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巨幕,寒光流轉。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前,秋風卷過勳貴百官厚重的朝服。天幕畫麵切至永樂十二年的深秋,蕭索肅殺。
太原晉王府,一座幽僻的殿宇前。
一個身著素色布衣、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在兩名麵無表情的錦衣衛押解下,踉蹌著走出殿門。
他茫然地望了一眼高牆外的天空,隨即被粗暴地推上一輛簡陋的青篷馬車。車簾落下,隔絕了最後一絲天光。
旁白音冰冷如鐵:“永樂十二年冬,詔下:晉王朱濟熺,心懷怨望,交通非人,陰結不軌!著即革去王爵,廢為庶人!發往太原,與其長子美圭同守晉恭王陵園,閉門思過,不得與外界交通!欽此!”
畫麵聚焦馬車內。朱濟熺蜷縮在角落,雙手死死摳著車板,指節發白,眼中充滿了不甘、屈辱與絕望。車外,寒風呼嘯,卷起枯葉,仿佛為他奏響了一曲末路的哀歌。
洪武十三年奉天殿前勳貴隊列中,晉王朱棡(朱元璋第三子)負手而立,看著天幕上自己長子如此狼狽的下場,臉上非但沒有絲毫悲戚憤怒,反而嘴角一咧,竟“啪”地一聲,右手重重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
“哈!” 一聲短促而清晰的嗤笑從他鼻子裡哼出,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周圍幾個宗室親王(如周王朱橚、楚王朱楨)愕然側目。
“廢得好!” 朱棡眼中閃爍著毫不掩飾的厭棄與快意,對著身旁的周王朱橚低語,聲音帶著慣有的刻薄,“天幕早前就說了,這小子跟朱允炆那廢物點心穿一條褲子!在南京讀書時就跟朱允炆、朱尚炳(秦王世子,也被永樂收拾過)那幾個湊一塊兒,能學出什麼好?優柔寡斷,婦人之仁!一點不像老子的種!被收拾是遲早的事!”
他撣了撣蟒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語氣竟帶著一絲輕鬆:“本王現在隻關心一件事——咱晉王的金冊寶印,還在不在太原的王府裡供著?可彆像老七(齊王朱榑)那樣,被一擼到底,連個庶人都沒得當,直接圈到鳳陽高牆裡等死!”
對他而言,隻要晉王的爵位還在自己這一脈頭上,管他是哪個兒子坐,總比徹底丟了強!
天幕畫麵並未在朱濟熺的悲憤上停留太久,旁白音繼續響起,拋出一個令朱棡始料未及的名字:
“晉王朱濟熺之失,其弟平陽王朱濟熿,居功至偉!朱濟熿窺伺王位久矣,借其兄心懷怨望之機,在永樂帝前屢進讒言,百般構陷,終致永樂帝下決心廢黜濟熺。旋改立朱濟熿為晉王!”
畫麵切換,一個身著嶄新親王冕服、麵容與朱濟熺有幾分相似卻更顯精明的青年(朱濟熿),正意氣風發地在太原晉王府正殿接受屬官朝拜,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得色。
“朱……濟……熿?”
晉王朱棡臉上的輕鬆瞬間凝固,眉頭緊緊鎖成了一個疙瘩。他努力在腦海中搜尋這個名字,翻遍了記憶裡所有已知的兒子——濟熺、濟燁……甚至幾個還在繈褓的幼子名字都過了一遍,卻對這個“朱濟熿”毫無印象!
“平陽王?” 他低聲咀嚼著這個封號,眼神中充滿了困惑,“按皇明祖訓,本王的其他兒子……還真有可能被封為平陽王?這小子……從哪個犄角旮旯冒出來的?”
片刻的茫然之後,朱棡猛地一拍額頭,恍然大悟,嘴角甚至勾起一絲玩味的笑意:“哦!明白了!定是本王回太原後新納的側妃或侍妾所出!這小子……還沒出生呢!”
想到未來自己膝下竟還有這麼個“得力”的兒子,朱棡非但不惱,渾濁的老眼裡反而掠過一絲精光。
“嗬……兒子多,也有兒子多的好處!” 他對著身旁的楚王朱楨,用一種近乎冷酷的、棋手盤點棋子的口吻低語,“瞧見沒?這就叫多頭下注!濟熺那蠢貨自己作死,正好給濟熿騰了位置!隻要坐在晉王寶座上的還是老子的種,管他是靠什麼手段爬上去的?”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與天幕上朱濟熿如出一轍的精明與狠厲,“反正本王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若非天幕啟示,知道大哥(太子朱標)早逝,二哥(秦王朱樉)也失了聖心,本王若活到建文元年,手握山西重兵……”
朱棡的聲音隻在自己的心裡響著,卻帶著金鐵之音,“豈會坐視朱允炆那黃口小兒削藩?定要效仿老四,打出‘靖難’旗號,奪了他鳥位!”
天幕畫麵再次變化,出現一份墨跡淋漓的詔書特寫,正是廢黜朱濟熺的敕諭:
“‘爾謀為不軌,自絕於天,自絕於祖宗。論爾之罪,有不容誅重。念恭王手足之義,特全爾生,令守恭園。其閉門念咎,杜絕外交,改過遷善,以保令終慎之哉。’”
旁白補充:“朱濟熺被其弟晉王朱濟熿幽禁於王府彆院長達十年,飽受折磨。後得釋,享壽六十一。朝廷追複其位,諡曰‘定’,史稱晉定王。”
“恭王?!”
朱棡的目光死死釘在詔書中“念恭王手足之義”那幾個字上,如同生吞了一隻蒼蠅,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
“晉恭王?本王?‘恭’?!” 他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這幾個字,充滿了荒謬與憤怒。
他朱棡是什麼人?暴烈如火,桀驁不馴,在諸王中素有惡名!“恭”這個字,跟他八竿子打不著!
他猛地想起天幕透露的時間點——自己薨逝於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而父皇朱元璋駕崩於同年閏五月!中間隻隔了不到兩個月!
“明白了!定是朱允炆那小崽子乾的!” 朱棡恨恨地低罵,“給被逼死的湘王弄個‘戾’的惡諡,對本王倒送個‘恭’字!哼!還不是看本王死得‘及時’,沒給他添麻煩!濟熺這蠢貨,跟著這麼個刻薄寡恩、賞罰隨心的小主子混,難怪落得被廢幽禁的下場!”
不過,當聽到朱濟熺最後得諡“定”,按親王禮下葬時,朱棡緊皺的眉頭又舒展開一些,眼中精光閃爍。
就在這時,旁邊禮部尚書與侍郎刻意壓低的議論聲,隨風飄入他耳中:
“尚書大人,這‘定’字諡號……可不壞啊!安民法古曰定,大慮靜民曰定,雖非上諡,亦屬美諡了!” 侍郎的聲音帶著驚訝。
“不錯!” 禮部尚書撚須沉吟,“更重要的是,死後能按親王禮製下葬,說明朝廷終究是認了他這個‘晉王’的身份!雖未複爵,但名分仍在!看來……是走了太子高熾的門路?畢竟天幕早前說他們少時在南京交好。太子仁厚,一旦繼位,念及舊情,放他出來安度晚年,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繼位?!”
這四個字如同驚雷,瞬間在朱棡腦海中炸響!他猛地轉頭,眼中爆射出駭人的精光,直勾勾地盯住禮部尚書,聲音因為激動而拔高,帶著一種洞悉天機的狂喜:
“聽你們這意思——高熾那小子,真能熬到繼位那天?!那豈不是說……老四他這個永樂皇帝……”
朱棡的聲音陡然頓住,他飛快地掰著手指頭,嘴裡念念有詞,“永樂八年征漠北……十二年又征……這都過去四年了……高熾繼位……老四他……頂多也就再活個永樂二十二年?!”
轟——!
此言一出,如同在奉天殿前投下了一顆炸雷!
禮部尚書和侍郎臉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乾乾淨淨!兩人駭得魂飛魄散,腿肚子一軟,“撲通”、“撲通”兩聲,竟是直接癱跪在地!
他們麵如死灰,額頭瞬間布滿豆大的冷汗,身體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對著晉王朱棡連連叩首,聲音帶著哭腔,驚恐到了極點:
“王爺!慎言!慎言啊!”
“臣等……臣等什麼都沒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