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晨為二人奉上熱茶,目光聚焦曹操。
自回襄陽,曹操再未來訪。
此次登門,必有要事相商。
“軍師,孫劉已結盟。”
曹操剛落座便道。
“丞相應知,此乃遲早之事。”
早在宜城,他便提醒過曹操,難道這麼快就忘了?
“我自然知曉。”
曹操點頭,望向蘇晨,麵露猶豫。
蘇晨見曹操神色,不禁皺眉。
“丞相但說無妨。”
他從未見曹操如此遲疑,難道有何難言之隱?
“咳咳……”
曹操輕咳,吩咐許褚:“仲康,門外守候。”
“是。”
許褚抱酒壇立於門外。
見曹操支開許褚,蘇晨更添疑惑。
究竟何事,曹操不願許褚知曉?
抑或,是羞於在許褚麵前提及?
片刻沉默後,曹操緩緩開口:“軍師,孫劉聯盟後,在荊州四處散布流言,稱我身邊有位神秘謀士,所有南征策略皆出自他手。”
“更有甚者,言我軍攻占荊州、驅逐劉備,皆因此人之力。”
他隱瞞身份之法頗為奏效,外界僅聞其名,未知其真身,目前還算安穩,無需顧慮曹營他人的猜疑。
隻是日後出行,他需更加警覺小心。
他深信,曹營內定有不少人暗中窺探他的行蹤。
即便曹操有意隱瞞,恐怕也難以完全壓製。
畢竟,如此神秘謀士伴其左右,誰能心安?
“多謝丞相關心,知曉我身份者寥寥,無需太過擔憂。”蘇晨淺笑,心中揣測此計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難道是諸葛亮?
此計雖顯陰險,卻非諸葛亮平素作風。
諸葛亮或許善用離間,但其計往往正大光明,不似這般曲折隱晦。
若論風格,龐統更為貼切。
鳳雛龐統,奇謀詭譎,善揣人心,其能遠勝諸葛亮。
昔日龐統曾勸劉備除劉璋而代之。
彼時,劉璋與劉備親如兄弟,甚至借地予劉備屯兵壯大。由此可見龐統心中勝負之重。
於他而言,勝利至上,不擇手段,這與蘇晨昔日對龐統的認知相符。
那麼,孫劉聯盟後,是否已鑄就諸葛亮、龐統與周瑜的智囊鐵三角?
此三人聯手,實不可輕視。
“這……”
曹操苦笑回應:“原本如此,但昨夜酒醉,不慎誤入蔡夫人居室,醉語間似提及軍師之名。”
“嚴審之下,蔡夫人承認言及‘軍師’,卻未明言何人,僅對一貼身侍女提及‘蘇軍師’三字。”
“遣人尋那侍女,卻驚聞其已斃命後院井中,至此,知曉此三字者幾何,已無從查證。”
蘇晨聞言大驚。
“果然是你,曹公。”
他憶起蔡夫人為避嫌,長居刺史府。
“怎會如此疏忽?”
蘇晨心中暗惱曹操此舉。
若身份曝光,逍遙時光恐不複存在,甚或性命堪憂。
曹操提議:“軍師,事既至此,何不公開身份?吾願以軍師祭酒之職相待,使君光明正大現身。”
“軍師放心,吾在此,無人能傷你。”
言罷,曹操起身深鞠躬:“懇請軍師出山相助。”
蘇晨望著曹操,心中雖有微詞,轉念一想,曹操或是有意造訪蔡夫人處,卻未必刻意泄露其信息,此舉並無必要。
曹操禮遇賢才,對他照拂有加,不似以此相逼之舉。
非曹操行事之風。
蘇晨又思及腦海中的係統任務未竟,商城道具亟需鹹魚值。
時機未熟,尚待時機。
待鹹魚值足夠兌換諸多商城之物時,再議出山不遲。
想通此節,蘇晨連忙扶起曹操,麵露歉色:“丞相,您知我性喜閒散,一旦為官,反覺束縛。”
“然,丞相若有需要,我自當效力。”
曹操聞言,心中輕歎,知此番難以說服蘇晨。
他性情開朗,即刻朗聲笑道:“甚好,軍師祭酒之位始終虛位以待。”
“感謝丞相厚愛。”
蘇晨拱手表達謝意。
“軍師無須見外,來,共飲幾杯。”
似乎欲彌補先前的疏忽,曹操與蘇晨並肩而坐,共飲完一整壇烈酒二鍋頭,隨後踉蹌離去。
若非那二鍋頭不及後世酒烈,曹操恐需人攙扶而歸。
“丞相,慢行。”
“仲康,扶好丞相,勿使其跌倒。”
蘇晨囑咐許褚照顧好曹操,並親自送至門外。
至門口,許褚駐足,回首望向蘇晨。
“軍師,若有人對你無禮,儘管喚我。”
“我彆的不通,但有一事定能做到。”
“我會護你安全。”
“一人來,殺一人;兩人來,斬一雙。”
他神色凝重,絕非戲謔之言。
猶如武將以忠義立誓。
言畢,他咧嘴一笑。
“我帶丞相離去,軍師請回。”
望著曹操與許褚的背影,蘇晨眼眶微紅。
唉。
年歲已高,常感傷感。
唯有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全力支持之人,方為真正可靠。
“仲康,此生我必護你周全。”
低聲自語後,蘇晨在門前留下獨特標記,轉身回府。
不久,一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步入。
“趙霸,拜見先生。”
此人正是新投曹營的趙霸。
昔日隨曹操征戰,被封為奮威將軍。
戰場上英勇衝鋒,立下赫赫戰功。
深得曹操喜愛與信賴。
同時,曹仁亦對趙霸頗為看重。
曾上書提議封其為南征先鋒將軍,官職由八百石升至兩千石,統領兩萬先鋒騎兵。
其中五千乃精銳虎豹騎。
如今的趙霸已非昔日街頭賣藝的粗漢。
“此刀法秘籍,你拿去勤加練習。”
蘇晨從神秘之處獲取一本上乘刀法秘籍贈予趙霸。
身份險遭揭露的經曆讓他警覺。
必須迅速增強自身力量。
為了身份曝光後能自我保護,必須具備足夠的實力。
缺乏自保之人,早已消失無蹤。
不論是曹丕、司馬懿,還是劉禪,
他們身邊的謀士皆是出身名門望族。
寒門子弟難覓其蹤。
若言寒門難有出頭之日,確有此事,因書籍多為權貴所控。
但言其絕無一席之地,則過於絕對。