭:“不成,你們也知道,我叔父近些時日被叫到了原州,隨後就被徒單合喜那廝用商議軍情為由軟禁,不但不讓返回,更是連私下書信都不能交通。

隻靠我一人,最多也就是讓威勇軍讓開道路,倉促間根本不可能拉起全軍立即反金。”

見吳挺將要皺眉翻臉,張從進繼續說道:“不過,我還是能拉出千餘馬軍的,到時候我讓副官帶著這些兵馬隨大軍一起行動。而我親自與你同行,可好?”

張從進說到最後的時候,聲音也不由得轉厲。

在他看來,這也已經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在張中彥失去消息的這些時日裡,張從進也承擔了巨大壓力,他也是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按照之前與吳璘的約定繼續推進下去的。

如果吳挺真的給臉不要臉,大不了一拍兩散,你回你的德順軍,我依舊在鳳翔府當我的大金忠臣,你有本事就打穿陳倉。

諸葛亮都沒有打穿陳倉,你打穿了,你比諸葛亮還牛逼。

吳挺上下打量了一番張從進之後,複又沉默了片刻,終於點頭說道:“那就如此吧,還望張總管帶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