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袁崇煥
不管彆人怎麼認為,反正朱慈烺一直覺得這家夥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叛徒!
當然,崇禎對他的處罰也是極為嚴厲的,袁崇煥本人被淩遲處死,他的家族也被崇禎抄家,兄弟妻兒被流放!
甚至連個後代都沒留下!
回到正題,既然要承認毛文龍之前的戰略意義是正確的,那就必須要給毛文龍平反。
先把他的兒子們召到京城來,然後下旨平反,之後再追封個爵位。
想繼續讀書的,就繼續讀書。
不想繼續讀書的、而是想繼續上戰場殺敵的,那就繼續讓他們上戰場。
總之要體現朝廷的寬容大度。
當然之所以這麼乾,也不是完全為了毛文龍平反。
更重要的還是為了給那些即將去朝鮮駐守的將士們有個交代。
畢竟之前在朝鮮駐守的毛文龍確實是死的有些不明不白,這要是不給一個交代,恐怕他們都不敢去!
趁著李若璉去查探消息的這段時間,朱慈烺又讓馬寶去喚鄭成功來見。
鄭成功本來就在東宮值守,因此收到消息之後,很快也趕了過來。
“大舅哥,坐下說。”
看到鄭成功前來,不等對方行禮,朱慈烺便一把拉住了他,然後將他摁在了椅子上。
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相處,鄭成功已經熟悉了朱慈烺的這種行為,所以一時間也沒怎麼感到意外,隻是問道:
“太子殿下,不知道召臣所為何事?”
朱慈烺也沒絲毫猶豫,直接便將朝鮮使團進京以及和內閣商議的事情簡單告知了一下鄭成功。
鄭成功聽到這些話之後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就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摸樣。
不過他還是沒有想到自己身上,還以為朱慈烺這是打算讓他的父親鄭芝龍去往朝鮮駐軍。
想到這裡,鄭成功趕忙說道:
“臣大概明白殿下的意思了,殿下是想讓臣的父親去朝鮮嗎?”
“臣覺得這不是問題,父親他一定會答應的。”
雖說讓身為福建總兵的鄭芝龍前往朝鮮駐軍有些強人所難,不過在鄭成功看來,鄭芝龍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畢竟鄭家和皇家的關係如此親密、再加上又是聖旨,鄭芝龍豈敢拒絕?
然而朱慈烺聽到這話卻隻覺得好笑,因為他知道鄭成功這是誤會了自己的意思。
隨即朱慈烺笑道:
“大舅哥,你猜錯了,本宮不是想讓嶽父大人去朝鮮駐軍,畢竟福建一帶還需要嶽父大人的水師鎮守。”
“若是沒了嶽父大人,福建一帶指不定會亂成什麼樣子。”
鄭成功聽了這話,神色瞬間有些迷茫了起來。
因為他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不是想讓鄭芝龍去的話,為什麼朱慈烺要找自己來商議這件事情?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隻見下一秒,朱慈烺一臉認真的說道:
“實話告訴你吧!本宮是想讓你帶兵去駐守朝鮮!”
什麼?
鄭成功聽到這話的瞬間,腦子一下子就炸了,隨後一臉懵逼的看向了朱慈烺。
他第一時間還以為自己是聽錯了!
但看著朱慈烺一臉認真的摸樣,很明顯他並沒有聽錯!
可是這不應該啊!
朱慈烺怎麼能讓他去朝鮮駐軍呢?這完全超乎了他的意料。
畢竟他從軍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滿打滿算也就不過半年左右的時間,並且隻參加了一場戰爭,就是之前的鬆錦之戰。
可現在朱慈烺居然讓他去朝鮮駐軍,他實在是擔心自己無法擔任這樣的重任。
想到這裡,鄭成功隻能硬著頭皮說道:
“太子殿下,臣恐難勝任此等重任,畢竟臣實在是太年輕了。”
朱慈烺看著眼前的鄭成功,笑了笑說道:
“你放心,這件事情本宮已經考慮到了,所以去的時候不會隻派你去,除了你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將領會和你同去。”
“另外嶽父大人那邊也可以派一些信得過的將領過去幫你。”
“最開始的時候隻需要你積累經驗曆練一下,但最終這支軍隊還是需要你接手的。”
朱慈烺又不是白癡,他雖然知道鄭成功是個極具潛力的將領,未來一定可以獨當一麵,但那畢竟是以後的事情。
現在的鄭成功缺乏經驗,所以不可能一開始就直接讓鄭成功擔此重任。
因此這次除了鄭成功之外,還是要派一些有經驗的將領過去,而在這期間鄭成功可以慢慢學習積累經驗,直到完全掌控部隊。
與此同時,鄭成功聽到這話的時候這才鬆了口氣。
如果真是讓他一下子接手幾萬人的軍隊的話,他還真擔心自己無法勝任。
但若是讓他慢慢學習然後再掌握,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畢竟他之前好歹跟著鄭芝龍在海上待過幾年,對這方麵也是有些經驗了。
想到這裡,鄭成功突然一陣莫名的感動,因為他沒有想到朱慈烺居然會這麼為他考慮。
緊接著,鄭成功趕忙說道:
“既如此,臣也就不再推辭了,多謝太子殿下。”
朱慈烺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好似突然想起什麼繼續說道:
“對了,嶽父大人大概再過個天就會進京了,到時候這件事情我們再商議一下。”
之前打贏鬆錦之戰後,鄭芝龍並沒有回到福建,而是帶著他的水師在渤海附近巡視,剿滅逃竄的殘餘建奴水師。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徹底摧毀所有沿海的建奴造船廠。
畢竟建奴既然能組建水師,那肯定也有不少造船廠。
所以在最近三個多月的時間裡,鄭芝龍一刻也沒閒著,他帶領福建水師摧毀了沿海的好幾個建奴造船廠,使得建奴再也無力發展水師,確保了大明海域的安全。
直到前不久,鄭芝龍終於完成了任務,然後給朱慈烺寫了封書信,說是想進京一趟看看女兒和兒子,然後再回福建。
而對於嶽父大人的請求,朱慈烺自然也是應允了。
畢竟在這次戰爭中,他的這位嶽父大人可謂是勞苦功高,也確實該親自接見一下了,順便再賞他點什麼東西。
不過仔細想想,估計這位嶽父大人也不需要什麼賞賜了。
畢竟如今的他成了侯爵,女兒成了太子側妃,大兒子馬上又要被委任為高級武將,他確實也沒什麼太大的追求了。
頓了頓,朱慈烺突然又想到了什麼,然後語重心長地看著鄭成功說道:
“大舅哥,你也知道,嶽父大人雖說如今還算是正當壯年,但他還是會老的。”
“所以等他老了之後,本宮想讓你接任他的位置掌管福建水師。”
“以後大明的目標是要征服整個大海以及大海之外的土地,所以本宮需要你儘快成長起來,成為比嶽父大人更加厲害的水師將領!”
“這大明的未來,離不開你!”
“你莫要讓本宮失望!”
鄭成功聽到這話,頓時隻覺得心中一股火焰瞬間燃起,再也難以平靜,猛地一下便站了起來,神情異常堅毅道:
“殿下放心,臣一定不讓太子殿下失望。”
朱慈烺聽到這話,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最後又閒聊了幾句之後便讓鄭成功離開了。
隻是鄭成功離開之時,整個人還是有些飄飄然的。
剛才發生的事情對他而言實在是有種做夢的感覺
鄭成功剛離開不久,李若璉便氣喘籲籲的回來了,顯然是一路趕著來的。
朱慈烺不等他行禮,便直接問道:
“怎麼樣,查到了嗎?”
李若璉趕忙說道:
“回殿下,查到了。”
“毛文龍目前有三個兒子,長子毛承祚在南京國子監讀書,目前已經成了秀才,二子毛承祿在天津擔任百戶,三子毛有傑在山東任副千戶一職。”
朱慈烺聽了這話並沒有感覺到太驚訝,因為關於毛文龍三個兒子的情況,其實和曆史中記載的差不多。
片刻之後,他繼續說道:
“即刻派人把他們帶回京師,就說朝廷要為他們的父親毛文龍平反。”
李若璉趕忙應道:
“臣遵旨。”
隨即便退了下去。
既然要為毛文龍平反和封爵,那麼這個爵位自然是由毛文龍的長子毛承祚繼承了,至於他的二子毛承祿和三子毛有傑,朱慈烺打算讓他們跟著鄭成功一起去朝鮮。
畢竟現在距離毛文龍被殺也不過十五年左右的時間,說不定當地還有不少當年毛文龍的部下,讓他們跟著一起過去有助於收服這些人。
忙完這一切之後,已經快到中午了。
朱慈烺想了想,總覺得這件事情還是要和崇禎打個招呼,不然實在說不過去。
於是朱慈烺二話沒說,直接便趕往了皇宮。
等他趕到的時候,剛好碰上崇禎和周王後正在用午膳。
見到他來了,周皇後趕忙招呼他一起用膳。
“烺兒來了,還沒吃飯吧?快來坐!”
一旁的王承恩不等周皇後吩咐,便主動給朱慈烺添加了一副碗筷。
朱慈烺自然也不客氣,坐下便吃了起來。
如今國家雖然不缺錢了,但後宮的膳食也並沒有太過奢侈,就拿這頓飯來說吧,也不過六菜一湯而已。
估計平常的王公貴胄也不會如此寒酸。
但崇禎是一個窮怕了的皇帝,所以哪怕不缺錢,他也不想在吃喝這種事情上浪費銀子。
等到用完膳之後,周皇後隨便找了個借口便離開了。
畢竟這種場麵她再熟悉不過了,朱慈烺來找崇禎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說的,她在這裡有些不太合適。
等周皇後離開之後,父子二人又踱步來到了殿外,找了處涼亭坐下之後,崇禎直接開口道:
“說吧,這次又有什麼事?”
朱慈烺也不客氣,直接便將之前的密信交給了崇禎。
崇禎好奇地接過密信打開看了一下,片刻之後,他的眉頭便皺了起來。
很明顯崇禎也沒有想到都這個時候了,朝鮮居然還敢派人來到大明。
無論是曆史還是現實,崇禎都是一個很偏激的人,他可不管朝鮮到底是不是被迫投降建奴的,他隻知道朝鮮投降了建奴,不再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所以緊接著,崇禎怒氣衝衝的說道:
“朝鮮還真是不要臉,明明都投降建奴了,居然還派使臣來大明,他們這是把大明當什麼了?”
朱慈烺對崇禎的反應並沒有感到意外,畢竟崇禎的性子他早已經摸得很清楚了,他要是不生氣的話,這才奇怪了。
隨即,朱慈烺這才說道:
“雖然兒臣還沒有見過朝鮮使臣,但兒臣已經大概猜到他們為什麼會來到大明了。”
“無非就是因為之前鬆錦之戰大明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建奴慘敗,所以為了彌補戰後損失,建奴開始大肆掠奪朝鮮,導致朝鮮苦不堪言,這才派人來向大明求助。”
崇禎聽到這話也沒感到意外,隻是說道:
“朕估計也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件事情關大明什麼事?朝鮮早就不是大明的藩屬國了。”
朱慈烺知道崇禎還在生氣,但他也不在意,隻是繼續說道:
“這件事情之前兒臣和內閣商議過了,不過他們都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機會。”
“機會?什麼機會?”
崇禎有些納悶。
一個牆頭草跑來求助大明,這怎麼就成一個機會了?
朱慈烺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
“父皇,你還記得毛文龍嗎?”
毛文龍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崇禎的記憶仿佛一下子被打開,臉色瞬間就不好看了。
因為他可沒有忘記,遼東之所以會變成如今這樣的局勢,毛文龍可是一個關鍵因素。
當然,這不是毛文龍的錯,而是袁崇煥的錯。
當年袁崇煥要是不殺毛文龍的話,大明未必會變成如今這般樣子。
一想到袁崇煥,崇禎的血壓不由又高了幾分,不過他還是耐著性子問道:
“好端端的,你提毛文龍做什麼?”
朱慈烺道:
“兒臣想要複刻當年毛文龍的戰略,在朝鮮附近駐兵,以威懾建奴後方。”
“位置要麼就在皮島,要麼就在皮島附近,軍隊的話以水師為主。”
崇禎聽到這話,眼睛瞬間就亮了。
他或許有些偏激和昏庸,但關於這種戰略意義他還是知道的。
因此簡單思考了一下之後,崇禎便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不錯,確實是可以這麼做的,隻要大明在朝鮮附近駐軍,建奴就不敢再輕易進攻大明了。”
“不過你準備派誰去?”
這件事情朱慈烺沒什麼好隱瞞的,直接便說道:
“兒臣打算派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去,除此之外,再派一些水師將領一起去,不過最終兒臣想讓鄭成功統領這支軍隊。”
鄭成功?
崇禎聽到這個名字一瞬間有些迷茫,似乎想不起來到底是誰。
不過很快他還是想到了什麼,然後說道:
“就是之前去遼東的時候跟在你身邊的那個年輕武將?鄭芝龍的兒子?”
很明顯,崇禎對鄭成功還是有幾分印象的。
朱慈烺點頭道:
“沒錯,就是此人。”
可緊接著,崇禎倒是有些猶豫了起來。
因為他覺得鄭成功實在是太年輕了。
不過他其實也理解朱慈烺為什麼非要派這麼一個人去,畢竟皮島孤懸海外,所以一定要派一個自己極為親近的人去才能放心,以避免君臣相疑。
不然要是導致最後再發生之前毛文龍的事件,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想到這裡,崇禎突然又好似想到了什麼,無奈的搖了搖頭。
因為他知道朱慈烺早就做好了決定,之所以要跟他說,隻是跟他打個招呼而已。
無論他同意與否,朱慈烺都會這麼乾。
既然如此,他又何苦在糾結這件事情?
想到這裡,崇禎便說道:
“行了,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反正朕也改變不了你的決心。”
至此,這件事情就算這麼定下來了。
不過當然,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
朱慈烺接著又說道:
“既然朝廷肯定了毛文龍之前的戰略意義,也定了袁崇煥的罪,那麼就必須要為毛文龍平反了。”
“不然那些即將要去朝鮮駐軍的將領和士兵們肯定會不安心的。”
崇禎想了想,然後點頭道:
“確實如此!那邊為他平反吧!”
在原本的曆史上,崇禎一直都沒有給毛文龍平反,這其中涉及很多的原因。
包括政治考量、個人性格、朝廷局勢等,具體可歸納如下:
首先毛文龍是被袁崇煥以十二大罪擅自殺害的,而袁崇煥後來又被崇禎定為通敵叛國的罪人。
這個時候若為毛文龍平反,等於間接承認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冤案,進而可能動搖崇禎對袁崇煥案的定性。
其次就是皇權威嚴的問題,要是幫毛文龍平反的話,這就意味著崇禎主動承認他是錯的,當時的崇禎敏感多疑,所以他不願意承認這種錯誤。
再者就是毛文龍自身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性,他雖然一直在牽製後金,但也存在虛報戰功、不聽調遣、私擴勢力等問題。
這就導致崇禎對毛文龍本就有所懷疑。
最後,就是因為一些文官的阻撓以及明末各種局勢的壓力,最終導致崇禎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思去為一個死去的武將平反了。
但現在,似乎是時候為毛文龍平反了。
就在這時,朱慈烺繼續補充道:
“兒臣打算追封毛文龍為侯爵,然後昭告天下。”
又封候?
崇禎聽到這話都無語了。
不過一想到毛文龍是被冤殺的,他最後還是同意了。
“就按你說的辦吧,追封的聖旨朕親自來寫,寫好了給你送過去。”
朱慈烺微微一笑。
“多謝父皇。”
事情商議完畢之後,朱慈烺也沒有過多停留,隨即便離開了皇宮。
時間很快來到了晚上。
東宮的寢宮內,朱慈烺躺在床上看著一旁的鄭小妹,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小妹,本宮打算讓你的兄長鄭成功去朝鮮駐軍,用以牽製建奴,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鄭小妹聽到這話,先是有些驚訝,但很快又恢複了正常。
“殿下,這件事情臣妾沒什麼好說的,既然是殿下的命令,臣妾自然遵命,這也是臣妾兄長的榮幸。”
朱慈烺笑了笑,將鄭小妹摟在了懷裡,隨後又說道:
“再過一段時間嶽父大人也會來到京城,到時候你們父女之間好好聚聚,畢竟嶽父大人在京城也待不了多久就要趕回福建了。”
鄭小妹乖巧的點了點頭。
“臣妾遵旨。”
其實對於鄭芝龍這個父親,鄭小妹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感情。
因為她是鄭芝龍發家之後在福建娶的妻子所生,而且娶妻之後,鄭芝龍依舊大多數時間都在海上,平日裡也不怎麼回來。
一年能見上一兩次麵就不錯了。
同樣的,她長大之後也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命運。
她最終的命運無非就是被用來和福建當地的官員聯姻,運氣好也就是嫁給一個五六品的小官,然後平淡地過完這一生。
隻是沒有想到,一道聖旨下來,她突然就成了太子側妃,她的家族也跟著一飛衝天成了大明的皇親國戚。
這大概就是命運弄人吧!
這一夜很快便過去了。
清晨的陽光剛照耀在巍峨的城牆上時,城門外,一支軍隊護送著一群人來到了京城。
這群人不是彆人,正是來自朝鮮的使臣。
當看到眼前巍峨的城牆時,這群朝鮮使臣瞬間就被震驚到了,特彆是當看到城牆上那個高高飛起的熱氣球時,他們更是震驚得無以複加。
畢竟他們從來沒見過這種神奇的東西。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朝鮮人看向一旁的官兵問道:
“這位大人,敢問這是什麼東西,居然能飛到天上?”
旁邊的官兵聽到這話,當下便是自豪地介紹道:
“此物名為熱氣球,是太子殿下之前研發出來的神器,可憑空飛行,上麵有士兵值守,可以看到十裡之內的任何場景。”
“之前在遼東的時候,此物可是幫了大忙,建奴的一舉一動皆逃不過明軍的掌控。”
這麼神奇!
聽到這話的時候,朝鮮使團中又發出了一陣驚呼。
沒辦法,熱氣球這種級彆的東西,對於他們這種沒見過世麵的棒子來說幾乎跟神器沒什麼區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