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還沒來得及開口,李定國便啐了他一口,剛好啐在了左良玉的腳邊,然後惡狠狠地罵道:
“狗官!今日落在你手裡,是小爺運氣不好。”
“你要殺便殺,但若想讓我背叛西王,門兒都沒有!”
左良玉並未生氣,反而頗為欣賞地看著李定國,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
“放心,我不會殺你。”
“留著你,日後還有大用,而且說不定到時候你還會感激我呢。”
左良玉一臉玩味的說道。
這話聽的李定國聽得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左良玉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然而左良玉也懶得再說些什麼,隻是隨意的揮揮手對手下吩咐道:
“壓下去關起來,千萬彆讓他自儘。”
手下領命,趕忙上前用一塊破布塞住李定國的嘴,架著他往後方走去。
李定國奮力掙紮,雙腳亂蹬,試圖掙脫束縛,卻無濟於事,隻能被拖走了。
緊接著,一名士兵匆匆跑來,拱手稟告道:
“大人,剛才有人看見劉文秀帶人逃走了,似乎是往信陽方向去了。”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可能已經把這邊的事告訴了張獻忠,我們該怎麼辦?”
左良玉聽到這話神色鎮定自若,臉上波瀾不驚,思索片刻後說道:
“無妨,不出意外的話張獻忠現在已經在攻打信陽城了。”
“而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他接下來要麼繼續攻打信陽城要麼撤退,對我們而言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他要是打下信陽城了,到時候我們剛好過去把他們一鍋端了,這可是大功一件!”
“他要是選擇撤退,那我們也能保住信陽城,這也是大功一件。”
周圍的士兵聽到這話,都是一臉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緊接著,左良玉隨即下令,收繳投降的老營士兵的兵器和甲胄,然後留下一千人看守他們,自己則帶著剩下的兵馬,浩浩蕩蕩地直奔信陽城而去。
而此時的信陽城,正遭受著戰火的無情洗禮。
汪喬年站在城牆上,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張獻忠軍隊,神色頗為凝重。
儘管汪喬年帶領守軍殺死了數以千計的敵人,但張獻忠的兵馬還是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湧上來。
隨著戰鬥的持續,炮火愈發猛烈,炮彈如雨點般砸向城牆,炸得城牆磚石飛濺,塵土漫天。
突然就在這時,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信陽城的城門終於被炸開了一個很大的缺口。
一時間碎石木屑亂飛,硝煙彌漫在了城牆之下。
張獻忠站在隊伍之中,看到城門被攻破,瞬間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聲中透著得意與狂妄。
“本王就說攻下這座小破城沒什麼難的,前後不過兩個時辰左右就拿下了!”
一旁的羅永才也是終於鬆了口氣。
緊接著,就在張獻忠迫不及待地想要下令衝進去大肆劫掠時,隻見劉文秀氣喘籲籲地騎馬衝了過來。
張獻忠看到劉文秀狼狽的模樣,心中頓時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
來到張獻忠麵前後,劉文秀滿臉焦急,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父父親,大事不好了!左良玉追上來了,我們的大軍根本阻攔不住他!”
張獻忠臉色驟變,忙問:
“定國呢?”
劉文秀眼神閃過一絲不忍,低下頭聲音頗為沉重地說:
“定國在後麵阻攔左良玉,不過恐怕已經遇害了。”
張獻忠心中一陣劇痛,仿佛萬箭穿心。
要知道他一直以來對李定國寄予厚望,十分看重他,沒想到李定國竟遭此不幸。
他們的對話自然也都被一旁的羅汝才聽在耳中,下一秒,羅汝才沒有絲毫的猶豫,焦急地對張獻忠說道:
“大王,如今計劃已然失敗,想必左良玉很快就會追上來,我們趕緊撤吧!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張獻忠眉頭緊皺,麵露不舍道:
“你說的本王也都明白,不過好不容易打開城門,怎能就這麼撤走?”
“大軍沒糧食的話,撤走也是死路一條,不能撤!”
張獻忠說著,目光死死地盯上了眼前的信陽城。
羅汝才急得直跺腳,聲音也提高了幾分。
“大王,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想著糧草!等左良玉追上來,命都沒了!”
“糧食沒了可以再搶,命要是沒了,還搶什麼?”
“大王莫要意氣用事,保命要緊啊!”
但張獻忠此時紅了眼,根本聽不進羅汝才得勸告,眼神中更是透著瘋狂。
“羅將軍,本王心意已決,你也不用再勸了,不過本王答應你,快速劫掠一番之後就立馬撤退,絕不停留片刻。”
張獻忠並非不懂羅汝才的擔心,可大軍缺糧,攻城又死傷了不少人。
要是不劫掠一番就撤退的話,他怎麼向眾人交代?
真當他手下的這群老營是好糊弄的?
一旁的劉文秀本來也是打算勸張獻忠儘快撤退的,可看到張獻忠這般模樣,他就知道自己是勸不動的。
隻好沉默不語。
羅汝才見張獻忠這般執迷不悟,頓時氣得滿臉通紅,卻又無可奈何,隻能強忍著怒火默不作聲。
他開始在心中暗自盤算,若此時獨自帶領自己的人馬撤退,張獻忠必定會立刻和他翻臉。
到時候不等左良玉來,自己就可能被張獻忠斬殺。
為今之計,他隻能先留在這裡靜觀其變了。
反正隻要左良玉一來,他就立刻帶著自己的人馬撤退。
張獻忠傻,但他可不傻!
就在張獻忠沉浸在即將入城劫掠的美夢中時,不遠處變故突生。
隻見信陽城的城門突然“轟”地一聲倒地,一股嗆鼻的硝煙裹挾著厚重的塵土噴湧而出。
緊接著,讓所有人意料不及的一幕不然就發生了。
無數明軍突然好似猛虎出山般衝了出來,而為首之人的正是汪喬年。
此刻的汪喬年身披甲胄,騎在一匹膘肥體壯的黑色戰馬上,眼神中儘是狠辣於決絕。
在他身後,則是為數不多的三千兵馬!
汪喬年高高舉起手中的長劍,劍身寒光閃爍,大聲呼喊道:
“兒郎們,如今正是報效國家的關鍵時刻!絕不能讓這幫賊寇踏入信陽城半步!今日唯有拚死一戰,隨我殺賊!”
話音剛落,無數官兵如同洶湧的潮水,呐喊著從城內衝出,瞬間與城外的農民軍短兵相接。
城外正在攻城的本來就是普通的農民軍,或者說的更接近一點其實就是普通的農民。
眼看著數千人的官兵突然從城內衝了出來,這群農民軍瞬間被嚇得轉身就逃,即便有不怕死的拿起武器衝向了官兵,也都在瞬間被砍死了。
在原本的曆史記載中,汪喬年本就是一位忠義之士,並且最終以身殉國。
隻是沒想到,在這信陽城下,為了守護這座城市,他似乎要提前以身殉國了?
汪喬年心裡清楚,一旦讓張獻忠攻入城內,自己和將士們都將性命不保。
包括城內的大多數百姓也是如此!
反正左右都是死,倒不如和張獻忠拚個魚死網破,就算戰死,也能留下千古美名。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崇禎會不會承認他是以身殉國的。
畢竟誰都知道,崇禎可是一個刻薄寡恩之人。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伴隨著汪喬年率兵殺出,瞬間讓張獻忠一方亂了陣腳。
張獻忠怎麼也想不到,城內的官兵本來就沒有多少,又在攻城的之後損耗了不少,結果竟然還敢主動出城迎戰。
要知道,張獻忠這邊眼下足足有十四萬人,而對方僅有區區三千人。
三千對十四萬,這在旁人看來近乎瘋狂的事情,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但張獻忠來不及細想,急忙扯著嗓子,聲嘶力竭地下達命令。
“殺了他們!殺了他們!隻要殺了他們,這城裡的一切都是我們的了!”
“你們想要什麼,本王都給你們!”
下一秒,無數農民軍呼喊著口號,如潮水般湧上前去,與官兵展開了殊死搏鬥。
羅汝才冷眼旁觀著這場混戰,眼神中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
農民軍的數量雖然勝過明軍數十倍,但畢竟場地有效,這十幾萬人一時間也沒法全部壓上去,所以一時間雙方居然還真打了個難解難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些明軍還是會很快被農民軍吞噬的。
但可惜的是,凡事總有例外
沒過多久,大地突然劇烈顫抖起來,仿佛一頭憤怒的巨獸在嘶吼。
雖然現場的環境無比嘈雜,但羅汝才還是瞬間察覺到了來自身後的危險。
他心中一驚,詫異回頭望去,就看到不遠處,一隊騎兵如狂風般迅猛衝來。
飛揚的塵土遮天蔽日,馬蹄聲如雷貫耳。
而在那騎兵身後,赫然便是數萬裝備精良的步兵!
不是左良玉的部隊,還能是誰?
糟了!
羅汝才暗自叫苦,他知道左良玉會來,卻沒想到來得如此迅速。
與此同時,張獻忠也察覺到了危險,他回頭一看,瞬間臉色煞白,整個人都嚇傻了。
他原本以為李定國多少能抵擋一陣,結果沒想到左良玉來的這麼快。
緊接著,不等張獻忠做出任何反應,羅汝才悄悄地退到一旁,向幾個親信招了招手。
一番低聲交代後,親信們心領神會,迅速退下。
沒過多久,羅汝才帶著自己的兵馬,像狡猾的狐狸一般,悄悄脫離了戰場,直奔遠方而去。
張獻忠剛準備找羅汝才商討應對之策,卻發現他已不見蹤影。
緊接著就在這時,有士兵驚慌來報。
“大王,羅汝才帶著他的兵馬跑了!”
什麼?
聽到這個消息,張獻忠又急又怒,臉龐因憤怒而扭曲,眼睛更是瞪得如同銅鈴一般。
他怎麼也沒想到,羅汝才竟如此不講義氣,在這關鍵時刻居然扔下自己逃走了。
但現在根本沒時間計較這些了,因為左良玉的騎兵已經如餓狼般衝了過來,直接衝垮了後方的隊伍。
張獻忠此時逃也不知道該往哪裡逃,無奈之下,隻能聲嘶力竭地喊道:
“不要亂!不要亂!殺!殺了他們!”
老營的士兵們揮舞著皮鞭,驅趕著農民軍衝向左良玉的騎兵。
然而,這些農民軍哪裡是訓練有素的騎兵的對手,隻是一個照麵瞬間便被衝得七零八落。
不過,張獻忠仗著人多,最終還是暫時限製了騎兵的推進速度,騎兵很快就被數十萬農民軍包圍起來。
但這種僵持的局麵並未持續太久。
因為很快,左良玉的後續兵馬便趕到了這裡。
當農民軍看到一萬多的明軍如潮水般湧來時,瞬間再也繃不住了!
前麵有城內的明軍、後麵又有支援的明軍,這還打個屁啊!
與此同時,正在城下奮力廝殺的汪喬年也看到了前來支援的左良玉。
不過因為距離太遠,他看不清楚來者是誰,隻知道肯定是援軍來了。
緊接著,汪喬年大手一揮,高聲衝著周圍仍在浴血廝殺的將士們喊道:
“兄弟們,殺啊!咱們的救兵來了,殺光這幫賊寇!”
下一秒,汪喬年再次帶著士兵們衝殺上去。
明軍這邊頓時士氣大振,反觀農民軍,早已徹底崩潰了。
其實大多數的農民軍哪怕真的吃不起飯,也不敢有造反的念頭,而他們之所以會加入張獻忠的部隊,完全是被裹挾的。
想象一下,張獻忠帶著十萬農民軍來到你的家鄉,搶光了你的糧食、帶走了你的家人,然後讓你跟著他去造反,這個時候你能說不去嗎?
隻要你敢說不去,當下便會成為一具死屍!
所以大多數的農民軍其實並不認同造反的事情,完全是被逼的。
如今生死攸關之際,他們自然不肯為張獻忠賣命了!
與此同時,張獻忠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就知道大勢已去。
這一刻,他心痛如絞,要是剛才就選擇撤退的話,恐怕可不會麵臨當下這種困境了。
隻可惜,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的
反應過來之後,張獻忠毫不猶豫地下令,讓老營士兵將剩下的所有農民軍驅趕到前方抵擋左良玉的大軍。
自己則帶著剩下的兩萬多老營士兵悄悄撤退。
沒錯,此時此刻,張獻忠又打算故技重施,玩起金蟬脫殼這一招。
烈日高懸於天際,將戰場烘托的更加慘烈。
左良玉騎在戰馬之上,目光仿若兩把銳利的寒刀,死死鎖定著張獻忠倉皇逃竄的身影。
在旁人眼中,張獻忠不過是個出身草莽的農民軍首領,可在左良玉心中,他卻是自己升官發財的踏腳石。
要知道之前太子爺可是承諾過他,若能斬殺張獻忠或是李自成,便封他為侯爵。
李自成遠在潼關、而且兵馬眾多,左良玉自覺不是對手,所以也沒想去弄死李自成。
不過張獻忠就不通了,現在的張獻忠近在咫尺,猶如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他又豈有放過的道理?
想到這裡,左良玉隻覺胸腔之中有熊熊烈火在燃燒,這火焰順著血管蔓延至全身,讓他熱血沸騰。
當下,他毫不猶豫,迅速展開部署。
“分出三千兵馬,去驅趕那些四處潰散的農民軍!其餘將士,隨我全力追擊張獻忠麾下的老營!”
命令傳達下去之後,左良玉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騎兵衝鋒在前。
這一刻的左良玉恰似一隻展翅翱翔的蒼鷹,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向著張獻忠迅猛撲去。
沒辦法,侯爵對他而言太有誘惑力了!
張獻忠正準備率部逃竄,忽然察覺到身後傳來如滾滾雷鳴般的馬蹄聲。
他心頭猛地一緊,下意識地回頭望去,瞬間就被嚇得臉色慘白,差一點連魂魄都要被嚇飛了。
張獻忠是真的沒有想到,都這樣了,左良玉還是不想放過他!
要知道以往每逢戰局陷入這般境地,左良玉出於保存自身實力或是養寇自重的考量,從未如此窮追不舍。
可今日,左良玉卻完全變了,眼神中透露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絕,似乎一定要將他斬於馬下。
好在張獻忠身邊不乏忠心耿耿的義子和將領。
這些人見勢不妙,立刻挺身而出擋在張獻忠麵前。
劉文秀神色堅毅,衝著張獻忠喊道:
“父親你先走!這裡便交給我們了!”
其他幾個義子和將領也紛紛表態。
“父親快走!”
“大王快走吧!小的為你爭取時間!”
張獻忠看著眼前的眾人,眼神中閃過一絲感動。
但下一秒,他便厚著臉皮說道:
“好,為父先走一步,等會你們務必跟上!”
言罷,張獻忠二話不說,帶著三千精銳兵馬沿著塵土飛揚的小道朝著前方倉皇逃竄。
他心裡清楚,若帶走太多兵馬,留下斷後的將士便難以抵擋左良玉如狼似虎的追擊,自己也將性命不保。
於是他狠下心,將大部分的士兵全部留了下來。
雖然有些肉痛,但和他自己的性命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隻要他活著,就有機會再次拉起一支幾十萬人的隊伍
這些被迫留下斷後的老營士兵,雖號稱老營,可大多其實也都是農民。
即便隊伍裡混編了部分投降的明軍,但與左良玉麾下拿足額軍餉、裝備精良的官兵相比,依舊相形見絀。
伴隨著左良玉率領兵馬、氣勢洶洶地殺來,老營士兵們頓時人心惶惶,隊伍裡一片躁動。
有的士兵雙腿發軟,有的眼神中滿是恐懼,甚至有人開始小聲議論要不要逃跑。
好在劉文秀等人及時大聲嗬斥,這才讓眾人迅速鎮定下來,硬著頭皮衝向左良玉。
左良玉的目光本來始終緊盯著張獻忠,但是見老營士兵衝來,他也不得不收回了目光然後帶領騎兵衝殺了過去。
刹那間,雙方騎兵如兩支離弦之箭,在漫天塵土中激烈碰撞在一起。
左良玉這邊有五千騎兵,而張獻忠雖然也有五千騎兵,不過卻被他卻帶走了三千,眼下隻剩不到兩千。
所以僅僅一個照麵,張獻忠的騎兵便被衝得七零八落,陣腳大亂。
人仰馬翻不說,兵器更是散落一地,慘叫聲此起彼伏。
緊接著,左良玉的一萬多步兵如洶湧的潮水般湧上,與老營士兵展開激烈拚殺。
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震得大地都在顫抖,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激烈的戰鬥中搖搖欲墜。
混戰之中,左良玉卻已帶著兩千騎兵脫離戰場,如一道閃電般朝著張獻忠追去。
現在的左良玉,滿腦子都是張獻忠的腦袋和他夢寐以求的侯爵之位。
就這樣雙方你追我趕,沒過多久便跑出了數十裡。
在這期間,張獻忠時不時的就回頭查看後麵的情況。
見左良玉如同附骨之蛆般緊追不舍,張獻忠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躥了起來。
他實在是搞不懂,左良玉到底為什麼突然會這麼拚命啊?
自己都隻剩下三千人了,為何左良玉還是不肯放過他?
凡事總該有個度,若真把自己逼急了,大不了魚死網破,同歸於儘!
就在張獻忠心中氣惱之時,一名親信神色慌張的湊上前來問道:
“大王,事到如今到底該怎麼辦?左良玉那家夥看樣子不追上咱們是不會罷休的!”
這下子,算是把張獻忠心裡的那點無名火徹底給勾了起來,怎麼滅也滅不掉!
緊接著,張獻忠勒住韁繩,逐漸停了下來,跟著他身邊的親兵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是也都停了下來。
隨即,就見左良玉咬著牙惡狠狠地說道:
“這個該死的狗東西,真把老子當狗攆了!不跑了,跟他拚了!反正看樣子逃是逃不掉了!”
隨即,張獻忠果斷下達命令。
下一秒,三千騎兵調轉馬頭,向著左良玉衝去。
其實張獻忠內心並不想與左良玉正麵交鋒,可如今左良玉步步緊逼,猶如一把鋒利的刀架在他脖子上,他實在無路可逃,隻能硬著頭皮拚死一搏了。
畢竟他大西王也是要麵子的。
與此同時,左良玉見張獻忠突然停下,還調轉馬頭朝他衝了過來,嘴角瞬間浮起一絲輕蔑的冷笑。
那笑容仿佛在嘲笑張獻忠自不量力。
一瞬間,左良玉大手一揮,跟在他身邊的親兵接到命令,立刻舉槍射擊。
砰!砰!砰!
一陣槍聲頓時響起,猶如驚雷炸響,張獻忠這邊瞬間有幾十人中槍倒地。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張獻忠心中剛剛好不容易湧現出來的鬥誌瞬間被澆滅,隨即不顧一切地再次調轉馬頭向前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