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和王智蹲到茄子邊上,流哈喇子……
“老大,這是什麼?”王智大叫。
引得大院在自留地大嬸們哈哈大笑。
“小小,這就是你堂弟。”黃嬸問道
王小小點點頭。
“小弟弟,這是茄子。”
王智立馬問:“茄子好吃嗎?”
“好吃,燉肉,燉土豆,燜麵都好吃。”
王慧和王智異口同聲:“老大,我想吃。”
王小小看了他們一眼,摘了一些,算了,還是摘多一點吧!
黃瓜也摘了一些,西紅柿也采摘了幾個。
回到家,花花把土豆煮好。
王慧和王智一臉嫌棄。
他們的主食是糌粑和土豆,他們想吃玉米窩窩頭。
王小小沒有交代清楚,她也不慣著他們,:“今日先中午吃土豆,晚上吃玉米窩窩頭。花花,按照我的食量做兩份,玉米窩窩頭多煮一些。”
“好的,老大,要不我現在煮,反正不用多少時間。”
王小小麵癱臉:“不用,就吃土豆,不過做成土豆泥。”
王小小茄子蒸上,整點雞蛋醬,茄子撕條攪拌均勻。
西紅柿蛋花湯,西紅柿炒出汁水,在加水,水開放蛋液。
王小小問:“會了嗎?”
王慧點點頭,:“老大,會有啥用,我們沒有西紅柿和茄子。”
王小小這一次選擇分餐製,不然她怕不夠吃。
在一份蘿卜泡菜。
王德勝中午回來,一向不回來,但是今日他回來,把他中午的飯菜帶回來。
王小小驚訝“爹,你怎麼中午回來了?”
王德勝:“今天會議,有小灶用餐,飯盒,帶回來。”
王德勝打來飯盒,紅燒肉和米飯。
一人一塊的量,大家都吃得很高興。
王小小從來沒有看見在工作時間吃飯的王德勝,十分鐘內,吃好飯,立馬把餐盒清洗乾淨,帶著餐盒直接就回去了。
喬漫麗也開口說:“小小,從明天開始,我也要在部隊裡吃飯,麻煩你辛苦照顧家裡。”
王小小:“是因為家裡嗎?我們糧食夠吃。”
喬漫麗搖頭:“本來我是因為我爹的原因,才能特殊出來吃飯,我也是軍人,現在我和爹他們鬨翻了,就不用他們的特殊吧!”
王小小:“後媽,你放心,紅紅花花我會看好的。”
喬漫麗經過相處後,倒是放心:“你也要好好的。”
————
下午四點,王小小帶著這群人去山裡,因為有了王慧和王智在,這一次紅紅花花一起去。
辣椒區域,王小小才不帶他們去,就去了野黃瓜,野西紅柿的地區,他們把長好的西紅柿和黃瓜給采摘下來。
隨便打了四隻野雞和兩隻兔子。
都不用王小小說,王智開始殺雞拔毛,王慧剝兔皮。
不要的內臟挖深丟進坑裡。
王小小清洗要吃的內臟。
王小小拿出鍋來,王慧趕緊挖煙道,這樣做防煙道,蓋上樹枝,基本上就看不出煙來。
紅紅:“老大,你叫我帶來老蘿卜和酸菜,我帶來了。”
王小小說:“蘿卜炒雞雜,在炒一個酸菜兔肉煮好就回家。”
王小小包裡用小瓶醫藥瓶裝著調料。
賀瑾第一次看見居然用醫藥瓶這樣子用的。
王智:“老大,這種瓶子多嗎?給我兩個,下次我們打到野兔就撒鹽就行,不用紙包鹽,浪費煙了。”
王小小點頭說:“有,接你那天去拿了一些。”
王小小打獵上交七成,不過是吃完的七成,她去上交了3隻雞,畢竟兔子他們煮好了。
王德勝看著王小小泡發的黃豆,眼裡閃過一絲算計。
“閨女,泡發黃豆呀!泡的真好,是要做豆腐吧?”
王小小:“嗯,慧慧,在冬季加一口蔬菜。”
王德勝笑了:“教一個是教,教一群也是教。現在糧食緊張,要是能讓大夥兒都學會做豆腐,也算是給家屬院在冬季添個菜。”
喬漫麗聞言抬起頭,眼睛一亮:"德勝你的主意好!小小手藝好,要是能教大家,對小小來說是件好事,名聲大好。"
王小小眨了眨眼,她爹又打算乾啥,她做豆腐了n次,這時候叫她教人豆腐?
不過也不是不行!
“行吧!”
她轉頭對喬漫麗說:"後媽,待會兒吃完飯你和紅紅花花去散步,您幫我跟嬸子們說說,明天上午我在家屬院大樹下教大夥做豆腐,想學的都來。"
晚飯後,夕陽西下。
喬漫麗挽著紅紅花花的手在家屬院裡轉悠,逢人便說:"明兒個我家小小要教做豆腐,用的都是自留地的黃豆,不要糧票,想學的明兒上午都來啊!"
消息像長了翅膀,不一會兒整個家屬院都傳遍了。
李大娘拉著喬漫麗的手直念叨:"漫麗啊,你們家小小可真是好同誌,這手藝都舍得教人。"
第二天清早,王小小扛著石磨來到大樹下時,已經圍了二十多個軍屬。王慧早就幫她泡好了兩大桶黃豆,紅紅和花花在一旁維持秩序,王智拿著土灶和鍋,
"大家看好了,先把泡發的黃豆磨成漿……"王小小挽起袖子,動作利落地演示起來。雪白的豆漿順著石磨流下,引來一陣驚歎。
把磨好豆漿,在煮開,點鹵水。
王小小一邊攪動著鍋裡滾燙的豆漿,一邊大聲講解:“點鹵水要慢,要勻,像這樣一圈一圈地往裡倒……”
圍觀的軍屬們伸長了脖子,李大娘忍不住問:"小小啊,這鹵水是用啥做的?"
王小小擦了擦額頭的汗,笑道:"鹽鹵、石膏都行,實在沒有,用白醋也能點,就是味道差些,等下我教大家做鹵水,按照比例加鹵水。"
正說著,鍋裡的豆漿漸漸凝結成豆花。王小小麻利地舀起一勺:"來,大夥兒嘗嘗!"
嘗過的人都嘖嘖稱奇,七嘴八舌地問起來。
"這豆花能放幾天啊?"
"做一次要用多少黃豆?"
"剩下的豆渣能不能吃?"
王小小一一解答,又示範了壓豆腐的步驟。王慧在一旁幫忙,把壓好的豆腐切成小塊分給眾人。
這時,家屬院主任帶著幾個後勤處的乾部走過來,笑吟吟地說:“小小同誌,你這手藝可幫了大忙。部隊準備在後勤處設個豆腐坊,想請你去指導指導幾天,你看……”
王小小會意,爽快地說:"行啊!不過得讓花花當助手,她也會做。"
當天中午,家屬院的飯桌上每家都多了一盤小蔥拌豆腐。
王小小回家時,發現桌上擺著個嶄新的軍用水壺。
喬漫麗笑著說:"這是後勤部豆腐坊特意給你申請的,說讓你裝鹵水用。"
王小小摸著水壺,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紅紅突然從門外跑進來:“老大!後勤處送來兩袋黃豆,說是感謝你!”
下午下班,王德勝回來,意味深長地說:“閨女,這一手豆腐做得值啊。不過,豆腐有很多種,慢慢教,你們都給老子記住,不許去上班,隻能義務幫忙,你們全部給老子去上學。”
現在每天早上兵分兩路。
王慧要學習做豆腐,要跟著王小小,王小小點名要花花。
她們三人去後勤部豆腐坊教他們做豆腐。
賀瑾,紅紅,王智一組,要給自留地澆水。
王小小先對王智說:“你是武力當剛,但是打人給我收一點力氣,明白嗎?”
王智乖巧點頭:“老大,中午可以吃玉米麵條嗎?”
“行。”
王小小把賀瑾拉出來:“小瑾,我知道你的謀算很好,但是,小瑾,不是危險時刻,乖巧點。”
賀瑾點點頭:“姐,我明白了。”
王小小帶著王慧和花花,在後勤部的豆腐坊裡忙活了一個月。
她教得細致,後勤部的戰士們學得認真。
從最基礎的嫩豆腐、老豆腐,到需要技巧的豆皮、豆乾,再到工序複雜的千張和腐竹,王小小一樣一樣地教,後勤部的人一樣一樣地記。
起初,後勤部的戰士們還有些手忙腳亂——點鹵水時要麼太急,豆腐發硬;要麼太慢,豆漿不成型。
王小小也不急,隻是讓他們多試幾次,直到掌握火候。漸漸地,豆腐坊裡的成品越來越穩定,甚至能做出比市麵供應還要細膩的豆腐。
————
她們幾個教的好處,天天能有一板豆腐。
到了第四天,花花:“老大,這豆腐吃不完。”
王小小笑著說:“我來教你們做腐乳,這個可以放很久不會壞。”
王慧:“八叔厲害,老大,如果按照你教我的流程,你需要浪費多少黃豆?”
王小小想了一下說,“最少要二十斤,現在不少二十斤,還多了50斤黃豆。”
王慧:“怪不得爹說,八叔腦袋瓜最最聰明了。”
王小小狐疑:“我爹說豆腐這一係列都是族裡要求專門學,叔爺爺不是要求,去部隊當兵的弟子都要學會熬骨油,做豆腐,這些能利用生存的手藝嗎?”
王慧也想哭:“我爹他……”
王德勝一臉嘲諷:“五哥可以炸廚房,他做個屁,每次考試,就搶我的成果上交給族長。”
王慧捂著臉,丟人,怪不得他爹不讓她來找老大。
“老大,什麼叫熬骨油?”
王小小滿頭黑線……
花花:“慧慧,你們每個月油夠吃嗎?”
王慧搖搖頭,:“我很奇怪,我爹娘都是當兵的和你們家一樣,為什麼我家的油從來不夠吃?”
這一下,王德勝也無語看天了。
[叔爺爺背著手,站在祠堂門口,聲音冷硬如鐵:“咱們王家出去的兵,可以不會打槍,但不能不會熬骨油、做豆腐!這兩樣,戰場上能救命,荒年裡能活人!”
王德勝蹲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盯著鍋裡翻滾的豬骨。
火不能大,大了油會焦;不能小,小了熬不出油。
他手裡攥著木勺,一點點撇去浮沫,額頭上全是汗。
隔壁灶台,五哥王德軍正手忙腳亂地往鍋裡倒水,結果“嘩啦”一聲,滾燙的骨湯濺了一身,燙得他直跳腳。
“德勝!過來!”五哥壓低聲音喊他。
王德勝歎了口氣,走過去:“五哥,你又搞砸了?”
王德軍咧嘴一笑,一把搶過他手裡的木勺:“借我用用,反正你熬得差不多了。”
“可叔爺爺說了,必須獨立完成……”
“少廢話!你是我弟,你的就是我的!”王德軍不由分說,直接端起王德勝那鍋熬得金黃的骨油,倒進自己的陶罐裡,還順手把王德勝的豆腐模具也抱走了。
王德勝張了張嘴,最終沒吭聲。
考核結束,叔爺爺挨個檢查成果。
王德軍的骨油澄亮噴香,豆腐也壓得方正,得了頭名。
叔爺爺滿意地點頭:“不錯,德軍有長進。”
輪到王德勝時,他的灶台上隻剩下一鍋燒焦的渣滓——五哥連他的備用材料都順走了。
叔爺爺皺眉:“德勝,你這是……”
王德勝低頭:“火候沒掌握好,熬過頭了。”
王德軍在旁邊假惺惺地歎氣:“唉,我弟還是太年輕。”
晚上,王德勝蹲在院子裡磨石磨,五哥拎著獎勵的一壺燒酒晃過來,笑嘻嘻道:“彆喪氣,哥分你一口!”
王德勝沒接酒,隻是道:“五哥,你不會熬骨油,我可以教你,實在不會了,我記下來筆記給你,以後用得著。”
王德軍擺擺手:“不要,記那玩意兒乾啥?有你呢!” ]
這是不是五哥小時候欺負他的報應呀!
家族生存必備的熬骨油居然不會,五哥每月的生活有多苦呀?
他每天有豆腐吃,五哥連豆渣都沒有吃,哈哈哈哈~
————
後勤部的李主任笑得合不攏嘴,拍著王小小的肩膀說:“小小同誌,你這手藝可真是幫了大忙!現在咱們部隊的夥食改善了不少,戰士們訓練都有勁兒了!”
王小小隻是笑笑:“應該的。”
她心裡清楚,這不僅僅是教做豆腐的事。
後勤部送來的軍用水壺、兩袋黃豆(50斤黃豆),還有每天“多出來”的食材。
她爹說得對,“慢慢教”,才能讓這份“義務幫忙”的價值最大化。
另一邊,王智、賀瑾和紅紅負責家裡的自留地。王智力氣大,澆水、翻土都是一把好手,但王小小叮囑過他要收點力氣,免得惹人注意。
於是,他乾活時總是刻意放慢動作,像個普通少年一樣,不再像以前那樣一鋤頭下去能翻出半米深的土。
賀瑾則收斂了自己的算計。
他原本是個心思活絡的,總想著怎麼用最小的力氣乾最多的活兒,但現在他老老實實地跟著王智澆水、施肥,甚至還會主動幫鄰居家修籬笆。
紅紅看得稀奇,悄悄問:“小瑾,你怎麼突然這麼乖了?”
賀瑾低聲道:“姐說了,不是危險時刻,要‘乖巧’。”
紅紅噗嗤一笑:“行,那我也乖巧點。”
一個月後,後勤部的豆腐坊已經能獨立運轉,王小小也終於功成身退。
本來家屬主任,獎勵他們20斤細糧票和2斤肉票,她們堅決不肯要。
最後,三人每人得到了二十斤的黃豆。
王小小教王慧熬骨油,王慧心裡憋屈死了,她想打她爹,尤其聽到八叔說:“不會沒關係,記錄下了,以後用得著。”
心裡的火都要燃燒起來。
她們在高原草原軍家屬院,蔬菜吃不上,運輸困難她們理解。
但是肉他們隔三差五的吃,骨頭都沒有人在乎,卻不知道可以熬骨油,她爹是個傻缺。
油是多麼重要的物資,她爹是大笨蛋。
沒有看見她弟在一筆一劃的記錄怎麼熬骨油,怎麼做豆腐,怎麼做壇子肉,怎麼做罐頭肉。
她弟弟都知道這是傳家之寶,她爹是個蠢貨大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