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水下肚之後,李定國這才緩緩開口說道:
“羅帥”
可他剛一開口,就立刻被羅汝才打斷了。
“以後不要再這麼叫了,要麼直呼名字,要麼喊我一聲羅叔就好。”
“現在不比以前,再用以前的稱呼,萬一被彆人聽到了那可就麻煩了。”
羅汝才趕忙開口說道。
羅汝才這話可不是開玩笑,他深知朝廷內部的規矩和複雜關係,萬一因為一個稱呼而惹來不必要的麻煩,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李定國一時有些語塞,他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沉默了片刻後,他還是說道:
“羅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怎麼也投降朝廷了?你也是被左良玉俘虜的嗎?”
“還有我義父呢,我義父他怎麼樣?他是不是也被左良玉抓住了,或者說他逃了,逃到哪裡去了?”
此時此刻,李定國的內心實在是太好奇了,一連串的問題像連珠炮一樣拋了出來。
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羅汝才,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焦慮。
而聽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羅汝才多少還是有點尷尬的,他的臉微微紅了一下,眼神有些躲閃。
因為嚴格來說,他雖然是背叛了李自成,但畢竟最後他還坑了張獻忠一把,甚至有可能還害死了張獻忠的很多兄弟。
而這群人中肯定也有和李定國相識的,這麼一來不就更尷尬了嗎?
稍微醞釀了一下情緒之後,羅汝才這才緩緩說道:
“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樣,我並不是被左良玉抓到才投降的,我是主動投降朝廷的。”
羅汝才說著,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
然後他便將李定國不知道的事情大概都講了一遍,以及他到底是怎麼背叛李自成、投降朝廷的。
當然,羅汝才刻意隱瞞了自己坑張獻忠的事情,隻說當時張獻忠和李自成關係太好,所以這件事情他沒有告訴張獻忠。
等聽完了羅汝才的經曆之後,李定國一時間隻覺得震驚無比。
他倒是沒有想到在他離開之後,起義軍內部居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羅汝才和張獻忠居然都去投奔了李自成。
而最後羅汝才居然又背叛了李自成投降了朝廷,並且成了三品參將,以後和他一樣也要去遼東。
如此巨大的信息量讓李定國不由得有些口乾舌燥,他下意識地端起茶杯又猛灌了一大口茶水,試圖緩解自己激動的情緒。
即便茶水濺到了桌子上,但他卻渾然不覺。
當然,這個時候李定國內心深處也隻是有點震撼而已,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
至於責怪羅汝才背叛農民軍、投降朝廷,這根本就不存在,畢竟他自己可是先投降朝廷的,有什麼資格去責怪羅汝才投降朝廷呢?
短暫的沉默之後,李定國再次問道:
“所以說,我義父現在還活著?”
羅汝才點了點頭:
“當然活著,如今農民軍正在向四川轉移,正是需要穩定人心的時候,所以李自成不會對張獻忠做什麼的,不過以後可就難說了。”
李定國聽到這話也是微微歎了口氣,眼神變得有些黯淡。
他其實也知道農民軍內部一直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就像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隨時都可能爆發。
而且張獻忠和李自成之間也有矛盾,一直麵和心不和。
他們之間就像是兩根並行的鐵軌,雖然看似在一起,但卻永遠無法真正地融合。
說不定到最後李自成真的會殺了張獻忠,但是這些都不是他可以左右的事情了。
察覺到氣氛一時間似乎有些凝重,羅汝才這才緩緩開口道:
“實不相瞞,一直以來我們所有人都以為你戰死了,為此張獻忠還傷心了好一會兒,結果沒想到你竟還活著。”
李定國聽到這話,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隨後這才說道:
“本來我也是不想苟活的,可後來還是被那位大明太子給說動了,這才投降了朝廷。”
大明太子?
羅汝才聞言眼神瞬間一亮,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朱慈烺的樣子。
隨後不禁讚歎道:
“你說的不錯,這位太子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在他麵前,就算是我也自愧不如。”
“我自認為也算是一方豪傑,可在麵對他時,卻總有一種被看穿的感覺,他的謀略和膽識,絕非一般人所能比。”
話說到這裡,羅汝才原本放鬆的神情突然一緊,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
他下意識地環顧四周,此刻會同館內雖然安靜,但他仿佛能感覺到無數雙眼睛在暗處窺視。
他這才想起,自己這會兒可是在京城,而且是在會同館,這周圍附近都是朝廷的官員,說不定還有錦衣衛的眼線。
在這裡公然談論當今太子,無疑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不過談都談了,貿然結束這個話題也未免有些太刻意了,於是他趕忙拍起了朱慈烺的馬屁: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位太子殿下確實是年輕有為,將來必定是一代明君。”
“況且如今朝廷日益強盛,各地都在逐漸安定下來,農民軍內部又矛盾重重,要想長久維持,恐怕是難上加難。”
“因此我們投靠朝廷,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畢竟這農民軍也蹦躂不了多久了。”
李定國沒有說話,隻是默然地點了點頭。
他的眼神有些空洞,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
通過這段時間在遼東的生活,他越發覺得大明的實力實在是深不可測。
在遼東,他看到了大明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訓練有素的最強大的軍隊,這些與農民軍那鬆散的隊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根本就不是農民軍可以抗衡的。
再加上農民軍在河南又是接連遭遇了幾場挫敗,士氣低落,人心惶惶,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分崩離析了。
想到這裡,李定國一時間覺得神情有些複雜。
作為曾經的農民軍,他其實是不想農民軍就那麼煙消雲散的,但是在大明強大的實力麵前,他又知道這是必然的結果。
而且平心而論,大明如今確實和以前不一樣了。
各地的經濟逐漸複蘇,社會秩序也逐漸穩定,除了北方一些省份之外,大多數的百姓們也算的上安居樂業,不再為溫飽而發愁。
如此一來,他們為什麼還要造反呢?
想到這裡,李定國不由得露出了一絲苦笑,那笑容中充滿了無奈和自嘲。
片刻之後,李定國似乎猛地想到了什麼事情,然後猛地看向羅汝才問道:
“羅叔,你可曾知道我妻子的下落?”
作為張獻忠悉心撫養長大的養子,他在年少時便已成家立業,妻子羅芸素是張獻忠舊部之女,溫柔賢淑,二人也曾有過許多溫馨和睦的時光。
而羅汝才聽到這話,臉上瞬間閃過一絲尷尬與窘迫。
因為他著實對李定國妻子的情況一無所知。
那時正逢左良玉率兵而來,局勢混亂不堪,他當機立斷,毅然轉投李自成的麾下,以求尋得新的出路,哪裡有時間在意這種小事兒?
雖然後來張獻忠也歸順了李自成,可他那時候已經差不多被李自成軟禁了,再加上又與李定國關係本就不算親近,自然也未留意過李定國妻子的事情了。
而且他也不知道李定國的妻子到底有沒有死於那場由他引發的混亂之中。
想到這裡,羅汝才強裝鎮定,聲音略顯低沉地說道:
“此事,我實在不知。”
李定國聽後身體微微一僵,眼神瞬間黯淡下去,沉默片刻後,隻是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那歎息聲中飽含著無儘的落寞與哀傷。
其實他心裡早有預感,在那般慘烈的戰亂裡,妻子怕是凶多吉少了。
如今這般詢問,不過是抱著一絲僥幸,想再確認一番罷了。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
恐怕李定國做夢也想不到,他的妻子羅芸素竟奇跡般地還活著,並且與嶽父一同被妥善安置在了京城之內!
原來朱慈烺對於這種事情早有安排,他特意囑咐之前前往陝西運送燧發槍的將領,讓他到了陝西之後務必仔細尋訪李定國、劉文秀等人的家人。
將領們得了命令,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一路仔細打聽、搜尋,經過一番努力之後,還真找到了不少人。
當然,也有部分人在那場殘酷的混亂中不幸喪生,這也是無法挽回的憾事。
但李定國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妻子和嶽父都安然無恙。
隻是這批人是在羅汝才離開之後才輾轉來到京城的,所以羅汝才對此事自然毫不知情。
等這些人到了京城之後,朱慈烺便將他們妥善安置在京城內,畢竟李定國等人已經歸順朝廷,朱慈烺自然不會虧待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
這也是收攏人心的重要舉措。
至於為何不在李定國剛進京時就派人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呢?
這當然是因為朱慈烺心裡也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了!
他想著等李定國主動來見他時,再將這個驚喜告知,讓他們一家得以團聚。
若是李定國遲遲不來見他,朱慈烺也不會一直隱瞞這件事,隻是打算讓他晚些知曉罷了。
隻是此刻的李定國對此一無所知,他依舊沉浸在家人可能遭遇不幸的悲傷之中。
一時間,兩人對立而坐,皆是沉默不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剛才有一點羅汝才猜對了!
那就是會同館中確實隱藏著不少錦衣衛,這些錦衣衛偽裝成官員或武將、亦或者小廝,隱藏在各個角落裡,如同獵鷹一般,緊緊盯著這裡的所有人!
當然,也包括羅汝才和李定國的一舉一動。
事實上就在他們剛剛見麵的時候,已經有錦衣衛把這件事情通報給了朱慈烺。
與此同時,東宮。
此刻的朱慈烺正圍在一個巨大的籠子前,滿臉好奇地看著裡麵的東西。
那籠子由粗壯的鐵柱製成,堅固無比,周圍還綁有鐵鏈,為的就是以防裡麵的東西突然衝出來傷人。
而這籠子裡的東西不是彆的,赫然便是施琅送來的那兩隻大老虎。
昨天經過了統計之後,禮部就把貢品的名單遞到了東宮。
不過朱慈烺昨天晚上忙著招呼鄭芝龍父子,與他們商討海防和攻打日本等大事,所以沒時間看貢品名單。
今天一大早他才想了起來,然後就拿過來看了一下。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好家夥,這次的貢品數量簡直多得讓人發指,雖然金銀數量少了些,加起來也就不到二十萬兩,但是其他的奇珍異寶可真不少。
光是虎皮就有一百張,那些虎皮整齊地堆放在一起,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野性氣息。
其他的獸皮一千多張,有狼皮、熊皮、狐皮等,每一張都毛色光亮,質地柔軟。
鹿茸、人參加起來有一千多斤,那鹿茸粗壯而飽滿,人參根須繁多,一看就是上等的補品。
象牙、香料之類的更是有好幾千斤!
其他的奇珍異寶更是無數,簡直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這些東西朱慈烺隻是匆匆一看就略過了,他的目光很快就被一樣東西吸引住了,那就是被當做貢品送來兩隻老虎!
怎麼說呢,知道有人送來了兩隻老虎的時候,朱慈烺其實還挺高興的。
他前世的時候雖然也去過動物園,但是那動物園因為規模太小,所以裡麵並沒有老虎。
這就導致他前世並未見過真正的老虎,隻是在手機上看到過老虎。
如今能親眼見到活生生的老虎,心中的好奇和興奮可想而知。
另外,雖然說明朝宮廷確實設有專門的馴獸師和養虎機構,尤其是明武宗時期,豹房和虎房成為皇家馴養猛獸的重要場所,那裡曾經養著各種各樣的猛獸,供皇帝觀賞和玩樂。
但是到了明末這個時候,這些基本上已經荒廢了。
甚至彆說是朱慈烺了,估計就連崇禎和天啟都沒見過老虎,結果沒想到現在居然有人送來了兩隻老虎。
不得不說,這算是送到朱慈烺心坎裡去了。
於是朱慈烺當即命人把老虎送了過來,於是也就有了眼前的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