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上的“四“字墨跡未乾,北風已卷著初雪撲進窗欞。蘇研望著掌心化開的冰晶,忽然想起現代老家的暖氣片,再轉頭看看承乾宮裡新換的鎏金銅爐,暖意裹著龍腦香漫上來,卻烘不熱她指尖的寒意——協理六宮的第一道折子,竟來自儲秀宮裡凍得哆哆嗦嗦的安常在。
“寧妃娘娘可要為我家小主做主啊!“跪在階下的綠衣宮女嘴唇烏青,鬢角還沾著冰碴子,“惠妃娘娘掌管內務府,入冬半月了,我們儲秀宮連半塊炭都沒分到!昨兒個武嬪咳血,太醫隻說隻說寒邪入體“
蘇研捏著請安折的手指驟然收緊。長春宮住著的,正是因巫蠱案失寵的慧妃。她抬眼望向宮牆上蜿蜒的冰棱,忽然想起孝莊說過的話:“後宮的刀,最鋒利的永遠藏在炭火錢糧裡。“
“去把惠妃請來。“蘇研將折子擱在案頭,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鳳印邊緣,“再傳太醫院院判,本宮倒要聽聽,這炭料短缺,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辰時三刻,惠妃踩著滿地碎雪姍姍來遲。猩紅鬥篷襯得她臉色越發嬌豔,身後跟著的小太監卻抱著個銅手爐直搓手。“喲,寧妃妹妹這是擺的哪出鴻門宴?“她斜倚在黃花梨椅上,護甲敲著茶盞叮當作響,“內務府的賬本月月呈給皇後娘娘,妹妹若嫌我管得不好我們可以去皇後娘娘宮裡說道說道,雖然皇後娘娘最近身體一直抱恙,想必這查賬本的時間還是有的吧,妹妹不如隨我……“
“姐姐誤會了。“蘇研截斷她的話,將凍得發紫的請安折推過去,“儲秀宮雖然皇上近幾年不怎麼走動,但也沒有到如此地步,甚至於我聽說長春宮也是如此,雖然大不如從前,但至少還有十七口人,已有三人咳血畏寒,姐姐可知《傷寒論》裡怎麼說?'傷寒一日,巨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惠妃的臉色變了變,強撐著笑道:“妹妹讀的什麼閒書?不過是幾個不受寵的受不住凍,難不成還能“
“還能怎樣?“蘇研猛地起身,鳳印磕在桌麵發出悶響,“去年西北大疫,染病者十室九空,姐姐可知源頭在哪?不過是流民寒夜擠在破廟,寒邪入體卻無藥可醫!如今長春宮和儲秀宮裡炭火斷絕,不出三日必生疫病。若傳至慈寧宮“她故意頓住,盯著惠妃驟然蒼白的臉,“太皇太後年事已高,若因頭疼腦熱傷了龍體,姐姐覺得,萬歲爺會如何處置?更何況是皇後娘娘呢!“
殿內死寂一片,唯有銅爐裡的炭塊偶爾爆開火星。惠妃的護甲深深掐進掌心,半晌才擠出笑:“妹妹這是危言聳聽!不過是國庫空虛,各宮都在節衣縮食“
“節衣縮食?“蘇研突然輕笑一聲,從袖中取出本泛黃的冊子甩在桌上,正是昨日內務府呈來的用度賬本,“鹹福宮每日炭料二十斤,鐘粹宮十五斤,獨獨儲秀宮和長春宮零。“她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字跡,“姐姐可知,這零字下麵壓著多少人命?“
太醫院院判擦著冷汗上前:“娘娘明鑒,寒邪最易入體,若不及時驅寒,恐生肺癆之症。一旦“他偷瞄了眼惠妃鐵青的臉,“一旦疫病蔓延,便是大羅神仙也難救。“
“本宮倒是有個法子。“蘇研重新坐下,慢條斯理地研磨,“按《傷寒論》所述,每人生病需耗藥材三錢,熬藥需炭五斤。碎玉軒十七人,若半數染病“她提筆疾書,“藥材銀五十一兩,炭料四百二十五斤。再算上隔離所需的帷幔、石灰“宣紙上很快列滿密密麻麻的數字,“總計紋銀三百七十二兩,姐姐是要現銀,還是從年例裡扣?“
惠妃的臉色由青轉白,忽然尖聲道:“你不過是協理六宮,憑什麼“
“憑這個。“蘇研舉起鳳印,明黃綬帶掃過桌麵賬本,“皇上賜我生殺大權,便是姐姐私扣炭料這一條,本宮便可請旨褫奪封號。“她忽然壓低聲音,“暫且不說武嬪,姐姐難道忘了,慧常在雖然失了妃位失了寵,但科爾沁的鐵騎可還在草原上等著消息?“
這句話像把淬了毒的匕首,直插惠妃要害。她踉蹌著扶住桌沿,精心描繪的遠山眉都在發抖:“你你這是威脅本宮!“
“這是算賬。“蘇研將寫滿數字的宣紙推過去,墨跡在燭火下泛著冷光,“姐姐若覺得不公,大可去養心殿找皇上理論。隻是到時候“她故意停頓,看著惠妃眼底的恐懼越積越深,“皇上是信姐姐的巧舌如簧,還是信太醫院的脈案、本宮的賬本?“
殿外突然傳來“撲通“一聲,跪著報信的小太監抖如篩糠:“娘娘!儲秀宮武嬪咳血不止,已然已然去了!“
這句話像驚雷劈開凝滯的空氣。惠妃踉蹌後退半步,撞倒了身後的花瓶。蘇研望著滿地狼藉,忽然想起前世學過的博弈論——有時候,最致命的一擊,不是刀劍,而是人心的恐懼。
“姐姐既是掌管內務府,理應為逝者操辦後事。“她慢條斯理地收起鳳印,“儲秀宮的炭料,三倍補交。另備棺槨三具,白幡九幅,紙錢“她掃過惠妃煞白的臉,“就按姐姐年例的三成折算吧。“
“你!“惠妃指著她的手指都在發顫,終究在蘇研冷冽的目光中泄了氣,“好好狠的心!“
“狠?“蘇研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忽然想起現代醫院裡那些因為欠費被停藥的病人,“比起人命,這些不過是賬本上的數字罷了。姐姐若覺得不公,大可以去告訴皇上,就說寧妃苛待皇妃“她突然湊近,聲音低得隻有兩人能聽見,“隻是姐姐彆忘了,太醫院的脈案,本宮可是要呈給太皇太後過目的。“
惠妃跌坐在椅子上,半晌才擠出句:“算你狠“
這場風波以惠妃連夜命人送去十二車紅籮炭告終。當儲秀宮的炊煙重新升起時,蘇研卻盯著賬本上多出來的“四百二十五斤炭“皺起了眉——惠妃如此輕易服軟,倒像是故意留下把柄。更蹊蹺的是,太醫院院判方才提到“肺癆“時,眼底那抹一閃而過的驚慌。
“娘娘,四阿哥來了。“阿槿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蘇研轉頭望去,見胤禛裹著厚厚的狐狸毛鬥篷,懷裡還抱著個暖爐,小臉凍得通紅:“額娘,兒臣聽說您用《傷寒論》治了惠妃娘娘?“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能不能教我也學這些能救人的學問?“
蘇研正要說話,忽見小蟬臉色慘白地衝進來:“娘娘!景仁宮傳來消息,榮妃娘娘咳血不止,渾身滾燙!“
殿內的空氣瞬間凝固。蘇研想起白日裡惠妃那反常的退讓,想起太醫院院判閃爍的眼神,後頸驀地泛起一陣寒意——難道,這克扣炭料的背後,藏著更大的陰謀?
“備轎,去景仁宮。“蘇研抓起披風,轉身時瞥見胤禛擔憂的眼神,“你乖乖待在承乾宮,哪兒也不許去。“她頓了頓,壓低聲音,“記住,不管發生什麼,都要把門窗關緊。“
雪越下越大,承乾宮的宮燈在風雪中明明滅滅。蘇研望著漫天飛雪,忽然想起《傷寒論》開篇那句“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此刻的紫禁城,莫不是也要重演千年前的那場浩劫?而她手中的鳳印,真的能護住這重重宮牆裡的萬千性命嗎?
———————————————
【太醫院的陰影】
院判(回到太醫院,癱坐在椅上,冷汗浸透官服):咳血…高熱…和武嬪…一模一樣!(顫抖著翻開脈案,手指劃過“儲秀宮武嬪”的名字,停在“疑似寒邪入體致肺癆?”的記錄上,眼神驚恐)不…不對…這症狀蔓延得太快…太像…(猛地想起惠妃心腹太監昨日來“問診”時詭異的眼神,和那包“孝敬”的極品龍井)難道…那茶?!(看著窗外飄向景仁宮方向的雪花,麵如死灰)要出大事了…要出天大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