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字經,大才!(1 / 1)

推荐阅读:

叩門聲再次傳來。

叔姬迅速將門扉啟開,隻見一位身著寬大袍服的中年文士身形挺立於門前。

肖燃眼中閃過一絲疑慮,此人是誰?

他似乎對這位來客並無印象。

伴隨始皇帝日久,朝廷中的官員他大抵都曾照麵。

唯獨眼前這位,仿佛記憶中尋不到痕跡。

那人似乎看出了肖燃的迷茫,他嗓音低沉地介紹:“在下張蒼,拜見中尉丞。”

肖燃聞言微怔,張蒼?!

他腦海中電光石火般閃過一個念頭,莫非此張蒼即是那位……

他連忙拱手回禮:“請問閣下可是師從荀子的那位張禦史……”

張蒼麵帶笑意確認道:“正是在下。”

肖燃心中暗呼果然。

這位張蒼確係荀子門生,論輩分乃是李斯、韓非的師弟。

當前在朝中供職禦史。

當然,令肖燃訝異的並非僅此而已。

更令人稱奇的是,史冊所載,此人壽至百餘歲,於各類典籍、曆法、律令、算術無不精通,《九章算術》便是經他之手校正。

眼下他在大秦亦任禦史,負責管理四方上呈的文書。

乖乖,這簡直是一座行走的知識寶庫。

肖燃語氣沉穩地邀請:“張禦史裡麵請……”

張蒼頷首示意,隨之步入室內。

房中。

二人分賓主落座。

“不知張禦史今日屈尊到訪,有何要事?”肖燃不繞彎子,直接詢問道。

張蒼帶著幾分欣賞與感慨的目光審視著肖燃。

肖燃年紀輕輕,爵位已至左庶長,竟比自己還要高。

當真是少年英才,令人讚歎。

他收斂神色,鄭重言道:“今日特為拜訪中尉丞而來,中尉丞所創之紙,於我等讀書之人,實乃天降甘霖。”

肖燃淡然一笑回應:“張禦史謬讚……我等皆為效忠陛下,替君分憂而已。”

張蒼心下微感詫異,肖燃這般從容不迫、謙和有度的風範,出現在一位年僅十二的少年身上,著實難得。

他還以為將要麵對的是一位年少氣盛、略顯張揚的少年才俊。

他略微摩挲了一下手掌,麵容上浮現一絲局促。

“除卻拜會中尉丞,在下尚有一事相詢,不知中尉丞能否額外供予在下一些紙張……”

肖燃聞言一愣,“我供給朝廷的白紙,理應是綽綽有餘才對。”

張蒼略帶羞赧地分辯:“在下於禦史府雖能分得足量紙張,然此皆為公務所需……”

肖燃心頭一跳,暗忖何謂僅供公務?

莫非你還欲將此紙挪為私用?

天哪,這紙張質地粗糙,可不適宜作他用啊。

肖燃心中暗自嘀咕,麵上仍舊保持微笑道:“敢問張禦史需要更多白紙,意欲何為?”

張蒼聽罷雙目陡然放光,整個人仿佛氣場都為之一變。

“中尉丞容稟,在下意欲將禦史府所藏之典籍,儘數以紙張謄抄,以便記載留存……”

“過往所用之竹簡記事,不僅笨重異常,且卷帙浩繁,整理不易。”

“今幸得此紙,若能將簡上內容悉數轉錄於紙麵,日後查閱必將便利許多。”

肖燃聽罷不禁呆住,他目光深邃地望了張蒼一眼。

這位在曆史長河中跨越戰國、秦、漢三代的人物,居然是為此目的而來。

他心中頗為震動,然念及史載張蒼酷愛讀書、學識淵博,便也釋然了。

恐怕唯有對書籍懷此等虔誠之心者,方能成就張蒼這般博古通今之大才。

相較於張蒼這份純粹的執著,他自覺稍有不如。

肖燃略作思忖,“此等微末小事,何足掛齒,張禦史隻需遣人傳話即可,何須勞動大駕親臨,我稍後便安排人手,為張禦史府送去大宗紙張……”

張蒼聞言大喜過望,“多謝中尉丞厚意,此恩此德,張蒼銘記於心,將來若有差遣張蒼之處……”

肖燃狡黠一笑,打斷道:“張禦史此言甚巧,我恰好確有一事,需得仰仗張禦史相助……”

張蒼不由一愣,畢竟是文人出身,被肖燃如此直白地提出請求,反倒有些手足無措。

“中尉丞但講無妨,在下若能效勞一二……”

肖燃擺了擺手,語氣肯定:“必定能夠相助,絕對能夠相助!”

他斬釘截鐵地補充道:“此事若得張禦史鼎力相助,則事半功倍矣。”

張蒼滿麵困惑:“不知中尉丞欲讓在下所為何事?”

肖燃唇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慧黠。

“教化萬民……”

張蒼眉頭緊蹙,聽後愈發不明所以。

他遲疑著開口:“在下僅為區區一禦史,除掌管文書外,彆無他權,這教化百姓之重責,恐非在下所能承擔。”

肖燃意味深長地言道:“昔日或不可為,今日卻恰逢其時……”

張蒼低聲自語:“中尉丞所言,在下仍是不甚了了。”

肖燃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拈起一張白紙示意。

“我欲請張禦史與我聯手,共同編修一冊專為幼童啟蒙之教材……”

張蒼瞬間定住,“幼童啟蒙?”

他雙眸驟然綻放出光彩,縱然他學問駁雜,貫通百家,然儒學乃其立身之本,而推行教化,澤被萬民,正是每一位儒家門徒畢生之夙願!

肖燃麵含笑意,心中卻愈發篤定。

他雖借始皇帝之勢順風順水,卻也深知若無所作為,大秦終有分崩離析之虞。

這亦是他先前襄助公孫騰改良農事,以及改進鹽業的根本原因。

六國雖滅,大秦疆域一統。

然思想之統一,絕非旦夕可成。

十數載後,大秦崩塌,義軍四起,八方響應,根源即在於各地百姓並未真正認同自己為秦人。

文化之交融,非一日之功。

然此刻若能攜手張蒼,創製一部弘揚忠於大秦之愛國理念的讀物,便可自幼影響整整一代新人!

肖燃暗自握拳,此舉不僅為己,更為待他如父的始皇帝,亦為天下蒼生免遭兵燹之苦!

張蒼略顯激動,他已洞悉肖燃之深意。

倘若無紙,仍憑竹簡。

那肖燃所構想之幼童啟蒙讀物,即便編纂成功,恐亦難普及於民間。

竹簡成本高昂,轉運艱難,遠非白紙可比。

此亦是為何各郡縣學室弟子,多為家境殷實者。

然若改為白紙印書,則大不相同。

白紙造價低廉,成書之後,亦便於攜帶流傳。

隻需控製售價,尋常百姓自然也願子女讀書識字。

肖燃凝視著情緒高昂的張蒼,含笑問道:“張禦史,以為如何?”

張蒼於律法、儒學乃至諸子百家皆有精深造詣,若得此等博學鴻儒相助,編書之難必將銳減。

張蒼竭力按捺激動心緒,然眉梢喜色終究難掩。

“此乃我輩份內之責,義不容辭!”

這等教化功業,若能成就,足以令他受萬民敬仰,名標青史。

張蒼帶著幾分感激望向肖燃,深知此機遇乃肖燃所賜,否則何人不可為之?

他鄭重其事地向肖燃深施一禮。

“多謝中尉丞提攜!”

肖燃嘴角噙笑,“張禦史學識淵博,才高八鬥,實乃擔此重任之不二人選……”

張蒼未再多言,他清楚自己雖有才學,然此事易人亦可為之。

肖燃神色轉為肅然,“幼童啟蒙之書,內容務求淺顯,須通俗易懂,令稚子能朗朗上口,當然,尚有至要者…”

他目光投向張蒼,一字一頓強調:“即是忠君愛國!”

肖燃本欲徑直搬出《三字經》,然轉念思之,《三字經》似涉秦後之事,甚為不妥,唯其開篇數段尚可借鑒。

後續篇章則需仰仗張蒼補足,於其中夾帶效忠大秦、擁戴始皇帝之內容,方能水到渠成。

此代六國遺民對大秦之積怨,恐非輕易可消。

尤以舊六國貴胄為甚。

然若能借蒙學之影響,向幼童灌輸‘忠君報國’之念,則可塑造大秦之未來一代。

當然,忠君者,忠於大秦天子;報國者,報效大秦帝國。

待六國遺老凋零殆儘,六國之念自消,唯餘大秦!

方為真正之大一統!

肖燃深諳思想塑造之重。

六國百姓若視己為秦人,豈複有異心?!

張蒼聞言微怔,旋即鄭重承諾:“中尉丞放心,此乃必然之理!!”

他雖沉湎書海,卻非不通世務之輩。

肖燃之宏圖遠略,他已了然於胸。

張蒼內心深受震撼,年方十二之少年竟有此遠見卓識,莫非真是天縱之才?!

肖燃淡然一笑,示意叔姬取來已備好的墨。

他提筆懸腕,凝神片刻,飽蘸墨汁,於白紙之上揮灑起來。

得益於係統之助,其書法亦已頗具火候。

須臾。

肖燃擱下手中之筆。

素白紙麵上已布滿細密工整的小字。

“張禦史請閱……”

張蒼接過紙張,目光掃過,頓時麵露驚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他乃荀子門徒,荀子倡性惡之說,然此非關鍵。

關鍵在於此等句式齊整、琅琅上口之文句,令他心神劇震。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張蒼雙目愈發明亮,他遍覽先賢典籍,其師更是大名鼎鼎之荀子!

如今又供職於藏書浩瀚之禦史府。

所閱典籍汗牛充棟,然《三字經》這般體裁,實屬生平首見!

其不僅意蘊悠長,且極易記誦,如他這般博聞強記之人,僅誦讀一遍,便已深印腦海。

可以想見,縱是三歲小童,亦能輕易記取。

張蒼轉視肖燃,眸中儘是難以置信之色。

“此《三字經》莫非為中尉丞所創?”

肖燃含蓄頷首。

“尚未完篇,僅作開端,餘下便有勞張禦史續貂……”

張蒼豁然明了,肖燃此舉意在示範一種嶄新文體。

他長長吸了口氣,持紙之手竟微微發顫。

當下學室教授識字,多以秦律為本,循序漸進。

秦律文字艱澀難懂,縱是心智漸開之少年亦感吃力。

然此《三字經》則大異,連數歲稚童皆可熟讀成誦,此等蒙學讀物若傳揚開去,必將震動大秦!

名垂青史,功業不朽,仿佛近在咫尺!

縱以張蒼之心境,此刻亦是激動難抑。

他恭敬行禮,“請中尉丞寬心,張蒼定不辱使命!”

肖燃麵露微笑,有張蒼補全《三字經》,此事已成大半!

他伸手扶起張蒼,“此乃教化萬民之偉業,亦係吾等秦吏之天職,辛苦張禦史了。”

約莫一炷香後。

張蒼神采飛揚地步出府門。

他萬萬未料到今日造訪,竟有此等意外收獲!

昔日夙願,此刻竟觸手可及!

室內。

肖燃瞥了叔姬一眼,見此姝正以一雙盈盈大眼凝望自己,眸中滿是傾慕之光。

“主人,莫非真是生而知之的聖賢?”

肖燃:“……”

好家夥,這是徹底淪陷為粉絲了?

他揮了揮手,“何來聖賢之說,唯大德大智者方可稱聖,吾不過一尋常少年而已。”

叔姬眨動美目,總覺自家主人此言蘊含深意。

肖燃沉吟少頃,複又提筆,於紙上續寫數行。

侍立一旁的叔姬雙眼漸漸睜大。

這寫的是……

肖燃淡然一笑,“依我所書去籌備……”

“欲使蒙學廣布,僅憑此書尚有不足……”

“遵命。”叔姬恭聲應諾。

返回禦史府的張蒼,索性閉門謝客,於公廨之內終日鑽研補訂《三字經》。

雖為啟蒙讀物,卻也令他沉迷其中,樂此不疲。

禦史府內。

“那張蒼近來何故?緣何終日閉門不出?”一位同僚好奇探問。

“未知,張蒼此人素來行事奇特,你我何必理會?”

“嘿,好歹亦是丞相師弟,未曾想竟屈居於這小小禦史府。”

“丞相師弟又如何?終日埋首簡牘,我看離癡傻不遠矣。”

眾人立時哄堂大笑,言語間滿含揶揄。

而此刻。

屋內的張蒼神情專注,字斟句酌,奮筆疾書,編纂《三字經》。

半月已過。

“終告完成!”張蒼停筆,清臒麵龐略顯蒼白,衣冠不整,然雙眸卻炯炯有神。

他將手中厚厚一疊稿紙仔細收起。

《三字經》經他增補,已達兩千言。

每頁字數不多,累積下來亦有數十頁之厚。

“總算未負中尉丞所托……”張蒼如釋重負。

這些時日,他可謂宵衣旰食,夜以繼日,偶或通宵不寐。

畢生所學積澱,此刻儘化為創作之源泉,令他文思泉湧,下筆流暢。

然《三字經》貴在精煉,他初稿洋洋灑灑數千言,後又反複斟酌刪改,方才定稿。

咕咕咕。

靜室內忽聞腹鳴之聲,張蒼瘦削臉龐泛起一絲窘迫,幸而屋內僅他一人。

他鄭重將《三字經》稿件收妥,方起身出門,欲歸家覓食。

行至門外,周遭同僚不免投來戲謔議論之聲。

張蒼仿若未聞,兀自懷抱稿紙,步出禦史府。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翌日。

“張禦史……”肖燃見張蒼懷抱一遝紙張而來,不由微訝,心生疑慮。

莫非《三字經》已然編成?!

雖說編纂啟蒙讀物難度不大,然以肖燃之標準,問世之作必屬精品,若品質平平,恐難過關。

張蒼未知肖燃所想,他神情亢奮道:“中尉丞,您所托付之《三字經》,業已完成!”

言畢,張蒼將手中稿件呈予肖燃。

肖燃鄭重接過,翻開細閱數頁。

開篇為其所書片段,其後則是張蒼補全之內容。

少時。

肖燃放下《三字經》稿件,眸中難掩驚歎之色。

張蒼學識之精深,遠超他預想。

其不僅完美續完剩餘章節,更將《三字經》擴充至近兩千字!

“中尉丞,以為如何?”張蒼麵帶期盼地問道。

肖燃自震驚中回神,深吸一口氣。

“張禦史大才!”

張蒼聞言,懸著的心終於放下,麵上露出由衷喜悅。

於他而言,成敗尚在其次,最懼辜負肖燃之厚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