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爹是崇禎?那我隻好造反了 > 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大明,真的還有救嗎?

第二百三十七章 這大明,真的還有救嗎?(1 / 1)

推荐阅读:

沒錯,此時放在他麵前的,赫然便是《大明日報》,而且是從發行日至今所有的《大明日報》。

劉文秀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也猜到應該是錦衣衛放的,便將《大明日報》抱進房間。

李定國看到後,好奇地問道:

“這是什麼東西?”

劉文秀搖搖頭:

“暫時不知道,應該是錦衣衛放的,上麵好像記載了很多事。”

說著,劉文秀隨手拿起一張《大明日報》翻看起來。

很快,他的臉色變得古怪起來。

李定國不識字,不知道上麵寫了什麼,但見劉文秀表情怪異,又問道:

“怎麼了?”

劉文秀沒有回答,又拿起一張報紙翻看。

片刻後,他一臉詫異看向李定國道:

“定國,看來咱們還是小看朝廷了。”

李定國一臉不解,說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

但劉文秀也沒多做解釋,繼續翻看手中的報紙。

作為識字的讀書人,他深知這些報紙的價值。

接下來的一天時間裡,劉文秀都在翻看《大明日報》。

而且每看到重要內容,他都會講給李定國聽。

李定國聽著聽著,突然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因為他突然覺得,如今的大明朝似乎真的和以往不一樣了

隨著夕陽西沉,夜幕宛如一塊巨大黑色綢緞從天際緩緩鋪展開來,悄無聲息地籠罩了整個大地。

東宮書房中,鎏金燭台上的蠟燭明明暗暗地搖曳著,將書房映照得影影綽綽。

朱慈烺正坐在桌前,審視著手中的奏折。

時而微微頷首,對奏折中的內容表示認可。

時而提筆批注,筆尖在宣紙劃過,留下一道道墨跡。

一旁,李若璉正站在那裡,有條不紊地彙報李定國他們的情況。

儘管之前朱慈烺特意交代,在這三天的時間裡讓李定國等人自由行動,但錦衣衛肩負著維護京城安全的重任,又怎會真的對他們放任不管?

畢竟這些人可都是賊寇啊!

所以李定國一行人的一舉一動,都在錦衣衛密切的監視之下。

就連他們所投宿的那家客棧,也是錦衣衛提前打過招呼的。

想想也是,李定國他們幾人連證明身份的文書都沒有,若沒有錦衣衛的安排,又怎麼可能順利住下呢?

片刻之後,朱慈烺放下手中的折子,目光轉向李若璉,開口問道:

“所以,他們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出客棧?”

李若璉趕忙恭敬地回答:

“回稟殿下,確實如此,錦衣衛早已將客棧包圍,臣可以以性命擔保他們今天絕對沒有踏出客棧半步。”

“臣猜測,他們是因為心存畏懼,所以才不敢出來。”

“不過,殿下吩咐送去的《大明日報》已經按時送到。”

“並且劉文秀和李定國整整一天都在研讀《大明日報》,如今差不多已經看完了。”

朱慈烺微微點頭,對此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驚訝。

他心裡清楚,劉文秀身為讀書人,對《大明日報》這樣新奇且充滿信息的事物根本無法抗拒。

更何況他們現在身為朝廷的俘虜,內心必定極度渴望獲取朝廷的相關信息,而《大明日報》無疑是了解朝廷動態的絕佳途徑。

就在這時,李若璉看起來似乎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太子殿下,臣有些好奇,您為何不直接下令將他們處死,反而要留下他們的性命呢?”

“即便要往遼東移民戍邊,也不差他們這幾個人吧?”

“反而在臣看來,殺掉這幾個農民軍的將領,更有利於讓剩下的農民軍投降朝廷?”

這些話李若璉在心裡憋了很久,這會兒終於說了出來。

在他看來,根本沒有必要留下李定國這些人的性命,因為他們對於朝廷移民戍邊計劃並無影響。

相反的,殺掉他們這些賊寇將領,能更有效地威懾農民軍,促使他們更快地臣服。

朱慈烺聽後,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事實上關於這件事情他又何嘗沒有考慮過呢?

但凡抓到農民軍將領,不問青紅皂白直接將其殺掉,隻留下普通士兵。

這樣一來,農民軍也就群龍無首了,自然更便於朝廷管控。

但細細想來,這些將領既然能被張獻忠看中,想必大多都有些過人的才能,比如李定國、劉文秀,都是難得的將才。

若是貿然將他們殺掉,實在是太過可惜。

倒不如將他們送到遼東,讓他們在那裡自由發展,也能給建奴製造一些麻煩。

再者,李定國在原本的曆史上可是民族英雄,若就這麼將他殺掉,朱慈烺多少有些於心不忍。

畢竟在南明的時候,李定國的地位就如同宋朝的嶽飛一般!

雖然這樣的事情還尚未發生,但朱慈烺還是不願意做趙構。

因此,若能將李定國收服,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當然,若是李定國寧死不降,那朱慈烺也就隻能揮淚斬馬稷了

不過目前看來事情應該發展不到這一步。

其實,朱慈烺內心更希望把李定國留在身邊悉心培養,然而現實卻不允許他這麼做。

因為農民軍殺害了太多的藩王、郡王和宗室子弟,儘管朱慈烺內心深處並不在意這些事情,甚至偶爾還會覺得農民軍這麼做也算是幫老朱家清理人口了。

但在明麵上,他絕不能表現出來。

再加上馬上就要組建大明朱家軍了,李定國這些人是絕對不能留在京城的。

不然到時候雙方一碰麵,那可就麻煩了。

所以權衡之下,朱慈烺隻能把李定國安排到遼東。

想到這裡,朱慈烺這才看向李若璉道:

“本宮隻是覺得他們有些本事,稍加曆練之後,必能為朝廷所用,殺了未免有些可惜了。”

“此事本宮心意已決,今後不必再提了。”

李若璉聽後,也隻能回應道:

“臣遵命。”

緊接著,朱慈烺似乎又想到了什麼,再次開口說道:

“對了,明天你派人帶他們去城外的京營轉轉,讓他們親眼見識一下大明如今的實力。”

李若璉再次領命道:

“臣遵命。”

隨後,朱慈烺又詳細地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李若璉這才告退離去。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又到了第二天清晨。

房間內,李定國緩緩睜開眼睛,意識逐漸從混沌中清醒過來。

哎!

下一秒,他忍不住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昨天對他而言,無疑是極為難忘的一天。

他先是見到了大明的太子,接著莫名其妙地被大明的太子斥責了一番,而且他居然毫無還口之力。

之後來到客棧,又收到了大明太子送來的《大明日報》。

雖然他不識字,但通過劉文秀,他還是從《大明日報》上得知了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

比如朝廷開始向天下收繳欠稅,無論是王爺、勳貴,還是士紳地主,一律都必須交稅。

除此之外,朝廷還推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之策。

對於這項政策,李定國一時還難以完全理解。

但從劉文秀的反應來看,這些政策對普通百姓而言,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劉文秀甚至認為如果這些政策能夠在全國範圍內順利推行,那麼所有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李定國不確定事情是否真會如此發展,但他明顯感覺大明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這和他記憶中的大明截然不同。

讓他有一種置身夢境的感覺。

突然就在這時,房門被猛地推開,進來的不是彆人,而是劉文秀。

“定國,快起來!剛才錦衣衛來人,說要帶我們去城外轉轉。”

劉文秀一進門就開始招呼李定國。

此刻的劉文秀,早已沒有了昨天的萎靡不振,整個人好似精神煥發一般熱情高漲。

因為他從昨天的《大明日報》中,敏銳地察覺到了大明如今的變化,覺得大明並非無藥可救。

因此他已經做好了自己的決定,那就是他要去遼東當武將,然後一步步向上晉升,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雖說當初跟著張獻忠造反時,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被朝廷招攬,但事到如今,他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李定國沒有說話,而是直接從床上坐了起來。

他昨晚睡覺的時候連衣服都沒脫,倒是省了穿衣服的時間。

這時,門口的店小二適時出現,手裡還捧著一盆熱水和毛巾,熱情地說道:

“客官,請洗漱一下吧。”

李定國也不客氣,等小二將熱水和毛巾放在桌上之後這才走了過去,簡單洗了把臉,然後隨手擦了擦。

隨即便和劉文秀一起走了出去。

來到樓下,他發現自己的幾個同伴都已經在那裡了。

同伴們看到李定國和劉文秀過來,紛紛熱情地打招呼。

隨後,店小二又熱情地送上早餐。

而在他們身邊,始終站著一些身材高大、麵容冷冽之人。

儘管他們刻意掩飾,但李定國一眼就看出,這些人皆是錦衣衛。

不過李定國裝作沒看見,自顧自地吃起早餐,其他人也同樣如此。

經過一天一夜的深思熟慮,他們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盤算。

既然大明的太子殿下願意給他們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那他們自然也是願意接受的。

不就是去遼東嗎?

不就是和建奴作戰嗎?

去就去,有什麼可怕的!

一行人吃完早餐後,身著便裝的錦衣衛也不說話,隻是突然站起身來,做了個請的手勢。

李定國等人隨即便走了出去。

隨即,錦衣衛們帶著李定國一行人徑直往城外走去。

快走到城門口時,李定國突然發現了什麼,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城門口的城牆。

隻見城牆之上,赫然飄著一個巨大的球體。

“這是什麼東西?怎麼能在天上飛?”

一個農民軍將領忍不住驚訝地問道。

前麵的錦衣衛聽到這話,嗤笑一聲,並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心裡隻是嘲笑著:

真是一群鄉巴佬!

倒是一旁的劉文秀,之前在《大明日報》上看到過關於熱氣球的介紹,當下便解釋道:

“這東西我在《大明日報》上見過,應該叫熱氣球。”

“其原理較為複雜,我也難以詳細說清,不過,這玩意兒主要用於軍事偵察,據說站在熱氣球上,可以俯瞰周圍十裡內的所有情景。”

“在之前的遼東之戰中,這東西可是發揮了大作用,建奴的一舉一動,都在明軍的掌控之中。”

李定國聽了劉文秀的話,這才想起昨天劉文秀確實提過熱氣球的事情,隻不過當時他並沒有太在意而已。

不得不說,熱氣球的出現給了他極大的震撼。

特彆是當聽到劉文秀說站在上麵能俯瞰周圍十裡內的所有場景時,他更是覺得這東西實在是太厲害了。

因為隻要有這個東西,就能輕鬆搶占先機,所有的陰謀詭計都將無所遁形。

想到這裡,李定國忍不住又多看了幾眼。

隨後,一行人直接出城,然後便直奔京營而去。

李定國等人並不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是京營,看到城外的景象,李定國笑著調侃道:

“怎麼?這是要放我們走嗎?”

為首的錦衣衛冷哼一聲,回應道:

“你可以試試逃走,不過我保證,不出片刻,你們必死無疑。”

李定國冷笑一聲,也懶得再跟他爭辯。

很快,他們便來到了京營營。

接待他們的不是彆人,正是英國公世子張世澤。

為首的錦衣衛見到張世澤,立刻恭敬的拱手說道:

“世子爺,按照太子爺的吩咐,人帶到了。”

張世澤顯然知道朱慈烺昨晚的交代,因此點了點頭,然後衝著李定國等人招手道:

“行了,跟我進來吧。”

緊接著,李定國等人跟著張世澤一起走進京營,直接來到了演練場。

此時,眾多士兵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操練。

騎兵們騎著駿馬,練習馬上射擊,步兵們則在對著靶子練習射擊。

還有一些人正在做著體能訓練。

不得不說,現在的京營已經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因為他們很少再使用冷兵器練習了,現在主要操練的都是燧發槍。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李定國等人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他們可沒有忘記之前在和左良玉戰鬥的時候,左良玉的火銃隊可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眼前的場景與那時又有著天壤之彆,左良玉的火銃隊不過隻有一百人左右,而這裡操練的士兵足足有幾千人。

當他們扣動扳機時,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彙聚在一起仿佛滾滾雷鳴。

而且這裡的士兵們采用三段式射擊法,子彈密集的有些嚇人。

有人大致估算了一下,僅僅片刻之間,就能打出幾千發子彈。

這要是放在真正的戰場上,瞬間就能造成幾千人的傷亡。

除此之外,騎兵使用的火銃也讓人驚歎不已,因為這些短小的火銃顯然是專門為騎兵設計的,能夠讓他們直接在馬背上熟練地裝填射擊。

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看著李定國等人驚訝的模樣,一旁的張世澤忍不住嘲笑道:

“你們這群土包子,可算開眼了吧!”

“現在你們見到的還隻是正在操練的士兵,不久之後,我大明的百萬雄獅都會裝備這樣的火器。”

“就憑你們這點戰鬥力,能擋得住嗎?”

李定國等人聽後都沉默不語,他們心裡清楚,自己根本抵擋不了這樣強大的火力。

甚至不止他們,恐怕整個天下,都很難有軍隊能抵擋這樣的火器攻擊。

張世澤繼續說道:

“幾個月前的遼東大戰,我們出動了配備燧發槍的三萬士兵,僅僅片刻之間,就乾掉了一萬多建奴。”

“最終死在燧發槍下的建奴,少說也有三萬有餘!”

“所以你們可以想象一下,要是這樣的火器部隊出現在陝西、河南,你們的農民軍會有多麼脆弱。”

“要不是太子爺對你們感興趣,饒了你們的性命,還打算給你們封官,你們早就死了,哪裡有機會見識到明軍的真正實力?”

“我要是你們,就趕緊去找太子爺跪地謝恩了。”

換作平時,聽到這話到時候,李定國肯定會忍不住爭吵反駁。

可現在,他卻都沉默了,包括他身後的人也都沉默了。

因為他們知道,張世澤說的是事實。

包括之前朱慈烺說的,也是千真萬確。

原來一直以來,他們都從未和大明真正的精銳之師交過手。

之前的左良玉部最多隻能算是三流軍隊。

就算是孫傳庭的軍隊,恐怕最多也隻能算是二流。

大明真正的精銳之師,是這些裝備了燧發槍的軍隊。

他們也是現在才知道,原來這種新式火器叫燧發槍。

見眾人沉默不語,張世澤隨即衝旁邊的幾個士兵招了招手。

很快便有士兵送了一把燧發槍過來。

張世澤先是熟練地裝填彈藥,可下一秒,他突然將槍口對準了李定國。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劉文秀等人瞬間被嚇了一跳,還以為張世澤要殺了李定國。

隻有李定國依舊一臉淡然,仿佛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下一秒,張世澤突然轉動槍口,直接對準了旁邊的靶子。

砰!

隨著一聲槍響,子彈精準地射中了靶子。

隨後,張世澤把槍遞給李定國,問道:

“要不要試試?”

李定國接過燧發槍,輕輕撫摸著槍身,隻覺得這東西簡直就是一件神器。

隨即,他也學著張世澤剛才的樣子裝填彈藥,然後對準靶子開槍射擊。

砰!

伴隨著一個槍響,子彈瞬間射出,並且直接命中了靶子。

好家夥!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張世澤忍不住在心中驚歎了一聲。

因為他看得出來,李定國絕對是第一次接觸燧發槍,可就是這樣,他居然學的有模有樣、而且能直接命中靶子!

果然!

能被太子爺看中的不是一般人!

伴隨著張世澤的射擊,其他的農民軍將領也都圍了上去,好似再看一樣寶貝似的看著燧發槍。

因為這東西的威力實在是太讓他們感到震撼了。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張世澤心裡更得意了,暗自想著:

原來逗弄這些沒見過世麵的人這麼有趣。

緊接著,參觀完京營之後,張世澤又帶著他們前往關寧鐵騎大營。

當看到身材壯碩、全身披甲的關寧鐵騎時,李定國等人這才真正意識到什麼叫做可怕。

像關寧鐵騎這樣的精銳騎兵,如果真的出現在河南戰場上,那麼張獻忠、李自成的部隊簡直不堪一擊。

到時候彆說一萬人了,就算是幾千人的重甲騎兵衝鋒,也不是那些農民軍能夠抵擋的。

更何況,他們手中還有特製的燧發槍,一輪射擊下來,農民軍恐怕瞬間就會崩潰。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們終於徹底死心了。

同時也知道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都是成不了大事的,他們最終都難以逃脫被朝廷大軍覆滅的命運。

等到朝廷的大軍開赴河南戰場,所有的農民起義都將徹底平息。

再次回到京城時,所有人都沉默不語,似乎完全被大明軍隊的實力震撼到了。

回到客棧之後,劉文秀再次找到了李定國。

這次還沒等劉文秀開口,李定國便先問道:

“文秀,你覺得大明真的還有救嗎?”

劉文秀聽後先是一愣,然後笑著回答:

“若是在來到京城之前你這麼問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大明早就沒救了。”

“但是現在,我會告訴你大明有救。”

“根據之前的所見所聞來看,如今的大明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個大明了,它的改變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所以,我決定投降大明,去遼東做個武將,然後試著一步步往上爬,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天下的百姓做些事情。”

“定國,跟我們一起去遼東吧。”

“如果就這樣死了,實在太不值得。”

“我已經看出來了,大明太子真正看重的其實是你,隻要你願意投降,他會給你更高的官位。”

“當然,我知道你不在乎這些。”

“但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就應該乾一番大事業,而不應該就這麼默默無聞地死去。”

哎!

李定國聽後歎了口氣,說道:

“可是父親那邊”

隻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劉文秀便打斷了他:

“你之前舍棄性命,拖住了左良玉的軍隊,就已經算是報答了父親的恩情,從此以後你不欠他什麼。”

“包括我們也是一樣,之前我們用性命擋住朝廷的軍隊,讓父親逃走,就代表我們之間你就沒有任何恩情可言了!”

“我們不欠他任何東西。”

李定國聽了劉文秀的話,緩緩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熱鬨的景象深深地歎了口氣。

過了一會兒,他這才說道:

“行了,你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劉文秀見此,也不好再多說什麼,輕輕拍了拍李定國的肩膀之後便轉身離開了。

因為他知道,李定國已經做好了決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