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煙火氣裹著花椒香撲麵而來。阮朝陽每天騎著單車穿梭在巷弄間,從十八梯的板凳麵到洪崖洞的串串香,紅油在舌尖炸開的瞬間,她幸福得眯起眼——這才是過年該有的味道!
年初四的麻將桌上,手機突然震動。
程淮舟:「在乾嘛?」
她隨手拍了張麻將桌發過去,下一秒——
「到賬3000元」
「?」
「預感你會輸,無息貸款。」
"都怪你!"她氣鼓鼓地發語音,"剛真的點炮了!"
她的手指猶豫著,沒點收款。
翻看聊天記錄,這些天的對話像場拉鋸戰:
她發九宮格美食照,他回「全是吃的」;
她分享路邊偶遇的橘貓,他評「胖得像你」;
今天是他罕見的主動。
「你在乾嘛?」她忍不住問。
「工作。」
果然。摩羯座的多巴胺大概都分泌在財務報表裡了。
四劍客群突然炸開:
yui:「猜我們在哪?」(附高速路牌)
林墨:「接上昭昭了,三小時後到,攻略速速呈上!」
他們居然自駕來重慶了?!
"朝陽,談朋友沒得?"王嬢突然說,"我侄子在上海搞機器人,大你四歲,八字合得很!"
"那大六歲呢?"她鬼使神差地問。
"六衝!吵吵鬨鬨,吵一輩子架!"
她盯著麻將偷笑:"吵吵鬨鬨不也挺好"
"你爸身體不好,"李嬢加入圍攻,"還不趕緊找個對象?"
阮朝陽沒有接話。
接到三劍客,阮朝陽帶著他們遊遍了重慶大街小巷。
回家的車上,昭昭像個好奇的孩子,貼著車窗看外麵層層疊疊的山城建築。yui則嘰嘰喳喳說著剛去的洪崖洞,說那裡的紅油抄手辣得她眼淚直流。
"晚上去我家吃飯。"阮朝陽透過後視鏡,看見林墨突然坐直了身子。
"怎麼了?"她問道。
林墨邊開車邊低頭整理外套,“沒什麼,就是"他欲言又止,"來得倉促,沒準備見麵禮。"
"又不是見家長,緊張什麼。"阮朝陽笑道,卻沒看見副駕駛的yui撫額無語的樣子。
晚餐比想象中熱鬨。阮爸爸做了八菜一湯,紅豔豔的火鍋底料在電磁爐上咕嘟冒泡。林墨剛坐下,阮爸爸就給他倒了滿滿一杯白酒。
"小林啊,聽朝陽說你們都在外企做顧問?”阮爸爸笑眯眯地問。
林墨雙手接過酒杯:"是的叔叔,我大學學的是人工智能,現在主要做企業智能化谘詢。簡單舉例子,就是怎麼把人工收銀變成機器收銀。”
“叔叔,林墨清華的。”yui突然插嘴。
“清華好啊!清華好啊!”阮爸爸眼睛一直盯著林墨,笑眯眯的,滿意得很。
"家裡父母是做什麼的?"阮媽媽夾了塊毛血旺放進林墨碗裡。
阮朝陽在桌下踢了媽媽一腳,卻被瞪了回來。
"我爸是大學老師,媽媽在銀行工作。"林墨的耳尖微微發紅,但還是禮貌地回答著每一個問題。
“你們家誰做家務?”阮媽媽繼續問。
“我爸做飯,我洗碗。我也會做飯。”
“我們重慶都是耙耳朵,都是男人做飯。”
“我喜歡做飯。明天有機會做給叔叔阿姨嘗嘗。”
阮媽媽阮爸爸滿意地點頭。
飯後,阮朝陽幫著收拾碗筷,剛進廚房就被媽媽拉住。
"這男娃不錯,"媽媽壓低聲音,"長得精神,說話也有禮貌,我看挺會疼人。"
"媽!"阮朝陽差點摔了手裡的盤子,"他就是我同事,還是很好的朋友。你們這樣問東問西的,多尷尬啊。"
媽媽不以為然:"這麼好的男孩子,你就不動心?"
"我的事您彆管了行不行?"
"好好好,"媽媽舉起沾著洗潔精的手,"我不管,我不管。"
這時林墨端著碗碟進來:"阿姨,這些放哪裡?"
"放水池裡就行,我來洗。"阮媽媽立刻換上笑臉。
"我洗吧,"林墨卷起袖子,"我在家經常洗碗,專業級的。"
阮媽媽擦著手,突然想起什麼:"對了,明天你去趟孃嬢那兒。她那家串串店最近生意不好,聽說你在麥當勞當顧問,非要你去幫忙看看。"
"媽!"阮朝陽扶額,"我不在麥當勞!"
"哎呀,不都是麥什麼麥……,"阮媽媽擺擺手,"反正差不多那意思。"
林墨在一旁憋笑,被阮朝陽瞪了一眼,結果他手裡的碗差點滑進水池,濺起的水花弄濕了襯衫。三個人笑作一團,廚房裡彌漫著火鍋的香氣和說不清的溫馨。
清晨,酒店餐廳。
yui 咬著吸管,漫不經心地攪動冰美式裡的冰塊:“今天什麼安排?不會又是‘自由活動,注意安全’吧?”
阮朝陽唇角微揚:“‘阮林記串串香’——重慶本地二十年老字號,但最近被網紅火鍋店擠壓,增長停滯。老板邀請axwell 四大顧問現場診斷,目標很簡單——”
林墨接過話頭,聲音裡帶著笑意:“三個月內,營業額翻倍。”
yui 吹了聲口哨:“哇哦,所以今天我們要去——”
“沒錯,”阮朝陽合上平板,眼神狡黠,“吃垮一家串串店。”
阮朝陽帶林墨一行人來到孃嬢的串串店。店鋪位於老居民區,雖然位置不錯,但中午飯點卻隻有零星幾桌客人。
孃嬢熱情招呼:“陽陽來啦!這位是……男朋友?”
阮朝陽翻白眼:“孃嬢!這是我好朋友林墨,來幫您看看生意。”
林墨微笑點頭,目光卻迅速掃視店內:裝修老舊、菜單冗長、服務員動作慢、沒有線上運營……職業病讓他已經開始在心裡列問題清單。
阮朝陽拿出筆記本,小聲對林墨說:“按‘3c模型’(ctor, 客戶,etition, 競業,any)來?”
林墨點頭:“先看顧客畫像和競爭對手。”
“我們分頭行動: 我和朝陽去采訪附近上班族和顧客。yui 昭昭你們去觀察隔壁新開的網紅火鍋店。”
阮朝陽覺得今天的林墨比在新加坡做項目時還要認真和強勢。
果然半年,大家都成長了。
大家分頭行事,他們發現年輕人嫌這裡“太傳統”“沒有打卡點”“排隊太久”。
yui 觀察隔壁新開的網紅火鍋店,發現他們用小程序點單、抖音團購引流、還有“打卡送冰粉”活動。
回到店裡,四人在白板上列出核心問題:
1 體驗差:傳統炭火爐子煙大,夏天吃太熱;
2 效率低:點單靠喊,服務員記不住;
3 沒特色:和周圍十幾家串串店同質化嚴重;
4 營銷弱:全靠街坊鄰居,年輕人根本不知道。
嬸嬸愁眉苦臉:“那咋辦嘛?我們小本生意,搞不起花裡胡哨的。”
阮朝陽靈機一動:“不用大改,我們做極簡優化’!”
林墨補充:“對,快速見效’原則——先做能立馬提升收入的改動。”
他們立馬給出了方案:
1 菜單瘦身:砍掉30銷量低的菜品,聚焦“爆款串串+獨家秘製蘸料”(減少庫存壓力,提升出餐速度)。
2 體驗升級:
換電磁爐(減少油煙,夏天更舒適);
每桌放個沙漏,承諾“30分鐘未上齊菜免單”(提升服務效率)。
3 營銷噱頭:
設計“重慶辣度挑戰賽”——吃完“魔鬼辣串串”並錄視頻發抖音,免單!
和隔壁奶茶店搞聯合優惠:“買串串送解辣檸檬茶”。
4 數字化試水:
教嬸嬸用微信接龍預訂,減少排隊;
讓yui幫忙拍個“煙火氣串串店”短視頻,投本地美食號。
說是要拍視頻,yui 精神抖擻,林墨被迫當“辣度挑戰”模特,結果被辣得狂灌豆漿,阮朝陽笑到拍桌:“我們知名顧問的尊嚴呢!”
林墨還非常有耐心,教孃嬢學用微信接龍,誰知孃嬢把“5人預訂”寫成“5人結婚”,逗得大家哈哈笑。
看見這邊熱鬨,隔壁火鍋店老板偷偷來探店,結果被社牛yui 認出來,反而聊成了合作。
一周後,串串店營業額漲了40,抖音視頻爆了,因為林墨帥,大家還以為他是店裡的,甚至有人專程為他來挑戰“魔鬼辣”。
孃嬢樂開花,硬塞給阮朝陽一堆火鍋底料:“陽陽,下回把你‘男朋友’再帶來啊!”
阮朝陽:“孃嬢!他真是同事!”
清晨的重慶霧氣未散,yui 拖著行李箱站在門口,突然轉身對阮朝陽說:
“阮朝陽,我認真想了想——”她掰著手指數,“你媽媽的粉蒸肥腸,粉蒸排骨,還有麻辣臘腸……嘖,這手藝不開店真是暴殄天物。”
阮朝陽正低頭幫她係緊行李箱的繃帶,手指微微一頓。
“我爸媽以前就是開小餐館的。”她聲音很輕,像在說給地上的螞蟻聽,“後來我爸病了,鍋鏟就再沒動過。”
廚房裡傳來阮媽媽“咚咚”的剁餡聲,砧板上堆著今早現蒸的臘腸,紅油正順著腸衣往下滴。林墨不知何時站在了走廊拐角,手裡還拿著阮媽媽硬塞給他的糯米糕。
yui 突然走過來,一把抱住阮朝陽:“等叔叔身體好點,下次我們再來,幫阿姨把店開起來,咱們店名就叫——‘林女士的粉蒸肥腸!”
阮朝陽“噗”地笑出聲,眼角卻有點濕。她瞥見林墨欲言又止的樣子,抓起行李箱懟了懟他:“乾嘛?你也想入股?”
“我肯定要來的。”林墨笑著看了眼廚房。
送走他們,阮朝陽回到家裡。才發現,他們特意送了一款 靜音、易清洗、能微調細膩度的破壁機,並附上一張手寫卡片:
“叔叔,聽說您喜歡喝山藥粥,這款機器可以打得特彆細膩,還能做堅果露。希望您吃得順口,早日康複。——林墨”
又送了一個 可精確控溫(4060c)的保溫杯,並說:
“叔叔,您喝熱水不能太燙,這個杯子會保持最適合的溫度。您隨時都能喝到溫水,阿姨也不用反複兌涼水了。—林墨”
——
阮媽媽把鼓鼓囊囊的保溫袋塞進阮朝陽手裡時,袋子邊緣還冒著熱氣。
"臘腸真空包裝好了,底下是紅油抄手,凍過的,煮的時候記得——"
"水開再下鍋,加三次冷水。"阮朝陽熟練地接話,手指碰到保溫袋內側凝結的水珠。
她突然拽住媽媽的圍裙帶子:"媽,再給我裝三份粉蒸肥腸吧。"
"現在?"阮媽媽看了眼手表,"來得及蒸嗎?"
"要那種底下墊土豆的。"阮朝陽聲音低下去,腳尖無意識地碾著地麵,"還有三份排骨,用老式搪瓷碗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