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協律郎 > 0200 雜文外泄

0200 雜文外泄(1 / 1)

推荐阅读:

這一場雜文試一直進行到深夜時分,有的考生耗儘三根蠟燭之後仍然沒有撰寫完畢,還在乞求再賜一根蠟燭、許其繼續答題。

麵對這樣的情況,嚴挺之隻是搖頭拒絕。他知貢舉以來,並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況,心裡也很清楚限製這些考生答題的並不是時間,哪怕一直由之堅持下去,意義也已經不大。

科舉省試的規矩雖然並不算太嚴格,但是淘汰的比例卻非常大。幾百個舉子參加省試,到最後能夠通過的隻有十幾、二十幾人而已。

所以這些人必須要在省試給他們所提供的這一個機會當中,儘可能的將自身才力展現出來,能者及第,不能者落第。

嚴挺之固然也有些同情這些舉子,但也不可能一直就這麼等下去,給他們在時間上的放縱,對於其他已經交卷離場的考生們而言就是不公平。

所以在三條蠟燭燃儘之後,他便著令仍然候在考場中的甲兵們將那些仍不甘心的考生勸退逐離。

等到將所有考卷都收起蓋印、鎖入櫃中收存完畢,他又帶領兵丁們在考場中巡視一番,確保沒有什麼遺漏的人事後便返回監堂登榻入睡。

朝廷並沒有明文規定知貢舉的考官必須要待在考場中寸步不離,這是嚴挺之對自我的要求。

自知貢舉以來,府試結束之後他便不在自家接納賓客、也不再外出交際,省試開始之後他自進入考場之中便不再離開,吃住都在這裡,拒絕同僚的邀見,也不接受學子們的乾謁請托。

他這裡持身守正,也讓其他與事之人不敢懈怠,全都打起精神來認真處置其事。但無論再如何嚴謹,總有人眼望之不及的陰暗之處暗潮湧動。

第二天睡到上午時分,嚴挺之又恢複精神飽滿的狀態,用過早餐之後便在案前正襟危坐,正式開始批閱考卷。

他要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將這上千份的考卷全都認真批閱,挑選晉級,任務還是非常重的。

與之一同批閱考卷的還有考功司下屬的兩名主事、令史數員。這些人在閱卷的過程中,主要負責挑揀出考卷中存在的錯彆字和犯忌、用典錯誤等明顯的問題,至於最後評定是否過關,仍然要交由嚴挺之決定。

“稟嚴員外,下官今早有事需歸稟本司,還請員外放行。”

一名主事在開始閱卷後不久,便站起身來向嚴挺之奏請道。

嚴挺之正專心審閱考卷,聞言後隻是沉聲道:“速去速回,途中不需交接外人。”

那主事聞言後連忙點頭應是,旋即便快步離開了考院,他在都堂外遊走片刻,很快便有一青袍官員邀其往左近廡舍敘話。

“劉主事,考慮的怎麼樣?此事並無風險,也不犯禁,並不需要你乾擾選事,隻是將嚴員外取中的雜文默記傳出。我這裡可以作主,一篇雜文許你兩貫錢的報酬。一場誦來,得錢起碼百貫有餘啊!”

那青袍官員在將這名主事邀入之後,當即便急不可耐的勸告道:“你我勤懇為官,又得幾載才能有這樣的收成啊!況今天有不測風雲,去歲見災,萬物時價騰貴,不先積錢帛以備事,將何謀生啊!”

那劉主事被說的有些意動,但還是猶豫著說道:“我想請問王錄事,搜羅這些應試的雜文作何用途?此諸時文隻是應試的餘料,考過之後全無用處,關試之後便收於廨庫,任人取閱,又何必今時急於用錢購買?”

那些雜文考卷雖然關係著各個考生的人生前途,但本質上卻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哪怕考生們搜腸刮肚寫出來,取得功名之後,這些應試的舊文對他們而言也沒有了太大的意義,有的甚至因其文思枯澀而羞於示人。

吏部考功司在取完進士之後,也隻會將這些答卷統統收入庫中儲藏起來,等到一定時間再當作庫餘給統一處理掉。

那王錄事聞言後便笑道:“事也不怕告於你,主事知否去年市中書肆有賣過往數年應試雜文選粹?這書熱銷都中,短短月餘賣出千數卷之多,更有甚一卷便賣出上百貫!

所以那些書商們今春想搶先售賣今界省試及第進士的雜文,要的就是及時,賣給那些落第後留都過夏的進士們、今秋入都的貢士們。”

“一卷便直上百貫?”

那劉主事聽到這話後,頓時驚詫的瞪大雙眼,旋即便有些忸怩道:“這、這,我才隻得兩貫……”

“一篇雜文便得兩貫,價已經不低了!你莫聽彆人賺錢便耳熱,扣去在你這裡買文錢,他們還要各備紙墨用料、楷書手等人力,搶賣落第進士賺回本錢已經不錯了。夏秋還要刻版模勒,又是一番人工物料的消耗……”

那王錄事見對方似乎覺得價格低,於是便又說道:“我這裡可以作主,一篇再給你加百錢。你想必也清楚,過了選期之後,這些雜文便不再值錢,屆時可不要再花錢買文了!”

市井書商們瞄準的客戶就是那些落第的進士們,他們付出了時間、精力與青春,當然想第一時間搞清楚自己跟那些及第者究竟差在了哪裡,所以想必也會不惜錢財的買上這麼一卷。

尤其一些進士落第之後也並不會離開都畿,而是選擇繼續留在洛陽修習課業、繼續備考來年,這被稱之為“過夏”。

過夏可不是死讀書,還要準備文卷用以入秋乾謁權貴,這被稱之為“夏課”。能夠獲得一份當年進士及第文選作為參考,對於這些過夏的舉子準備夏課自然是非常有指導價值。

所以為了保證時效性,這些書商們甚至等不及準備印刷雕版,已經招募了一大批的楷書手準備抄書售賣,隻待那些雜文到位便立即開工。

“這、好吧,隻是,若真事有不妥,王錄事可不要害我淪落刑司!”

劉主事終究還是心動了,在沉吟一番後,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劉主事放心吧,此事本不犯禁,又何來刑司追問啊!”

那王錄事見他點頭,頓時心情大好,旋即便約定好交付文章的時間和地點,然後才分開。

離開此間後,劉主事又快步返回考功司的直堂中於事簿上簽了一個名,然後再匆匆回到考場裡,入堂繼續審閱考卷。

主事作為諸司的基層卑職文吏,本來就需要博聞強記,因此記下一些考生文章於其而言也並不困難。

因為要賺這筆外快,劉主事也遠較其他人更加用心,因此發現不少其他人粗心大意而疏忽掉的錯誤,由此還獲得了嚴挺之的誇獎,並將其人引至副案來協助自己,這自然又給劉主事賣文創造了極大的便利。

於是嚴挺之也渾然不覺,他所精心挑選出來的這些進士名字剛剛登上榜單,其雜文內容便被售賣出去,出現在了書肆楷書手的書案上。

這倒也怨不得嚴挺之疏忽大意,畢竟就連法律都要滯後於罪惡,之前根本沒有人這麼乾過,自然也就想不到這一點並加以防備。

又過了兩天的時間,雜文試過關的榜單也擬定完畢,並且按時公布出來。

早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的考生和他們的隨從們紛紛衝上前去,從名單上尋找自己的名字,找到了的人自是喜笑顏開,找不到的人則神情嚴肅、站在那圍棘柵欄外瞪著眼找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說上一場帖經試隻是一把削皮小刀,淘汰掉的舉子微乎其微。那麼這一場雜文試就是一柄屠龍寶刀了,數百人參加雜文試,榜單上最終過關隻有四十七人。

僅僅隻有十幾分之一的人過關,能夠繼續參加下一場的試策。至於其他那些榜上無名的人,自然也就無緣下一場考試,可以收拾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或是留在洛陽繼續用功、期待來年了。

因為有了他爺爺的評價,張岱心情倒是淡定許多,待到榜單公布後果然自己榜上有名,這也讓他對接下來的試策充滿了期待。

且不說那些應試的舉子們幾家歡喜幾家愁,洛陽城中書肆那些書商們這幾天可是急的直冒煙,好不容易找到門路、搜羅到那些應試過關雜文的書商們當即便命楷書手們晝夜伏案抄書,與此同時也在各自店鋪中打起了廣告。

“這裡有今春及第進士雜文選?給我來一卷,看一看是那考官取士公允、還是拙眼落我!什麼、三十貫?”

一些考生遊曆書肆,聽到書商們打出的廣告自是心癢難耐,想要立即買上一卷來比較一下孰高孰低,可當聽到那高昂的價格後,不由得瞪大雙眼。

但也有人囊中豐厚,並沒有因此高價而卻步,第一時間花大價錢買來一卷細細詠誦品鑒起來。

書商們自是眉開眼笑,這麼高的價格哪怕隻是賣出十幾卷出去,便也足以抵消成本,更給自家店鋪打出了一個響亮的名聲出來,連帶著其他圖書的銷量都好上了許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