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狗兒的,為怡王出氣!

第一百九十八章 狗兒的,為怡王出氣!(1 / 1)

推荐阅读:

“貝勒爺,奴才哪裡有空為這《京師新報》寫文章,還是關於對攤丁入畝的看法,這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說明白的。”

“所以,請恕奴才狂悖,實在是沒有時間。”

當允禧主動來邀請保和殿大學士、太保馬齊為《京師新報》撰寫文章時,馬齊選擇了拒絕。

但允禧這時則從袖中拿出一張會票:“自然不會白讓您老寫,一字一兩銀,封頂三千兩,您老看看能不能擠出時間來?”

馬齊臉上肌肉收縮了一下。

“寫!”

“奴才素來就愛寫個文章,一拿起筆就腦不昏,腰不酸,貝勒爺您是知道的。”

“何況,難得貝勒爺如此盛情相邀,奴才再拒絕,就真是不配做人了,哪怕是熬夜,也得寫出來。”

馬齊突然果斷答應了下來,還笑著說了幾句。

允禧微微一怔。

他知道馬齊兒子多,足足有十二個兒子,再加上,還有其弟李榮保去世後所留的九個侄子,其中最小的傅恒才五歲,也都需要他接濟。

合計二十一後輩,需要他馬齊照顧,這還不算孫輩和為女兒侄女準備嫁妝,所以,馬齊一家素來開支很大。

但允禧沒想到的是,馬齊會因為有銀子拿就果斷答應了下來,而不再矜持一下。

馬齊這時也露出了笑容,還主動問:“貝勒爺剛才說,以後每月都會有請奴才寫文章?”

允禧點頭:“我是想邀請您老作《京師新報》特約撰稿人,也不隻是邀請您,還有隆科多、張廷玉他們。”

“那奴才自然得答應!”

馬齊果斷回了一句。

“這《京師新報》好啊!有利於人心教化,貝勒爺,您這是在積德行善啊。”

馬齊還稱頌起允禧來。

年輕的允禧麵皮還比較薄,也就隻害羞地笑著說過獎。

接下來,允禧又邀請了隆科多、張廷玉等滿漢重臣。

……

……

“怎麼馬齊也給《京師新報》寫起文章來,還稱讚攤丁入畝是善政。”

“他不是一向緘默寡言了嗎?”

“還有隆科多、張廷玉,一個在大談羅刹國狼子野心,一個竟大言不慚說旗權不統,這旗權不統關他一個漢臣什麼事!”

不久後。

許多王公大臣就在《京師新報》上看見了這些重臣的文章。

老三甚至都因為馬齊先發了文而感到震驚不已。

他的兒子弘晟也一臉憤懣地說:“這些奸臣一個個都站出來了,首先是這個馬齊,還有隆科多、張廷玉,他們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關鍵是,他們怎麼就答應了,允禧的麵子不應該這麼大,而且文章字數都不少。”

“平時我請他馬齊、張廷玉出一兩篇雜文隨記,編進相關集子裡,也沒見他們這麼積極!”

老三對此是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這也讓他有一種挫敗感,覺得很多大臣,對他這位愛結交文人的誠親王的態度,居然還不如對允禧一個貝勒。

他覺得,原因可能就是允禧和弘曆走得近。

所以,老三對此也不由得感歎說:“果然都更看重權勢啊!”

說到這裡。

老三就問著弘晟:“你十四叔近來怎麼樣?”

“沒看出什麼異常,他對《京師新報》的態度也隻是讓武備學堂的學員討論一下而已。”

弘晟回道。

老三聽後就笑了笑:“看來你這位十四叔比以前成熟了。”

弘晟則在這時問著老三:“阿瑪,讓馬齊這些人為《京師新報》供應文章,會不會也是老十三的主意?”

老三點了點頭:“估計是!我當時本來都快勸服你四叔把《京師新報》交給我或者我的人了,就是他老十三提到什麼輿論和敵人的關係,讓你皇上四叔最終還是沒有答應,還把我訓飭了一通。”

老三說到這裡就捏緊了拳頭:“這人總是給我添堵!”

弘晟見自己阿瑪臉色陰沉,也同樣切齒捏拳。

老十三此時正在雍正這裡,也拿著《京師新報》而笑著對雍正說:“四哥,這老二十一厲害,居然讓馬齊這些人也在上麵發文了,臣弟可是聽說,很多滿漢大臣因此一夜未眠啊,他們的很多門生故吏有的還連夜找上了門。”

雍正指了一下在東書房見習政事的弘曆:“這都是弘曆出的主意,是他建議出重金邀請這些人寫的。”

老十三因而更加爽朗的笑了笑:“原來是金錢開路。”

“是啊,但也不是看在金錢的份上,估計還是猜到這裡麵有朕的意思,但就是,這馬齊和隆科多按理不至於也這麼給朕麵子。”

“尤其是馬齊,隆科多一想就關注羅刹國,為此想發個文,順便掙些錢,也能理解,但馬齊,朕沒想到,他會為了三千兩銀子不再選擇沉默。”

雍正這時一臉意外地說了起來。

老十三聽明白了雍正的意思,而道:“四哥是覺得他可能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堅守底線?”

雍正點首:“朕原本想著將來讓他也參與和羅刹國談判之事的,現在想想,不能讓他參與,更不能讓他知道朕真正的底線。”

老十三聽後說道:“也就我大清現在還沒有合適的滿人充任大學士,不然就應該讓他致仕算了。”

“且先讓他做個有名無實的首席大學士吧。”

雍正笑著說道。

弘曆這裡暗暗一笑。

這讓他不由得確信,馬齊這一世是徹底不能參與外交事務,甚至可能不能參與相應具體事務了。

如此,對弘曆來說也是好事。

因為馬齊已算是他嫡福晉的親伯父,屬於他的姻親,所以,馬齊真要晚節不保,他到時候麵上也難堪,更不好處置。

弘曆在圓明園見習完政事後,因老十三這時也要去戶部,他便與老十三一起離開。

值得一提的是,老十三也早就獲得了在圓明園內騎馬的殊榮。

所以,兩人皆騎著馬,並排往園外而去。

因老十三誇讚起弘曆的馬來,弘曆便如實回答說:“這是當年十四叔贈的,如今正好作為侄兒進出這裡的坐騎。”

老十三聽後點了點頭:“原來如此,但馬鞍不怎麼好,趕明我給你也贈一幅馬鞍。”

“那就多謝十三叔了。”

弘曆開心地道了謝。

老十三看向前方道:“你我客氣什麼,好歹四哥說過,當年大家都忘記你十三叔時,就你還記得。”

兩人說笑著就出了圓明園。

但在這時,兩人就看見弘晟正要從一巷子裡出來,似乎要往圓明園來。

而弘晟也看見了他們。

但讓弘曆沒想到的是,弘晟卻在這時朝老十三做了個剃頭的動作,隨後陰笑著閃進了巷子內。

弘曆當即就要打馬追過去。

但老十三在這時拉住了他,朝他搖了搖頭:

“他畢竟是你堂兄,你不宜學我當年那樣衝動!”

弘曆見老十三臉色已經變得非常難看,也就還是說道:“可是,他這明顯是故意的!”

弘曆記得,老十三和老三結仇就是因為當年老三在老十三生母喪期,違製剃頭,讓老十三暴怒,為此毆打了老三,但結果康熙偏心,隻薄懲了老三,反而重懲了老十三。

那件事,讓老十三從此與老三徹底勢同水火,乃至對康熙這位父親也失了望。

現在,弘晟做這個動作,分明就是故意拿當年那件事羞辱老十三。

而也由此可見,老三和老十三在這件事上結下的梁子,已經傳遞到了下一代。

弘曆自然很為老十三抱不平,畢竟弘晟這樣做的確過分。

而且,弘晟還當著他的麵這樣羞辱老十三,無疑更過分,似乎也在故意激自己衝動地落個毆打堂兄的罪名。

而弘晟卻可以仗著他躲閃的及時,事後不承認自己有侮辱叔父,言自己口說無憑,乃至說自己有所誤會,在針對他。

但這,還是讓弘曆心裡也不由得火起。

因為自己固然衝動不得,但要是任由弘晟在自己麵前這樣跳梁,也實在是太顯得懦弱,而隻會讓對方變本加厲。

但這時,老十三也突然臉色紫漲。

弘曆為此明白,老十三其實比他還憤怒。

畢竟,十三叔作為有名俠王,素來是藏不住怒火的,如今卻因當年的教訓要強力壓抑心中怒火,自然難免血氣上湧。

隻是,十三叔素來身體也不怎麼好,這樣強壓心火,竟因此搖搖欲墜。

“十三叔!”

弘曆為此忙在馬上扶住了他,且立即吩咐李玉去請禦醫。

老十三則臉色慘白地笑了笑,擺手說:“不礙事!”

弘曆自然放心不下,也就還是送老十三回了交輝園,且在讓老十三看了禦醫躺下歇息後,才離開。

但他沒有回自己的朗潤園,而是策馬去了敦郡王府。

且說,弘晟在弘曆陪著老十三回交輝園後,才從一處院子裡出來,而去圓明園遞牌子見了雍正。

一見雍正,弘晟就對他說明了來意:“侄兒是來稟報關於十四叔身邊有個叫劉玉的太監私自逃走多日一事,因為侄兒在武備學堂多日沒見到這個劉玉,悄悄打聽才知道,他已經出了京,聽說往豐潤方向去了。”

雍正聽後擰起了眉頭,不由得想到了那張教唆老十四爭帝位的紙條,而因此問著弘晟:“可知道他為何私自出京?”

弘晟搖頭:“侄兒並不知道,隻是因為這太監涉及十四叔,所以不敢上奏,隻敢口說於皇上四叔您知道。”

雍正點頭:“你退下吧。”

“嗻!”

弘晟也就離開了圓明園,且在離開時,偷偷笑了笑,還又在沒人時,再次做了一下剃頭的動作,似乎覺得這樣很過癮。

啪!

“狗兒的,你做這動作給誰看呢!”

“有人生沒人教的混賬,今天你十叔就教教你什麼叫禮敬尊親!”

但老十突然從對麵一巷子裡走了出來,且直接給了弘晟一巴掌,然後因為不解氣,還一腳踹了過去。

弘晟當場眼冒金星,屁股坐在了地上,隻覺臉火辣辣的疼,肚子裡的腸子也像是被人扭斷一樣疼。

老十隨後,又拿起馬鞭在弘晟身上抽了起來,沒幾下,就讓弘晟臉上起了幾條血印,全臉紅如厲鬼。

弘曆則牽馬,躲在一側的巷子裡,冷笑不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