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府密室中,霍思言與沈芝再度相對。
案上攤著一張細密的賬表,每一個出賬銀兩旁,都用紅筆標注批示人名。
其中“陳”字所簽者,共五十二筆,約計十七萬兩銀票。
沈芝低聲道:“這些銀票……你是怎麼調出來的?”
霍思言拿起一張薄紙:“東廠有一份兵部近年批銀底賬,之前查葉嘉言案時我複印了一份。”
“我用兩日時間,將宗人府、兵部、樞密司三方近三年出賬比對,能對得上的不到七成。”
沈芝臉色凝重:“你懷疑……陳淩舟另有調撥?”
霍思言緩緩搖頭:“不止是他,若這密文真還在流通,那他隻是負責銀路的人。”
“而線索的源頭,在……北境。”
她將一頁兵調命令展開,紙頁中夾帶著一枚朱紅小印,字極模糊。
霍思言用滴水法在其上輕印,隱約浮現出“奉”字半角。
她輕聲道:“奉誰之命?又通往何處?”
“我若能查出這一點,太後也無法坐視。”
當夜,宗人府後堂,照例無人出入。
霍思言獨坐燈下,將密文殘卷重新抄錄一遍,藏入袖中。
窗外,小白落在枝頭輕啼,仿佛察覺了什麼。
下一瞬,窗簾掀動,一道黑影掠入堂中,刀鋒寒光直逼她麵門。
霍思言目光一凝,袖中短刃翻出,瞬間格擋。
叮地一聲脆響,兩刃交鋒,火星四濺。
黑影招式狠辣,轉手便攻其下盤,霍思言旋身避讓,借力回踢。
數招之下,那人一閃便欲脫逃。
“你以為夜裡殺我,就能斷了這條線?”
霍思言低喝,袖中銀鏈彈出,一道火光在鏈上燃起,直卷黑影腰間。
那人悶哼一聲,落地滾了兩圈,狼狽撤離。
霍思言站定,氣息未亂,低聲道:“果然……我釣的不是魚,也不是龍,是一條毒蛇。”
她望向遠方天邊尚未浮起的晨光,眼中卻像燃起了一場火。
宗人府殺手夜闖,次日仍未入宮上報。
但東廠、樞密司、甚至兵部都已收到消息。
謝知安望著霍思言被割破的衣袖,低聲道:“這一刀,若再深一寸……”
霍思言不語,轉身入室,將那頁“奉字密文”封進密袋,貼上印簽。
“我要去北境,該麵對的……不能再等了。”
一紙北境調令,從太後案前批下,不足一日,京中風聲大變。
霍思言以“追查兵調案延線”為名,奉旨親赴北境。
而此行,不止她一人。
沈芝隨同護行,東廠派出三人,宗人府另調四名心腹,謝知安更是以“私人護衛”身份強行入列。
出發前夜,謝府內,風雪初起。
霍思言披袍坐於內堂,將一隻錦盒推到謝知安麵前。
“你留在京中。”
謝知安盯著她半晌,語氣低沉:“你怕我拖後腿?”
“我若真怕你拖後腿,就不會帶你走南州舊案。”
“但北境不同。”
霍思言起身,將錦盒重新收回。
“那裡不是宮廷,不講章法,不分對錯。”
“講的是誰活下來,誰說話。”
謝知安冷笑:“你這是怕我死了,你不好交代?”
霍思言沒答話,半晌後才低聲道:“我怕你死了,我不好受。”
空氣靜了一瞬。
謝知安盯著她許久,最終歎息一聲:“你要走,我不攔,但我也要走,你攔不住。”
天光微亮,馬車駛出京門。
霍思言未坐內輿,而是身披青袍騎馬而行,沈芝則乘東廠快馬疾馳前方查路。
小白展翅盤旋於空,似感應風向與動靜。
三日後,一行人至昌陵關。
關口守將早得消息,提前設宴迎接,卻被霍思言一語拒絕。
“宴席以後再設。”
“我先見北境主將,寧州侯。”
寧州侯營帳之內,霍思言立於案前,將調令呈上。
那名身披鐵甲的中年將領望著她,眉目沉穩,語氣帶著軍中慣有的強勢:
“奉調前來查兵調案?”
霍思言不卑不亢:“北境調兵三十六次,其中十六次有銀料未清、文牒缺檔。”
“且密文信符與舊冊重合,有舊案之嫌。”
寧州侯冷笑:“這等小事,也勞你宗人府副監親至?還是……你另有圖謀?”
霍思言看他一眼,答得直白:“我當然有所圖,不過圖的不是兵,是你能否講實話。”
寧州侯眯眼,抬手遣人:“此地不是宗人府,是寧州。”
“我講不講實話,要看你……值不值得我講。”
霍思言踏前一步,將袖中信封拋上案台。
“那你看看這個,再決定值不值得。”
信封中,是當年北蒼密文傳來的首批命令殘卷。
落款“禦前,奉,字令”。
寧州侯一眼掃過,臉色驟變,半晌才收起,低聲道:“你要知道這個?”
“這不是兵案,是……先帝留給舊部的線。”
霍思言眸色不變:“我查的,從來不是兵案,是兵案背後,那雙手。”
寧州侯沉默片刻,終是開口:
“你既要查,就得先入北境舊庫,那裡,才是密文起源之地。”
“但你若入了,便不能再說……自己隻是查賬的。”
霍思言輕輕點頭:“多謝提醒,我從不自詡清白,但我若進了,就絕不空手而回。”
北境舊庫,位於昌陵關北十裡,深藏於雪嶺之下,傳說是先帝禦設密營,當年兵符密文、軍械往來,皆在此留有痕跡。
此地早年因“先帝私兵案”被封,如今再啟,寧州侯親自押送霍思言前往。
入庫之前,須焚香請令,由北境舊營三老共同開印。
霍思言站在石門之前,望著那斑駁鐵鎖,心下沉靜。
“這地方,是不是太隆重了點?”
沈芝低聲揶揄。
霍思言未笑,隻說了一句:“越隆重的地方,越可能藏著最簡單的真相。”
石門轟然開啟,塵煙撲麵,幾名士卒舉火把探入,隻見石階延綿向下,似通往地底黃泉。
霍思言與沈芝對視一眼,一前一後踏步而入。
舊庫之內,石室相連,共分四堂。
第一堂,為密文殘卷閣。
霍思言逐卷翻查,竟發現不少舊年命令,與她掌握的調兵時點完美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